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臭氧在果蔬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介绍了臭氧的理化性质和产生方法、臭氧对果蔬的保鲜机理如杀菌、诱导抗病性、降解有害气体以及在果蔬上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气味指纹技术是借助气体传感器等气体吸附手段,对挥发性气味物质进行分析处理的技术.随着嗅觉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气味指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子鼻的气味指纹技术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分析领域有害微生物检测的实例,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为以后更好的利用气味指纹技术研究有害微生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必要基础,在粮食仓储过程中,合理的对粮仓通风是防止仓储粮霉变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粮仓的温度、湿度、CO_2浓度等众多信息无法凭借单一信息即可判断是否合理通风,过度通风甚至有害通风均会影响粮食安全,文章通过分析多信息融合模型,为粮仓通风提供更智能化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粮仓监管力度的加大,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技术在粮仓计量领域日益重要。综述了国内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技术,详细说明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检测过程、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介绍了各种计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粮仓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电解铝生产系统为出发点,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固体废弃物和污水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电解铝企业污染物产生机理和污染现状。着重指出有害气体和高危有害废槽衬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电解铝企业治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有害气体的处理设备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较多有害气体缺乏经济有效的净化方法。因此,高效、低能耗地处理有害气体的设备有利于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文章利用数值仿真软件对一种可用于净化气体的气液两相引射器开展流场分布与液滴分布研究。数值结果发现该气液两相引射器能大幅降低排放气体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基于此,文章探究了不同叶片偏转角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偏转角度增加,引射量减小但气流起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在这几年来发展的十分迅速,所以化工业、制造业以及煤炭、燃气、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等一系列的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在这一系列发展的背后是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发生的原因,大量有害气体的出现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危害。由于对环境污染的严重,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逐渐升高,两极冰川发生急剧融化,淹没了大部分的沿海城市,对整个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有害气体如果不慎被人们吸入到呼吸道直达肺部,很容易造成肺部的感染,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本文接下来将会围绕与有害气体的检测现状,以及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室内有害气体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室内多种特定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甲烷、甲醛、烟雾等),监测有害气体浓度,当有害气体浓度超出限定值时,系统发出声光警报,分析数据并判断环境等级,再将数据等级信息通过GSM模块发送到用户手机,该系统具有功能强,体积小,性价比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混合菌降解油烟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解油烟中的有害成分,筛选能针对性降解油烟中的脂类、甲苯、己醛的不同的菌种,分别进行纯种培养,混合挂膜,15天后测定温度、入口浓度、气流量和湿度对油烟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直径为250mm,填料高度为300mm,以大小为20mm×20mm×10mm梧桐木块为填料的填料塔中,降解的最佳温度为30℃;湿含量为60%。当油烟入口浓度小于400mg.m-3,气体流速小于0.6m3.h-1时,降解效率可达到90%以上。在长时间运行的条件下生物填料塔的降解能力稳定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玄武岩连续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玄武岩连续纤维是以纯天然玄武岩矿石为原料,将矿石破碎后放进池窑中,经1 450℃~1 500℃的高温熔融后,通过喷丝板拉伸成连续纤维[1]。玄武岩连续纤维外表呈光滑的圆柱状,截面呈完整的圆形,结构类似于玻璃纤维。玄武岩熔化过程中无有害气体排出,纤维可自动降解成为土壤的母质,具  相似文献   

11.
粮食储藏智能通风技术可实现粮情的智能化分析判断,实现通风作业的全程自动监控,具有高效节能、节约劳动力等优点。通过对智能通风技术在粮库安全储粮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该技术在粮库降温通风、降水通风、排积热通风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在数字化粮库建设中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智能通风技术在数字化智能粮库建设中更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效率优质风机对降低碾米厂运作成本,节约能源是非常重要的。用理论与数据的方式探讨了风机对碾米厂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科学技术影响认知变化的探索由来已久,分别形成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我国储粮技术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初探、改革开放后30年的现代化粮仓建设以及近10年数字化智能化开创等3个阶段。从以“四合一”储粮新技术为主构建现代化粮仓,到以信息技术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物联网、原创粮堆多场耦合及生物场理论、以粮情云图扫描技术实现储备粮动态监管等,中国储粮的科技进步有目共睹。新时期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粮食安全的新要求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冲击,粮食科技智慧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从我国近40多年储粮实践科技成果积累,结合团队对粮堆多场耦合和生物场理论、储备粮云图动态监管、粮食围收储自然区块链5T事联信息化管理以及粮食干燥智能EAT窗口测控方法等的研究,尝试在解构储粮系统三元微结构的基础上,以“一分为二、二分为三、三生变化”为基本思想,以机理、数据等联合驱动为智慧化策略,引入粮仓哲学,以提升对已有科技成果的认知高度、指导新时期储粮科技智慧化的探索,为构建高质量的智慧粮食体系提供支撑。粮仓哲学是对储粮实践情景的深度思考,源于储粮实践,但不限于储粮实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4.
