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紫砂壶上的陶刻装饰同中国的书画艺术系出同源,历经千年两者依然紧密联系,紫砂陶艺创作也在文化的传承中得到升华.当代的紫砂陶刻不单要包含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形式、手法技巧,还需要创作者具备文化修养、书画功底.紫砂陶刻也早已经不再是陶艺创作中的单纯装饰,而是与紫砂陶艺一道成为了整体艺术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民间手工艺术历来都有着十分强烈的民族色彩,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贴近自然的需求,催生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在紫砂陶艺创作中就涌现了相当出色的仿生类陶艺作品,随着这些作品的诞生,与这些创作一同发展的还有紫砂的装饰,紫砂陶刻作为紫砂装饰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都伴随着紫砂艺术的发展,但陶刻装饰一般都服务于紫砂光素器,本文从紫砂花货的角度来考虑紫砂陶刻创作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业内有句行话,紫砂装饰艺术中最有人文底蕴的非陶刻莫属。由此可见,"陶刻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对紫砂艺术的日益精进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作品"紫砂陶刻插屏"为例,浅析传统手工艺插屏和紫砂陶艺的结合,以及紫砂陶刻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4.
紫砂陶刻可以说一路伴随着紫砂艺术的发展,刻绘也逐渐衍生出自身的艺术价值,紫砂陶刻能够充分的利用紫砂泥材质本身的质感,将书画陶融为一体,从各个方面阐述创作的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气息,对于古典美的呈现有着非常特殊的效果。当代紫砂陶刻的创作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的继承,更是一种装饰上的开拓,以陶刻本身为主题,营造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陶刻之形生艺术之韵,紫砂陶刻与生俱来的魅力需要通过合理的刻画来生发内涵,塑造主题.在紫砂器上,紫砂陶刻已然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更是一件作品的灵魂,对于当代紫砂陶刻创作者来说,紫砂陶刻早已经成为了紫砂文化的一部分,整体性的形体塑造正越来越紧密地跟紫砂器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紫砂陶刻挂盘是随紫砂的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类艺术陶瓷品种,它融书法、绘画、金石等艺术形式为一体,是中国文人、陶艺从业者悉心合作的结晶。紫砂陶刻挂盘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陶瓷品种,是由于经过紫砂从业者不断的创新,其已成为最大限度体现陶刻魅力的一种产品形式,从而推动了紫砂陶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紫砂陶刻伴随着紫砂壶的发展,从简单的清刻到丰富多彩的题材创作,紫砂陶刻始终是紫砂壶上最重要的装饰,其之所以广受青睐,关键在于陶刻本身所带有的中华文明气息,这种气息可以归结为一个"雅"字.本文就通过作品《南州高仕》的创作来探讨陶刻之雅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在紫砂陶艺中融汇贯通发挥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紫砂陶刻与中国的书画艺术同出一源,是以紫砂陶刻技艺不单要注重内容形式、手法技巧,还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书画功力。在紫砂壶上陶刻并不仅仅是紫砂壶的装饰手段,也可以成为主要的艺术表现体,在当代的紫砂以及陶刻创作中,两者可以说已经并不存在一定的主次关系,而是互为表里,各自成为对方表现力的载体,紫砂与陶刻最为重要的仍然是意蕴的展示,只有本身具有艺术的生命力,才是一件作品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紫砂陶刻艺术是紫砂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陶刻装饰也是紫砂壶艺装饰技艺之一。紫砂陶刻装饰是通过钢刀雕刻,将中国传统诗、书、画、印集于壶上,通过毛笔画稿、或者捉刀直接刻(称之为“空刻”),采取阴刻、阳刻、琢砂等技法技艺,表现出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深厚的书画陶刻功底、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自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竹刀留名,明代万历年间时大彬竹刀代笔以“大彬”落款,清代金石篆刻家陈曼生连同文人加入紫砂壶艺的设计、创作、装饰等,进一步推动了紫砂壶艺陶刻装饰的系统化与理论化,深化了紫砂文化艺术的文人气息与金石趣味。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宜兴紫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紫砂陶刻凭借独特的文化积淀与艺术内涵成为紫砂艺人、爱好者、藏家等人群对紫砂的收藏标准之一。历史上,紫砂陶刻的装饰、语言和表现形式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创作空间,丰富了紫砂艺术的语言、风格和效果。同时,也为紫砂艺人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不再将创作的视野局限于紫砂壶本身,而更关注紫砂壶身上的“减法”艺术装饰——指的是以陶刻琢去部分紫砂,留下书法、绘画、印章、篆刻等文化艺术痕迹。  相似文献   

