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视频点播集群中的负载平衡算法提出了改进,主要是对集群节点的负载进行多级划分,依据节点负载的多级划分进行的负载均衡,以及对负载均衡过程中的负载迁移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利用随机Petri网理论给出了一个集群应用软件负载平衡系统的抽象模型,通过细化其中的本地节点处理部分对3种集群动态负载平衡的调度策略和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对负载平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大部分应用系统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的结论.这些结论是:(1)无论是静态负载平衡还是动态负载平衡都能提高集群系统的性能,动态负载平衡会得到更好的性能;(2)在动态负载平衡算法中除了要考虑系统中最重要的等待队列--应用队列外,还要考虑数据库队列;(3)异步体系架构将任务切分到各处理子系统中,有助于将各子系统负载数据综合到负载向量中,能够更准确地衡量系统负载、提高负载平衡系统的性能,优于同步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大规模并行分布处理系统中,各节点间的负载平衡调度是最常见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该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负载平衡的目标和基本的集群任务调度算法,然后针对一种PC存储集群提出了一个分布式任务调度和动态负载平衡策略,对该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4.
集群动态负载平衡系统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唐丹  金海  张永坤 《计算机学报》2004,27(6):803-811
该文使用随机Petri网对集群动态负载平衡系统建立了一个抽象模型.通过细化模型中的节点本地处理部分对5种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集群负载特性对动态负载平衡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动态负载平衡算法可以取得比静态负载平衡算法更好的性能;(2)与传统的只考虑CPU就绪队列的负载平衡算法相比,考虑了各种I/O请求队列的负载平衡算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性能;(3)即使在极端的集群负载特性中。集群动态负载平衡算法仍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性能,因此实现即使是十分简单的集群动态负载平衡系统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TCP连接与服务器负载的二级负载平衡策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负载平衡技术进行简单介绍,提出一种基于TCP连接和服务器负载的二级动态负载平衡策略,提高了集群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实时集群系统中各节点的利用率并防止出现CPU使用率的热点,研究了实时集群系统中基于反馈控制的实时调度框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任意图结构的负载平衡算法.该算法基于差异迁移系数和扩散负载平衡原理指导任务迁移以实现系统负载均衡,同时结合反馈控制以避免系统节点使用率振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实现了节点间负载平衡,有效避免了局部热点,而且与反馈控制算法有机集成,保证整个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在对服务器集群Web QoS控制基础上,综合考虑请求内容和各服务器性能以及当前整个集群负载平衡状况,设计了一种基于L4/L7双层分配的混合负载平衡调度策略,算法引入了一个反馈环节动态地改变Web服务器的权值,通过负载平衡程度的阈值进行判断,选择不同的调度策略,从而提高了Web集群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MPI并行程序设计的负载平衡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I是目前集群系统中最重要的并行编程工具,它采用消息传递的方式实现并行程序间通信。在MPI并行程序设计中实现负载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减少运行时间,提高MPI并行程序的性能。负载平衡又可分为静态负载平衡和动态负载平衡,对于静态负载平衡,提出了一种分配任务的算法,可有效地按照节点的计算能力,在节点间分配任务;对于动态负载平衡,提出了一种在MPI并行程序中实现的方法,可有效地根据节点的负载情况,在节点间迁移任务。  相似文献   

9.
姚全珠  孔伟 《计算机工程》2010,36(20):83-85
针对当前基于中间件负载平衡机制中负载定位不够准确、监测粒度过大等问题,基于模糊逻辑技术提出一种更精确、更细粒度的负载平衡系统及其负载平衡机制。负载平衡系统的节点负载信息记录表记录系统中所有节点从模糊推理得出的负载状态信息,负载转发表记录服务节点与相应服务请求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负载平衡机制能有效地定位过载节点,较好地实现集群中的负载平衡服务。  相似文献   

