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了热电偶温技术的机理,指出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热电测温技术——智能自适应热电测温技术。在作者提出的这种测温技术中,将热电偶测温与热电阻测温这两种方法有效地结合,并利用存贮在单片机中的省能软件,大大扩展了热电偶测温技术所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以及显著地提高了其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带保护管热电偶的一种动态测温方法,可大大提高普通热电偶的测温上限。并通过具体试验测试,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Pt100为例,介绍一种实用的热电阻测温电路设计方法.解决了三线制测温电路设计中A/D丢码问题,在相同的A/D转换精度前提下,提高了测温的分辨率和精度.该方法对热电阻测温仪表设计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CCD测温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温测温方法,一般工业用CCD摄像机测温范围较窄,无法满足现代高温测量中对测量带宽的要求,使用超高速CCD摄像机进行温度测量可以克服一般CCD相机单幅图像量程不足的缺点。根据比色测温原理,设计了温度标定实验,并提出了针对不同快门速度下,建立了温度与比色值的数学模型。超高速CCD相机测温数据与实际温度数据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单幅图像数据测温范围在500K左右,该系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热敏电阻是测温系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温度传感器,传统的热敏电阻测温系统大多基于单片机、AD器件以及查表的软件方法进行设计,电路较复杂,且测温精度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以ARM处理器为处理核心,采用对测温方程分段线性化的热敏电阻温度测量模块的设计.该测温模块采用RC充放电方式实现热敏电阻阻值的获取,避免了AD器件的使用;数据处理基于对热敏电阻测温曲线的分段线性化及加窗平滑滤波进行,提高了处理精度.所设计的测温模块对-10~+80 ℃范围内的温度进行了实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C8051F410片上系统设计了热敏电阻测温装置,针对热敏电阻的测温原理和特点,分析热敏电阻测温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了热敏电阻校准的实用方法,经实际测试,该方法能够减小热敏电阻生产一致性差导致的测温误差,有效提高热敏电阻测温精度,对热敏电阻测温的推广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外测温在电气设备温度测量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是测温精度易受外界干扰.研究了影响红外测温的3个主要因素,即设备发射率、大气衰减、环境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实验采用修正算法得出了准确的温度数据,同时利用两种比较法来对修正后的温度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红外测温仪在纺织测温方面的应用情况。就预置试样的发射率不同、测量位置不同及试样受到红外辐射的照度不同等3种情况对红外测温结果的影响,探讨了准确测温的最佳使用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温度测控系统。在恒流源测温电路中接入基准电阻作为系统测温的零度基准,放大电路对基准电阻与铂电阻两端的电压差进行放大;采用同步补偿法,在测温电路中接入采样电阻以获取A/D转换所需的参考电压,消除了恒流源电流的波动对系统测温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对铂电阻测温的非线性进行补偿。基于MAX1968构建了高集成度的TEC驱动电路,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测温标准差为0.024℃,控温精度为±0.119℃。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测量温度及湿度较高环境下不易接触物体的表面温度,必须用非接触的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作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在温度及湿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红外测温时的干扰因素,提出了在探头中需要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温测量技术及其在焊接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焊接研究中普遍采用的高温测量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典型的接触测温法和非接触测温法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热电偶法是常用的接触测温法,它测温准确、实现简便、使用灵活,至今在焊接研究中仍被广泛使用,其缺点是只能测点温,且会干扰测试区的温度场.非接触测温主要有辐射法和干涉法,由于测温元件不与被测物接触,不会破坏被测物的温度场,通过与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实现温度场的快速、实时测量,全面、形象的反映温度场的动态变化,因此成为高温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焊接熔池和电弧温度场测量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热电偶的精密环境温场测量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热电偶温度测量不确定度、温场稳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和温场均匀度测量不确定度,为精密环境的温场参数测量和控制提供理论保障.分析表明,热电偶测温不确定度与热电偶热电动势、参考端温度传感器的测量不确定度密切相关;温场均匀度测量不确定度与热电偶热电动势的测量不确定度密切相关;温场稳定度测量不确定度与热电偶热电动势和温差拟合函数的关系密切,在一次线性拟合的条件下取决于拟合函数的斜率.针对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脉冲噪声和热电偶非线性的干扰,结合精密环境温度信号变化缓慢的特点,提出综合运用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处理热电偶热电动势测量数据去除测量中脉动噪声和热电偶非线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测量温度控制电路的温度测量特性及其逻辑功能特性,采用研华PCI板卡硬件测试平台及Labview软件设计平台,结合高精度铂金电阻温度传感器,研制了一种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系统采用1/3B级精度PT100铂电阻及安捷伦34410A数字万用表构成基准温度测量电路,通过基准温度与被测产品温度值比较,从而判断被测产品性能的优劣.测试系统具有测温电路供电电压/电流监测、数据文件和试验曲线生成等功能,在-60℃~150℃温度范围内,测温误差≤±0.3℃.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布里渊激光雷达测量较深海域的温度精度,建立了以布里渊频移、盐度和压强为独立变量的海水温度的经验方程,定量分析了温度随盐度、压强、布里渊频移的变化关系,讨论了盐度、压强以及布里渊频移对海水温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并计算了该方法测量温度的精度.研究表明利用布里渊散射测量温度受海水盐度和压强分布的影响较大,其测量精度亦受到限制,约为0.4℃.因此实际测量时应同时获得被测处的盐度及压强值,这样布里渊雷达测量海洋温度的精度将会提高到0.05℃.  相似文献   

15.
热电偶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测温元件,由于其自身的物理特性的限制,其输出热电势与被测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非线性,这将增大温度的测量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校正算法,以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为输入信号,以与其相对应的温度值作为输出信号,给出了前馈型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训练权值的方法。通过实验仿真结果对比可知,此方法降低了热电偶测温的非线性误差,便于操作,大大提高了铂铑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中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变电站人工巡检效率低,对电气设备的测温准确率不高,导致不能对潜在的异常设备进行预警。针对此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的变电站设备温度预警系统。系统以巡检机器人为移动平台,结合红外测温、WiFi通讯、远程监控显示等新技术,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测温预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导致红外测温误差的影响因素,采用BP神经网络对红外测温误差进行修正。系统结合绝对测温预警和相对温差预警方式,达到理想的预警效果。该系统已在德清变电站成功投入运行,证明了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温度测量的精度,提出一种应用时间数字转化技术(Time-to-Digital Converter,TDC)测量时间间隔从而测得温度的方法。对RC电路充、放电,将温度数值的改变量转化为对时间间隔长度的数值采集,应用TDC进行时间间隔测量以提高其温度测量精确度。仿真实验显示,使用TDC技术能将温度测量精度提高到(0.020±0.004)℃,说明该技术对温度测量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钢水测温连续性差,成本高、误差大,实时性差,劳动强度大等难题,以VB为开发平台,采用新型组合式金属陶瓷热电偶为温度传感器,建立钢水多通道连续测温系统,实现在结晶器里多点连续测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