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快速工业化地区城镇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东莞市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后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特征为出发点,研究东莞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市问题。提出针对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配置的城市发展策略,为东莞市今后城镇空间的健康发展和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镇空间结构是一个省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地域空间表现,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成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安徽城镇化一个重要任务。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四次转型,梳理了不同时期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以及在城镇化发展战略导向下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表现。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指出安徽城镇空间结构存在的城镇化发展差距拉大、城镇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分布、中心城市辐射力较弱、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优化安徽城镇空间结构的战略,要从广域、局域和县域3个层次空间上提升城镇群空间内部整合力、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增强县城与大镇的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快速交通的高速性和封闭性等特征对城市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作用,探讨了快速交通建设对我国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和城镇群体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以促进城镇群体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4.
陕西城市化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科伟  尹怀庭 《规划师》2000,16(3):80-83
1 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陕西之我国古代城市诞生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汉唐时期的城镇发展曾达到过很高的水平.自唐中晚期安史之乩开始,由于战乱的破坏、江南的开发和国家政治中心的东移,导致城镇发展的衰落和萧条.之后,明清时期对西北边疆的开拓,才使陕西局部地区城镇行所恢复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的开通,才使陕西长期封闭的农业经济模式受到冲击,铁路沿线的一些城镇较快地发展,从而开始了陕西现代城市化的进程.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工业及人口内迁,加快了该时期城镇的发展.但随着抗战的结束,城镇工业和人口大量东迁,加上内战破坏,使陕西城镇的发展再次陷入衰退萧条.解放后.陕西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1950-1957年的快速稳步发展、1958-1965年的大起大落、十年文革期间的徘徊停滞和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活跃发展等四个时期.到1998年底,陕西设市城市达到13座,建制镇达到898座,有城镇人口999.7万人.城市化发展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城镇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城乡聚落共同作用的空间表达。本文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城镇空间结构演进与关系演绎的梳理,粗略展示了其城镇由明清时期漕运仓储中心单一功能演替的散点布局,发展为低水平均衡的城镇形态,到建国后围绕卫星城镇的极核式聚集,再到重点新城及副中心确立初期极核扩散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相伴经历从城郊工业节点到中心"卧城",再到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职能转变。系统掌握通州城镇空间结构演进的特殊性和客观规律,洞见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始终受到以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为核心、产业准入和空间布局作牵引、综合交通建设为传导的多元驱动因素影响,旨在为通州区城镇空间布局与职能结构的合理优化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姚圣 《华中建筑》2012,30(6):97-100
位于沿海省份福建省内陆山区的南平市发展面临被边缘化的不利局面,城镇体系发展方面更是存在不少困惑,急需在战略高度上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规划。此文在分析研究城市发展各项决定因素后,在优化空间结构、充分利用交通条件、积聚城市发展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开拓通道,多极推动,整合资源,集聚发展”的沿海地区欠发达城镇体系化发展路径的思路,提出构建“双心、双轴、多核、网络化”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然、历史等因素,德国形成了较独特的城镇空间结构。从德国城市与区域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目标入手,重点从国家、都市聚集区、市州3个层面对德国城镇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意义作用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对我国城市区域发展的几点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构建海峡西岸九龙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规划师》2005,21(10):92-95
九龙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战略规划从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厦泉漳城市联盟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等三个层面分析城镇空间拓展、职能分工等方面的优势,强调以漳州市为中心城市的城镇群协调发展.九龙江城镇群空间结构确定为“一城一港、两轴四片”.  相似文献   

9.
肖娜  李秀 《安徽建筑》2012,19(5):44-45,53
文章从山水城市的涵义入手,引出山水化城镇空间结构的概念,并结合小城镇建设,致力于探索自然山水与地域文化相协调的城镇空间结构。以射洪县沱牌镇为例,指出丘陵小城镇山水化空间结构的营造应从"显山露水"的自然格局和文脉传承两个方面入手,使城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伦市现状和社会背景的调查研究,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从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空间结构规划、产业结构规划、职能结构规划等方面提出了符合农业城市实际的解决方案,形成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农业城市城镇体系规划模式,对海伦及周边农业城市的城镇体系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也为中国现有农业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关系。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快速、大运量的客运系统,对城市空间演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天津市的空间布局面临着重大转变。天津的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依托,以积极引导天津市空间结构转化为目标,规划构建包括市域线及城区线两级线网、全市域联网互动的轨道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2.
