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晓辉  李本昌 《农药》1989,28(1):7-8
除虫脲与我国生产的灭幼脲3号为同系化合物,同属昆虫激素类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昆虫幼虫吃下后,表皮的几丁质合成受到抑制,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使之变态受阻而形成畸形或死亡。该杀虫剂对粘虫、尺蠖、舟形毛虫、桃小食心虫等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是有发展前途的农药品种。为了评价除虫脲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我们于1986~1987年进行了两年的残留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3号是通化市化工研究所等单位最近研制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对鳞翅目等未成熟的昆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哺乳动物低毒。这里介绍的是灭幼脲3号在小麦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摘要将粉碎后的小麦样本用二氯甲烷浸泡过夜  相似文献   

3.
杨进高  李谱超 《农药》1994,33(3):28-29
灭幼氰悬浮剂防治松毛虫杨进高,李谱超,赵爱武(林业部安阳林药厂研究所,455000)灭幼氰是灭幼脲与拟除虫菊酯的复配制剂,该农药综合了两种杀虫剂的特点,具有高效、低毒、对害虫作用时间长、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昆虫等优点,属推广应用农药,九一年我们首次...  相似文献   

4.
薛明  李强 《农药》1996,35(8):15-18
选用8种选择性杀虫剂田间防治菜青虫笔菜蚜,并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对四种天敌昆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菜蚜茧蜂和菜粉蝶蛹金小蜂成虫及七星瓢虫蛹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植物质杀虫剂克蚜素和蚜螨敌对菜青虫,菜蚜均有良好的防效,而对四种天敌昆虫均有较好的选择性;除虫脲,定虫隆,灭幼脲和氟虫脲及B.t。对菜青虫杀虫效果较为迟缓,但第七天防效可达100%,对天敌昆虫选择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5.
农药微胶囊剂防治杨树桑天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自行研制的灭幼脲Ⅲ号、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等几种杀虫剂的微胶囊剂分别进行复配来防治桑天牛成虫Apriona germari(Hope) ,并与灭幼脲Ⅲ号胶悬剂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微胶囊剂的防效均优于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且持效期有显著延长,为防治杨树桑天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周艺峰  王萃莲 《农药》1999,38(12):24-25
运用自行研制的灭幼脲Ⅲ号,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等几种杀虫剂的微胶囊剂分别进行了复配来桑天牛成虫Aprionagermari(Hope),并与灭脲Ⅲ号胶悬剂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微胶囊剂的防铲均优于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且持效期有显著延长,为防治杨树桑天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新杀虫剂——灭幼脲类抗蜕皮激素(昆虫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 Chitin—Synthet-ase inhibitor)是一类苯甲酰苯基脲类似物(Analogues),是荷兰 Philips—Du-phar 公司近年来的新产品。由于它的杀虫机制特殊,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长、能保护多种天敌和优良的环境特征等优点。近两年,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除虫脲为苯甲酸基苯基脲类除虫剂,与灭幼脲三号为同类除虫剂,杀虫机理也是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的合成,从而抑制幼虫、卵、蛹表皮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虫体畸形而死亡。该品种是对人畜低毒,对天敌安全的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随着除虫脲制剂长期使用后,害虫对其的抗性逐年加大,使农药用量不断增加,导致用量增大、残留增加、药效差等不良后果。且使用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8种杀虫剂防治枇杷瘤蛾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吡虫啉、丁硫克百威、喹硫磷、灭幼脲、氟虫脲的防效均在90%以上,氧乐果、敌敌畏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0.
国外有许多关于除虫脲(灭幼脲1号)的残留报道,但尚未见到关于灭幼脲3号的残留分析介绍,我们研究了灭幼脲3号的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以便进一步研究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我们参考了灭幼脲1号有关残留分析方法的文献报道,在做灭幼脲3号的残留分析中,对提取试剂、提取方法、净化条件略加修改,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方法简介: 土样用丙酮回流提取,经过滤,弗罗利硅  相似文献   

11.
徐凯  管良明 《农药》1997,36(10):37-37
本文报道了8种杀虫剂防治楷杷瘤蛾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吡虫啉、丁硫克百威、喹硫磷、灭幼脲、氟虫脲的防效在90%以上,氧乐果,敌畏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2.
锐劲特这是一种全新的氨基吡唑类杀虫剂,推荐用量下对鸟类、鱼类、人畜和作物较安全。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蓟马等害虫,效果达98.7%。一般于害虫幼低龄期用5%锐劲特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灭幼脲甲酰基脲类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无内吸传导作用,耐雨水冲刷,降解  相似文献   

