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三辊横轧工艺已应用于汽车半轴套管的生产,由于成形参数直接影响制件的质量,合理选择这些参数,有助于保证制件的质量.影响三辊横轧工艺的关键参数是成形辊的成形角度,其大小对变形抗力、推进力、壁厚增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试验得出轧辊成形角与这些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Pn-β、P-β、△H-β曲线关系,在控制制件质量时用以指导这些参数的合理选择.另外,本文分析了三辊横轧工艺在工件缩径过程中产生失稳的原因,消除这些原因可以有效的控制制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铸锻双控成形与普通压力铸造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样件的试制,并对双控成形制件进行T6热处理,然后对样件进行宏观缺陷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试验结果发现,双控成形制件的宏观缺陷有极大改观,且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与普通压铸相比双控成形制件的抗拉强度分别提高94.672%和84.394%;伸长率分别提高121.617%和101.761%。  相似文献   

3.
冷镦成形工艺是紧固件主要成形工艺之一,冷镦成形工艺和模具的设计,是影响制件质量和制造成本的关键因素.以一种套环类制件为例,进行制件冷镦成形工艺设计,并对成形过程中与制件强相关的模具形状、尺寸进行设计,以达到降低模具损坏率、降低制造成本和提升制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电器隔离罩制件的分析,确定制件的成形工艺和成形工步,设计了多工位成形模具,使制件在一套模具上分别完成多个工序,实现产品的冲压成形和批量生产。该模具经实际生产验证,结构合理,运行平稳,满足制件尺寸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液态铸锻双控成形是综合了压力铸造和锻造的工艺特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成形方法.以AZ91D镁合金为例,通过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铸锻双控成形与普通压力铸造,并对双控成形制件进行T6热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双控成形制件与普通压铸件相比,其抗拉强度提高94.67%和84.39%,伸长率提高121.62%和101.76%.  相似文献   

6.
热冲压整合传统冲压技术与热处理工艺,精确设计材料参数和加热方式,在模具内发生材料相变进而获得优良的产品性能;其成形工序少,可一次成形工件并保证制件尺寸精度,获得高强度制件。介绍了硼钢热冲压成形技术的研究及开发现状,主要分析了硼钢热冲压成形的工艺参数和涂层选择,探讨了热冲压模具材料及冷却水道结构。  相似文献   

7.
翁孟超 《锻压技术》2008,33(1):42-44,52
拼焊板方盒件成形工艺过程极其复杂并对制件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获得优化的成形工艺参数足改善制品质量的关键.CAE技术可以辅助优化工艺,但依靠设计者经验,而且经过反复试算确定的参数并不一定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文利用Taguchi方法设计了L16(43)实验矩阵,对拼焊板方盒件冲压成形过程中的最大成形深度和焊缝移动进行研究,分析工艺参数对拼焊板方盒件成形过程中成形深度和焊缝移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技术在拼焊板方盒件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应用都能提高其成形深度和减小焊缝移动,从而提高了制件的质量,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彩色成形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彩色成形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通过设计简易的固化装置制作全彩色的光固化模型,确定彩色制件加工工艺参数,研究着色剂质量分数对制件硬度的影响,并进行相应力学性能的检测。通过实验证明改性颜料对彩色固化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ZA27合金进行半固态模锻成形。对比分析了成形工艺参数对成形零件表面质量以及内部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温度在475℃左有时的制件表面平整光滑,内部组织较致密。高的变形速率更有利于组织均化。  相似文献   

10.
《模具工业》2017,(2):29-32
运用Dynaform数值模拟软件,对汽车油底壳拉深成形过程中的拉深筋、压边力、毛坯形状、摩擦因数等多种工艺约束参数进行综合数值模拟,获得油底壳制件塑性成形的优化工艺方案。汽车油底壳最终拉深成形方案为不设置拉深筋,压边力取600 k N,摩擦因数取0.1,毛坯形状为圆弧化八角形,制件一次拉深成形后减薄、起皱、破裂等缺陷明显减少,生产的制件成形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分层渐进成形中金属板材易破裂的问题,在两点对称式渐进成形工艺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确定了工具头的加工轨迹,选定合理的工艺参数。采用分层渐进成形和螺旋渐进成形的方式,利用MSC.MARC软件对圆锥台制件的渐进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成形方式下目标制件的壁厚均匀性、等效塑性应变和应力状态。结果表明:与分层渐进成形相比,螺旋渐进成形使目标制件成形区域的壁厚均匀性提高了2.3%;在螺旋渐进成形方式下,等效塑性应变的变化量更小,变形更加均匀,应力三轴度较小,成形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TO56金属管帽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制件的结构工艺性,计算制件的工艺参数,拟定制件的工艺路线,并针对首次拉深成形开展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拉深、冲孔、切边等关键工序的工位结构设计,设计了该制件多工位级进模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矿山车轮辋成形工艺,并分析了该加工工艺的特点,加工中工艺参数的选取对成形结果的影响。针对该类制件的特点,对比原有的加工工艺,提出了翻边成形法兰+强旋压成形筒体锥段的旋压成形工艺方法,得到了质量更加良好的零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种大电流跷板开关(器具开关)接线端子制件的结构特点,制定了制件的成形工艺,介绍了制件的模具排样设计与模具结构以及主要模具成形部件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铸锻双控成形,是综合了压力铸造和锻造工艺特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成形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AZ91D镁合金样件的试制,并对铸锻双控成形制件进行T6热处理,然后对样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及微观组织观察,得出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铸锻双控成形制件比普通压铸件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84.394%和101.761%;经热处理后则分别提高94.672%和121.617%;且微观组织晶粒细小。  相似文献   

16.
以镁合金轮毂挤压成形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对其成形工艺进行模拟。为使制件成形效果达到最佳,选取凸模冲压速度、凹模旋转速度、成形温度作为输入层,以成形后制件的损伤值和应变标准差为输出层,通过构建关于工艺参数的BP神级网络对输入、输出层参数关系进行拟合。并采用遗传算法,基于构建的神经网络寻求最优解。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凸模冲压速度为5. 0 mm·s~(-1)、凹模旋转速度为30 r·min~(-1)、成形温度为380℃,采用最优参数进行试模,制件成形效果良好,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模拟和优化的正确性,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曲柄制件,指出了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制件的成形工艺并介绍了各种成形工艺特点,指出了采用冷挤压工艺成形该制件,并进行了工艺计算,设计了曲柄冷挤压模,介绍了模具结构特点及模具主要工作部分零件设计。  相似文献   

18.
以某车型前盖外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utoForm软件对成形制件的回弹进行模拟预测,通过优化工艺补充面及拉深筋以改善制件的回弹,基于工艺优化后的回弹制定相应的补偿方案。结果表明,实际成形制件的尺寸与理论结果一致,在工艺优化基础上对制件进行局部回弹补偿能有效控制成形制件的回弹。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车型尾门内板在拉深成形过程中出现的起皱与开裂缺陷,介绍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优化拉深筋参数以加大进料阻力的解决方法,并采用Autoform模拟软件准确预测制件成形缺陷,指导拉深模工艺切口的布局优化,改善局部板料的流动。生产实践表明,基于工艺切口的优化设计可有效控制制件起皱与开裂,可为类似汽车覆盖件冲模设计与冲压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某车型前盖外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utoForm软件对成形制件的回弹进行模拟预测,通过优化工艺补充面及拉深筋以改善制件的回弹,基于工艺优化后的回弹制定相应的补偿方案。结果表明,实际成形制件的尺寸与理论结果一致,在工艺优化基础上对制件进行局部回弹补偿能有效控制成形制件的回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