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ݽ������ش������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钻注采井是建设枯竭油气藏储气库的重要环节。在建设大张坨储气库时,大港钻采工艺研究院对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的钻井工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形成了该类储气库注采井的钻井技术,并对大张坨、板876、板中北高点地下储气库进行了钻井工程设计。从完井测试及注采生产情况来看,应用效果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储气库建设的要求。文章以大张坨储气库为例,从井口布置及井眼轨道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套管柱设计、套管柱设计、固井设计、钻井液体系和储层保护设计、重点施工措施以及钻探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利用枯竭油气藏建地下储气库的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2.
相国寺储气库是比较典型的枯竭性气藏储气库,构造狭长、出露地层老、地层倾角大、储气层压力极低,新钻注采井必须穿越两个已开发的枯竭层以及两个易垮塌层段,构造主体部位地表0500 m之间有多个煤矿开采巷道。在这种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储气库,新钻注采井完整性技术尤其重要。因此,如何经济安全完成新钻注采井的钻完井工作,且保证每口新钻注采井的完整性,难度极大。文章对揭开易塌盖层防卡钻、长段低压漏失段固井技术、建设过程管理以及后续注采完整性监测与评估等一系列实践进行浅析,充分阐述了枯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完整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文96地下储气库属于典型的枯竭气藏储气库,储层压力较低且层间压力差异大,射孔层位厚、层段多、跨度大,储层保护和安全投产难度很大。针对文96地下储气库储层特点以及储气库注采井强注强采要求,通过合理设计注采井完井管柱结构,优化射孔工艺参数,采用油管传输多级起爆负压射孔技术,同时配合低伤害完井液体系等措施,解决了储气库气藏储层保护以及井控安全矛盾突出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有效保护储层,缩短作业周期,注采井达到产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呼图壁储气库是2010年由中石油股份公司启动的国内六大储气库建设项目之一,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投入开发。为确保储气库气井满足长期犬排量注采并安全有效运行30年的设计要求,按照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工程方案设计,储气库注采直井均设计采用气密封防腐油管、永久封隔器及井下安全阀,并采用射孔方式进行完井。由于呼图壁气田目前已处于开发后期,地层压力系数低(0.46),射孔及完井过程工艺复杂、周期长,储层保护难度大,根据储气库气井完井结构特点,结合射孔作业的不同点火工艺技术分析,设计出适用于呼图壁枯竭型气藏储气库注采直井射孔完井的工艺技术,现场应用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5.
地下储气库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气储存方式和调峰手段,具有存储量大、储气成本低、安全系数大等优点,而钻井完井工程是地下储气库建设中耗资最大、历时最长的环节,且井筒完整性直接影响地下储气库长期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国已建成枯竭气藏储气库和盐穴储气库共32座,初步形成了我国储气库特色钻井完井技术体系,包括枯竭气藏储气库的井型优化设计、超低压地层防漏堵漏与储层保护、韧性水泥浆固井、大流量注采完井和老井评价及再利用,盐穴储气库钻井完井、建腔及腔体形态控制、老腔改造利用技术和注采井筒完整性等特色技术,但与国外相比,在井眼尺寸、井型设计、工艺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开展枯竭气藏储气库大井眼水平井钻井完井、盐穴储气库丛式定向井钻井、含水层储气库钻井完井和注采井筒完整性等技术攻关,形成完善的地下储气库钻井完井技术体系,以满足我国储气库高质量发展及国家能源战略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从储气库多周期大流量强注强采的基本特点出发,以气藏为基础,以需求为依据,通过气藏工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与技术对孤家子废弃气田改建储气库的气井注采能力、库存量、有效工作气量、注采井网优化等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设计孤家子储气库有效库容量4.6×108 m3,工作气量2.1×108 m3,上限压力15.6 MPa、下限压力8.5 MPa.基于分区产能方程,考虑冲蚀流量、最低携液流量、不同的井口压力与地层压力确立了注采周期不同注采阶段的气井的注采能力,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验证.储气库运行采取注采同井方案,对6个独立的区块分别部署井网,共优化部署注采新井15口,其中注采气井10口、单采气井5口,数模论证最大调峰能力263×104m3/d.设计了孤家子储气库的气藏工程方案和技术政策,并对建设中的风险点进行优化,为吉林省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地质方案的科学合理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庆储气库水平注采井,水平段最长达到1 819 m,地层压力系数约为0.72,且低孔低渗,给储气库钻完井带来了较大的技术难度。