非通风状态新型地下粮仓储粮温度场的CFD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粮仓储粮温度场是保证储粮品质和绿色生态储粮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地下粮仓试验仓,该文利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地下粮仓的三维立体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非通风状态地下粮仓粮食储存过程中粮堆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通过编写和导入UDF函数,改进CFD软件中的质量控制方程、动量控制方程和壁面热量传递控制方程,通过迭代计算和基于CFD软件模拟得到了地下粮仓非通风状态条件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下仓储粮时间的变长,仓内粮堆温度与周围维护结构之间、粮堆之间不停的进行着热质交换,最终温度逐渐趋于当地地下恒温温度值附近,地下仓可以作为一种经济适用的仓型来推广;同时,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地下粮仓的温度场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为粮堆机械通风手段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区不同储存条件对储粮“热皮”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粮温随仓温、气温变化。春夏演替过程中,粮温表现为"热皮""冷芯",粮堆产生温度梯度。实际工作中,粮情测温电缆行列间距通常在4~5 m,边缘测温点距粮面、仓底和仓壁0.3~0.5 m,无法准确反映"热皮"处粮情状况。本实验旨在研究"热皮"厚度范围,为制定粮仓保温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粮仓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库区布局合理、仓房形式多样、储粮工艺精湛等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现代粮仓发展迅速,呈现出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郧阳明代大丰仓这座湖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官储粮仓为例,结合现代粮仓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从库区选址、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结构形式、储粮技术等方面进行古今粮仓对比,对于深化郧阳明代大丰仓的历史研究,追溯现代粮仓建设发展历史,丰富我国粮仓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温度场与热流密度的储粮仓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粮仓型式、所用材料多种多样,取得的储粮效果不尽相同。通过建立不同加热方式、不同保温措施的实验模式,研究了粮温和热流量变化规律,并在实仓中进行了测试验证,在采取适合的保温材料、气密性等干预措施下,可改变原有温度场数学模型,消除储粮隐患,为选择适合于粮食安全储存要求的储粮型式、围护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Momentum-diffusive model for gas transfer in granular med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 technology for insect control requires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troduced gases in bulk grain. The published models are based on either diffusion theory or convective-diffusion theory. The momentum transport of gases, which is a key driving force for the gas mixture movements, has been neglected. In this paper, all the driving forces for gas transfer were investigated. A momentum-diffusive model is proposed.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pressure gradients, and gravity on the transport of gases in the bulk grain.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CO2 transfer through connected columns of hot and cold wheat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The equations were solved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the predictions from the proposed model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保质保鲜作用,还能抑制虫霉污染,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符合绿色、节能、降损的储粮理念。针对中国低温储粮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低温储粮的几种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探讨几类低温储粮组合技术的实仓效果,归纳低温储粮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和新技术,提出符合不同地域气候特色的低温储粮技术。旨在为中国低温储粮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An understanding of insect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within grain bulks is essential to effectively control insect pest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o (1) identify the major and min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ovement of adults of Cryptolestes ferrugineus and to (2) analyze their ability of resource detecting and cue orienting. Their response to major and min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related with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grain storage environment, their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and their ability of cue orienting and detecting. Their movement inside stored grain bins and in small-scale chambers was compared. Incompleteness of our current knowledge regarding their movement and cue detection under multi-factors is the main reason why we cannot predict yet their dispersal and distribution inside granaries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