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脱氯除磷工艺及其运行情况。该工艺是对传统A^2/O工艺的改进(可称为改良型A^2/O工艺),它采用了后置反硝化系统以及厌氧池碳源分流技术和回流污泥预缺氧反硝化技术,以提高系统的脱氯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300mg/L,TN为40.3mg/L,TP为3.82mg/L时,对TN、TP及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迭70%、86%和88%;当COD〈300mg/L时,对TP的去除效果较差,但对TN和COD的去除率仍分别可达60%和85%;试验期间,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焦化高氨废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结果表明,进水COD、NH4^ -N、TN和酚的浓度分别为1201.6、510.4、540.1和110.4mg/L时,出水COD、NH4^ -N、TN和酚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7.1、14.2、181.5和0.4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83.6%、97.2%、66.4%和99.6%。与常规生物脱氮工艺相比,该工艺氨氮负荷高,在较低的C/N值条件下可使TN去除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F污水处理厂原一期工程采用AO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为了提高出水水质,对厂区进行提标改造,拆除原一期工艺,新建AAO+MBR膜处理系统,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地表类Ⅳ类标准。针对MBR工艺调试中出现的高电耗、TN去除率偏低、碳源投加量偏高等问题展开研究,使电耗降低6.6%、碳源投加量降低28.7%、PAC药剂投加量降低3.8%,提标改造及优化运行后使出水TN由16.4 mg/L降低至9.3 mg/L,出水TP由0.61 mg/L降低至0.21 mg/L,出水COD由19.69 mg/L降低至15.55 mg/L。  相似文献   

4.
对某制革废水处理厂和下游综合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和沿程工艺段进行采样分析,得出制革废水处理厂出水NH3-N和TN平均浓度分别为77. 32、160. 93 mg/L,综合污水处理厂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06. 8 mg/L,其中大部分是难降解COD,出水TN平均浓度为89. 93 mg/L,出水COD和TN是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排放的主要指标。在小试中投加500 mg/L葡萄糖(以COD浓度计)时脱氮效果明显增强,综合污水处理厂出水TN浓度可稳定在15 mg/L以下。利用臭氧、活性焦和四相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综合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发现臭氧对COD基本没有去除效果,活性焦和四相催化氧化都能使COD浓度降至50 mg/L以下,但四相催化氧化去除单位COD的成本约是活性焦的29%、再生活性焦的49%。  相似文献   

5.
利用Leopold反硝化滤池中试装置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脱氮除磷。试验结果表明,中试系统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良好,试验期间出水硝态氮浓度约为1 mg/L,平均去除率为82.28%;出水总氮基本在5 mg/L以下;以甲醇为碳源,可使出水COD稳定在30 mg/L以下;采用PAC强化除磷后,除磷效果稳定,出水总磷浓度基本在0.3 mg/L以下。  相似文献   

