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技术在烟气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y,DOAS)技术中的浓度反演方法运用到烟气中NO、NO2、NH3和SO2的监测.利用它们在200~250 nm附近具有不同强度吸收的特性,测量烟气的吸收光谱,用DOAS方法反演出NO、NO2、NH3和SO2分子的浓度,这种方法消除了烟气中烟尘、水汽和其它成分的影响,使在线实时测量成为可能,在实验室内对不同气体分子浓度样气进行了测量和浓度反演,经过现场对比测量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电子工业工序复杂性的增加和产品尺寸的不断缩小,气态分子污染物(AMC)对产品的影响成为洁净室环境控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洁净室中AMC的定义,重点阐述了AMC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采用商业Y(NO3)3·6H2O、Eu(NO3)3·6H2O、(NH4)2SO4和NaOH为实验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Y2O2SO4:Eu3+荧光粉。利用热分析(DTA-TG-DTG)、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PL)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H4)2SO4引入到反应体系中时,前驱体具有非晶态结构,且在空气气氛中800℃煅烧2h能转化为单相的Y2O2SO4粉体,该Y2O2SO4粉体呈准球形,粒径范围分布在0.5~1.0μm之间,团聚较严重。PL光谱分析表明,在270nm紫外光激发下,Y2O2SO4:Eu3+荧光粉呈红光发射,主发射峰位于620nm,归属于Eu3+的5D0→7F2跃迁。Eu3+的猝灭浓度是5 mol%,其对应的荧光寿命为1.22 ms。另外,当(NH4)2SO4未引入到反应体系中时,采用类似的方法合成了Y2O3:Eu3+荧光粉,并对Y2O2SO4:Eu3+和Y2O3:Eu3+荧光粉的PL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针对氨气(NH3)和二氧化硫(SO2)气体吸收谱线在196~214 nm波段区域存在谱线重叠的问题,在采用傅里叶变换的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气体浓度基础上,采用分波段方法,解决NH3和SO2特征频谱相互串扰对测量的影响,采用非线性修正方法,解决在SO2高浓度情况下出现的非线性吸收对NH3气体测量的影响,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降噪处理方法,提高信噪比,最终实现对NH3和SO2气体浓度的同时准确测量。实验结果显示,NH3各个浓度测量误差均在±0.15 m L/m3以内,相对误差不超过±1.5%,最低可探测浓度为1.5 m L/m3;SO2各个浓度测量误差均在±2 m L/m3以内,相对误差不超过±1%,最低可探测浓度为16 m L/m3。  相似文献   

