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死区时间的三个要素及无死区控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提出了存在死区时间的三个要素,分析了几种典型电压源桥式变换器实现了无死区控制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三相无死区控制高功率摁数整流器的仿真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单相整流器死区效应导致相电压和相电流畸变、零电流钳位效应等问题,分析死区和零电流钳位效应,提出一种基于网侧电压谐振控制器锁相环的观测值进行判断,对单相PWM整流器死区时间进行补偿的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电流检测中的噪声,使得过零点检测更加精确,不会引起相位延迟,并与根据电流值进行直接补偿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电流波形的正弦程度,且消除了传统方案需要检测电流方向的弊端,同时算法实现简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网侧电压观测值进行死区补偿方法使网侧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率更小、补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三相PWM整流器的死区效应分析及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伟  邹云屏  耿攀 《高电压技术》2009,35(5):1156-1163
在三相PWM整流器的功率管驱动信号中加入死区时间可防止电压直通,但这会对变换器的电压电流波形产生影响,称之为死区效应。为此,详细描述了死区时间内变换器的工作过程,提出了三相PWM整流器的死区电压效应和电流效应,并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结合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引入了死区效应空间矢量的概念,统一并从本质上解释了死区的两种效应。为了克服死区效应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两种补偿措施,并详细介绍了利用DSP的数字实现方法,这两种措施均不需要改变硬件电路,也不会增加控制器的复杂度和负担。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补偿措施的有效性,还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汤赐  罗安  方璐  李强 《广东电力》2008,21(9):1-5
有源滤波器能否按其工作原理实现预期的谐波抑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对电压源型逆变器所采用的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为此,以一种新型注入式混合有源滤波器为例,将基于随机脉冲位置的SVPWM策略与无死区控制策略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随机脉冲位置的无死区SVPWM策略,综合实现抑制电磁噪声、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直流侧电压利用率和补偿死区效应的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电压源型逆变器中固有的死区效应降低了输出电压的品质。为了精确补偿死区效应,需要建立死区效应导致的逆变器输出电压失真的精确模型。但是,已有死区效应模型没有考虑开关管等效并联电容和电感电流纹波对于死区效应的影响,导致死区补偿结果难以优化。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和推导,发现寄生电容和纹波电流会影响输出电压的精度,并给出了输出电压误差的精确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在线、自适应的死区精确补偿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和死区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详细地阐述了死区累积效应这一非线性因素造成PWM高频整流器系统小形畸变的机理,着重分析了死区基波电压对系统输入侧线电流波开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电压空间矢量PWM调制方式,数字仿真的结果验证了分析了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三相脉宽调制(PWM)整流器的死区效应导致的电流过零箝位,相电压、电流畸变等现象,基于死区和过零分析,提出应用锁相环(PLL)技术的网侧电压观测值代替传统的电流过零检测,进而对三相PWM整流器的死区时间进行补偿。该方法能有效避免传统过零检测在零点附近的箝位影响,准确判断电流过零方向,并且不会造成相位延迟。结合无差拍控制技术应用于三相PWM整流器,能有效减小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并且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对三相三线三电平VIENNA整流器进行研究,构建了整流器电压和电流双环控制环路。针对该整流器降低开关损耗和中点电位控制问题,在分析冗余小矢量对中点电位影响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2种新的对中点电位影响相反的五段式断续调制序列,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旨在降低开关损耗的集中式大电流不动作调制原则并引入一角度调节量对不动作区域进行拓展,实现了兼顾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关损耗。仿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所提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矢量模式单周期控制三相PWM整流器是基于对称电网系统下研究的,功率因数约为1,输入谐波低,且与双极型单周期控制相比,具有更低的开关损耗。当三相电网不对称时,三相输入电流跟踪电网电压的非零序分量,采用传统电网电压选择矢量区间不能保证三相PWM整流器具有较低的开关损耗,且在电网极端缺相故障时,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本文采用电网电压非零序分量选择矢量区间,并对矢量区间状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证明所采取的方法能保证系统在任何情况下开关损耗最低。最后对三相PWM整流器工作于不对称电网情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电网电压非零序分量选择矢量区间能保证电网电压在缺相故障时系统仍能正常工作,并且所采用的单周期控制同时满足对称电网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相PWM整流器的无死区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总被引:40,自引:19,他引:21  
与常规的连续空间矢量调制(SVM)相比,不连续空间矢量调制可使器件的平均频率低于采样频率,因而可降低变换器的开关损耗,该文分析了连续SVM二种形式-单一零矢量SVM和分区零矢量的工作原理,实现方式及开关损耗的计算方法,这种不连续SVM可使平均开关频率降低约1/3,通常电压型PWM变换器上下桥臂间的换流死区不仅增加谐波含量,并降低了电压利用率和可靠性。该文在分析了电压型整流器换流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压型整流器的无死区控制策略,改善了这类变换器的工作性能。并与分区零矢量SVM的调制方式相结合。提出了无死区的分区零矢量不连续SVM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其在改善相应PWM变换效率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中压大功率PWM整流器出力,需要降低PWM开关频率,但将造成PWM整流器西、‘电流分量耦合严重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两电平PWM整流器进行复矢量信号建模的基础上,设计新颖的基于复矢量的电流调节器,该调节器能在低开关频率下实现对网侧电流d、q分量的有效解耦。Matlab仿真及DSP实验结果验证了本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PWM整流器由全控型器件构成,能够使输入电流正弦化,使功率因数接近于1,并且还可实现能量双向流通,其中电压型PWM整流器(简称VSR)结构简单、损耗低、控制方便,成为PWM整流器研究的重点.分析了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设计了电压型PWM整流器,实现了交流侧接近单位功率因数和直流侧的电压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简化三电平SVPWM算法的整流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d,q坐标系下建立了基于开关函数的三电平中点箝位电压型整流器高频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实现了三电平整流器的高性能特性。采用简化的三电平SVPWM算法实现了脉宽调制,通过改变时间控制因子的大小解决了三电平整流器所固有的直流侧中点电压平衡问题,简化了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通过Matlab7.1下的仿真平台和以DSPF2812为主控制器的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丁强    倪拓成 《微电机》2022,(4):65-72
