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TCS法生产PET细旦有色长丝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伟 《合成纤维》2003,32(2):33-34,20
探讨了用TCS法生产22.2dtex/24f涤纶有色长丝时,切片含水率、色母粒含水率、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热管位置、热管温度等工艺参数的选择。结果表明:干切片与色母粒含水率应小于20μg/g与50μg/g,且控制染料注射速率为1~6kg/h、热管至喷丝板距离900mm、热管温度178~185℃、卷绕速度为4.2~4.5km/min时,可生产出优质涤纶细旦有色丝。  相似文献   

2.
超高速法生产高取向丝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国良 《合成纤维》2006,35(4):34-39,45
研究了高取向丝HOY纺丝工艺特点,探讨了影响纺丝的主要工艺参数,并对纤维的成形机理与超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酯切片的质量、切片的干燥工艺、纺丝温度、缓冷器的温度、纺速、总纤度与单丝纤度等工艺对超高速纺丝的可纺性、纤维物理机械性能、超分子结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用TCS法生产涤纶有色长丝时,切片含水率、色母粒含水率、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等工艺参数的选择,结果表明:干切片与色母粒含水率应小于20μg/g与100μg/g,且控制染料注射速率为1~8kg/h,热管温度180~185℃,卷绕速度为4.5~4.8km/min时,可生产出优质涤纶有色丝。  相似文献   

4.
张凯  李昌华 《聚酯工业》2008,21(6):43-45
研究了阳离子染料可染PET与PA6复合纤维纺丝工艺,讨论了两组分复合比、纺丝温度、卷绕工艺等对复合纤维的生产过程及产品品质的影响。发现二者的复合比为80/20、纺丝温度为278℃及266℃、卷绕速度为3150m/min时,纺丝顺利,产品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王伟  高亚光 《合成纤维》1997,26(1):43-46
本文介绍了在进口FDY纺丝设备上,用国产聚丙烯切片(MI30左右)纺制细旦丙纶拉伸丝的工艺,同时还研究了纺丝速度,拉伸倍数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分布窄的聚丙烯切片纺丝性能良好,卷绕速度为3000m/min时制得单丝纤度为1.88dtex的纤维强度可达3.79cN/dtex。  相似文献   

6.
纺丝速度和第三单体含量对CDP纤维超分子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由 X射线衍射法、DSC法测定的结晶度和沸水收缩率、自然拉伸比、声速取向因子等指标 ,描述了纺丝速度在 1~ 5 km/ min内变化的阳离子染料可染型共聚酯 (CDP)卷绕丝的超分子结构 ;同时对不同第三单体含量的 CDP纤维热处理后部分超分子结构参数、收缩性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内 ,CDP卷绕丝的结晶、取向程度均随着纺丝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第三单体含量增多 ,纤维结晶、取向程度减小、干热收缩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探讨利用回收的己内酰胺进行聚合纺丝生产拉伸丝的工艺 ,最佳工艺条件 :纺丝组件的海砂用量增加 1倍 ,纺丝温度 2 82℃ ,纺丝速度 3 80m/min ,侧吹风速度 0 .5~ 0 .8m/s ,拉伸倍数 5 .19,生产出合格的拉伸丝。  相似文献   

8.
乙烯焦油沥青的调制及其熔融纺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乙烯焦油的热改性工艺进行研究,经过氧化交联和高温热缩聚两段工艺成功地合成出了一系列软化点不同的纺丝级沥青,并对其纺丝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细长、均匀的沥青原丝,其单丝长度远远大于目前国内文献记载,并结合试验对沥青调制、纺丝压力、温度、拉伸速率、喷丝孔孔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涤纶FDY竹节丝的生产过程 ,探讨了切片质量、纺丝温度、侧吹风、卷绕工艺对生产FDY竹节丝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合理的干燥工艺 ,控制好纺丝温度 ,上油率 ,第一、第二热辊速度 ,可纺出质量优良的FDY竹节丝  相似文献   