本文通过对长庆地区钻完井技术的井身结构、固井质量、地层承压能力和套管密封等分析和设计,完成了试验1H和2H井的钻探。实践表明,长庆储气库长水平段注采井应优选四开大尺寸井身结构,采用可酸溶的屏蔽暂堵钻井液可满足长水平段钻井需要,储层漏失压力可满足常规分级固井工艺要求,采用先进的成像测井技术IBC检测固井质量,结果表明固井质量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油套管管柱的气密性检测技术,提高了井筒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2000年第一座气藏型储气库——大张坨储气库投入运行以来,经过近15年发展,形成了配套钻采工程特色技术,在钻完井、固井、注采、储层保护、监测、老井封堵等工艺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较好地满足了我国气藏型储气库建造的需要。为了适应今后发展形势,丰富和发展气藏型储气库建造技术,找准今后技术发展方向,针对我国建设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储气库建造技术发展趋势,对我国气藏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提出几点建议:实施工艺设计的统一化和标准化设计;加强完井技术研究;注重监测井部署;科学选择注采管柱材质;强化注采井油套环空带压控制技术研究;深入开展老井封堵处理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地下储气库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气储存方式和调峰手段,具有存储量大、储气成本低、安全系数大等优点,而钻井完井工程是地下储气库建设中耗资最大、历时最长的环节,且井筒完整性直接影响地下储气库长期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国已建成枯竭气藏储气库和盐穴储气库共32座,初步形成了我国储气库特色钻井完井技术体系,包括枯竭气藏储气库的井型优化设计、超低压地层防漏堵漏与储层保护、韧性水泥浆固井、大流量注采完井和老井评价及再利用,盐穴储气库钻井完井、建腔及腔体形态控制、老腔改造利用技术和注采井筒完整性等特色技术,但与国外相比,在井眼尺寸、井型设计、工艺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开展枯竭气藏储气库大井眼水平井钻井完井、盐穴储气库丛式定向井钻井、含水层储气库钻井完井和注采井筒完整性等技术攻关,形成完善的地下储气库钻井完井技术体系,以满足我国储气库高质量发展及国家能源战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枯竭型油气藏储气库一般采用套管射孔完井方式,注、采气需要"缓进大出",要求储层与井筒良好沟通.针对枯竭型油气藏储气库射孔完井工艺复杂、要求高、地层保护难度大等特点,阐述了射孔方式及工艺优选、射孔参数优化、射孔压实带改造技术、多级负压起爆技术等内容.该项射孔完井技术在中石化文96储气库13口井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港油田地下储气库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港油田已枯竭的板820气藏的更加深入的地质研究,重新评价了该气藏的储集层和盖层,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地质可行性;通过对开发史分析研究,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开发可行性,并计算了气藏开发动态储量。根据多年来对天津市供气规律,确定了储气库调峰周期和基本参数。设计了注采井生产能力和注采方案。根据经济评价,认为利用废弃气藏作为地下储气库经济效益显著。图2表1(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12.
大型枯竭气藏储气库通常含有多个注采区块,区块间地层压差过高会破坏储层的稳定性。为实现注采过程中地层压力均衡变化,以各周期区块间地层压力方差值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该模型将数学优化技术与储气库安全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结合,并以各区块开井数和单井注采气量为决策变量,以储气库注采气总量、最大单井注采气量、最大区块地层压力等为约束条件。将所建立的优化模型应用于文23大型枯竭气藏储气库,成功求解了该储气库在年工作气量为30×108m3/a条件下的优化注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优化注采方案在满足储气库注采气量要求的前提下,不仅能够降低各区块间地层压差,实现储气库整体地层压力的均衡变化,还能有效避免极端高压区块的出现,进一步保障了储气库的安全稳定运行。该研究成果对储气库注采运行方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张坨储气库储层注采渗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是陕京输气管道的配套工程,保障天然气的调峰需要和供气安全,是由一个正在进行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改建而成的。为了保证地下储气库的长期使用寿命,需要研究在反复强注强采过程中气层的孔渗变化情况,为此开展了不同覆压条件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反复测试实验和气水往复驱替实验。不同覆压孔渗测试实验结果证实,在储气库运行压力变化范围内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幅度不大,而且这种变化基本上是可逆的。气水往复驱替实验结果证实,在气水两相反复驱替过程中气相有效渗透率呈下降的趋势,而且随着驱替次数的增加,两相共流区缩小,残余水下的气相渗透率和残余气下的水相渗透率都呈下降趋势。因此,只要将注采井选择在气藏构造的高部位,就能控制气水两相反复驱替造成的储层渗透率降低,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少井高产的目的,而且能够保证该储气库正常使用。这得到储气库运行实践的佐证。  相似文献   

14.
