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刀具进给运动致使工件系统所受切削力的位置实时改变,根据实际车削加工过程,建立柔性工件颤振动力学模型,得到工件车削时系统的时变稳定性极限图。考虑在加工过程中主轴?卡盘、顶尖?尾座对工件的影响,建立实际切削系统的主轴?卡盘?工件?顶尖有限元模型,研究工件在不同位置的刚度分布和不同支承条件下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并开展相应的车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件刚度在不同切削位置具有时变性,在中间靠近顶尖位置刚度最低;增大主轴、顶尖支承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固有频率,改善系统动态特性。切削实验表明,柔性工件在车削状态下通常经历稳定?颤振?再稳定的变化过程,在中间靠近顶尖位置容易发生颤振,轴心轨迹发生混乱。实验结果与理论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该模型可用于指导实际柔性工件的车削加工。  相似文献   

2.
一、工件的安装 1.主轴锥孔与尾架套筒锥孔在未擦拭干净前,不得插入任何工具。 2.在顶尖间加工细长轴类零件时应安装跟刀架。在精加工表面上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时,需用尼龙或夹布胶木等软性材料支承,防止碰伤拉毛。如果无专用装置时,不得在机床上校直工件。 3.在顶尖间加工精密轴类零件时,必须用试切实物来找出尾架与主轴的同心度,也可用检验棒测出。 4.用卡盘装夹工件,当悬臂长与直径比超过五倍时,另一端应顶住。  相似文献   

3.
应用正交车铣可以实现细长轴等弱刚度零件的高速和精密切削加工,可作为传统车削加工的替代加工方法。针对细长轴类零件的正交车铣加工,建立了考虑刀具—刀柄—主轴结合面的电主轴以及不同装夹下的工艺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对不同切削参数以及不同装夹方式下的铣刀系统、工件以及工艺系统的幅频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比研究了在车铣和车削加工条件下工艺系统的幅频特性,研究表明:在不同装夹方式下车铣加工较车削加工的振动特性有很大改善,研究结果为细长轴类零件的正交车铣加工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旧抗蛇行减振器以及抗蛇行减振器在不同安装长度时的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抗蛇行减振器在服役120万公里后,其静态特性变化不是很明显。其动态阻尼、动态刚度下降相对较明显,动态阻尼下降约为10%,动态刚度下降约为15%。随着幅值的增加,动态阻尼、动态刚度减小率均逐渐减小,动态刚度减小率没有动态阻尼变化明显。抗蛇行减振器不同安装长度时静态特性没有太大变化,动态刚度、动态阻尼随着安装长度的增加总体呈减小趋势,减振器安装长度每增加40 mm,动态刚度平均约减小5%~7%,动态阻尼平均减小约为2%~8%。因为它们静态特性都没有明显变化,故不能再根据Maxwell模型来分析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体现了Maxwell模型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递矩阵法完成精密高速加工中心主轴动态特性分析;用Matlab工具开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计算分析软件;对主轴的临界转速和静刚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某款精密高速大转矩加工中心主轴为对象,分析了主轴结构参数对主轴动态特性的影响,以求主轴既能高转速又能大转矩的加工.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传递矩阵法编制的主轴动态设计软件运行可靠、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加工中心主轴的动态设计与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6.
在双主轴双刀塔车削中心,工件可以进行不停车同步传递夹持,从而完成从毛坯到成品的全部正、反面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节省了加工时间.介绍了日本MIYANO BX-26S车削中心的基本特性,重点探究了一典型轴类零件的双主轴机床加工工艺及其编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32位CNC系统的发展,车床和车削中心的控制轴数和主轴数迅速增加,出现了CNC单主轴多刀架纵切车削中心和多主轴的车削中心,在一台机床上能完成更多的加工工序,甚至可以滚齿、既缩短了加工周期,又提高了工件精度。工件编程方法也有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回转切削机床连续成型车削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型材加工技术,设计了一种型材车削剥皮机。该型材车削剥皮机主要由工件主轴、刀具主轴、送料装置和牵引装置等组成,工件主轴和刀具主轴两个主轴平行安装,并以一定转速比同时同向旋转形成复合车削运动,刀尖相对于工件轴线的切削轨迹为一条近似直线的封闭曲线,送料装置和牵引装置牵引工件轴向进给,则一次性完成整根工件的车削精加工。分析了型材车削剥皮原理,建立了刀尖相对于工件轴线的运动轨迹方程,分析了型材车削剥皮产生的误差,并给出了误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对自主研制的T形结构超精密磨床进行改装,在超精密磨床的转台上安装单点金刚石圆弧车刀,进行了超精密车削试验研究。对超精密磨床和车床的结构、精度、刚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确定在超精密磨床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超精密车床的改造;通过调整静压导轨和刀具静压回转台的供油压力实现超精密车削刀具与工件回转中心高度的精确调整,可有效地实现工件回转中心区域的加工;利用刀具回转台的精密摆动实现刀具切削过程中切削刃位置的微调,为超精密车削提供可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铝合金和无氧铜工件端面不同速度和不同进给量下的超精密车削试验,获得了表面粗糙度为10.8nm的超精密平面。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双主轴车削中心结构特点.副主轴是双主轴车削中心的一个关键部件,工件能在不停车状态下自动实现主轴和副主轴的对接转移,两个主轴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加工单元同时加工.副主轴有两种类型,详细阐述了背包式副主轴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