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废蜜(糖蜜)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含有很多微生物可利用的成分,是一种廉价的生产原料.以甜菜糖蜜为原料,通过液体发酵方法生产蛹虫草菌丝体.以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发酵液中胞外多糖做为次要指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中的氮源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有利于蛹虫草液体发酵;大豆分离蛋白与蛋白胨以4:1的比例混合,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促进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的积累;发酵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180r/min、装液量50/250ml、培养温度23℃、接种量8% (v/v),优化条件下蛹虫草液体培养生物量达到42.71 mg/ml,培养液中多糖含量达到5.97mg/ml.  相似文献   

2.
巴西虫草胞外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巴西虫草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各因素的水平,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回归分析,以胞外多糖量为响应值,确定了胞外多糖提取工艺中各影响因素的水平,结合验证实验结果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提高樟芝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方法 .方法 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樟芝液体发酵条件中的温度、转速和接种量对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 与结论 胞内多糖总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13 r/min、接种量21%;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20 r/min,接种量22%,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提高樟芝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方法。方法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樟芝液体发酵条件中的温度、转速和接种量对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胞内多糖总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13 r/min、接种量21%;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20 r/min、接种量22%,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蛹虫草产虫草素放大工艺条件,考察了菌种培养质量和发酵高径比对虫草素合成的影响.确定种子培养最佳条件为:转速250 r/min,接种量15%,扩培级数2次,此条件下虫草素发酵产量可达6g/L左右.另外,装液量最适高径比为2 cm/30 cm.在此条件下,进行了120 L多层反应器发酵工艺验证.发酵25 d,虫草素产...  相似文献   

6.
对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和胞内多糖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麸皮。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同时建立产酶活力和胞内多糖随葡萄糖和麸皮含量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灰树花发酵最优培养基组成(g/L):葡萄糖27.83,麸皮35.57,KH_2PO_43,MgSO_4 1.5,VB_1 0.05,在此条件下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及β-葡萄糖苷酶活力分别达到1.397 g/100m L,2.176 g/L和22.177 U/100 mL,比优化前分别提高1.9,0.75倍和2.71倍。研究灰树花液体发酵培养过程中初始pH、接种量、温度、转速、接种种龄和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对产酶活力和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树花发酵的最适初始pH为5.0,接种量10%,选取培养7 d的种子液,25℃,180 r/min振荡培养7 d即可结束发酵。  相似文献   

7.
以菌丝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及胞内多糖产量为评价指标,对鲍氏针层孔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筛选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4%,麸皮2%,KH2PO40.4%,MgSO4·7H2O0.05%。进一步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8℃、pH6.5、接种量12%、装液量150mL/500mL、转速140r/min、发酵时间168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及产量由优化前的12.837g/L,15.930mg/g,204.493mg/L分别提高到19.410g/L,20.935mg/g,406.348mg/L。  相似文献   

8.
研究九州虫草富锌条件下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含量差异。通过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测定不同因素的作用,菌丝体干重测定采用烘干称重法;胞内和胞外多糖测定应用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结果表明,九州虫草在加锌条件下菌丝干重最优培养条件是葡萄糖2.0%,蛋白胨1.0%,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5%,硫酸锌200mg/L,装液量80mL/250mL,pH值6.0。最终结果菌丝干重为1.53g/100mL,是原来未加锌基本培养基菌丝干重的2.58倍。  相似文献   

9.
以胞外多糖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猪苓胞外多糖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了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在不同的温度、pH值、装液量和培养时间的条件下,测定猪苓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确定各单因素条件下猪苓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猪苓胞外多糖发酵的最优条件为pH 5.0,装液量100mL,置于28℃的恒温培养箱培养9d,猪苓胞外多糖含量达到0.532g/100mL,说明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可以有效提高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桑黄菌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时间等因素对桑黄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黄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3℃,摇床转速为162r/min,装液量为81.4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16.0%.在此条件下的验证试验表明,胞外多糖平均可达1.866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