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发挥常规公交的优势,切实提高哈尔滨公共交通运输效率,基于哈尔滨市目前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哈尔滨南站─哈尔滨东站),分析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分布、线路重复情况等现状,并采用四阶段法对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哈尔滨的实际交通状况,提出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案建议,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线路调整后平均换乘时间、乘客换乘系数、营运协调程度、运能匹配程度、线路重复系数等指标均能达到标准参考值,其中平均换乘时间要大大高于参考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高铁站的综合换乘效率,以平均换乘时间、平均换乘距离两个指标为输入指标;乘客换乘满意度、换乘方式吸引度两个指标为输出指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建立相应的DEA非均一评价模型。分别对西安北站内地铁、出租车、公交车3种换乘方式进行换乘效率评价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缓解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并确保出行安全,利用"一路一线"直行式公交体系的局部线路优化方法,分别从局部线路、站点布局、交叉口控制、公交调度和公交票价等方面提出优化方法,建立了局部"一路一线"直行式与传统式常规公交系统一体化优化模型,将"一路一线"直行式公交体系融入到传统式常规公交体系中,经比较得到在城市交通走廊中该方法优于目前的常规运营公交体系的结论,在重复系数、平均换乘系数、平均候车时间等主要指标方面效果显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公交体系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铁新线的开通会对城市既有线网的客流造成一定的影响,线路路由选择是影响客流大小的关键敏感性因素,关系到客流预测的准确性。选择乘车时间、换乘时间、换乘次数3个因素建立广义费用函数,然后建立一种基于改进Logit模型的流量分配算法。以西安地铁12号线开通对14号线客流预测的敏感性分析为例,分析12、14号线的网络结构,运用分配算法计算12号线开通后12、14号线的机场客流配流结果以及14号线机场客流向12号线的转移比率。研究结果表明,若12号线按时开通运营,将发挥更大的网络效应,14号线客流的27.2%转移至12号线。  相似文献   

5.
轨道与常规公交局域换乘网络站点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常规公交所构成的局域换乘网络的运行效率,首先借鉴space P法对所研究的局域网络进行拓扑描述,确定了合理的换乘网络规模;然后以乘客费用最小为目标,同时考虑站点容量、站间距等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采用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构造模型求解算法。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长春市轨道交通3号线某站点及周边常规公交组成的局域换乘网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局域网络总换乘时间可缩短16%,在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系统总费用降低了6?16%,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程咨询》2008,(3):44-44
去年年底前,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北起劲松南至石榴庄)、6号线(西起五路东到通州新城)、8号线二期(昌平霍营北站至东城区沙滩站)、亦庄线(亦称12号线,起自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终至亦庄火车站)、大兴线(起自4号线马家楼站南侧,终点位于南兆路站)等五条地铁线路同时开工,加上先前开工的9号线,目前有六条地铁线路在施工中。到2015年前,北京地铁将建成19条线路,总里程将达到561公里,将有420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就有60座。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常规公交和地铁拥挤度对两种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一种运营时间内车内最大拥挤度计算方法.选择哈尔滨市71条常规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和3号线开展人工客流调查,获得高峰时段最大断面乘客数,计算得出拥挤度.将RP调查与SP调查相结合,建立拥挤度实测数据与乘客主观感知对应关系.对行程时间、拥挤度和出行费用详细分级,组合设计公共交通出行选择情境,建立常规公交和地铁出行方式选择离散Log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拥挤度对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最大,出行费用次之,行程时间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1.工程概况地铁银湖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田汽车站正前方,为地铁6、9号线上下叠线换乘的地下三层车站,9号线在上,6号线在下,银湖站前接出段线。在银湖站前300m范围,上有9号线两条正线隧道和一条出段线,采用盾构法施工,下有6号线两条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即在该范围形成上下共计5条地铁线路近距离穿越的群洞效应。区间隧道范围环境复杂,地层较差,地面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车辆运输能力限制下的多个换乘点之间平均换乘等待时间的优化问题。在一定时间周期内,通过调整各公交线路的运营时刻表,在车辆运输能力约束条件下使乘客在各线路之间换乘等待时间最小,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当车辆运输能力约束起作用时,相对于Shafahi等没有考虑车辆运输能力限制的研究,乘客的平均换乘等待时间增加了370%,该结果说明公交车辆运输能力对乘客换乘时间的影响明显,需作为主要因素在公交换乘优化中进一步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为使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构建更符合居民实际的换乘意愿,采用复杂网络理论中的space-M方法,以承载力为连边权重,提出考虑寒区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双层网络层间连边规则,构建了地铁-常规公交的加权双层网络模型,并给出其统计特性和承载力的计算方式。根据民出行意愿调查,严寒城市不同季节下公交-地铁站点的换乘意愿有明显变化。