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玲  丁卫  李晓玺  侯红瑞  李琳 《材料导报》2007,21(10):32-34,38
基因治疗是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基因载体系统是基因治疗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基因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目前基因治疗中使用的主要是病毒载体.病毒载体具有转染率高的优点,但是却存在着安全性差等缺点,因此非病毒载体越来越受到关注.纳米颗粒是一种很有研究潜力的非病毒载体,其中基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纳米颗粒基因载体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主要就天然高分子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阳离子高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并介导DNA在体外、体内转染细胞是重要的非病毒基因治疗方法。阳离子高分子基因治疗在体内应用主要是通过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和植入(植入表面负载聚阳离子/DNA复合物的材料)等方法实现的。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安全、易于制备,在过去十多年发展迅速,已成为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报道了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因载体进行的系统研究,包括以季戊四醇、肌醇、间苯三甲酸、1,4,7,10-四氮杂十二烷为核的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和聚磷酰胺介导的体外、体内基因传递,研究了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的分子结构与基因传递效率之间的关系,最好的转染效率与聚乙烯亚胺相当,但比聚乙烯亚胺的毒性低得多。半乳糖-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的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胞吞作用靶向基因传递到HepG2细胞系,提高肝细胞的转染效率。半乳糖-聚磷酰胺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的复合物通过门静脉和胆管注射能大大提高荧光素酶基因在小鼠和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利用主链重复单元含硫硫键的新型聚阳离子与质粒DNA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聚电解质多层膜,利用硫硫键在还原条件下还原裂解的特点,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敲除猪α-1,3-GT并敲入人白细胞抗原HLA-G1基因的打靶载体pZJ,其中以新霉素抗性基因(Neo)为正筛选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负筛选基因.采用优化的脂质体转染法将打靶载体pZJ转染于一个长势良好的胎猪成纤维细胞系中,经7天G418(600 μg/ml)药物筛选,共获得30个Neo抗性细胞克隆,其中12个为非绿色荧光细胞克隆,7个扩大培养良好,提取阳性克隆细胞的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检测.经PCR结果检测,打靶载体转入到胎猪成纤维细胞中,其中3个非荧光阳性单克隆细胞在细胞基因组中进行了定点整合.以同样的脂质体转染条件将pZJ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筛选并对其进行PCR检测,其中2个均为定点整合阳性.该研究为今后克隆出表达HLA-G1而不表达α-1,3-GT基因的个体猪,从而提供可以真正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打下了基础,也为猪牛之间的跨物种敲除提供了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4.
水难溶性药物因其在水中溶解度小使得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将水难溶性药物通过某些载体包裹,是对水难溶性药物进行增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综述了水难溶性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种载体材料的优缺点.针对普遍存在的增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指出了几种载体未来的发展方向.表面活性剂胶束因其自身的毒性而逐渐被其它载体材料取代.环糊精和聚合物胶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脂质体作为水难溶性药物载体存在不足之处,但其可用作水溶性药物的载体或者制备成主动靶向制剂(例如单克隆抗体导向的脂质体)、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例如磁靶向脂质体),仍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聚酰胺-胺型(PAMAM)树状聚合物是一种新兴的非病毒类纳米材料载体,在药物运载、基因治疗、重大疾病早期诊断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但载体材料与其相关的免疫反应、细胞毒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报道比较零散,没有进行过系统地归纳.对PAMAM树状聚合物的体外和体内毒性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通过表面修饰降低其毒性方面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治疗性外源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RNA、DNA和药物分子等)的高效细胞传输是生物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用于细胞工程以及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关于外源大分子的细胞传输方法的研究也一直受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目前常用的传输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载体法和物理法两类。载体法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虽然具有很高的转染效率,但存在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等问题;而非病毒载体比如阳离子聚合物和脂质体也由于  相似文献   

7.
美国研究人员已发现一种可控制纳米粒子(药物载体)形状的新方法,研究还显示纳米载体的形状对治疗癌症等疾病的功效有很大不同。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10月12日《先进材料》杂志网络版上。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因治疗技术不使用病毒携带DNA(脱氧核糖核酸)进入细胞,因而可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9.
用淋巴囊肿病毒LCDV-cn感染牙鲆鳃细胞系FG-9307,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法获得了LCDV-cn主要衣壳蛋白(MCP)0.6kb基因片段.将该LCDV-cn-MCP0.6kb片断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得到重组质粒pEGFP-N2-LCDV-cn-MCP 0.6.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入牙鲆鳃细胞系FEC,并进行瞬时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特异性RT-PCR检测,证实重组质粒pEGFP-N2-LCDV-cn-MCP 0.6kb已成功转染到FEC细胞,并得到了初步表达.将重组质粒肌注入牙鲆体内,检测牙鲆外周血、肠、脾脏、前肾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呼吸爆发活性及抗体产生水平.结果表明,构建的核酸疫苗pEGFP-N2-LCDV-cn-MCP 0.6可诱导牙鲆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用聚乳酸类可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制备缓控释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该类材料在微粒给药载体、凝胶制剂、缓释支架和埋植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阐述了目前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在缓控释药物制剂中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