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微波辐射下2-苄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标题化合物C14H12N2在无溶剂条件下,用微波辐射法以盐酸作催化剂、邻苯二胺和苯乙酸为原料合成得到。最优化的合成条件是:n(邻苯二胺)∶n(苯乙酸)=1∶1.2(即邻苯二胺1.08 g,苯乙酸1.63 g),盐酸用量2mL,辐射时间8 min,微波功率480 W。用IR、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单晶结构,标题化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Mr=208.26,a=9.384 2(13)nm,b=9.723 4(13)nm,c=2.493 7(3)nm,V=2.275 4(5)nm3,Z=8,Dc=1.216 g/cm3,F(000)=880,μ=0.073 mm-1,GOF=1.001,R1=0.042 6,wR2=0.097 6〔Ⅰ>2σ(Ⅰ)〕。  相似文献   

2.
用微波辐射法以多聚磷酸(PPA)作催化剂、邻苯二胺和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2-苯基苯并咪唑。用正交实验法得到了合成标题产物的优化工艺参数:n(苯甲酸)∶n(邻苯二胺)=1.2∶1(苯甲酸1.47 g,邻苯二胺1.08 g)、PPA用量11.0 g、微波辐射时间7 min及微波辐射功率280 W,2-苯基苯并咪唑的产率达81.79%。产物经熔点测试、IR、1HNMR、13CNMR表征得到了确认。  相似文献   

3.
以邻苯二胺和对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微波合成得到标题化合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单晶结构,标题化合物其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683 314(10),6=0.797 54(12),c=2.183 2(3)nm,a=94.164(2),β=92.122(2),γ=96.247(2),V=1.178 4(3)nm3,Z=4,Dc=1.360 g/cm3,F(000)=504.0,μ=0.095 mm-1,GOF=0.999,RI=0.048 3,wR2=0.150 4(I>2σ(I)).  相似文献   

4.
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利用邻苯二胺与尿素的熔融缩合反应,微波辐射合成了2-羟基苯并咪唑,即苯并咪唑酮。合成无需溶剂和催化剂,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过程节能、环保。对影响合成收率的条件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微波输出功率为638W、间歇辐射时间9min、n(邻苯二胺)∶n(尿素)=1∶1时,收率可达88.4%,产品经红外光谱确认。  相似文献   

5.
在微波辐射下,以硫酸氢钾为催化剂,不用溶剂,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考察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氢钾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在环己酮用量0.2 mol,n(环己酮)∶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25%,微波功率450 W,辐射时间10 min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收率可达79.2%,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组分1,3-偶极环加成方法,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一系列螺环结构的目标化合物,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表征,同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5-溴-4'-(4-氯苯基)-1'-甲基-3'-(噻吩-2-酰基)螺[吲哚啉-3,2'-吡咯啉]-2-酮的结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体参数为a=1.2815(1)nm,b=1.0803(1)nm,c=1.6081(1)nm,α=90°,β=92.728(1)°,γ=90°。在分子晶体结构中,吡咯啉环采用信封式构象,与吲哚啉环通过螺碳原子相连,两个环接近垂直构型,其二面角为88.89(10)°。  相似文献   

7.
以肉桂酸甲酯与苯肼为原料,合成得到了1-苯基-5-苯基-3-吡唑烷酮,再经氧化得到1-苯基-5-苯基-3-羟基吡唑,最后与溴乙酸乙酯反应,得到1-苯基-5-苯基吡唑基-3-氧乙酸乙酯,利用溶剂挥发法得到标题化合物的单晶。用元素分析、~1H-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所属空间群为Pbca,a=1.114 3(2)nm,b=1.573 3(3)nm,c=1.948 4(4)nm,α=90.00°,β=90.00°,γ=90.00(,Dc=1.158g/cm3,Z=8,F(000)=1 360,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0.138 3,wR=0.1665。  相似文献   

8.
由1,4-二碘代苯出发,经过两步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2-甲基-4-(4-(吡啶-4-乙炔基)苯基)-3-丁炔-2-醇。通过1 H NMR、13 C NMR核磁共振、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体学参数:a=0.060754(15)nm,b=0.081700(19)nm,c=0.32073(7)nm,α=90.00°,β=90.00°,γ=90.00°,V=15.920(7)nm3,Z=8。  相似文献   

