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啤酒酿造工艺中添加甲醛的问题已成为啤酒行业关注的热点.啤酒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主要解决成品酒的非生物稳定性,但是甲醛的添加严重破坏了啤酒风味稳定性.主要研究啤酒生产糖化过程中不添加甲醛,选择安全食品添加剂保证成品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和风味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无添加甲醛酿造啤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啤酒酿造工艺中添加甲醛的问题已成为啤酒行业关注的热点。啤酒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主要解决成品酒的非生物稳定性,但是甲醛的添加严重破坏了啤酒风味稳定性。主要研究啤酒生产糖化过程中不添加甲醛,选择安全食品添加剂保证成品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和风味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啤酒业再揭"家丑" 2004年2月18日,河南奥克啤酒公司在当地一些主流媒体上刊登文字宣传称,啤酒市场遭遇甲醛危机.文章中提出,啤酒在酿造过程中都使用甲醛作为添加剂,导致啤酒含有少量甲醛,消费者长期饮用,"微量"会不会产生"量变"?国外和国内沿海地区的啤酒生产企业很早就不用甲醛酿造啤酒了,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大量洋啤酒、大品牌大军压境,地方啤酒产业拿什么与其抗衡等问题.文章中还宣称,淘汰甲醛已是啤酒产业的大势所趋,奥克啤酒率先在河南市场淘汰使用甲醛的做法,酿造新一代"非甲"啤酒,不仅是尊重消费者的"健康知情权",回报消费者的忠诚和厚爱,更是填补了河南啤酒业的一项空白,对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啤酒酿造工艺中添加甲醛的问题已成为啤酒行业关注的热点。啤酒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主要解决成品酒的非生物稳定性,但是甲醛的添加严重破坏了啤酒风味稳定性。主要研究啤酒生产糖化过程中不添加甲醛,选择安全食品添加剂保证成品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和风味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啤酒生产中甲醛残留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啤酒生产过程中添加不同量的甲醛,用澄清剂代替甲醛,选用低甲醛产量酵母三种方法对啤酒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用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不同工艺生产出来的啤酒中甲醛的含量。通过比较得出:(1)甲醛添加量控制在麦芽用量的150~300mg/kg;(2)添加无毒麦汁澄清剂(3)选用低甲醛产量酵母。以上三种方法可以达到降低啤酒中甲醛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啤酒生产中甲醛残留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啤酒生产过程中添加不同量的甲醛、用澄清剂代替甲醛、选用低甲醛产量酵母菌3种方法对啤酒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用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不同工艺生产出来的啤酒中甲醛的含量。通过比较得出:(1)甲醛添加量控制在麦芽用量的150mg/kg~300mg/kg;(2)添加无毒麦汁澄清剂;(3)选用低甲醛产量酵母菌3种方法可以达到降低啤酒中甲醛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啤酒生产过程中,在糖化添加适量甲醛,是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办法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提高,人们不希望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甲醛。市场上有许多替代甲醛的添加剂,这里仅对我公司应用VA、VB高效澄清剂替代甲醛生产啤酒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甲醛是啤酒生产用的消毒剂及辅料之一。甲醛质量取决于杂质的多少及有害物质甲醇的含量。因此,啤酒业十分重视甲醛的选择,多年来,分析纯甲醛应用于啤酒业,主要是为了降低有害杂质的影响。但在实践中发现,分析纯甲醛作为化学试剂是合格的,但作为啤酒生产应用,其12~15%的甲醇含量,无疑是不利于啤酒质量的。  相似文献   

