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型液压轮式通井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田作业设备的现状,针对现有履带式或轮式通井机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移动性能差等缺点,研制了一种新型液压轮式通井机。该通井机采用自行式结构型式,行驶和作业共用1台斯太尔WD615 67G3—36柴油机,传动系统为静压传动,对绞车实现液压制动;采用4×4全驱动型式。着重对新型通井机的结构特点、液压传动及绞车制动系统作了说明。厂内试验表明,新型液压轮式通井机在作业性能、经济性和操作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TJ12A型轮式通井机的改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TJ12A型轮式通井机基础上,设计制造了TJ12A-1型轮式作业机,它自携单轻便井架,配备了强制排绳装置。立起井架,可以进行挥油或挥砂作业,拆下井架,可以作为通井机进行小修井作业。  相似文献   

3.
根据修井和试油作业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履带式通井机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移动性能差等缺点,研制了TJ10 2型轮式通井机。该通井机采用自行式结构型式,行驶和作业共用一台柴油机,液力机械传动,4×4驱动形式。对通井机的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进行了匹配计算,并对作业传动系、行驶传动系等进行了设计计算。现场应用表明,TJ10 2型轮式通井机在作业性能、经济性、越野性、行驶速度、操作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鉴于传统修井设备存在环境污染大,功率利用率低,维护和保养费用高等诸多问题,研制了TJ12/70B型双动力轮式通井机。该轮式通井机采用双动力技术,利用油田电网驱动高压调速电动机驱动绞车实现通井机修井作业,当电网断电或高压电机发生故障及特大载荷时,可以安全切换到柴油机驱动绞车进行修井作业,实现了高压调速电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双驱动的型式。开关磁阻电控系统与主机一体化安装,有利于控制作业成本、降低噪声及提高作业的可靠性。试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轮式通井机电网驱动作业工况比柴油机驱动工况年碳排放减少984.68 t,距离主机中心20 m处噪声降低15 d B,与同级别交流变频修井机相比,作业速度快20%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 一种适合我国油田修井作业用的新设备——LTJ12型轮式通井机,在通化市石油化工机械厂试制成功。 这种轮式通井机快绳额定拉力为78.45kN(8tf),最大拉力为98.07kN(10tf),适用于油井起下作业和抽吸作业。当游动系统绳系为3×4时,可用于3500m(2(1/2)in油管)油井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LTJ-11轮式通井机的设计方案选择,技术参数和主要系统设计。油田修井作业表明,该通井机具有修井速度快,装机功率大,移运迅速,越野性好等优点,还显示出“车机合一”新结构设计独特之处,保证修井作业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要闻简讯     
专利技术 :轮式液压通井机  专利申请号 :0 2 135 6 95 .5公开号 :14 10 6 5 2申请人 :胜利石油管理局动力机械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天然气工业使用的轮式液压通井机 ,适于对油井、注水井、气井进行打捞、检泵、安装井口设备、试油等作业。本发明由发动机、驾驶室、操作室和操作系统、行走部分和作业部分等组成 ,行走部分具有底盘、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 ;作业部分具有天车和井架 ,井架使用液压油缸起升。液压传动机构将发动机的动力输送给变速箱 ,由变速箱将动力分别输送给行走部分和作业动力传动机构。使用静液压驱动技术 ,解决了通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TJ12/50A型轮式通井机的设计方案、技术参数和主要系统设计。使用表明,该机较常规通井机作业效率明显提高,运移性和越野性较好,且设计新颖,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由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设计,并与胜利油田、山东临朐石油机械厂共同研制的LTJ-11液力机械传动轮式通井机,在胜利油田进行了为期一月有余的工业试验,修井14口,并于1989年9月13日通过由山东省机电厅及胜利油田联合组织的鉴定。这种新型的轮式通井机,采用“车机合一”的新结构、新设计和新构思,解决了在增加功率时轮式通井机稳定性的大难题。该机装在独特的高越野性宽基大轮胎(23.5-25)、4×4铰接式自走底盘上,能在泥泞的地面上和公路上行驶,井队搬家时可  相似文献   

10.
