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与基于P2P的Web服务相关的一些研究问题,总结了基于P2P的Web服务合成策略。基于P2P的Web服务合成克服了传统服务合成方法的某些缺点,具有伸缩性好、可靠性高并且能够发现和合成更广范围内的Web服务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P2P的Web服务合成过程中,使用本体可以提高服务合成的效率。文章探讨了基于P2P的Web服务及一些相关的问题,包括基于本体的Web服务描述语言、Web服务合成语言以及基于P2P的本体驱动Web服务的定位和发现技术,并对基于P2P的本体驱动Web服务合成进行了研究,采用算法对基于P2P的本体驱动的Web服务合成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基于P2P的Web服务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Web服务的瓶颈性缺陷,提出了基于P2P的Web服务,介绍了在P2P模式下服务发布、服务发现、加入节点、删除节点的方案并将基于P2P的Web服务与传统的Web服务做了比较。在基于P2P的Web服务体系结构中,所有节点都是对等的,有效地解决了中央服务器阻塞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服务的P2P服务器端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软件领域基于Intemet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作为两项极为重要的网络技术,P2P和Web服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Web服务更成为实现下一代网络应用的基石。该文介绍了P2P概念、模型及应用领域,同时介绍了Web服务的概念、原理及协议。通过使用ASP.NET,利用XML及C#语言,以Web服务的形式实现了P2P服务器端的发现、查找功能,同时给出了在客户端开发时作为Web服务的应用方式,并提出了P2P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P2P环境下基于语义的Web服务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OWL-S语言描述Web服务,在组合操作中加入语义信息,实现了Web服务组合的自动化。为了提高Web服务的搜索速度,采用Chord路由算法。构建了一个P2P环境下基于Chord网络的Web服务组合模型,在其上实现了基于语义的Web服务组合,最后通过实例给出了语义Web服务自动组合过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Web服务和服务注册中心数目的增长,可扩展、高效和健壮Web服务和发现机制对Web应用变得愈发重要.然而,传统的Web服务发布和发现机制,如UDDI,缺乏这些关键特征.应用本体和P2P提出一个Web服务和发现模型,该模型利用混合P2P拓扑结构并基于领域组织和管理注册中心.  相似文献   

7.
P2P平台上的Web服务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比较了P2P和Web服务的异同,设计了一个P2P平台上的Web服务模型。该模型可以充分利用P2P和Web服务的技术优势来提高网络的扩展性、可用性以及互操作性,能够提升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最后分析了该模型实现的关键点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P2P的Web服务聚类及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集中式的语义服务发现机制成为服务发现和匹配时的瓶颈问题,结合P2P和聚类的思想,探讨一种基于P2P的Web Services聚类与组合模型。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Web Services的匹配速度和查准率上均有提高,可以为用户提供由Web Services组合而成的增值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中式的语义服务发现机制在面向服务计算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 Service的区域式P2P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晗  李志蜀  张硕 《计算机应用》2004,24(5):18-20,22
P2P(Peer-to-Peer)系统的模型目前来说基本上分为纯分散式结构和服务器辅助式结构,这两种结构各有其优缺点。文中基于简单的模拟现实社会结构的思想和P2P系统需求的特殊性,结合Web Service的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HTTP和XML的区域式P2P系统模型并详细描述了系统运作的细节。该模型将资源搜索和文件传输统一在Web Service上实现,并充分利用了分散于各节点上的计算能力,克服了纯分散式结构管理困难和难于发现其它节点的缺点以及服务器辅助式结构容易产生服务器瓶颈和服务器失效时系统瘫痪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P2P的定义、特征和应用领域;说明了Web Services的相关知识;并且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P2P应用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基于Web Services的P2P文件交换系统的设计原理,并针对WSE2.0平台,对文件进行分割、压缩进行了说明,同时着重介绍了DIME处理SOAP附件的原理,并给出了部分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11.
P2P的对等结构是互联网本质的回归,以P2P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应用目前席卷了整个网络产业。诸如BitTorrent、Thunder、Skype,P2P应用已成为当前网络技术领域的一颗明星。本文介绍了P2P社术基本原理和基于P2P技术的主流软件。  相似文献   