6.
后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后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在保证出水COD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分别向二级缺氧滤柱中投加20 mg/L的甲醇和引入0.2Q(Q为试验中系统进水的流量)的原水作为外碳源,考察了投加外碳源对系统脱氮及去除CO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二级缺氧滤柱中投加20 mg/L的甲醇作为外碳源时,系统出水的NH4+-N、TN、COD平均浓度分别为5.6、8、35.8 mg/L,其去除率分别为83.6%、81%、83.5%;在二级缺氧滤柱中引入0.2Q的原水作为外碳源时,系统出水的NH4+-N、TN、COD平均浓度分别为13.9、18.3、47.7 mg/L,去除率分别为59%、56.6%、78.1%.系统采用甲醇比引入原水作为外碳源的脱氮效果好且出水的COD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东明县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运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COD为320mg/L、BOD5为154mg/L、SS为142mg/L、NH3-N为32mg/L、TP为2.8mg/L的条件下,其去除率分别为85%、88%、86%、90%、72%,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处理/厌氧氨氧化/物化处理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系统能稳定运行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4.97%,出水COD平均为47.5 mg/L;对NH3 -N的平均去除率为98.53%,出水NH3 -N平均为14.62 mg/L;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98.23%,出水TN平均为21.3 mg/L;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69.82%,出水TP平均为2.22 mg/L.渗滤液出水COD、NH3-N、TN、TP浓度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规模为10m^3/d的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进行了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5%以上,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77%,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79%;出水无色且COD〈60mg/L、NH3-N〈10mg/L、总氮〈20mg/L、总磷〈1.5mg/L、SS〈20mg/L,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由于污泥浓度较高(约为6000mg/L)而溶解氧浓度较低(1-3mg/L),可在菌胶团内部形成缺氧和厌氧环境,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10.
利用藻类生物膜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藻类生物膜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着重考察了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静态试验中,当光照度为3 500 lx时藻类生物膜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对总磷、TN、氨氮、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17%、88%、89%、93.61%。在24 d的动态连续流试验中,当水力停留时间为5 d时藻类生物膜装置处理效果稳定,其中出水TP平均浓度为0.42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5.38%;出水TN和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4.22 mg/L和2.1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93%和82.38%;出水COD平均浓度为38.34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2.31%。出水TP、TN、氨氮和COD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龙华污水处理厂设计采用了A2/O/Aqua-ABF滤池/辅助化学除磷处理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经过调试,出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在进水平均COD、BOD5、SS、TP、TN、NH3-N分别为259.1、118.3、369.9、5.7、32.0、23.2mg/L时,出水分别为14.8、4.9、4.7、0.7、11.2、4.0mg/L。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连续流的倒置A2/O工艺处理深圳市布吉河水,考察了对COD、NH4+-N、TN、TP的去除效果,以便为新建污水处理厂提供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1 h的条件下,即使在冬季对布吉河水中的污染物仍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进水COD为160~322 mg/L、TN为25.5~64.3 mg/L、TP为2.85~3.96 mg/L、NH 4+-N为24.0~60.2 mg/L时,出水COD为27~63 mg/L、TN为6.46~35.2 mg/L、TP为1.24~2.0 mg/L、NH 4+-N为0.25~29.23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2.5%、65.7%、50.1%、88.7%。为进一步降低出水的TP浓度,进行了混凝强化除磷试验。当聚合氯化铝的投量为60 mg/L时,经混凝后出水TP降至0.09~0.48 mg/L,平均为0.32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化学除磷比值对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低碳源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及磷回收问题,开发了侧流A2O工艺,通过抽取不同量的厌氧池末端富磷上清液至化学除磷池,来研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及磷回收情况。结果表明,在无需增加额外碳源,进水COD为136~168 mg/L、NH3-N为32~40 mg/L、TN为36~45mg/L、TP为6~8 mg/L的条件下,当化学除磷比(富磷上清液抽取量与进水量之比)为10%~20%时,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7%、84%,其中,当化学除磷比为15%时,出水TP浓度可降至0.5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同时,回收磷量可达进水磷量的23%~29%,既实现了磷的可持续发展,又增加了污水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多点交替进水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较高的氮、磷去除效率,在UNITANK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多点交替进水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并在南京某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中试研究。连续一年的稳定运行表明,在进水COD、BOD5、TP、NH3-N、TN分别为110~430、52~130、2.2-6.1、15~41、17-50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可稳定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除磷率和脱氧率分别可达90%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崇福皮革厂的废水通过加碱预处理,并加阳离子PAM絮凝沉淀后,再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生物反应段对COD的去除率高达85%。后续通过投加少量粉末活性炭进一步强化处理,出水COD〈85mg/L。  相似文献   

16.
(AO)2-SBBR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低碳城市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源浓度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一直是个难题,为此在AO-SBBR工艺中引入一个缺氧段而形成(AO)2-SBBR工艺,研究了AO-SBBR和(AO)2-SBBR对低碳源浓度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BOD5/TN=3、BOD5/TP=17的情况下,(AO)2-SB.BR工艺比AO-SBBR工艺具有更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对总磷的去除率达到了79.8%,对总氮的去除率从25.83%提高到51.26%,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该工艺有效解决了低碳源浓度城市污水在同步脱氮除磷过程中有机物不足的问题,并在单一反应器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菌的增殖过程,反硝化除磷菌占聚磷菌的比例从14.82%增长到63.04%;反硝化除磷菌能够以低浓度的亚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如亚硝酸盐氮〉10mg/L则会抑制反硝化除磷菌的活性,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并不是瞬时的,至少要持续一段时间其活性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填料对曝气生物滤池除污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臭氧/BAF组合工艺处理制革园区污水处理厂的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不同填料BAF挂膜启动的运行情况,探讨了臭氧投加量为25 mg/L时不同填料BAF稳定运行的除污效果及机理。平行运行3个BAF,其填料分别为活性炭、陶粒、活性炭/陶粒(体积比为1∶1)。在挂膜启动期间,活性炭和混合填料BAF对COD的去除率表现为先下降再上升最后趋于稳定,32 d后出水COD<60 mg/L,而陶粒BAF对COD的去除效果不明显。稳定运行期间,进水COD、色度平均值分别为117 mg/L和112.5倍,活性炭BAF的出水值则降至50 mg/L和6倍,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在此期间活性炭、混合填料和陶粒BAF中的生物量分别为30.69、25.87、15.18 nmol/g。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江苏省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A/O等组合工艺处理,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经济分析等。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即COD≤50 mg/L、BOD5≤10 mg/L、TN≤15 mg/L、TP≤0. 5 mg/L、SS≤10 mg/L、NH_4^+-N≤8 mg/L,相应指标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3. 4%、97. 3%、84. 2%、94. 2%、97. 5%、88. 57%。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好氧生物工艺处理高浓度苹果汁生产废水。废水水量为1200 m^3/d,进水COD为2000~10000 mg/L,pH值为5~7。废水经处理后,出水COD≤60 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IC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该工程投资为425万元,运行电费为1.85元/m^3,药剂费约0.96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