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碱性条件对中草药制药残渣中所含天然色素进行提取。分析碱的用量、温度、时间对色素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及色素在不同pH值、温度、金属离子(Ca~(2+)、Al~(3+)、Fe~(2+)、Fe~(3+))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制药残渣碱提色素最佳工艺为: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4.0g/L,时间为60min,温度为100℃,料液比为1︰30;提取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热稳定良好,对金属离子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种火龙果果皮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优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火龙果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含量都有所差异,白肉品种火龙果果皮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浸取液40%乙醇、料液比1∶40(g/mL)、浸取时间25min、浸取温度40℃;红肉红皮品种则为:浸取液40%乙醇、料液比1∶30(g/mL)、浸取时间15min、浸取温度30℃。稳定性分析结果:高温不利于色素的稳定,Mg~(2+)、Fe~(2+)、蔗糖、VC和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而Zn~(2+)、Cu~(2+)和H_2O_2对色素有强烈褪色作用,两种火龙果的色素稳定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菠菜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和超声波辅助技术从菠菜叶中提取色素,比较两者的提取效率,并对其在pH、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常见金属离子及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菠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乙醇;料液比(g:mL),1: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波功率,200W;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K~+、Na~+、Ca~(2+)、温度的变化,氧化剂、还原剂及食品添加剂的加入对色素的影响不大;其耐光性比较差。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菠菜、橘皮、番茄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叶绿素、橘黄素、番茄红素,以吸光度为判断指标,研究了温度、光照、pH及金属离子对3种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橘皮色素稳定性较好,较耐热和耐光,p H稳定性较好;叶绿素耐热性和耐光性较差,酸性条件下较稳定;番茄红素稳定性最差,有一定的耐热性,不耐光,光照和紫外光下都易分解,不耐酸碱,酸性条件更不稳定。3种色素抗Mg^(2+)、Na^+、Ca^(2+)等3种金属离子干扰能力较强,Cu^(2+)、Fe^(3+)对3种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甘蔗皮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甘蔗皮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60min,料液比为1∶40。在此基础上研究pH、光照、温度、金属离子、H_2O_2、抗坏血酸、食盐、蔗糖、葡萄糖、苯甲酸钠对甘蔗皮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甘蔗皮色素在pH7、避光、较低温度等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甘蔗皮色素的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都较差;低浓度食盐、蔗糖、葡萄糖对甘蔗皮色素影响较小,Fe~(3+)、Cu~(2+)导致甘蔗皮色素的吸光度明显降低,高浓度食盐、蔗糖、苯钾酸钠、Fe~(2+)对甘蔗皮色素略有增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拓宽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温度、时间、p H值、固液比对其提取工艺及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藻蓝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30℃、反应时间1.5h、Na_2HPO_4-柠檬酸缓冲液p H值7.0,固液比1∶60,在此条件下藻蓝蛋白的提取率达最大值。藻蓝蛋白在p H值5.0~7.0,温度30℃,室内可见光或暗光条件下较稳定;淀粉、蔗糖、明胶、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与低浓度条件下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对其稳定性影响不显著;金属离子Na~+、K~+、Mg~(2+)和低浓度的Ca~(2+)、Zn~(2+)、Al~(3+)、Fe~(3+)、Cu~(2+)对其稳定性无影响。因此,藻蓝蛋白在弱酸性环境、低金属离子浓度及常用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较稳定,可将其作为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7.
香花槐花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香花槐花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以吸光值为指标,以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超声提取工艺;分别探讨了光照、温度、pH值、氧化-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酸度1.6%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50℃时提取50min;香花槐花色素光稳定性较差,60℃以下和酸性条件下稳定,能耐低浓度还原剂,在氧化剂中不稳定,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对吸光值基本没有影响,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对色素有减色作,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试验为香花槐花色素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香樟树红叶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香樟树红叶色素。以色素特征吸光度为指标,研究红叶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 h。稳定性试验得出,在较低温度(20~60℃)、避光条件下,红叶色素的稳定性较好;红叶色素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pH 1~9)条件下稳定,在强碱性(pH 10~14)条件下不稳定;红叶色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还原性;冰醋酸对红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葡萄糖对其有一定影响;金属离子Fe2+、Fe3+、Cu2+、Pb2+对红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明显。通过显色反应得出香樟树红叶色素主要含有二氢黄酮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紫甘薯天然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出色素提取的最优条件是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h、料液比1:30、水溶液中酸化乙醇(乙醇:盐酸=85:15)体积分数80%,紫甘薯色素提取率理论值为12.4688mg/g,最优条件验证实验紫甘薯色素得率为12.3528mg/g。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紫甘薯色素稳定性也下降;紫甘薯色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因此在提取、贮藏、应用中宜采用酸性条件。Fe3+、Al3+两种金属离子对色素起保护作用,而Cu2+、Zn2+、Pb2+三种金属离子对色素起破坏作用;抗坏血酸能够显著的增加色素溶液的稳定性,而Na2SO3会降低色素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与油脂》2016,(7):10-13
以红米为原料,利用柠檬酸、乙醇为提取剂提取红米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即乙醇浓度60%、柠檬酸浓度0.5%、提取级数2级、提取温度50℃。在此最优条件下,红米色素的最高提取率为18.98%。对红米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米色素稳定性较好。热、酸性条件、金属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还原剂、蔗糖和葡萄糖有护色作用;但对氧化剂敏感,易发生褪色,日光照射也能导致色素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有梭织机稀密路织疵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有梭织机打纬过程中织机构件的位置和状况对纬纱之间距离的影响出发,推导出纬向密度计算公式,直观分析了影响纬向密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为减少稀密路织疵在国产老织机上采取的几项改进措施:采用弹簧回综、机外送经、电子驱动、导布辊加压等装置。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聚甘油酯(Polyglycerol esters of fatty acids,简写为PGE)在常温下有半固态和固态两种存在状态,本文通过对分别添加这两种PGE的软冰淇淋基料进行粘度、pH、粒径分析和垂直扫描分散稳定性分析(Turbiscan),发现半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2%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稳定性最好;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4%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通过比较发现,两种PGE对基料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半固态PGE能使乳状液的粒子更小,并能有效延长乳状液的稳定性;而固态PGE由于其熔点较高,可以促进脂肪结晶.  相似文献   