10.
汪兴华 《合成纤维》1992,21(1):45-49
介绍利用自制高速纺丝机,选用POY-DT工艺路线,纺制涤纶仿丝型长丝的生产工艺,其中对喷丝组件的结构、纺丝速度与温度、上油喷嘴选型、油轮给油、拉伸速度与温度、拉伸倍率及热定型工艺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涤纶海岛超细复合纤维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亭 《聚酯工业》2009,22(5):32-33,36
利用希尔斯纺丝生产线及其工艺纺制POY海岛型超细复合纤维,并介绍了切片预结晶干燥、海岛复合比例、纺丝温度、冷却成形、上油、卷绕等工艺条件。在FTF12SDS型拉伸变形机上采用合适的变形工艺可成功生产海岛型超细复合DTY。  相似文献   

12.
模拟研究超细旦涤纶长丝纺丝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熔融纺丝动力学模型及理论,建立了超细旦长丝纺丝成形工程数学模型,模拟纤维温度、速度、应力、取向在纺程上的变化情况,分析超细旦涤纶成形特点,进一步研究了缓冷区温度对超细旦纤维纺丝成形的影响,为制备高品质超细旦涤纶长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封其都 《合成纤维》2012,41(12):1-5
介绍了近十年来世界聚酰胺6 (PA6)多头纺丝、卷绕机集成一体化、差别化纤维(细旦、超细旦、特细旦和全消光等)生产的主要技术及最新进展,分析和探讨了PA6纺丝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提高质量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利用国产设备研制与生产PET/PA6超细复合纤维工艺流程特点。选择、优化了干燥、纺丝、卷绕、牵伸等工序的工艺参数。提出严格控制双组分复合纺丝温度等工艺参数是保证涤锦复合超细纤维截面形状均匀,各项经济技术质量指标优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以碱溶性聚酯(COPET)切片及PA6切片为原料,共轭纺丝生产线密度为3.5-4.4 dtex海岛复合超细短纤维,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了探讨。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COPET预结晶温度为100-165℃,结晶时间18-23 min,干燥温度低于165℃,干燥时间小于8 h,COPET/PA6为30/70,纺丝箱体温度272-285℃,纺丝速度800-1000 m/min,定型温度为115-130℃。生产出的复合超细短纤维能够满足后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侯庆华  戴玲 《合成纤维》2005,34(12):33-36,39
介绍了定岛型海岛短纤维的生产流程及生产设备。详细分析了复合喷丝组件的构造及生产原理,并探讨了预结晶、干燥、复合纺丝、拉伸及卷曲、定型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先进的复合纺丝设备,用Φ256/248f×37岛喷丝组件,以COPET/PA6为30/70可生产出满足后道纺织加工的海岛短纤维。  相似文献   

17.
将COPET与PET(或PA6)以(30~35)/(70~65)的比率在复合纺丝机上纺丝,可以制得物理机械性能优良和加工性能优良的海岛型双组分短纤维。从切片含水量、纺丝切片、纺丝复合比、纺丝温度、冷却成形条件、拉伸倍数和拉伸比率、拉伸温度和油浴油剂浓度、卷曲和松弛热定型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分析了海岛型双组分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对纺丝温度、冷却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适合的PET纺丝温度,PET的黏度降在0.06以内,有效的吹风和上油条件可纺出优良产品。  相似文献   

19.
熔体直纺多孔超细涤纶POY纺丝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苏  朱卫华 《聚酯工业》2013,26(2):28-30
研究了熔体直纺多孔超细涤纶POY的成形加工条件。重点探讨了直纺熔体品质、纺丝温度、冷却成形条件和卷绕速度对多孔超细涤纶POY纺丝成形过程中的流变性、可纺性和结构性能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海岛复合超细纤维的纺丝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特性粘数0.70dL/g以上的水溶性聚酯(COPET)为海组分,半消光聚酯(PET)为岛组分进行纺丝,得到海岛复合超细纤维,探讨了纺丝工艺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严格控制干燥条件及纺丝组件工艺,干切片含水量小于30μg/g,岛组分与海组分粘度差0.02dL/g,COPET纺丝温度273~286℃,PET纺丝温度289~295℃,冷却吹风速率0.45~0.50m/s,吹风温度18~20℃,卷绕速度3300m/min,可得到染色性能好的海岛复合超细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