13.
5%灭甲乳油是由灭幼脲三号原粉及甲胺磷乳油混配而成的新型复合农药。灭幼脲类属激素型农药,对抗性害虫有很好杀虫效果。且灭甲乳油具有高效、低毒、杀虫谱广、速度快等优点,而它的分析方法目前尚未见报道,为保证这种复配农药的质量,我们对其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进行了实验探讨,在同一薄层板上,成功地作出了灭幼脲三号及甲胺磷含量的测定。1 灭幼脲三号含量的测定1.1 试剂和溶液乙酸乙酯、丙酮、苯、甲醇均为分  相似文献   

14.
沙蚕毒系农药如杀螟丹(巴丹)、杀虫双、易卫杀等是有别于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新型杀虫剂,是仿天然物质——沙蚕毒素模拟合成的仿生性农药。由于这类农药的作用机理不同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那样作用于胆碱酯酶,也不同于有机氯那样的神经毒剂,而是使昆虫中毒后产生兴奋、痉挛,机体失去反应和紧张  相似文献   

15.
灭幼脲系昆虫肌丁质合成酶抑制剂,是苯甲酰基脲类衍生物。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品种有除虫脲1号、2号和3号。由于它们杀虫机理特殊,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效长、对天敌及人畜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6.
1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小菜蛾在我国北方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14种杀虫剂对山东泰安小菜蛾的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喹硫磷、辛硫磷、B.t.乳剂、灭幼脲、氟虫脲和定虫隆防效均在80%以上;双甲脒亦有较好防效,田间施药后5~7天,防效为80.5~82.3%;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及灭多威对该虫效果差。  相似文献   

17.
《医药化工》2004,(5):44-44
原文节录:昆虫生长调节剂以其高效、低毒、环境安全等优点而逐渐成为一大类农药。它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其中保幼激素类杀虫剂苯氧威和灭幼宝在家庭卫生害虫的防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间体对苯氧基苯酚及其类似物已广泛用于多种杀虫剂及除草剂的合成,但国内对其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8.
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 IGR)是指以破坏昆虫正常生长发育或生殖作用,最终达到抑虫目的的化合物。它的杀虫作用一般都较缓慢,但能较长时期地抑制害虫种群,由此,也称为抑虫剂(Insectostic chemical)。这类化合物的杀虫机制复杂,无论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或昆虫毒理学机制的研究,都引起人们的兴趣。 按IGR的中毒症状,大体可将其分成两类,1.以破坏昆虫表皮的几丁质沉积为主要症状而称为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该类药剂以苯酰基苯脲(Benzoylphenyl Ureas BPUs)为主,噻嗪酮(buprofezin)和灭蝇胺(Cyromazine)具有类似中毒症状,暂时也归在此类。2.昆虫激素模拟物或抗昆虫激素类物质。天然的昆虫激素现已发现数十种,人工合成的激素模拟物和抗激素类物质也日益增多。但当前作为农药使用的激素类物质,仅限于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现将IGR的代表品种列于(表1)。由(表1)可见IGR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Hyphantia cunea Drury)是一种杂食危险性害虫,为害多种作物及园林行道树,因同一时期虫态、虫龄不一,防治较困难。苏脲Ⅰ号(灭幼脲Ⅱ号)是一种低毒低残留、无污染、对人畜安全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抑制昆虫体内几丁质合成,使其不能正常蜕皮和变态而死。我们于1985年5月用苏脲Ⅰ号进行了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药剂:25%苏脲Ⅰ号胶悬剂,林业部林药厂1985年产品。2.供试昆虫:美国白蛾1~3龄幼虫和卵块。  相似文献   

20.
据测定说明,灭幼脲在松林下土壤中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含量不断递减,并且所沉积的残留物,很快被土壤微生物(主要是真菌)降解而消失,故不易积累,对环境亦无污染。国外有许多关于除虫脲(灭幼脲1号)的残留报道,灭幼脲3号是我国自己研制的合成路线,现已在防治森林害虫中运用,尤其是防治油松毛虫用量较大,但对于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特别是在松林土壤中残留情况,尚未报道。我们首次测定在松林土壤中灭幼脲3号残留动态有着重要意义,可为在松林里大量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