5.
介绍空气分子污染(AMC)的定义、国际标准AMC分级、国外污染物分类、洁净室AMC路径、AMC控制设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IC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洁净室生产环境及其它配套系统要求也相应更为严格,本文就8"、12"IC生产的洁净室设计中有关洁净室形式和送风方式、空气处理及温湿度保证措施,悬浮分子污染物(AMC)的控制,以及洁净室排烟等方面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方案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IC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洁净室生产环境及其它配套系统要求也相应更为严格,本文就8”、12”IC生产的洁净室设计中有关洁净室形式和送风方式、空气处理及温湿度保证措施,悬浮分子污染物(AMC)的控制,以及洁净室排烟等方面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方案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复合污染条件下气溶胶的消光特性, 选取成都市 O3 与 PM2:5 同步污染的春季开展气溶胶组分与消光 特性观测, 并结合美国 IMPROVE 化学消光算法研究了组成与消光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 2018 年春季成都 PM2:5 平 均浓度与散射系数 bsp 分别为 (50.3±22.4) µg·m−3 和 (237.5±140.2) Mm−1, 且二者均呈现“单峰单谷”的日变化趋势; 大 气气溶胶的消光系数为 (268.4±153.7) Mm−1, 对其贡献最大的组分是 NH4NO3 (26.0%) 和有机物 (OM) (24.4%)。分析 表明在 PM2:5 与 O3 复合污染情况下, 二次污染组分 SNA (SO42−、 NO3−、 NH4+ 三者之和)、二次有机碳 (SOC) 的含量 显著增加, 与清洁天相比分别升高了 1.0 和 1.3 倍; OM 成为最大消光贡献者 (32.2%), 其次是 NH4NO3 和 (NH4)2SO4, 分别贡献 22.8% 和 20.5%。因此, 进一步减少气态前体物如 SO2、 NOx、 NH3 和 VOCs 的排放可以有效改善成都地区 空气质量和能见度。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半导体圆片加工净化厂房中,除了存在空气悬浮颗粒沾污外,还存在以气相或蒸汽形式存在的分子污染物(Airborne Molecular Contaminants,AMC)。随着特征尺寸(CD)的不断缩小,AMC将会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圆片加工质量和成品率,并会影响净化厂房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文章介绍了AMC的分类、来源、危害性、控制标准和方法,希望以此引起人们对AMC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0622598医用空气灭菌净化装置的灭菌净化效果实验检测[刊,中]/谢森林//洁净与空调技术.—2006,(5).—55-57 (G) 0622599重症监护病房环境控制依据与实施[刊,中]/沈晋明//洁净与空调技术.—2006,(5).—48-51(G) 0622600洁净室气态分子污染物的监测技术[刊,中]/田世爱//洁净与空调技术.—2006,(5).—12-17(G)随着微电子工业工序复杂性的增加和产品尺寸的不断缩小,气态分子污染物(AMC)对产品的影响成为洁净室环境控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洁净室中AMC的定义,重点阐述了AMC的监测技术。参10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2月3日至2014年1月14日, 在湘潭市2个功能区(交通、商业、居民区和工业区) 采样点对大气PM2.5进行了采集, 并同步采集了SO2、NO2; 进而利用离子色谱法对PM2.5中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SO42−、NO3 和 NH4+ ) 的浓度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硫、氮氧化速率(SOR 和 NOR) , 探讨了PM2.5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来源、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 采样期间湘潭市PM2.5及其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SO42−、NO3 和 NH4+ )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48.34、56.19 g/m3, 其中 SO42−、NO3 和 NH4+分别占PM2.5 浓度的15.26%、14.06% 和8.57%, 三者累计值占PM2.5质量浓度的37.88%。随着PM2.5 浓度增加, 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及其气态前体物SO2、NO2 的浓度也逐渐增加, 且“重度”污染时SO42−、NO3 和 NH4+ 浓度较“良”时分别上升了1.93、2.41、2.03倍。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PM2.5中的SO42−、NO3 主要以NH4NO3 和(NH4)2SO4 的形式存在, 但在“轻度”和“ 中度”污染时可能存在其它的硫酸盐和硝酸盐。采样期间SOR 和NOR 的平均值分别为0.18和0.17, 不同污染级别下二者均在0.15 以上(大于0.1), 表明湘潭市PM2.5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主要是经转化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大气PM2.5中NO3 /SO42− 为0.89, 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二者比值分别为0.78、0.99、0.82、0.97(均小于1), 表明湘潭市冬季PM2.5污染以燃煤源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解液(NH4)2SO4中加入Li+添加剂,用以提高二氧化锰/活性炭混合超级电容器以及活性炭电容器的容量.测试结果表明,当在2 mol/L 的(NH4)2SO4溶液中添加0.37 mol/L的Li2CO3时,比容量提高幅度最大.添加剂在混合超级电容器中起的作用比在单纯活性炭超级电容器中大.对于混合超级电容器,加入Li+添加剂后比容量提高了77 %,且2 0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30 F/g,仅衰减了2.9 %.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某半导体制造工厂应用AMC控制程序的案例,探讨关于AMC控制的具体内容,了解AMC并掌握如何制定正确的AMC评估战略、描述与建立AMC控制原则和规范、理解AMC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在酸性介质中合成了聚苯胺。并用FT-IR光谱和UV-Vis光谱对聚苯胺掺杂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质子酸掺杂对聚苯胺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质子酸掺杂后的聚苯胺,在室温下对NH3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其中结果最好的1mol/LH2SO4掺杂的聚苯胺对500×10–6NH3的灵敏度达到了10.86。  相似文献   

15.
ZnCr_2O_4陶瓷湿度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阻型湿敏陶瓷在湿度检测上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采用ZnCr2O4系陶瓷检测湿度可以避免这种局限性。通过实验研究了CO、CO2、SO2、H2S、NH3、CH3OH及C2H5OH七种气体对湿度检测的干扰情况。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We introduce a scheme that applies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to the transmiss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messages, and show that the AMC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reduces control overhead and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for services with small-sized packets, such as VoIP.  相似文献   

17.
A high-gain and wideband electromagnetic bandgap (EBG) resonator antenna with a tapered 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 (AMC) ground plane is presented. The proposed EBG resonator antenna is comprised of a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 superstrate with a strip dipole array and an AMC ground plane with tapered rectangular patches. The realized gain and the bandwidth of the antenna can be improved simultaneously by using the tapered AMC where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the reflected waves from the patches with different length is within 180° and the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among them can be considerably reduced. The maximum gain is increased about 2∼3 dB and the bandwidth is improved about 2.5 times compared to when the uniform AMC is used.  相似文献   

18.
LTE系统下行链路的一种AMC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佳俊  胡波 《信息与电子工程》2009,7(5):377-381,394
高速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对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因其在提高频谱效率方面的显著特点,成为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基于LTE系统物理层下行链路模型,分析了在LTE系统中AMC与混合自动重传(HARQ)技术的主要特点,提出一种针对LTE下行链路的AMC方案,并对该方案在模型下的性能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MC技术对提升LTE系统容量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