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Y型通风沿空留巷巷道支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解决深部安全高效开采带来的巷道支护等问题,对无煤柱Y型通风沿空留巷巷道支护开展了试验研究,解决了巷道留巷支护强度和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倾角工作面前进式回采沿空留巷在做好防滚矸前提下,采用锚杆和锚索联合支护,回采时采用矸石带和密集点柱加强支护,充填料凝固后打木点柱,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满足使用要求,同时煤炭回收率高、巷道掘进率低、保证采掘接续.  相似文献   

3.
沿空留巷是一类特殊的回采巷道,它的形成过程是随本工作面推进,在一条回采巷道内沿采空区边缘采用一定的材料构筑巷旁支护体,不断切断采空区侧顶板,并与巷内支护体共同维护该巷道的稳定,作为邻近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巍山煤业使用高水充填材料巷旁充填的方式,成功地进行了无煤柱开采试验,为类似条件下的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钱家营矿回采衔接紧张,回采巷道掘进慢,工作面倒装频繁,严重制约着工作面快速回采,为缓解上述问题,探讨在布置2078E工作面时,通过合理巷道规划,2078E回采时在风道沿空留巷,作为2077E工作面运输巷。同时对沿空留巷支护方案进行优化,采用超高水充填墙体作为巷帮,最大程度降低采动应力对沿空留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沿空留巷巷道变形随着开采强度不断增高而增大,顶板最大影响区为2.80 m,两帮为2.64 m,优化后支护体单位宽度提供的支护载荷提高1.7倍,节约经济成本8398.53元/m,有效提高了工作面生产衔接速度。  相似文献   

5.
Y型通风无煤柱开采需要沿空留巷,所留巷道要保持到下一个工作面回采使用.对于沿空留巷,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了几十年不懈的努力,用各种支护材料对沿空留巷进行了支护实践,也没能够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支护技术.现用水泥充填墙配合掘进巷道期间高密度的锚索、锚杆联合支护和留巷前补强支护取得了Y型通风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的成功技术.利用这个技术结合我矿实际情况,我们制定我矿Y型通风无煤柱开采工作面掘进期间巷道支护方案,并成功地实现了Y型通风无煤柱开采.下面是Y型通风无煤柱开采掘进巷道期间高密度的锚索、锚杆联合支护和留巷前补强支护在我矿应用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新元煤矿高瓦斯突出松软围岩煤层3107号工作面为对象进行了沿空留巷试验研究,从通风系统优化、巷道补强支护、充填墙体的构筑、瓦斯治理以及矿压观测方面对工作面沿空留巷进行了设计,确立了沿空留巷实施的工艺流程并且针对实际实施过程的不足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沿空留巷提高了回收率并改善了巷道的支护状况和作业环境;有效控制了瓦斯溢出,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减少45%;保证了工作面矿压满足巷道在回采期间的通风要求。沿空留巷技术在高瓦斯突出松软围岩煤层中的应用节约了16%的施工成本,对于该类煤层的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洋 《山东煤炭科技》2020,(4):77-78,82
为了提高无煤柱回采工作面沿空留巷顶板稳定性,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对8304无煤柱工作面沿空留巷段采取爆破切顶施工工艺,以及“恒阻锚索+支设T型钢棚+迈步式W型锚索吊棚”联合支护措施,控制了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南冶矿5402东上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采用沿空留巷的方法,减少了巷道掘进工程量,最大程度回收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回采率,同时加强巷道支护和采空区管理,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长平矿大采高工作面沿空留设巷道,在上一个工作面回采后变形严重,在下一个工作面回采前需要进行大规模巷修的问题,采用耦合让均压支护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工程类比等研究手段,确定了长平矿大断面巷道沿空留巷支护方案,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选定的支护方案能够满足大断面巷道支护及留巷二次使用的目的,且能够保证巷道掘进速度,对相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平矿井是一座新建的现代化矿井.由于井田范围内煤层强度低,节理、裂隙发育,而且回采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支护难度很大.矿井采用顺序开采,巷道存在受相邻工作面回采时动压影响较大,巷道支护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巷道支护合理、可靠,确保安全,对长平矿井煤柱尺寸留设与动压区巷道支护技术的进行合作研究,解决动压区段留巷难题.  相似文献   