大张坨储气库地处我国天津市大港区南5公里的独流碱河的滞洪区内,构造位置处于大港油田板桥油气田构造带的西部,是一个正在进行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大港油田板桥油气田B52气藏--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地下储气库,目的层为沙河街组沙一下段板二油组的砂岩储层。该气藏1994年投入循环注气开发,2000年改建为我国第一个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并于2000年12月投入冬季调峰生产,已完成了二个冬季调峰采气、一个注气周期的生产,目前正进行注气生产。通过对大张坨储气库运行资料的分析,系统总结了有水气藏改建储气库的生产运行特点和动态规律,对我国其他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板814断块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阳小平  陈俊 《天然气工业》2008,28(4):99-101
已建的大港地下储气库群为京津地区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今后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决定了寻找并建设新储气库的紧迫性。总结了地下储气库的优选标准,从油气藏的构造、断层及盖层的封闭性、储集层的物性与储气库容量估算、老井处理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大港板桥地区板814断块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指出板814断块从地质、老井处理以及地面环境等方面适合建设地下储气库;根据储气库规划设计的原则,确定了板814断块改建地下储气库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得出结论:改建时只需新钻5口定向井(2口注采井,3口排水井),可充分利用板中北储气库的压缩机和地面管线资源,节约大量的投资。  相似文献   

16.
??Because the difference of gas consumption between in winter and in summer is about seven times,only depending on the adjustment ability of the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itself is far to solve so great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gas supply and the gas consumption.For this reason,it is urgently necessary to build an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to solve the unbalanc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Against this background,the building of Dazhangtuo underground gas storage—a project of the first large scale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in China is proposed.In this paper,through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levant data,the principle of selecting geological structure for building the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is summarized;taking the research of the geological design plan for Dazhangtuo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for example,the storage volume is ascertained by using multiple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thorough geolog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tructure,trap,fault,reservoir and cap rock,etc.of this gas reservoir;the basical running targets of the gas storage are design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gas consumption law in Beijing city and applying the material balance principl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the rational gas well's productivity is determined by utilizing well testing data and the nodal method calculation software and based on this,the running program of the gas storage is designed and optimized.The designed targets are as follows:The working gas volume is 6.0×108m3 and the daily peak shaving volume is 500×104m3.  相似文献   

17.
地下储气库在注采循环过程中,井周围区域会发生储层干化,这会对储气库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为此,在分析储层干化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大张坨储气库储层参数及地下温度压力条件,建立了单井控制区域的组分模型并模拟储气库周期性注采气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井周围储层干化的区域会逐年扩大,半径甚至超过百米;储层干化主要发生在注气周期,回采周期对储层的干化作用轻微;储层干化的速率及波及区域的大小取决于注采井的年循环气量及注入和采出天然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差异;不同回采周期采出的天然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呈现规律性变化,从开始接近干气逐渐升高到地下温度压力条件下饱和水蒸气含量,且该过程逐年后延。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储层干化现象对储气库正常运营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ƽ���������ؿ���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落坝须二气藏属断层—构造圈闭类型边水气藏。气藏原始地层压力 42 1 56MPa ,地层温度1 0 0 1 6℃ ;储层埋深 341 9 0 0~ 3845 0 0m ;岩性为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 ;储层基质物性 ,岩心分析平均孔隙度为 3 42 % ,平均渗透率为 0 1 61 8× 1 0 - 3μm2 ,非均质系数为 44 1 4~ 494 53;裂缝发育 ,试井解释结果 ,渗透率是岩心渗透率的 54 56~ 2 0 72 77倍 ,属孔隙—裂缝型储层。须二气藏自 1 990年开采以来 ,经多项综合研究和开采证实 ,须二气藏为统一的水动力系统 ,且边水不活跃 ,气井原始地层压力具有先期压降特征 ,且连通性很好。天然气中甲烷 96 0 %~ 97 0 % ,相对密度为 0 570~ 0 575,气质好 ,不含硫化氢 ,天然气储量为数百亿立方米 ,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结果 ,天然气储量数值相对误差仅 0 2 9%。根据现有的 1 1口生产气井 ,经多次试井测试及生产证实 ,天然气产能较高。须二气藏天然气储量及储量丰度是四川盆地目前天然气储量大、储量丰度高的天然气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