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付颖达  唐有根  宋永江  胡菁 《电池》2011,41(2):92-93,100
研究了木素磺酸钠对铅酸电池负极容量和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C)下循环性能的影响.随着木素磺酸钠的含量从0.2%增加到0.6%,电池的初始容量从6.262 Ah增加到6.781 Ah,但HRPSoC时,负极的循环寿命由6 215次减少到4 202次.木素磺酸钠吸附在铅表面阻碍了充电过程,导致充电过程的极化增大.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多种因素(即温度,循环次数,充电速率,负极膨胀剂,电解液密度等)对铅蓄电池低温充电时正负极的电位、时间曲线和容量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在-20℃下,以木素为膨胀剂的负极在低温充电初期,需有5个~10个充放循环的活化过程,才能达到其稳定低温充电容量,而正极达到其稳定低温充电容量只需两个循环。低温下负极恒流充电时,中期极化增加较快,后期电位出现明显的析氢平台。而正极充电初期就有较大的极化,经过一段略微的下降后电位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20℃下铅蓄电池的低温充电容量虽受控于负极,但正极活性物质在低温充电过程中易脱落,这也成为铅蓄电池低温充电的一个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负极有机膨胀剂木素磺酸钠和腐植酸用于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在低温高倍率放电时,木素磺酸钠配方的电池起动电压要高于腐植酸电池0.3 V,放电时间要长出30~90s,然而,随着循环的进行,木素磺酸钠出现了容量及起动性能衰减的现象,腐植酸则性能稳定,充电接受性能好.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选择并确定了将木素磺酸钠和腐植酸进行混合的负极有机混合膨胀剂,该混合膨胀剂综合了木素磺酸钠和腐植酸的优点,其起动性能好、寿命长(稳定)、充电接受好.  相似文献   

4.
陈飞  赵冬冬  马换玉  刘松 《蓄电池》2015,(3):106-108,145
本文以聚天冬氨酸为膨胀剂,取代负极活性物质中的木素磺酸钠,测试其对铅蓄电池低温和荷电保持性能的影响。添加聚天冬氨酸后,电池首次低温放电容量较低,但随着低温循环次数增加,其放电容量逐渐升高,至稳定时,放电容量略高于木素磺酸钠电池的。电解液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聚天冬氨酸后,对硫酸铅晶粒有细化作用,电池容量恢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三种不同木素对铅蓄电池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电池的低温放电容量、充电接受、高倍率放电容量等性能,并采用XRD、红外光谱、金相显微镜对负熟板及三种木素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木素的铅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低温容量差异较大,高倍率放电容量相当;不同木素对负熟板的物相形成无影响,但是三种木素在形貌、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关于负极膨胀剂及负极有机膨胀剂(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建华  孙杰英 《蓄电池》2004,41(4):151-154
负极膨胀剂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膨胀剂通过改变负极活性物质的结构,起到防止负极活性物质收缩和钝化的作用。简述了现代负极膨胀剂各组成部分的功能,重点介绍了负极有机膨胀剂木素磺酸钠和腐植酸的作用机理及应用。负极有机膨胀剂木素磺酸钠和腐植酸用于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在低温高倍率放电时,木素磺酸钠配方电池的起动电压要高于腐植酸电池0 3V,然而,随着循环的进行,木素磺酸钠出现了容量及起动性能衰减的现象,腐植酸则性能稳定,充电接受性能好。  相似文献   

7.
改性木钠对负极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常温下改性木素磺酸钠对负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负极中改性木素磺酸钠含量的增加,电极的放电性能、充电接受能力、充电效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木素的微观结构与性质对电池的性能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木素进行红外结构分析、木素负极板电化学分析和电池测试等比较了其对电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极板中加入木素磺酸盐,有利于提高铅蓄电池的循环容量和寿命。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阀控铅蓄电池在低温下的充放电行为,对影响铅蓄电池低温放电行为的主要因素:膨胀剂、放电电流密度、充电状态、温度、电解液密度及隔板饱和度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由于贫液,阀控铅蓄电池更容易因电阻增大、离子扩散困难影响其低温大电流放电性能。但是,解决阀控铅蓄电池低温启动放电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膨胀剂,以防止负极钝化。因低温条件下铅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很低,为保持阀控铅蓄电池的性能,应避免对其进行低温充电。  相似文献   