9.
王树庆  初兵伟  陈昕 《酿酒》2003,30(3):100-101
在啤酒生产中使用甲醛替代产品DBP—1代替甲醛,研究其对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分别对最终麦汁、发酵情况、滤酒情况、成品感官和理化指标、保质期预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糖化过程中添加DBP—1,可生产出非生物稳定性和口感稳定性较好的啤酒。因此,在啤酒生产中可使用甲醛替代产品DBP--1。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7):27-27
天然食品中微量甲醛普遍存在 ,甲醛是细胞代谢的正常产物 ,啤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也会产生微量甲醛。在啤酒生产过程中使用甲醛作助滤剂 ,其成本是用一种无毒无害的吸附剂———PVPP的约 1/2 0。从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 ,甲醛就用于啤酒生产。企业使用无毒害的助滤剂 ,其中增加的成本 ,只能靠增加产量 ,用现代化的管理摊薄成本。据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标准信息部田栖静教授透露 ,目前正在修订讨论的国家《发酵酒卫生标准》中 ,新列入的啤酒甲醛残留量指标为≤ 2mg/L。而我国啤酒的甲醛残留量基本上都在限量以下 ,饮用是安全的。国家食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在改善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措施中,甲醛也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取消甲醛的使用,保证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不受影响,满足生产绿色啤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甲醛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长期以来,我国啤酒生产中一直把甲醛作为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和杀菌剂作用,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时至今日,这种舍本逐木、得不偿失的办法,建议尽可能地制定有关法规,予以禁止。因此谈如何改变和取代甲醛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台湾网7月29日消息,针对大陆啤酒是否使用或添加致癌物质甲醛的疑虑,台“财政部国库署署长”刘灯城昨晚表示,经自行抽样检验证实,大陆啤酒甲醛含量极低,无害人体健康。台“财政部”对由业者送来以及“财政部”自行抽样的12种大陆啤酒,加上从市面上抽样的其它进口啤酒及台湾生产的啤酒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甲醛对啤酒风味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成品啤酒中的甲醛残留量的测定发现,不同品牌啤酒有不同程度残留甲醛,国产啤酒含量相对较高。在实验室中,通过啤酒酿造实验发现,随着糖化时甲醛添加量的增加,麦汁及啤酒中甲醛践留量也逐步增加,对啤酒风味稳定性损害也越大。同时又研究了酿造单宁、复合硅胶、PVPP 替代甲醛使用的可行性,发现三者均可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并可延长啤酒风味保鲜期。  相似文献   

15.
甲醛是啤酒酵母的一种代谢产物,在啤酒发酵过程中,甲醛经历了积累和随后的还原两个阶段,通过引入甲醛峰值和谷值两个概念研究了啤酒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影响甲醛积累和还原的控制,结果表明:(1)过低或过高的麦汁溶氧量均会增加甲醛的积累,在12~13mg/L的麦汁溶氧条件下甲醛积累最小。(2)低代酵母甲醛积累要少于高代酵母,并且低代酵母在后期甲醛的还原能力要高于高代酵母,酵母接种量在2×107个/ml时甲醛峰值最低。(3)相对较高的还原温度有利于甲醛还原。(4)麦汁浓度对甲醛的积累影响较大,高麦汁浓度条件下的甲醛峰值要比低麦汁浓度高出许多。(5)啤酒酿造后期延长还原时间并不能显著增加甲醛的还原量。  相似文献   

16.
啤酒生产糖化中甲醛替代品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金成  郑翔鹏 《酿酒》2002,29(3):91-94
阐述啤酒生产中甲醛替代品的应用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生产实验,表明DHG澄清剂在糖化过程中替代甲醛,不仅可以提高最终酒体的非生物稳定性,还可能延长啤酒的风味稳定性,试验中还与单宁系列进行生产试验比较,进一步说明了DHG澄清剂具有更优越的效果,并且更具有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日,出现了啤酒中含有甲醛的情况,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促进啤酒行业健康发展,质检总局迅速组织北京、天津、青岛、上海、深圳、四川、河南、吉林、新疆等分布于全国东、西、南、北、中的9个国家级食品质检中心对国产啤酒和进口啤酒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专项国家监督抽查.  相似文献   

18.
啤酒中的多酚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啤酒中多酚物质的分类及其来源.啤酒中多酚物质具有氧化聚合、酸催化聚合、多酚与蛋白质络合、多酚溶出与二聚体裂解等性质.影响啤酒生产过程多酚含量的主要因素有麦芽组分、粉碎方法、糖化加甲醛量、糖化方法、糖化温度、洗糟水温度、酒花、浑浊物分离、麦汁通风情况及贮存等.多酚含量不当对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色度、酒的口味及啤酒的泡沫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实验室小试,对添加不同量的改性MTS和采有添加剂的空白.在麦汁和成品啤酒的主要指标上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性MTS能改善麦汁中氮元素和多酚物质的组成,在提高成品啤酒非生物稳定性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添加量以200mg/L为宜。改性NTS成本低,轻易得到,而且相比甲醛无毒无害,可以尝试在啤酒生产中部分替代甲醛。  相似文献   

20.
啤酒厂四种常用消毒剂杀菌机理及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颖  郭惠  陈扬 《啤酒科技》2004,(9):52-52,55
不同种类消毒剂在啤酒生产过程中使用量不同,对不同细菌的致死效果不同。通过对啤酒生产企业经常使用的四种消毒剂:双氧水、过氧乙酸、甲醛及二氧化氯的比较,为企业的无菌化管理寻求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