针对全桥功率拓扑以及传统SVPWM驱动算法在两相无轴承电机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采用两相三桥臂功率拓扑方案配合开关损耗抑制算法实现两相无轴承电机的驱动控制。首先,理论推导两相三桥臂功率变换器SVPWM算法。其次,在两相三桥臂SVPWM算法基础上,提出适合于高载频控制条件下的开关损耗抑制算法。第三,从开关器件工作损耗及相电流谐波含量等方面对传统SVPWM算法和开关损耗抑制算法进行对比。最后,在一台两相无轴承电机实验平台上验证所提开关损耗抑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简化SVPWM算法双三电平变换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三电平SVPWM的简化算法,将传统两电平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算法应用于双三电平变换器。在d-q坐标系下建立基于开关函数的三电平中点钳位电压型整流器高频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来实现三电平整流器的高性能特性。利用三电平矢量控制算法,实现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在实验室中以DSP F2812为主控制器建立实验平台,验证了采用上述算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开关函数描述的三相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为非线性模型,控制器的设计比较困难。利用开关周期平均法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SR)的平均模型,扰动分离后分别得到稳态模型和小信号模型,其小信号模型即为线性时不变模型。基于小信号模型设计了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PI控制器。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小信号建模和控制器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corrective switching, including transmission line switching, bus-bar switching, and shunt element switching, may change the states of the power systems, and consequently,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flows, transmission losses, short circuit currents, voltage profiles as well as transient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s. In this paper, a new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find the best line and bus-bar switching action for relieving overloads and voltage violations caused by system contingencies based on a sparse inverse technique and fast decoupled power flow with limited iteration count. A general model of bus-bar switching action is also presented such that the new algorithm can simulate any kind of complicated bus-bar switching action. Furthermore, on the basis of a newly proposed voltage distribution factor by multiple iterations in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 novel algorithm for corrective voltage control by shunt switching is developed. These two algorithms are then integrated into a corrective switching algorithm.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WECC 179-bus system indicate that the new corrective switching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solve certain problems of line overloads and voltage violations. The computation time required is also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排序算法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电容电压均衡策略能够快速平衡模块电压,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但是实时排序会占据控制器大量计算资源,并且开关器件的高频动作将引起较大的开关损耗。为此,在保持模块电压均衡的同时,有必要着重关注均衡策略的时间复杂度和开关频率。在传统的排序算法均衡策略的研究基础之上,按照不同的优化目标将现有的改进策略分为3类,从不同评价指标对3类改进策略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探讨MMC均压策略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解决MMC模块电压不平衡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降低PWM整流器开关损耗的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降低PWM整流器的开关频率,本文在整流器的改进周期平均模型基础上,在相电压控制信号中叠加三次方波信号,使得整流器中的开关管有1/3时间不动作。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控制策略大大减小了开关损耗,提高了整流器的效率,也减小也散热器的体积。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典型谐振软切换逆变单元在不同模态下的数学模型,构造了描述系统等效损耗的观测器,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谐振软切换拓扑结构控制要求的改进型神经元算法。在此基础上采用该算法对存在变系统等效损耗与负载情况的DCLink谐振软切换逆变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证实该算法具有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同时进一步表明将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引入谐振软切换领域研究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