然后以哈尔滨市地铁-公交网络为实例,对比其冬季与其他季节网络整体承载力、连边承载力、节点承载力,并对网络进行鲁棒性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冬季地铁-常规公交网络的整体承载力为7 960 594 人/h,低于其他季节的8 338 903人/h。对于严寒城市,应在冬季对地铁与常规公交实施更为有利的管控手段,以提高其网络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新地铁时代”常规公交的扬长避短与创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地铁时代"出现了地铁与常规公交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及公交资源浪费等问题,分析地铁和常规公交的不同特性,可以明确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而从线路与站点的优化、运营管理的协调控制等方面探讨常规公交与地铁协调发展的途径,则有助于提升常规公交的优势,有利于完善常规公交与地铁互为补充、共同协调发展的公共交通体系,也有利于确立以地铁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综合考虑换乘次数、出行时间、出行距离、步行距离、等待时间等公交出行因素的广义时间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广义时间和出行费用的公交出行效用函数,构建了考虑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巢式Logit公交线路选择模型。以广州为例,给出了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模型计算结果和二次调查数据的比较表明文中的方法可准确计算公交乘客对出行方式和线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型活动客流特点,结合城市规模确定线路研究范围;在确定不同站点服务半径的基础上,采用几何划分的方法,确定了站点服务区域;根据站点客流与其服务面积相关的原则,建立了交通小区公交客流分配模型;依据站点与线路的关联属性,考虑换乘与背景客流量,建立了线路客流预测模型;最后,以北京奥运篮球馆晚间散场公交客流分配为例,对线路客流进行了分配,与实际客流进行了对比,最小误差达到3%,基本可以满足公交调度与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公交支持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下,运用主轨道有效影响因子对研究区域进行梯度分级;提出了基于路段客流、广义票价费用、服务时间及环境费用的四维有效因子,并构建基于供需平衡与乘客出行有效费用的双层优化模型,利用考虑约束条件遗传算法对上层模型进行求解,并用该模型及其算法对基于地铁1、2号线的成都市公交线网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针对Dijkstra算法在公交乘换应用领域存在计算量大、实时性不高、网络负载压力大、滞留时间长且乘换不经济等缺陷,基于WebGIS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智能公交乘换模型,将乘换次数和乘车前后总站数优先考虑,从而构造出中转站及其线路对应的路线一站点换乘矩阵,获得最优公交换乘线路。  相似文献   

16.
地铁换乘站的换乘流线设计是影响乘客换乘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 给出地铁换乘站优化设计原则和典型优化设计策略,并基于VISSIM仿真软件提出地铁换乘站换乘流线仿真建模流程和方法,深入研究行人期望速度的参数标定及修正方法. 结合设计目标和仿真软件功能,建立地铁换乘站换乘流线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以某地铁换乘站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仿真建模、参数标定与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可为我国大城市地铁换乘站的换乘流线设计、改进与评价等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轨道交通区域的公共交通引导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发展,需要对轨道站点区域进行一体化衔接设计,目前尚缺少全面考虑TOD特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TOD模式特征和乘客换乘满意度,提出TOD轨道站点与步行、常规公交及非机动车衔接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获取定量和定性指标的分级标准.为获得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设计一种优于单一评价方法的层次分析和云模型结合评价方法.以中国南京市新街口地铁站为案例进行指标与方法应用与检验,结果显示,该站与步行、常规公交及非机动车方式衔接等级分别为中等、较好及中等,基本符合中心商业型站点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在公交换乘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居民公交出行的换乘信息,设计了一套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公交换乘识别方法.通过融合GPS数据和公交IC卡数据获取训练样本,利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样本训练,选取最佳训练样本量,并采用网格搜索法结合粒子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以获取最优SVM分类模型.测试结果显示模型分类精度可达90%.以佛山市公交车GPS数据和IC卡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并获取公交换乘量、公交换乘比例等基本换乘数据.结果表明:算法可在少样本条件下完成公交换乘识别,且分类识别精度高,尤其适用于公交线网复杂的大城市公交换乘识别,有助于在公交前期规划时进行线路布设和枢纽选址.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重叠公交线路间协同性、减少公交运力资源浪费,提出了考虑乘客换乘的重叠线路公交调度优化方法.根据乘客起讫点与重叠区段的位置关系将乘客划分为三类,深入研究了重叠区站点各类乘客公交出行过程;针对重叠公交线路上乘客换乘行为,以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和公交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车辆发车间隔、始发站首车发车时间及车厢容量限制为约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程咨询》2008,(11):45-45
截至目前,北京地铁路网8条线路运营里程达到了200公里。目前在建地铁线路还有7条,分别是4号线、9号线、8号线、10号线二期、大兴线、亦庄线、6号线,共164公里。预计今年年内还将开工建设7号线、14号线一期、15号线和房山线4条地铁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