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估计的标记算法,我们称之为BEBM(baadwidth estimation based marking)。它跟踪网络中可利用带宽的动态变化,对可利用带宽进行估计,并以一种按比例的方式在各个汇聚流之间公平地重新分配网络中的可利用带宽。我们通过仿真试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其它几种标记算法进行比较,结果 证实BEBM算法比其它几种算法具有更好的公平性以及更高的链路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可用带宽测量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宾  黄玉清  梁靓 《通信技术》2009,42(4):90-92
网络测试是及时了解网络运行状态、检测网络拥塞、提供接入控制参考依据以及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基础和必要手段。带宽测量属于网络的系统测试范畴,其相关测量算法一直是网络测试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题。文章在重点讨论可用带宽测量技术的基础上,对可用带宽测量工具Pathload进行了改进,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测量准确性等方面改善了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的实现将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最后,给出了该算法的包延时和带宽利用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种支持分级服务和最小带宽保证的改进TCP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分级服务和最小带宽保证的改进TCP算法-DSAS-TCP,通过对TCP算中慢启动阈值和最小拥塞窗口的分级设置来使不同等级连接的平均吞吐量产生分级,并保证用户的最小带宽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IP网可用带宽快速检测方法SSP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IP网中,可用带宽是最重要的网络资源,是网络传输性能的决定因素,可用带宽的实时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当前典型的端到端的可用带宽测量工具Pathload进行了研究,分析了Pathload工具检测算法的优点以及不足,提出了一种快速而精确的带宽测量方法--SSP,通过它可以快速检测到端到端路径的可用带宽值,为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支持QoS服务和多媒体实时业务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张勇  朱祥华 《现代传输》2006,42(4):75-79
本文对GPON基本原理以及MAC层上行链路DBA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介绍。在此基础上,遵照ITU-T规范,提出了一种基于周期轮询的GPON上行链路DBA算法。这种DBA算法,可实现包括五种T-CONT类型,四种带宽分配方式在内的上行链路动态带宽分配,支持多种QoS业务。文中晟后,对提出的DBA算法性能进行了简要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胡建成 《现代传输》2005,3(2):69-7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的实现将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最后,给出了该算法的包延时和带宽利用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种公平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洋  陈雪 《电路与系统学报》2004,9(6):61-63,117
提出一种EPON上行链路动态带宽分配算法一周期比例DBA。ONU基于多门限周期地上报带宽请求,OLT根据ONU的带宽请求及其合约带宽进行动态带宽分配。当多个ONU竞争系统带宽时,OLT按照ONU合约带宽的比例进行带宽分配。仿真结果表明:周期比例DBA算法在实现高带宽利用率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视频传输中的带宽探测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包间隔的视频流传输带宽探测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传输的视频流进行带宽测量,通过视频流发送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报文,组合可变的包间隔,探测时变的网络传输带宽。由于利用视频流传输进行带宽测量可能导致丢包、拥塞等情况,降低视频接收质量,因此本文在提出利用视频流进行带宽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优化视频包发送间隔的方法,解决了带宽探测过程中带宽变化导致的网络拥塞问题。经过测试,证明了所提算法在实时视频的传输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带宽探测,相较传统算法依然可以保持2%以下的逾期丢失率以及良好的PSNR。  相似文献   

10.
网络瓶颈带宽测量的噪声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包对/串技术通过两个/多个背靠背发送的测量包所经历的散布间隔来估测一条路径的瓶颈带宽.本文分析了瓶颈带宽测量中的噪声特性,解释了在不同测量包长和测量包数情况下测量样点的分布.基于噪声分析的结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模式的滤波算法(MBFA,Model-Based Filtering Algorithm),它利用信号模式/特征来增强信号、过滤噪声.  相似文献   

11.
高晗雯  彭宏  潘虹 《中国有线电视》2006,(21):2065-2068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是接入网的最新发展趋势,动态带宽分配对提高GPON的服务质量、改进GPON系统时延及信道利用率等性能指标有着重要的意义,是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对GPON上行信道动态带宽分配技术进行研究,在分析GPON基于业务和基于T—CONT两种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改进型算法,新算法具有高效率和保证QoS的优点,并分析了这种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以太网接入中实现带宽管理的要求和现有以简单丢包方式进行带宽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带宽控制方案。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带宽估测模型。参考此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适应性的带宽控制算法,并对此算法在以太网接入中的实现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3.
端到端网络带宽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峰  雷振明 《电信科学》2005,21(4):74-78
本文对网络带宽相关测度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端到端带宽测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并提出了能概括当前网络带宽测量技术的三种不同模型,在剖析了这些模型的测量原理和优缺点之后,介绍了一些可从网络上获得的典型端到端带宽测量工具及性能评价指标,随后探讨了带宽测量技术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及端到端带宽测量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分配EPON上行信道带宽,提出一种能够区分服务等级的固定周期轮询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将光网络单元(ONU)的业务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业务等级动态分配上行带宽,有效保证整个EPON网络的QoS以及带宽分配的公平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EPON系统上行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克服算法产生的idle time问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5.
IP网带宽测量技术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安明  王洪波  林宇  程时端 《电子学报》2006,34(7):1301-1310
网络带宽表征网络传输信息的能力,是衡量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分析IP网带宽测量的重要作用及其技术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了链路/路径带宽、可用带宽、批量数据传输能力等测度定义,系统总结了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各种IP网带宽测量技术,剖析了它们的内在机理及各自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多种对应的开源带宽测量工具,并对影响带宽测量收敛速度、准确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带宽测量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一种非对称链路带宽测量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确的网络带宽测量对许多互联网应用和协议至关重要.现有带宽测量工具如Pathchar,Bing和Bprobe都假定链路对称.但ADSL、cable modem和卫星链路等的广泛存在,使测量必须考虑非对称链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对称链路测量算法(ALBMA,Asymmetric Link Bandwidth Measurement Algorithm),来测量一条路径上各链路的双向带宽,并采用核密度评估算法过滤测量噪声.仿真验证了测量和滤波算法的有效性.与先前算法相比,ALBMA具有相近的测量精度,但测量速度更快,并且耗费网络资源少.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网络性能估计技术不能实现对路径容量和可用带宽的同时测量。该文通过对存在拥塞链路的路径作随机分析,得到了一种对路径可用带宽的近似估计式,并通过对Kapoor(2004)中的方法进行改进, 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到端的可以同时对单拥塞路径的容量及可用带宽进行估算的算法。在较准确估算路径容量的同时,达到了用同一组样本实例同时估计路径容量和可用带宽的目的。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延迟参数的可用带宽主动估测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可用带宽是重要的网络资源,但它的实际测量存在许多困难。该文基于延迟趋势模型,提出一种端到端的可用带宽估测算法SSP(SRdeg and SRdet Parameters),设计了反映网络传输性能的参数SRdeg 和SRdet ,通过端系统对参数进行计算,主动调整发送速率,从而快速估测到网络的可用带宽,达到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在NS2平台进行了参数和SSP算法的性能测试实验,并与当前的带宽估测工具Pathload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SP算法估测带宽的精度和效率都高于Pathload。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ATM网络中的带宽分配及接入控制方案进行归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带宽分配的接入方案,同时用计算机模拟出原有接入算法中各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总结了可用带宽测量的三种技术:包间隔模型、包速率模型和基于网络流量模型的测量技术,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和局限性,并对这三种可用带宽测量技术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可用带宽多种测量工具,提出了现有可用带宽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对可用带宽测量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