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在大豆油制取和加工过程中会散发出废气异味,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为此,设计开发了一套适合大豆油制取和加工工艺的废气异味治理工艺系统,并已应用实践,效果良好。全套工艺设备设计选型包括湿式净化塔、脱水除雾装置、循环捕集泵、复合光催化装置、异味控制系统(除臭母片)、调频离心引风机、循环水箱(New Bio-C生物脱臭液)等。  相似文献   

2.
在大豆油制取过程中,预处理及浸出车间会排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异味污染。以2 000 t大豆浸出厂为例对浸出车间DC排放的废气成分、废气排放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废气治理的重难点,对目前废气治理工艺技术进行了比较。结合大豆浸出厂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两级喷淋降温吸收及生物除臭的治理工艺,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大豆浸出厂废气异味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废气治理的环保政策要求,对浸出法制取大豆油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来源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采用降温和喷淋吸附工艺对大豆油厂废气进行了治理,以期为大豆油厂废气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豆油脚裂解制取脂肪酸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海 《中国油脂》1998,23(4):41-42,46
大豆油脚裂解制取脂肪酸是油脚综合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介绍了大豆油脚无催化剂加压裂解制取脂肪酸的工艺过程及主要工艺操作,并指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为原料,采用冷榨技术制取大豆油,以出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纤维素酶与碱性蛋白酶结合应用提高冷榨大豆出油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冷榨大豆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粒径40目、水分含量13%、冷榨温度80℃、螺杆转速36 r/min、复合酶(纤维素酶液与碱性蛋白酶液体积比1∶2)用量0. 2%,在此条件下大豆出油率为70. 6%,优于未经酶处理的常规冷榨工艺的大豆出油率(68. 5%),出油率提高了2. 1个百分点。所得大豆油具有大豆油特有的气味和滋味,呈棕红色,且澄清、无杂质,酸价(KOH)为0. 8 mg/g、过氧化值为6. 1 mmol/kg。  相似文献   

6.
影响大豆油色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豆的品质、油脂制取工艺、油脂精炼工艺及油脂贮藏等环节分析了影响大豆油色泽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在实际生产、贮藏、流通等环节中应注意大豆油的回色现象,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回色,保证成品大豆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花椒果皮为原料,采用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以花椒风味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制取工艺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取花椒风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0 min、花椒果皮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制取的花椒风味油香气浓郁、麻味足、色泽好且感官评分最高,其酸价(KOH)为0. 40 mg/g,过氧化值为5. 07 mmol/kg,感官评分为9. 1。花椒风味油中维生素E总量为1 869. 86 mg/kg,远高于大豆油中的742. 07 mg/kg;甾醇含量相较于大豆油几乎不变;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的基本相同;花椒风味油中共鉴定出9类8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大豆油中共鉴定出8类2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花椒风味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烯烃类和醇类(相对含量86. 99%),大豆油中主要是烯烃类和醛类(相对含量87. 26%);花椒风味油中醇类18种,占总量的40. 97%,大豆油中醇类仅1种,占总量的1. 74%;花椒风味油中醛类物质含量仅为1. 91%,而大豆油中醛类物质含量为12. 69%。  相似文献   

8.
科技简报     
一种烟丝烘丝工艺及装置2006年1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专利公开号CN1723810)了一项由长沙卷烟厂申请的发明专利———烟丝烘丝工艺及装置。该工艺包括:①在烟丝进入烘丝前皮带秤15s后向热风风管中通入300~320kg/h蒸气,180s后减小到150~200kg/h,240s后关闭蒸气;②在烘丝前皮带秤断流240s后向热风管中喷射300kg/h蒸气,喷射230~260s后关闭废气风门。烘丝装置包括烘丝管、热风管、加热循环泵、热风循环管,烘丝管、热风管、加热循环泵和热风循环管等。热风管上设有蒸气喷射管,喷射管的另一端与蒸气产生器连接。该工艺在烘丝开始及结束时向…  相似文献   

