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及降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但目前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飞灰含碳量高,锅炉燃烧效率达不到设计值。在对实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煤的热值及煤的粒径、燃烧室水冷度、循环系统运行状况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提出了维持锅炉稳定燃烧,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燃烧效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降低循环流化床飞灰可燃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 ,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但目前国内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着飞灰含碳量高 ,锅炉燃烧效率达不到设计值的问题。概述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如煤种、煤的粒径及循环系统运行状况等。在对现有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提出了降低飞灰含碳量 ,提高燃烧效率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热天平实验研究了飞灰碳厦其入炉煤的反应性,从理论上分析了飞灰回燃对CFB锅炉燃烧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工业试验测试了回燃飞灰量对锅炉返料器运行温度、飞灰的粒度分布及其含碳量、锅炉燃烧效率及其它运行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燃烧福建无烟煤CFB锅炉飞灰碳的反应性高于其对应入炉煤。回燃飞灰的含碳量、回燃飞灰量与入炉煤量的比值等参数对锅炉燃烧效率有重要影响。采取飞灰回燃技术有利于降低飞灰含碳、降低返料器运行温度和提高锅炉燃烧效率,但当回燃飞灰量较大时会影响锅炉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抛煤链条炉飞灰含碳量高,经常冒黑烟等严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处有效的解决方法-炉膛中部加设四角切园二次风,组织旋涡燃烧。试验结果表明,飞灰重减少40%,飞灰含碳量降低20%,锅炉效率提高8-10%,寺黑度始终低于林格曼一级,实现了抛;边条炉的高效,低污染燃烧。  相似文献   

5.
不同煤种下循环流化床灰渣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一台 0 .5MW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上对 4种不同煤种分别进行燃烧试验 ,对燃烧产生的灰渣的分析结果表明了煤种特性如挥发分、灰分和含碳量等对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的灰渣形成及其排放特性有很大影响 ,并获得了煤中挥发分、灰分及含碳量对底渣粒径及其含碳量、飞灰粒径及其含碳量、飞灰份额及燃烧效率等影响特性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学民  彭波 《锅炉技术》2004,35(3):49-51
在燃煤电站锅炉中 ,当煤粉不能进行完全燃烧时 ,将造成飞灰含碳量的升高。从煤粉细度、煤种特性、燃烧器的结构特性、热风温度、炉内空气动力场和锅炉负荷等方面分析了对飞灰含碳量变化的影响机理 ,指出了飞灰含碳量升高所造成的影响 ,并提出了维持锅炉稳定燃烧 ,降低飞灰含碳量 ,提高锅炉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宝石机械公司5台SHL20—1.27/300链条炉排锅炉,原来使用煤闸板式给煤燃烧装置,它是由煤斗、煤闸板、弧形挡板组成。煤从锅炉煤斗依靠煤碳的重量溜入.经过煤闸板挤压后。煤层结实密集的堆积在链条炉排上面,大小煤块在煤层中无序分布,密实的煤层阻碍着空气与煤碳的充分接触,造成部分煤碳缺氧燃烧,燃烧不尽,而部分煤层出现风口、火垅。不均匀燃烧现场非常普遍,降低了煤碳的燃烧效率,致使煤碳炉渣的含碳量偏高,飞灰黑度和排烟黑度居高不下,锅炉出力不足,煤种适应性差,炉排漏煤量大.锅炉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8.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燃烧、传热特性,针对飞灰含碳量过高的问题,在炉膛稀相区设置卫燃带,有效降低了飞灰含碳量,提高了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9.
孙明科 《节能》1998,(10):34-36
利用混煤自动分离器对链条锅炉上煤系统进行改进,使块煤在炉排上燃烧、粉煤在炉膛悬浮燃烧,煤燃烧完全,降低煤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使锅炉对煤种的适应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利用新产品混煤自动分离器对链条锅炉上煤系统进行改进让块煤在炉排上燃烧、粉煤在炉膛悬浮燃烧,使煤燃烧完全,降低煤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使锅炉对煤种的适应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高效,低污染,燃料适应性广的优点,燃用福建无烟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福建沿海地区得到了广泛开展,取得了许多的成果,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飞灰含炭量太高,热效率不高。在一台75 t.h-1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对三种不同粒度的福建无烟煤进行了燃烧试验,测量了炉膛各段的温度水平,获得了粒度对底渣、飞灰的粒径分布及其含炭量和热效率等的影响特性,并针对燃用福建无烟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燃烧提出了一些建议,对锅炉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含碳量问题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含碳量问题近年来受到关注。对实际运行的多台燃烧各种燃料的220t/h锅炉的飞灰样品测定表明:飞灰的含碳量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分析了煤质、分离器及运行条件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焦炭反应性逐渐下降;焦炭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爆裂、磨损、失活等行为与煤种有关,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碳燃尽有很大影响。气固混和不均匀是导致较高的飞灰含碳量的原因之一。图7表2参13  相似文献   

13.
有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循环倍率、炉膛温度、炉膛高度等循环流化床 (CFB)锅炉中常遇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目前CFB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和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相应的研究飞灰可燃物的形成、燃烧特性等对CFB锅炉的设计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碳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飞灰含碳量分布及飞灰残碳形态的测量、CFB燃烧温度下焦炭失活过程的试验研究以及流化床条件下煤颗粒燃烧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碳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实际运行的CFB锅炉飞灰中含碳量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残碳集中于25~50 μm的飞灰颗粒内;真实密度和XRD测量均表明,焦炭失活的2个条件是温度和时间,温度高于800℃,焦炭失活开始发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失活程度提高;焦炭颗粒长时间停留在主循环回路中,反应活性下降,由于颗粒的碎裂和磨耗,形成了飞灰中粒径较小的残碳;煤中的细小煤粒首次通过炉膛时未燃尽且未被分离器收集,形成了飞友中较大颗粒的残碳.  相似文献   

15.
宋永富 《锅炉制造》2011,(6):26-28,37
飞灰含碳量高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影响飞回含碳量的因素,得出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回燃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和总结了石家庄永泰热电厂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回燃技术改造措施及改造所取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两台锅炉改造之后,炉内平均燃烧温度、回料温度提高,飞灰含碳量明显降低,锅炉热效率平均提高了5~10个百分点.回燃系统改造费用为6.54万元,改造后年节煤费用约为180万元,不到半个月可全部收回改造费用.  相似文献   

17.
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陈敏生  刘定平 《动力工程》2005,25(4):545-549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锅炉飞灰含碳量进行建模,并采用混合遗传算法与复合形法进行运行工况寻优,获得当前最佳的锅炉燃烧调整方式,这种方法同时解决了锅炉变工况下运行参数基准值的问题。应用该模型对某台300MW四角切圆燃煤电站锅炉的飞灰含碳量进行优化控制研究,其结果可指导运行人员进行参数优化调整,降低锅炉飞灰含碳量,提高燃烧经济性。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燃煤过程汞控制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态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进行了不同工况燃煤过程汞控制特性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循环流化床燃煤过程对燃煤中汞的排放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多煤种混烧在汞的控制方面优于单煤种燃烧;煤中掺入石灰石可以有效地减少汞向大气的排放;燃烧的煤种不同,汞的排放特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