11.
煤炭科学开采与开采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家臣  刘峰  王蕾 《煤炭学报》2016,41(11):2651-2660
从安全生产、机械化或自动化开采、共伴生资源共同开采、保护环境、降低开采直接成本、资源利用最大化、科学规划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煤炭科学开采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国内外在煤炭科学开采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科学开采的共同点与差异。提出了我国实现煤炭科学开采需要从技术进步、思想观念、法律法规、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煤炭开采今后需要在采矿开挖卸荷与偏应力作用、采动应力场动态变化、深部煤岩体的力学行为、煤岩柱的长期强度、采场的系统刚度等10个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民采矿对矿业经济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限制其数量,改进其开采行为和市场行为,规模发展的矿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何  刘建东  王湖鑫 《矿冶》2014,23(5):1-4
保障生产能力的平稳过渡是矿山露天转地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阶段强制崩落采矿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均为适宜于开采低品位大型矿体的高效率采矿方法。根据杏山铁矿挂帮矿、地下矿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大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基于大直径深孔采矿的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的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方案。经过开采技术经济比较,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采用大矿块参数阶段开采方式,在强化开采、提高生产规模、降低开采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煤炭开发一直处在高耗水、高损伤以及高排放的粗放式管理状态。而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的时机,必须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深化改革,以绿色开采协同创新原则实现煤炭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为此本文对比传统开采方式的弊端,对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索绿色开采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露天矿山分期开采的原则和目的,探讨了分期开采中影响矿山生产能力的因素,规避分期开采风险,整合矿山资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分析地下开采造成的开采影响与损害的因素,对其影响进行分类,建议控制或减少影响损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理论分析和多方案对比法,以堡子沟煤矿为例,针对多个井工煤矿整合后转为露天开采特殊条件下的开采程序优化问题,详细对比了2个首采区位置情况下4种拉沟方案的优劣,制定了采区划分及转向方案,优化了堡子沟煤矿井工转露天后的开采程序。  相似文献   

18.
煤炭开发与地下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煤炭开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破坏,尤其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更为显著。如何实现煤炭开发与水资源保护间的相互协调是当前煤矿开采面临的巨大难题。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对水资源尤其是对顶底板含水层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技术的技术进展情况及当前可实现保水开采的2种基本技术途径:以“堵截法”和“疏导法”为理念的保水开采技术的适用性和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矿井要在不断探索实践中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矿井自身的保水开采技术,对解决当前煤矿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间面临的双重难题,对矿井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煤炭储蓄不足、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为此,集中专业人员利用综合机械化固体填充采煤技术是现阶段开采煤矿的当务之急。本文就关于煤层开采中充填采煤技术的应用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20.
煤炭科学开采是煤炭行业追求的目标,采动应力与岩层控制研究可以促进煤炭安全开采、提升自动化与智能化开采效率、保护地下水与地面环境、实现煤炭及共伴生资源协调共采,是实现煤炭科学开采的基础。采动应力可数倍于原岩应力,偏应力和采动卸压是促使围岩破坏的主要因素,在一些长工作面顶板会发生分区破断现象,要充分重视采场围岩控制的系统刚度原理,对一些特厚煤层和薄基岩煤层开采的顶板运动及载荷边界尚不清楚。随着开采理念和技术进步,岩层控制研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今后需更多地关注覆岩运动、底板破坏与突水、裂隙岩体、地质构造等问题。由于煤炭开采更多研究的是岩层破坏后的力学行为,破坏后的岩层是以块体组合、非连续体为主,其宏观运动以接触面位移、大变形为主要特征,需要提出针对性的研究方法,开发专用的仪器设备,完善煤炭开采岩层控制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