13.
曲虫治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慎安 《酿酒》2004,31(3):13-14
通过对曲虫治理应用研究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质量效果提高 7% ,糖化力效果提高 80 % ,综合效果提高 92 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食用油中酸价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为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 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 最终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结果显示, 样品中酸价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1.764×10?3 mg/g, 样品中酸价含量为(0.16±0.002) mg/g(置信水平95%, 包含因子k=2)。结论 在测定过程中, 测量重复性对总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其次是滴定管的体积。  相似文献   

15.
朱江晖  阎玉秀 《纺织学报》2011,32(9):142-146
针对服装打版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的现状,设计了服装尺寸自动生成系统.量取女套装上衣经典款式样板的细部尺寸参数,采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对女套装上衣样板各特征指标的权重进行提取,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服装结构设计数学模型.建立样板尺寸自动生成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编程加以实现.建立3层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  相似文献   

16.
就皮化材料与清洁化制革的关系、目前传统制革工艺中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采取的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清洁化是我国制革行业的必由之路,清洁化制革工艺与皮化材料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研发出相应新型的、高吸收的、功能型的、易降解型的各类化工材料,才合乎清洁化生产的要求。在制革工艺中采用生物酶制剂辅助浸水脱脂、无硫脱毛与无灰浸碱工艺、无铵脱灰/碱等改造传统工艺,减少污染;采取高吸收铬鞣、无铬或少铬鞣制,提高铬的吸收率或克服铬鞣的弊端;在染整中,合成并采用助剂辅助染料、复鞣剂和加脂剂等的吸收与结合。这几方面通过集成应用,方可减轻制革的污染,实现清洁化生产。同时,就皮革固废物的利用及水的循环使用问题提出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李振光  沈明浩 《纺织学报》2011,32(12):64-70
本实验研究了碳源、氮源、诱导剂、金属离子、pH等培养条件对栗生灰黑孔菌Melanoporia castanea (Imazeki)T. Hatt. & Ryvarden产漆酶的影响。并利用Minitab15软件、Plackett-Burman PB 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栗生灰黑孔菌Melanoporia castanea (Imazeki)T. Hatt. & Ryvarden产漆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最佳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玉米秆粉9.976g/L,黄豆粉9g/L,ZnSO4•7H2O 0.3µmol /L,对苯二胺0.5mmol/L。2、最佳培养条件:温度28℃,转速180r/min,PH值为5.913,装液量60ml/250ml,接种量10%。在以上条件下培养漆酶酶活可达到431 U/ml。  相似文献   

18.
陈海相  易晓军 《印染》2003,29(10):36-38
从pH值测定原理出发,分析温度对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测定的影响,认为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测定的最佳温度为20~25℃或37℃。  相似文献   

19.
Fresh-cut leek is one of the principal ingredients of Greek traditional sausages.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degree of cutting of leek on the physicochemical traits of Greek traditional sausages was investigated. Leek was cut to three different degrees (coarse, medium and fine), before being mixed with meat, salt and seasonings; the mixture was placed in natural casings and stored for six days at 15–18 °C. Sausages lost about 25% of their initial weight by the end of storage. While pH decreased in all treatments, it was significantly more so (to pH 4.1) in sausages with fine-cut leek, from as early as the second day of storage. During storage all sausages showed a decrease in lightness and a change in colour from yellow to red. The internal atmosphere of the sausages with fine-cut leek showed peak CO2 concentrations of 30% while those with coarse and medium-cut leek showed peak CO2 concentrations of 20% by day one of storage and equibrated to 5%. Ethylene in the internal atmosphere of sausages with fine and medium-cut leek peaked by day one at 5.5 μl l−1 but to only 2 μl l−1 for those with coarse-cut leek. Sausage nitrate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did not show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s. Fine-cut leek contributed to sausage stability and quality more rapidly than medium or coarse-cut leek.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几十年以来水氯镁石脱水研究的进展,给出了该项研究在热力学、动力学以及相平衡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并介绍了脱水过程中关键技术难题以及该项目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预测了该研究项目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