10.
面向高性能计算的网格计算中间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网格计算中间件Netsolve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深入地探讨了系统中的负载平衡与容错策略,然后针对自强-2000集群超级计算机应用环境提出了对负载平衡和容错策略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蒋康明  黄平 《软件》2013,(11):106-108,110
为了提高网络仿真系统中,多物理服务器情况下,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图多层K路划分的仿真节点映射策略。首先对仿真网络拓扑图进行多层K路划分,将节点映射问题转化为图划分问题,然后依据划分结果将仿真节点映射到物理服务器。经过试验表明,相对于随机映射策略,该策略在保证物理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物理服务器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实测的高维动态负载平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小林  莫则尧 《计算机学报》2005,28(9):1440-1446
针对大规模科学计算中的强非规则结构负载问题,作者开发出一种基于实测的动态负载平衡方法.首先,将由规则结构化网格组成的模拟区域剖分成多块;其次,把块的高维坐标转换成一维Hilbert空间填充曲线(HSFC)索引;然后,基于实测信息采用多层均权法剖分按一维HSFC索引排列的块;最后根据剖分信息重分配块以平衡负载.它把仅适用于一维的多层均权法扩展到二维和三维,并引入更多的实测信息和块数据结构.与ISP方法相比,该方法在64个CPU上提高负载平衡效率10%,在某MPP的500个CPU上模拟强非规则结构负载问题时,获得了88%的负载平衡效率和84%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并行VHDL模拟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后,建立了一个并行VHDL模拟的动态负载平衡模型。在此模型中,提出动态调节最佳并行规模的动态负载平衡方法来解决系统资源紧张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模拟中负载的度量方法——模拟推进度。此模型还包括基于标准偏差和最小通信变化量的动态负载平衡算法和一个运行中的负载迁移机制。最后对该模型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如何对依赖任务进行高效合理的调度是云计算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云计算环境下的依赖任务调度系统进行了形式化描述。采用赋权有向无环超图来构造依赖任务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结点对应于依赖任务,有向超边对应于任务之间的执行先后依赖关系。将云计算依赖任务调度问题转换为赋权有向超图的优化划分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水平方法和赋权有向超图的依赖任务划分优化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多水平方法的云计算依赖任务调度原型系统。在CloudSim云计算仿真实验平台下,与Min-Min算法、Max-Min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对比表明该算法在减少依赖任务执行时间的同时,优化了资源负载均衡性能。  相似文献   

15.
负载均衡机制有利于提高广域分布式环境中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效率。根据网格系统的特点,采用灰色预测方法,设计了一种动态资源负载均衡机制,给出了预测模型和实时预测策略以及基于该机制的负载均衡算法。该资源负载均衡机制具有以下特点:可在较小的开销下取得满意的负载均衡性能,具有网格环境下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网格资源动态变化的特性,解决资源发现过程中的负载均衡 问题。  相似文献   

16.
FNN在分布式环境中的负载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作站机群系统(NOW-Network of Workstations)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NN)的负载预测和负载均衡策略,负载均衡是并行计算机系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负载均衡技术,如集中策略及阈值策略等,总是以当前计算机的实际负载进行任务调度,没有考虑负载预测问题,从而使计算机的资源消耗较大,易造成负载均衡控制滞后的情况,本文将模糊神经网络引入负载的衡策略,利用其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和自学习能力,进行负载预测,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现有动态负载均衡策略难以有效应用于任务资源需求特征动态多变、资源需求信息难以准确获取的网络代理集群中,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网络代理集群的自适应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的负载模型可以随任务资源需求特征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能够更准确地表征系统的负载状态和节点间的负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自适应负载均衡策略的网络代理集群的平均响应时间比其他负载均衡策略低15%~20%。  相似文献   

18.
段赵磊  古志民 《计算机工程》2010,36(1):97-98,101
现有动态负载均衡策略难以有效应用于任务资源需求特征动态多变、资源需求信息难以准确获取的网络代理集群中,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网络代理集群的自适应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的负载模型可以随任务资源需求特征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能够更准确地表征系统的负载状态和节点问的负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自适应负载均衡策略的网络代理集群的平均响应时间比其他负载均衡策略低15%~20%。  相似文献   

19.
A repartitioning hypergraph model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parallel adaptive applications, the comput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applications changes over time, leading to load imbalances even though the initial load distributions were balanced. To restore balance and to keep communication volume low in further iterations of the applications, dynamic load balancing (repartitioning) of the changed computational structure is required. Repartitioning differs from static load balancing (partitioning) due to the additional requirement of minimizing migration cost to move data from an existing partition to a new partit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repartitioning hypergraph model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that accounts for both communication volume in the application and migration cost to move data,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overall cost. The use of a hypergraph-based model allows us to accurately model communication costs rather than approximate them with graph-based models. We show that the new model can be realized using hypergraph partitioning with fixed vertices and describe our parallel multilevel implementation within the Zoltan load balancing toolkit.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hypergraph partitioning.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pproach, 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on a Linux cluster with 1024 process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reducing total cost, our new model compares favorably to the graph-based dynamic load balancing approaches, and multilevel approaches improve the repartitioning quality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20.
多解空间N元非合作性流量切割调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勇 《计算机工程》2006,32(5):86-88,118
给出了包交换网络基于多约束限制的多级并行调度和流量均衡体系模型,根据单节点路由调度任务的非合作性在极小碎片线性映射的假定条件下推导出了路由空间切割调度算法和量化公式,在节点上实现了IP包头重组的并行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量增大、利用率提升,网络在整个路由空间里有良好的时间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