9.
王威  王珊珊 《食品科技》2007,32(1):194-195
浓缩大豆磷脂是由大豆油精炼过程中毛油水化脱胶时的副产物在真空下干燥脱水、纯化处理而得。介绍了浓缩大豆磷脂的制取工艺、功能特性及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5种加工工艺制取的鲜花椒油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顶空取样,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鲜花椒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7个化合物,鲜花椒油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为芳樟醇及柠檬烯,2种风味成分占鲜花椒油总风味成分的76.7%~93.0%,芳樟醇占15.0%~51.5%,柠檬烯占38.6%~67.7%,5种加工工艺制取的鲜花椒油中芳樟醇、柠檬烯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低温浸提工艺制取鲜花椒油的芳樟醇含量最高为51.5%,常温常压压榨工艺制取鲜花椒油最低为15.0%。常温常压压榨工艺制取鲜花椒油的柠檬烯含量最高为67.7%,高温油淋-浸提结合工艺制取鲜花椒油最低为38.6%。在高温条件下芳樟醇、柠檬烯易挥发损失,为得到高品质的花椒油,需要采用适宜的加工工艺,研究为制取风味、口感良好的花椒油提供理论依据,以便生产企业有效组织花椒油的生产和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11.
凹版印刷VOCs废气的净化治理联用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凹版印刷产生的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废气风量大、浓度低的特点,采用活性碳吸附一催化燃烧联用净化处理和过热水蒸气脱附循环再生的印刷废气综合治理技术。详细介绍了印刷废气治理、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配置、工艺控制特点及技术应用范围等。通过对运行效果的分析表明。该联用工艺可有效地净化处理凹版印刷VOCs废气,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废热和循环再生有机物产品,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卷烟厂HDT气流式烘丝机排放废气温度高、异味浓度高、含有少量粉尘等特点,提出了水膜旋风除尘+I级高能光催化+Ⅱ级高能光催化的多级串联异味处理技术,有效处理HDT气流式烘丝机排放废气的异味。  相似文献   

13.
左青 《中国油脂》2021,46(6):149-152
大豆浸出车间因正己烷、油脂和豆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气味,需要处理后达标排放。以两条2 500 t/d坯片浸出生产线为例,对碱洗+UV光解工艺处理异味废气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进行了介绍。实践表明,采用碱洗+UV光解工艺,脱臭效率达到98%以上,处理后废气达到GB 14554—1993和DB 12/524—2014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工艺废气膨胀制取高纯氮气为例,综述了低温精馏法的生产工艺及其流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大豆油脚用循环处理法回收中性油的原理、工艺条件及产生的效益等。  相似文献   

16.
以无水脱皂工艺和传统脱皂工艺生产的中和大豆油为原料,经过脱色和脱臭,制备了脱色大豆油和脱臭大豆油。比较了无水脱皂工艺和传统脱皂工艺制备的脱色大豆油和脱臭大豆油的部分指标,同时对精炼大豆油进行了返酸、返色实验和180℃高温劣化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脱皂工艺的脱色大豆油和脱臭大豆油的理化指标并无明显差异;无水脱皂工艺的精炼大豆油Δ酸价和ΔR均略高于传统脱皂工艺的,无水脱皂工艺的精炼大豆油高温劣化速度比传统脱皂工艺的快。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发酵工艺分别联合磨碎和挤压膨化前处理技术制取大豆油和蛋白,通过油和蛋白得率及其品质评估工艺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发酵全脂豆粉联合挤压膨化能够显著提高油和蛋白提取率,总油和总蛋白得率分别为95.1%和87.12%,与水酶法得率相近,显著高于磨碎前处理工艺。磨碎豆粉与膨化豆粉经发酵提取油的品质和脂肪酸组成相似,均优于溶剂浸提油;磨碎与膨化豆粉发酵所得分离蛋白(FE-SPI和FGSPI)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0 000 u以下,FE-SPI的功能性优于或接近于FG-SPI,二者的溶解性、持水性显著优于碱溶酸沉制取的分离蛋白(W-SPI),但疏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发泡性能及黏度均低于W-SPI。研究证实发酵联合挤压膨化提取大豆油作为一项环境友好制油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介绍大豆油脚主要成分及制取复合肥皂粉 ,制作高能营养饲料粉、二次提油回粕 ,及水化大豆油脚中中性油脂回收等方面综合利用及市场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生物质能研究领域的前沿内容和主要趋势。反应器是生物质热裂解装置的主体部分。本设计选择流化床作为反应器,根据影响流化床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的工艺要求,设计研制了流化床反应器,并取得了较理想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甲醇钠催化乙醇和大豆油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大豆油脂肪酸乙酯,并采用氯化胆碱和尿素制备的低共熔溶剂(DES)对产品进行精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酯交换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3%,醇油摩尔比8∶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大豆油转化率达到99.38%。通过正交实验得到DES精制大豆油脂肪酸乙酯的最优工艺条件为:DES用量(以与大豆油脂肪酸乙酯体积比表示)1∶1,洗涤温度75℃,洗涤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大豆油脂肪酸乙酯产品中甘油残留量为0.017%,pH为7.0,且无废水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