夏杰  刘婧  吴德建 《规划师》2020,(6):56-6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是一次检验与反思,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急需提高城市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文章以苏州市这一典型的人口输入型城市为例,探索人口输入型城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策略,提出建立以公共卫生空间体系、应急性空间体系、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和智慧城市体系为支撑的疫情空间应对体系,旨在促进城市各系统间的有效协作,以及为外来人口多、人流量大的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适应城镇化转型时期调控城乡空间资源的要求,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的统筹,是当前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上海的城市发展正步入存量发展时代,引领城市战略升级、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环境、探索符合上海实际的总体规划成果体系,是上海2040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上海2040总体规划面对的发展环境和挑战,反思传统总体规划编制成果的局限,针对上海大都市地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型和空间治理要求,围绕总规定位、成果框架、管控体系、成果形式等方面,总结了上海2040总体规划成果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上海总体城市设计作为总体规划的重大专题专项之一,其研究目的在于对上海整体空间高密度环境下的特征认知,从整体层面重识上海城市空间的历史形成过程,梳理空间内在秩序,构筑城市发展愿景.技术上,以中心城范围664平方公里为研究对象,建立全覆盖、单要素的空间方案体系,对空间尺度及关键性要素进行设计梳理.管理上,结合上海2040总体规划,提出总体城市设计的管理引导的实施建议,并最终纳入1+3管理体系,建立城市设计引导框架和管控规则,自上而下的指导建设落实.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缓解人 车冲突和构建宜步行空间备受关注。文章选 取陆家嘴金融区作为案例,通过小陆家嘴的 空间发展梳理、空间结构分析和空间现状调 研,指出中心区空间存在空间格局机动化,主 轴切割城市空间,以及公共空间节点与步行 系统脱离等问题。同时采用图解和空间句法 等方法,对比研究TOD模式、巴黎德方斯、 维也纳多瑙新城、伦敦金丝雀码头等一组基 于公交化和步行化理念开发的城市中心区, 提出优化中心区步行空间的主要内容在于构 建宜步行的交通结构,提升公共交通对步行 者的支持和塑造能激发城市生活的公共空 间。基于此,提出包括立体化交通策略、站厅 核策略、可见即可达的步行空间主节点策略 等适用于当代城市中心区空间重塑的措施, 为后续中心区建设和改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芳 《中外建筑》2011,(3):62-63
基于对长沙市芙蓉区三大片区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分析,本文重点研究了芙蓉CBD核心区规划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和绿化景观,并深入探讨其可持续性空间发展构想,提出功能、道路及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街区是城市肌理、空间形态、功能管理与城市健康环境建设的基本单元,应对以PM_(10)、PM_(2.5)为主要污染物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较高的实操性。基于城市街区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分布的要素、作用路径,以及国外城市应对大气污染的空间规划策略的经验总结,从控源、引流、集汇三方面提出基于大气颗粒物污染改善的街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方法与规划指引内容。旨在为我国普遍的城市街区提出空间形态优化策略,塑造生态健康的城市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18.
郑静 《规划师》2000,16(1):57-60
作者主要研究城市空间形态问题,认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应成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法定序列中的独立部分。作者以广州为例,全面分析其自然条件、空间扩张历史与发展现状,预计广州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空间将继续分异,未来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就此,作者建议以传统中心城区为一极,以相距40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另一极,采取“双残’发展策略,并且积极推动南部生活居住组团发展,最终在今后二十年内形成“双城三极”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总结了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应用,指出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对传统发展理论的超越之处,强调在我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要以现代区域发展理论指导.并且以天津、深圳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实例,阐述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并提出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技术路线设计、城市发展定位、城市规模、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空间布局方案等方面需要借鉴竞争战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现代区域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0.
单一城市化模式导致城郊地区价值流失严重,城乡空间发展呈现简单趋同和无序蔓延趋势。“重形态、轻产业”是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对国内外城郊产业与空间发展的相关研究分析可知,农业多功能发展有助于实现城郊最优价值。本文在对郑州城乡结合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郑州城郊农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及不足,揭示出“经济、生态、社会”农业多元价值观下农业产业集群是郑州城郊农业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捉业集群引导下城乡结合部空间优化策略,通过构建具有多功能的产业空间体系,形成城乡良性增长边界,最终实现有差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