10.
陈小川  林永兴 《蓄电池》2008,45(1):28-30
通过采用化学提纯方法,结合UV-Vis光谱仪,测量了铅酸蓄电池负极中木素磺酸钠的含量.在模拟电池充电条件下,分析了负极中微量木素磺酸钠的化学稳定性及其可能的变化.结果显示,木素磺酸钠(Vanisperse-A)在电池运行初期阶段就开始被还原降解,丧失了和金属铅的络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铅酸电池不同板栅负极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国栋  李轶  郭永榔 《电池》2004,34(4):259-260
对铜拉网板栅与铅合金板栅负极板性能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利用铜拉网板栅负极板。利用测量电解液中IR降以计算电流密度的方法,测量了两种负极板的电流电势分布。研究表明:与铅合金板栅负极板相比,铜拉网板栅负极板过电位更低,电流电势分布均匀,活性物质利用率高,放电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李现红  范娜  孔德龙  周庆申 《蓄电池》2012,(4):147-150,192
研究了特种炭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合适的添加量将能够明显提升电池性能。相同测试条件下,与常规电池相比较向负极板中添加一定量的特种炭材料可使铅酸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提升90%,循环寿命提升26.2%。利用扫描电镜、XRD射线衍射对负极板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特种炭材料能够明显减少负极板的硫酸盐化,改善硫酸盐的聚集状态。  相似文献   

13.
柴树松  黄连清 《蓄电池》2006,43(2):76-78
对机械涂板的极板重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接头的涂板带会产生更大的重量偏差;不同厚度的极板,接近涂板机涂制极板的厚度范围中限时,偏差较小;涂板带使用后期偏差较大。改进这些问题,将提高涂板重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电解液添加剂和铅酸蓄电池负极钝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铅酸蓄电池负极表面钝化,严重影响了大电流放电时电池的放电容量及循环寿命。铅酸蓄电池负极硫酸盐钝化膜理论认为,Pb/PbSO4电极的钝化过程分为两种:稳态钝化和非稳活钝化。目前研究发现防止负极钝化的电解液添加剂主要有三种类型:络合型、吸附型、共晶型。从添加剂的损耗、正极活性物质的脱落及自放电等角度的上述三种类型的添加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正极板栅材料及正板铅膏添加剂两方面综合研究了铅酸蓄电池中正极板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铅钙合金作板栅,在正膏中加入0.2%的Y添加剂,所制成的正极板,具有较高的初始容量和较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李有德  张凯  田辉 《蓄电池》2011,48(4):168-172
管式铅酸蓄电池可有效避免正极活性物质的脱落,从而大大延长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管式正极板的制造通常有灌粉、灌粒和挤膏等几种方式。本文重点讨论了挤膏工艺和灌粉工艺对管式正极板制造过程以及蓄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采用挤膏工艺制造的正极板在份量均匀性上优于采用灌粉工艺制造的正极板;用挤膏工艺制造的管式正极板组装的蓄电池在容量和寿命性能上均可达到采用灌粉工艺制造的正极板组装的蓄电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炭材料是铅蓄电池负极板重要的添加剂之一,优化其性能和添加量可有效改善电池综合性能。研究不同种类炭添加剂(乙炔黑、炭黑、活性炭)和添加比例(0.2%~0.8%)对铅蓄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充电接受能力、-15℃低温容量、高倍率放电容量等表征电池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炭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趋势不同,相同添加量时,添加活性炭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8.
张胜永 《电池工业》2007,12(1):16-21
提出了阀控铅蓄电池技术进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即热失控、早期容量损失、水损失、负极板硫酸盐化、自放电率高、正极板腐蚀、负极汇流排腐蚀、循环容量衰退、吸附式玻璃纤维毡失效等;分别讨论了上述几个问题的现象、机理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