11.
紫砂陶刻是紫砂作品最主要的装饰方式之一,它以紫砂坯体为载体,把诗、书、画融入紫砂作品的主题表达中,较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及人文内涵.如果说素面无饰是紫砂材质本色之美的话,那么紫砂陶刻装饰则以独特的形式特征与内涵容量提升了紫砂作品的表现力.紫砂陶刻虽然从属于具体的紫砂作品,但其本身也有独立的技艺规律与艺术特性,只有掌握了其内在规律,才能不断提升陶刻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紫砂作品的装饰与主题表达.  相似文献   

12.
在紫砂作品中会应用到许许多多的技法,而最为常见的一种便是陶刻书画的技法,技法与艺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对于紫砂陶刻艺人来说,山水画题材是其必修的一项基本功,十分的重要,而在陶艺范畴之中,刻画与刻字是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实则却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字画所产生的意境讲究的是空灵超逸、清远平淡,所表达和蕴含的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更是制壶艺人对字画所产生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为陶刻作品赋予更多的、不同的艺术美感。本文便主要以紫砂"清溪听泉对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陶刻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13.
贾伊雯 《山东陶瓷》2020,43(1):27-27
文化艺术的表现有着自身规律,紫砂艺术文化的创作依托于整个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无论是紫砂的造型、工艺以及装饰手段都带有极为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这一点在紫砂陶刻的应用中同样极为明显,紫砂陶刻可以看做是传统水墨画与紫砂材质的有机结合,所以在这种传统绘画中常用的构图技巧在紫砂陶刻中理所应当有所表现,本文即通过紫砂"山水"陶刻装饰来谈一谈有关于"留空"的技法运用。  相似文献   

14.
紫砂陶刻,是一种情感和生命的形式,是紫砂文化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透过语言做思想上的交流,透过艺术的形象做心灵的交流。紫砂陶刻,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她将诗书画铭吸纳交融,使其充盈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鉴赏需求。中国紫砂陶艺史,一直延续着陶刻装饰文化,我们要在传承中,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宜兴紫砂陶刻装饰艺术是宜兴紫砂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陶刻艺术要注重形式、内容、手法技巧,更重要的是表现作者的文学素养、书画功底及人格气质.  相似文献   

16.
冯超 《江苏陶瓷》2020,53(2):62-63
正众所周知,宜兴紫砂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真正具有文人气息的"文人壶"的出现,紫砂陶刻技艺才真正展露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风华。紫砂陶刻的题材又是在不断汲取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中,开辟了一条属于紫砂语言与陶刻语言相融合的手艺之路。无论是陶器装饰、青铜器铭文、玉器、木雕、石雕、宗教壁画等文化符号的内容,还是书法、绘画、彩绘、金石篆刻等的运用,宜兴紫砂陶刻已然是  相似文献   

17.
陈守波 《佛山陶瓷》2013,23(9):51-52
在陶瓷装饰领域中,大多以精工细描地釉彩为主题,但是在古朴雅致的紫砂器上却重古雅意味的陶刻。紫砂陶刻以刀代笔,以刻代绘,刀笔从容写意,展现出陶刻艺术与紫砂艺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紫砂陶刻将诗、词、书、画融于一体,是紫砂陶艺中最为常见的装饰形式,彰显出作品的文人底蕴,为作品锦上添花。陶刻以刀代笔,融传统与现代于方寸之间,构宏观与精细于一图,大处见气势,小处见情韵。本文以紫砂陶刻作品"千娇百媚"为例,浅谈其创作内容和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9.
紫砂陶刻的壶型选择、陶刻内容的选择、技艺手法的选择等,都是要根据自身陶刻创作的风格特点进行选择与创作的。紫砂陶刻选择紫砂器物为载体,根据书法、绘画、篆刻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布局而完成的再次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要抒发陶刻者内心的文人情怀与紫砂器物制作者内心创作的诉求,同时共同参与创作设计出切合作品器型题材、陶刻题材、诗书画印内容的综合作品,切合主题、切合诗词、切合壶型的陶刻装饰。  相似文献   

20.
陶刻是书法与雕刻艺术相结合,以紫砂为载体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装饰工艺。陶刻依附于紫砂作品而存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陶刻为服务作品而存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作者的襟怀和气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陶刻以其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魅力成为紫砂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亮点,呈现出独特的精神美。本文以紫砂陶刻作品"门神"为例,浅谈其艺术构思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