9.
以3,4-双(3-氰基呋咱-4-氧基)呋咱为原料,经氰基加成、重氮化和硝化3步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产率24.0%,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探讨了反应温度以及N2O5用量对标题化合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优反应条件。首次培养了标题化合物单晶,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其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534 5(4)nm,b=0.630 34(15)nm,c=1.967 7(5)nm,β=110.297(4)°,V=1.785 1(8)nm3,Z=4,Dc=1.917 g/cm3,μ=0.463 mm-1,F(000)=1 024,R1=0.053 0,wR2=0.161 8。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新方法,用IR、1HNMR及X-ray单晶衍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为正交晶系,空间群P212121,晶胞参数a=0.7749(4)nm,b=1.2680(6)nm,c=1.5462(7)nm,β=90°,V=1.5193(13)nm3,Z=4,Dc=1.322g/cm3,F(000)=640,μ=0.097mm-1,R1=0.0531,wR2=0.1129。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和自然挥发法,邻羟基苯乙酮苯甲酰腙与过渡金属Ni(Ⅱ)、Cr(Ⅲ)反应,合成2种新型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晶体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853(3)nm,b=1.16643(19)nm,c=1.8928(3)nm,β=90.00°,V=3.5000(10)nm3,Z=8,Dc=1.484g.cm-3。配合物2:晶体为四方晶系,I4122空间群,晶胞参数a=1.2272(4)nm,b=1.1098(4)nm,c=1.8849(6)nm,β=90.00°,V=2.5671(15)nm3,Z=4,Dc=1.445g.cm-3。配合物1的中心金属离子Ni(Ⅱ)与周围2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形成平面几何构型。配合物2的中心金属离子Cr(Ⅲ)与周围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并利用热失重法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碘化1, 4-二甲基吡啶盐与3-甲氧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了一种碘化苯乙烯吡啶盐,即碘化4-[3′-(甲氧基)苯乙烯基]-N-甲基吡啶盐,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氢谱、电喷雾质谱和X单晶衍射仪对其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6.848 5(16) nm,b=19.707(4) nm,c=10.831(3) nm,α=90°,β=91.069(9)°,γ=90°,Z=4,Dc=1.605 g/cm3,V=1461.5(6) nm3,μ=2.180 mm-1,F(000)=696。  相似文献   

13.
用4-氨基-1,2,4-三唑的甲醇溶液与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合成了4-氨基-1,2,4-三唑-3,5-二硝基苯甲酸盐.室温下培养出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结构,晶体属于单斜系,空间群为G/c,晶胞参数为:a=1.8160(2) nm,b=0.4818(5)nm,c=2.6160(3) nm,α=γ=90°...  相似文献   

14.
以均苯三酸(1,3,5-苯三甲酸)和CoCl2·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均苯三酸钴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C121(5)空间群,a=1.748 2(6)nm,b=1.296 3(5)nm,c=0.655 9(2)nm,α=90°,β=112.04°,γ=90°,V=1.377 77 nm3,Z=2,Dc=1.765 g/cm3,F(000)=400,R gt(F)=0.023 4,wR ref(F2)=0.085 8。  相似文献   

15.
以α-Keggin型硅钨酸、碳酸铜和2-乙基-3-甲基吡嗪(pyz)为原料,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表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2.238 38(4)nm,b=1.386 87(3)nm,c=2.151 07(3)nm,α=β=γ=90°,V=6.677 7(2)nm3,Z=4,F(000)=6 408,Dc=3.598 g/cm3。该化合物中一价铜离子首先被pyz配体连接成波浪型的一维链状结构,而(SiW12O40)4-阴离子作为三齿配体进一步连接这些链形成一个三维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2,2’-联咪唑(H2biim)和邻苯二甲酸(H2phth)为配体,以钴为中心离子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配合物[Co(H2biim)2(phth)],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的解析和表征。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0.849 39(3)nm,b=1.156 45(5)nm,c=2.059 40(10)nm,β=94.769°。V=2.015 90(15)nm3,D=1.619(g/cm3),Z=4。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300℃以下稳定。  相似文献   

17.
首次以糖精钠、丙氨酸和硫酸铜为原料合成得到糖精铜蓝色块状晶体,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8.4012(19),b=16.3605(18),c=7.3479(16),α=90°,β=100.84(2)°,V=991.49(15)3,Z=2,Dc=1.794g.cm-3,F(000)=550,R=0.0309。结构分析表明,中心Cu2+与4个O原子和2个N原子配位,处于四角双锥八面体配位环境中,4个水分子在赤道平面上与Cu2+配位,晶胞中还包含有2个游离的结晶水,形成了含6个水分子的结晶物。  相似文献   

18.
L-N-(2-吡咯甲酰基)-α-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三氯乙酰基吡咯(Ⅰ)与L-缬氨酸甲酯(Ⅱa)或L-苯丙氨酸甲酯(Ⅱb)在n(Ⅰ)∶n(Ⅱ)=1∶1,乙腈为溶剂,室温反应10~13 h条件下,合成了系列标题化合物(Ⅲ),摩尔收率为71.3%~90.8%。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和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培养了N-(4,5-二溴-2-吡咯甲酰基)-L-缬氨酸甲酯(Ⅲg)的单晶,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晶体结构。初步活性实验表明,部分目标产物对猪霍乱沙门氏菌、藤黄微球菌、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Ⅲg对粪链球菌的最小抑制质量浓度(M IC)为0.078 mg/mL。  相似文献   

19.
(4S,5S)-4,5-双(胺甲酰基)-2-(2-溴苯基)-1,3-二氧戊环是合成铂类抗癌药的关键中间体。以邻溴苯甲醛为原料,与D-酒石酸二乙酯进行缩合反应,再经胺解得到标题化合物。通过探讨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n(D-酒石酸二乙酯)∶n(邻溴苯甲醛)=1.3∶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5%,10 mL环己烷,回流反应6 h;常温导入氨气反应4 h,粗产物Ⅰ经乙醇重结晶,收率67.1%,熔点113~114℃。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经溶剂挥发得到目标产物单晶,并通过熔点、元素分析、MS、1H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了产物结构。对产物进行了谱学表征和晶体结构分析。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a=94.150(19)nm,b=144.58(3)nm,c=96.170(19)nm,α=90.00°,β=111.14(3)°,γ=90.00°,V=1.2210(5)nm3,Dx=1.714 g/cm3,Z=4,F(000)=632,μ=3.38 mm-1,S=1.00,R=0.063,wR=0.1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