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潜流人工湿地的局限性与运行问题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针对目前在潜流人工湿地技术认识上的一些分歧,从湿地植物的输氧能力、人工湿地脱氮除磷能力和设计参考依据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湿地的应用局限性,总结了湿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指出了深入研究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潜流式人工湿地冬季运行的强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收割的湿地植物对潜流式人工湿地进行覆盖保温,考察了这种保温方法对潜流式人工湿地冬季运行时除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采用这种保温方法可以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覆盖湿地对TP、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比对照湿地(未进行覆盖保温)提高了15.5%、9.7%和5.0%;覆盖湿地的表层冻土层厚度明显小于对照湿地的,这种保温方法可以避免或减轻冬季湿地填料的冻结。  相似文献   

3.
暴雨径流人工湿地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雨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雨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可以将雨水处理利用与景观建设有效结合,并且运行能耗低,管理方便,在雨水利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介绍了暴雨径流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潜流式人工湿地的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用小型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测定了夏、秋、冬季及植物收割前后的人工湿地对SS、COD、NH^ 4、—N、TP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规律,为不同温度、地区及不同季节的人工湿地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处理污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城市污水资源化的途径,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和不完全活性污泥氧化工艺对COD、BOD5、SS的去除率分别在70%、80%、80%以上,其出水水质优于农田灌溉水标准,出水中含有的未降解有机酸和N、P等为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经几年的运行,土壤的理化性状得以显著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形成的草地、湿地和苇田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该系统在冬季亦可以运行,解决了单纯土地处理在冬季无法运行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内外设计经验,对雨水径流处理人工湿地的类型、设计参数及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以重庆市棕榈泉雨水处理人工湿地为例,对雨水径流处理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农业及城市雨水径流处理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染物的主要贡献者,通过分析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脱氮菌、特定污染物降解菌、耐盐菌和低温菌4类功能菌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外源微生物强化技术在人工湿地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潜力,并探讨了菌剂直接投加和固定化微生物两种投加方式的研究现状。研究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能够增强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提高人工湿地对特殊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并改善人工湿地在极端环境中功能受阻等问题。建议未来重点在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与应用、外源微生物投加方式的优化、外源微生物强化人工湿地净化功能的长期运行效果以及外源菌种引入人工湿地的生态安全等方面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完善微生物强化人工湿地净化功能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实践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分析了胶南市的城区排污现状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运行效果表明,该工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适于沿海小城市的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基质堵塞会极大的限制湿地的去污能力和净化效果,通过分析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净水原理和堵塞机理,指出了湿地堵塞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湿地堵塞的处理措施,保证人工湿地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在我国水环境保护中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广。但人工湿地的冬季运行存在效率降低、运行不便等问题,使其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存在阻力。本文对国内外此类案例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人工湿地用于寒冷地区是可行的,并总结了工艺选择、面积计算、湿地保温、强化处理等方面的低温期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