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玉林市苏烟水库通过利用生物生态(人工湿地)保护水资源的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分析了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论述了供水水源地水库,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建设利用生物生态(人工湿地)技术保护水资源的工程项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防治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转化功能,降低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并提出了水生植物生态工程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3.
介绍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和其对氮磷的净化能力,重点阐述了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湖泊治理中的生态功能。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成本低,美化环境等多种优点。 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体发挥着支撑城市生存、发展以及满足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功能.然而,当前大部分城市水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以水体富营养化最为突出,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物理和化学净水技术往往存在投入大、成本高、二次污染或治标不治本等弊端.随着生物修复技术的提出,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净水作用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较少有综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整理.基于此,本文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生动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对研究最多的滤食性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等水生动物,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以及水生动植物联合作用去除富营养化的效果进行归纳与分析,以期为问题水体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三氯化铁絮凝剂和沉水植物苦草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优缺点,复合应用于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可有效降低水体的悬浮物浓度和总磷浓度,为水生植物早期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水生植物可保持和加强三氯化铁絮凝剂对水质的处理效果,并降低水体的总氮浓度。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婕  曾诚 《人民长江》2008,39(6):88-91
结合国内外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经验,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特别是对污染水体的修复机理以及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湖泊时要注意的问题.对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中营养盐的机理,影响去除水中氮、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具有净化作用,但腐烂的植物也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应及时采取措施.水生植物还具有吸收重金属、抑制藻类生长、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分别对水生植物的这些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生物控制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控制技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属于水污染防治的内环境防治技术方法中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富营养化水体中水生生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代谢活动达到去除营养物和污染负荷的目的,起到调整湖库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作用.经调研,目前在长江流域已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湖泊(如滇池、巢湖、淀山湖)和水库,在其治理过程中采用的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控制技术主要有放养食藻(草)鱼(如鲢鱼、鳙鱼)、藻类的回收与利用、水生植物的养殖与收割等.采用生物控制技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最大特点是投资少,有利于建立良性生态平衡,但在大型湖泊(水库)采用生物控制技术前必须进行相关科学实验和相应的可行性论证后方可大范围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宁夏艾依河出现了水质富营养化。为了评价艾依河富营养化程度并进行防治,建立水质监测断面,开展了艾依河水质监测、调查评价研究。引进水生植物群落的物种配置技术和空间配置技术,水生植物的布局和造景技术,围隔技术,生物浮岛技术,水生生物的管理技术,集成水体富营养化生物防治技术模式3种,结合景观营造,建设示范区3个。经过三年的示范应用,示范区水体浊度从34.5NTU降低到9.4 NTU,透明度从30 cm提高到80 cm,总磷降低51.8%、总氮降低39.8%、氨态氮降低60.2%,取得了良好的水质净化与景观效果。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在玉林市苏烟水库富营养化水质改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飞妮 《人民珠江》2014,(3):101-104
研究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富营乔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为进一步开展人工湿地技术的研究、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N、TP、COD_(Mn)、BOD_5、NH_3-N、粪大肠菌群等指标的净化效果,可知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粪大肠菌群、NH_3-N、COD_(Mn)、TP和TN去除率分别为96.5%、73.4%、43.1%、37.5%、20.8%以上,其去除入库总氮量1 246 kg/a,去除总磷227 kg/a。  相似文献   

10.