TJ12/65B(-1)系列轮式通井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TJ12/65B(-1)系列轮式通井机的设计结构及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主要技术特点。通过在油田使用表明.该系列机适合大吨位小修作业的需要,运移性和越野性较好,且设计新颖,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修井起下作业中的油管机械化排放问题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谭云  陈传庆 《石油机械》1997,25(3):46-48
分析了油田修井起下作业设备的现状,提出油管排放是实现修井起下作业机械化的一大难题,应先解决目前广泛应用的通井机作业的油管排放问题,即研制与通井机配套的油管排放装置,形成一个初步的修井作业机械化配套体系,再设计车装式综合机械化修井机的油管排放装置。在分析了油管排放过程中的难点后认为,油管水平排放比较适宜,所用排放装置可以在不作大的改动下与现行通井机配套使用,且成本低。为此,提出了简易吊运式、自动排放式、分体组合式和多层排放式等四种油管排放装置设计方案,供油田使用和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可行性出发,研制的TJ12/50A(B)型轮式通井机采用整体式专用底盘,辅以工程机械用转向桥和大轮胎,使整机具有良好的运移性和越野性;自携作业井架,减少了修井作业中的辅助配套设备,降低了劳动强度;采用柔性传动部件—液力变矩器和液力换档变速箱,使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有修井设备改制修井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登云  孙建荣 《石油机械》1997,25(12):32-34,53
在分析了国内各油田现有两类修井设备的优点和不足之后,根据目前油田的道路和井场条件,提出了利用现有修井设备改制修井机的方案,并已付诸实施。改制的修井机将通井机。立放运井架车、平板拖车等设备的功能集于一体,不仅充分发挥了油田现有设备的综合效能,且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修井工艺要求。累计1200多小时的使用情况表明,改造机运转良好。用户反映改制的修井机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且作业效率是通井机的2-3倍,价格是修井机的1/3-1/2,投产3-4个月即可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小修井作业在倒扣、磨铣等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适合于小修井作业的液压转盘。该液压转盘主要结合小修井作业现场条件,利用通井机提供的液压源作为动力源,设计制作了小型液压控制操作系统,将该控制系统串联在通井机液压钳的供油路上,液压油驱动液压马达转动,从而带动整体转盘转动和井内管柱旋转。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液压转盘体积小,运输和安装方便,适合小修现场的倒扣打捞、磨铣落物、修套等工序施工,拓宽了小修井作业范围,提升了小修井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四川油气田修井机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健 《钻采工艺》2000,23(1):44-46
修井设备分为常规和非常井设备,常规修井设备可分为通井机和修井机;非常规修井设备主要是盘管修井机和不压井起下钻设备及与之配套的各种工具。四川在修井时主要采用常规修井设备。四川现有的修井机主要是带双节伸缩式井架和提升系统的自走式修井机。文中分析了各类型号修井机的功能笔特点,提出了在修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修井机的特点,性能,提出了四川修井设备在研制和改造中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轮式通井机综合设计及数据库分析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广大设计工作者迫切需要有一套实用的计算机软件取代繁重的手工计算,采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有关设计规范,利用VB6·0编制开发了轮式通井机设计计算系统软件。该软件系统包括数据库分析模块、计算模块和图形系统模块,具有准确、快速、易修改、图面整洁、便于优化等特点,同时实现了选择参数、设计、计算、绘图的一体化。此外,系统还具有计算保护功能,若输入数据超出计算的取值范围,则终止计算,提示需修改的数据项目,以保证运算的可靠及准确性,工程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修井作业中的自动起下管柱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油田修井作业中起下管柱的人工作业量大、工作效率低、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提出了一种自动起下管柱作业系统,主要包括通井机、井架、液压钳、筒式吊卡、卡瓦支座、立式排管架和控制系统等,支座卡瓦为弹性体微条嵌入式结构,筒式吊卡能自动卡入和松开管柱接箍,排管架可实现管柱的立式排放,控制系统协调各部分的工作。该系统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技术可行,并能够与现有修井设备配合使用,实现油田修井作业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T8 15型通井机取力器结构不合理、取力不足 ,以及取力方式是从离合器后压盘钢片取力而造成启动机及飞轮大齿圈损坏的问题 ,对这种取力器的结构和取力方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取力器是由离合器输出轴上取力 ,取力功率从原为主机功率的 6 0 %增至 90 %,使通井机滚筒输出扭矩从 6 6 0kN·m增至 10 10kN·m ,提高了设备的载荷能力。此外 ,通井机上井后 ,主机不用熄火就可随时挂合和摘开取力器 ,这不仅节省了时间 ,而且还避免了发动机带载荷启动工况 ,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