12.
P2P的对等结构是互联网本质的回归,以P2P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应用目前席卷了整个网络产业。诸如BitTorrent、Thunder、Skype,P2P应用已成为当前网络技术领域的一颗明星。本文介绍了P2P技术基本原理和基于P2P技术的主流软件。  相似文献   

13.
From P2P to reliable semantic P2P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rrent research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P2P networks involves building reliable Semantic Peer-to-Peer (SP2P) systems. SP2P systems combine two complementary technologies: P2P networking and ontologies.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SP2P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databases, the Semantic Web, emergent semantics, web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Correct semantic mapping is fundamental for success of SP2P systems where semantic mapping refers to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s from different ontologies. Current research on SP2P systems has emphasized semantics at the cost of deal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issues of P2P networks of reliability and scalability. As a result of their lack of resilience to temporary mapping faults, SP2P systems can suffer from disconnection failures. Disconnection failures arise when SP2P systems that use adaptive query routing methods treat temporary mapping faults as permanent mapping faults.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disconnection failure problem due to temporary semantic mapping faults and proposes an algorithm to resolve it. To identify the problem, we will use a simulation model of SP2P systems. The Fault-Tolerant Adaptive Query Routing (FTAQR) algorithm propos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is an adaptation of the generous tit-for-tat method originally developed in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reliability of an SP2P system increases by using th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4.
随着P2P应用的日益流行,P2P流量消耗了网络的大量带宽,已经影响到了互联网传统业务的服务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网络运营者和研究人员在P2P流量的管理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发工作,主要有P2P流量阻塞、缓存和本地化疏导等技术。首先对P2P技术做了简单概述,然后分析了影响P2P流量分布的重要技术因素,之后综述了最新的P2P流量管理技术,最后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P2P畅想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是一种技术,但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有着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的潜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IS-P2P:一种基于索引的结构化P2P网络模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分析无结构与有结构P2P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索引的有结构P2P网络模型IS-P2P(Index-based Structured P2P Networks).IS-P2P网络采用两层混合结构,上层由比较稳定的索引节点组成有结构索引网络,使用文档路由搜索机制,提供资源的发布和查找功能.下层由普通节点组成分布式网络.IS-P2P模型充分利用P2P网络中节点的性能差异,具有高效的查找性能,且能适应P2P网络高度动态性.进一步计算IS-P2P模型中索引网络路由性能、查询处理速度、索引节点索引数据库大小以及索引节点转发查询消息代价表明,IS-P2P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钱权  萧超杰  张瑞 《软件学报》2012,23(12):3161-3174
依赖结构化对等网传播的P2P僵尸是未来互联网面临的重要威胁.详细分析了两种典型的结构化P2P协议Chord和Kademlia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结构化P2P僵尸网络的传播模型.该模型将Kademlia,Chord协议与双因子免疫机制、主机在线率等因素相结合,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两种典型的结构化P2P网络中僵尸的传播机理,并使用软件仿真的方法模拟了节点超过百万时,结构化P2P网络中僵尸的传播行为,通过软件仿真得出的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Kademlia和Chord两种结构化P2P网络,僵尸传播无论是双因子免疫模型还是结合双因子与主机在线率的模型,理论模型与仿真结果都非常吻合,体现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僵尸的检测与防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互联网上P2P应用业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资源造成了带宽吞噬。至此,点对点网络数据传输新体系P4P技术应运而生,能有效减少网络骨干线路的负载和提高ISP的网络效率。本文从P2P的发展困境引入,分析P4P技术原理并比较P2P与P4P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P2P 流量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刚  张宏莉  叶麟 《软件学报》2011,22(6):1281-1298
P2P流量的迅猛增长加剧了网络拥塞状况,P2P流量识别为网络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首先介绍了P2P流量的类别及流量识别面临的主要困难,然后综述了P2P流量识别的主要技术及研究进展,最后给出下一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