刘军  李开明  刘斌 《水资源保护》2004,(S1):102-103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原理,通过藻类营养阻隔,促进富营养化湖泊藻类死亡;通过湖泊人工增氧造流、底泥生物氧化技术、藻类微营养调节,强化水体和底泥好氧微生物生长,促进死亡藻类分解,降低水体藻类数量,提高水体藻类多样性指数,恢复水体生态平衡。利用该技术成功治理了上海静安公园、南京总统府公园等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实践证明,藻类营养阻隔技术和其他生物修复技术,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既可作为独立的技术单元用于城市水景的应急处理,也可和生物操纵技术、人工湿地、水生植被恢复等结合起来,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人工生物浮岛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浮岛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富营养化水体生态处理措施,已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结合实例,回顾了浮岛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浮岛的种类、应用领域及技术特点,指出人工生态浮岛技术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浮岛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龙子湖为平原浅水型新建人工湖泊,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水体富营养化。结合其现状及集雨区的污染特征,通过水生植物群落、大型底栖生物群落、鱼类群落及净化辅助工程等人为引导水体生态系统向健康的清水型生态系统转变,从而提高龙子湖水体自净能力,并对构建过程中水质进行跟踪监测,根据数据分析龙子湖水质指标达到IV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的波动可以通过自身的生态进行调整,正趋于自然界本应有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某社区内人工快渗处理装置与人工景观水体系统为例,根据再生水换水控制实验和富营养化模型模拟结果,建立再生水水质、换水周期与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关系;结合再生水处理成本分析,建立该系统运行费用、占地面积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关系曲线。该方法可为社区景观水体设计与维护中权衡再生水处理成本与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景观河道水体自净能力差、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藻类过度生长等现状,课题组通过新型微生物复合菌剂、增强型锁磷剂的研制,对微生物、化学、水生植物复合净化技术进行集成,开展了水质净化及控制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分为小试试验、生产性试验和示范工程三个阶段,实现了Ⅴ类水体的控制目标,复合技术通过兼顾三种技术的空间和时间效果,取长补短,实现水体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为景观湖泊、河道的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水生植物的定义、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研究现状、水生植物在水体修复过程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技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效果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植物选型和群落配置、温度、透明度、污染物浓度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水体空间的审美追求也不断提高。湖泊河道的生态修复、水环境的治理、人工湿地的保护、园林景观水体设计正在迅猛发展,我国人居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水体净化与景观》针对水体景观进行研究,从水生植物应用项目实践的视角和认识出发,有别于常见的水生植物类理论性或科普性书籍,突出其实践性、工程性、经验性和可读性,对国内水生植物应用技术及相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量的再生水被广泛运用到城市景观水体中。由于再生水中的氮、磷含量较高,加之景观水体相对封闭,流动性差,往往会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利用辐射井成井技术,根据土地处理污水的原理,研究了辐射井技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运用效果,从而提出辐射井技术在富营养化水体运用的可行性,为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淀山湖富营养化现状及生态修复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0年淀山湖水质监测数据,评价该湖富营养化趋势。结果显示,2008年后,淀山湖的富营养化程度呈改善趋势,但水体富营养化存在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①2008—2010年的整个湖区水体中主要的富营养化指标TN、TP、SS、Ch-la质量浓度均呈下降趋势;②淀山湖上游来水区水体中TN、TP质量浓度比下游出水区高,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同样也高;③淀山湖每年夏季暴发蓝藻水华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小。结果表明,淀山湖东南区域富营养化程度最轻,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价值;淀山湖的生态系统在逐步恢复。为使生态系统能巩固并形成良性循环,一些影响因素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人工湖泊多呈现半封闭特征,湖内与外界水体交流不畅,形成水体滞留的死角区,容易导致蓝藻大量繁衍,在夏秋季暴发严重蓝藻水华。实施水体生态运行技术是解决人工湖泊蓝藻水华问题以及确保景观水质长期稳定的重要途径。夏阳湖是上海市青浦区典型的半封闭人工湖泊。针对夏阳湖捕鱼活动频繁、易受外部藻类人侵等特点,本文提出了滤食鱼控藻措施、生态景观修复及调水调控技术相结合的生态治理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有效的抑制了夏阳湖蓝藻暴发,改善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2010年夏季和秋季对漳泽水库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具体方法,结果表明,漳泽水库因受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水体的总氮和总磷严重超标,根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析,水库水体已呈现中至重度富营养化状态。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应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加强环保宣传,增加滤食性鱼类的投放量及加强水库水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富营养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