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TA工业生产过程中4-CBA的含量是评价其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将深度置信网络和已有的浅层算法相结合,提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4-CBA软测量模型。深度置信网络是一种典型的深度学习算法,该算法在特征学习方面优势显著。根据实验结果,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软测量模型能够很好地估计4-CBA含量,和单纯的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方法忽视对交通流数据自身特征的有效利用以及不能模拟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提出了一种改进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交通流预测方法。该方法结合深度置信网络模型与Softmax回归作为预测模型,利用连续受限玻尔兹曼机(continuous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s,CRBM)处理输入特征向量,利用自适应学习步长(adaptive learning step,ALS)减少RBM训练网络模型时重建误差所需的时间,用改进的深度置信网络模型进行交通流特征学习,在网络顶层连接Softmax回归模型进行流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的交通流数据预测中,改进的DBN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以及时间复杂度相比传统预测模型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存在的过拟合、维数灾难、参数选择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对发动机参数记录仪采集的多维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故障检测模型,利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对检测模型进行训练,经过DBN故障检测模型逐层特征学习实现了传感器故障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在无人工特征提取和人工特征提取的情况下,基于DBN故障检测的准确率均高于BP神经网络和SVM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目前传统风电机组主轴故障诊断过程中因主轴结构复杂、信号非线性变化和机械大数据等因素引起的故障诊断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风电机组主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利用深度置信网络强大的特征分层提取和泛化能力优势,结合Python语言基于Tensor Flow学习框架,实现了高效准确的风电机组主轴承故障诊断。采集风电机组主轴轴转动频率,内、外圈故障频率,滚动体频率和保持架频率,对数据预处理并划分测试集和训练集,同时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深度置信网络DBN诊断网络模型,确定网络层数、学习率、各层节点数等参数。输入训练样本逐层无监督训练达到局部参数最优,反向微调使整体性能最优并用测试集数据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网络参数合适且训练集和测试集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深度置信网络的风电机组主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准确率高达86.18%,同比优于传统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型机与应用》2019,(5):22-27
针对采用重打包和代码混淆技术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算法。通过自动化提取Android应用软件的特征,构建对应的特征向量,训练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更好地表征Android恶意软件,其检测效果也明显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关键部件故障带来的铁路货车运行安全隐患,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铁路货车关键部件故障检测方法。使用货车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采集铁路货车关键部件故障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提取故障图像的特征向量,利用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关键部件故障检测方法,深入分析网络基本原理和结构,将提取的特征向量作为网络的输入数据,通过网络预训练和参数更新实现铁路货车关键部件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准获取铁路货车关键部件故障图像,且较为清晰;提取的各类型关键部件故障特征均未出现重叠现象,可分性良好;不同类型关键部件故障误检率和漏检率分别低于9%、5%;不同噪声水平下,各类型关键部件故障检测平均绝对误差始终在0.3以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精准度低的问题,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方法。首先,提取计算机网络入侵维度特征;其次,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网络入侵检测模型;最后,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精准度更高,且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复杂系统的故障诊断中,故障特征与故障类型之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且数据量较大,信号处理复杂,诊断效率不高,而深度学习在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前馈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将其应用于复杂的轴承故障诊断。该方法直接将原始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特征量,然后利用谷歌开源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建模,通过相关参数设置、梯度算法优化、正则化处理对网络进行优化设计。构建上万的9种轴承故障类型样本,确保样本多样性,提高网络鲁棒性,最终优化后的模型诊断准确率为98.96%。将该方法与多种传统的机器学习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有效地进行轴承故障诊断,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测量技术测量航天器相对位姿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引用Rodrigues参数交互模型研究了一种新的航天器相对位姿测量技术。利用Rodrigues参数建立航天器位姿采集模型,通过原向量、旋转轴、原向量和旋转轴的交叉积等向量作为标架,获得航天器旋转以后得向量组,利用四元数定理来减少计算航天器旋转向量的计算量,在观察三维空间内的坐标系间的向量变化曲线规律后,测量出交互模型的航天器相对位姿,得出基于罗德里格旋转参数交互模型结构图,确定罗德里格旋转参数模型与航天器的距离H和地面接收到的航天器相位位姿的误差。通过Harris角点检测方法计算航天器模拟图像的每个像素和灰度,通过像素和灰度信息进行条件随机场计算,分析航天器相对位姿特征,在多次寻找三维坐标系中查找相似的最近临近点和次临近点后,合理匹配,确定航天器相对位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Rodrigues参数交互模型航天器相对位姿测量技术测量的精准度比传统技术高出25.88%,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中文微博情感分析可以发现公众对热点事件的态度掌握网络舆情,因此成为文本挖掘的一个热点研究。采用一种基于Spark并行化的深度置信网络的情感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Word2Vec工具表示微博文本和建立情感词典;使用深度置信网络构建微博情感分类模型;通过Spark集群对深度置信神经网络进行并行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微博情感分类模型在Spark平台下并行化,训练时间大幅缩短,情感分类的准确率比传统的浅层学习方法高5%。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水资源评价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要求不断提高,数据量随之不断增长,对数据处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解决水资源动态评价大量数据的汇集、存储、计算等需求,深入分析水资源动态评价大数据的数据和计算需求,提出数据采集—存储计算—数据应用的分层大数据计算框架,并着重研究水资源动态评价数据的多源实时汇集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统一采集处理。针对数据分析的计算算法模型,研究 CPU 和 GPU 混合计算架构,实现机器和深度学习计算支撑。目前,研究成果已经在水利部完成部署,运行良好,可为水资源动态评价工作提供计算支撑。  相似文献   

12.
RCNN网络与全卷积网络框架等技术使得目标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发展。RCNN网络与全卷积网络框架不仅训练速度快,推断速度也十分的迅速,此外还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以及灵活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中,提高目标检测效率的关键在于好的技术,以及得到更加有效的、深层的特征表示,通过使用深层网络的多层结构来简洁地表达复杂函数。本文用到的目标检测方法先要用区域建议网络得到建议位置再进行检测,因为Fast R-CNN和R-CNN等目标检测算法已经在运行时间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计算区域建议成为目标检测的一个计算瓶颈。本文通过在算法中加入特征融合技术,将每一卷积层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使用区域建议网络来进行候选区域提取。区域建议网络和检测网络共享全图的卷积特征,从而很大程度地缩短候选区域的提取时间,提高目标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毛文涛  杨超  刘亚敏  田思雨 《计算机应用》2020,40(10):2890-2898
针对由工作环境和设备状况的差异引起的轴承早期故障检测模型可靠性差、误报警率高的问题,根据早期故障检测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多尺度注意力深度领域适配模型。首先,将监测信号处理成由原始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边际谱、频谱组成的三通道数据;然后,通过在残差注意力模块中增加不同尺寸的滤波器以提取多尺度深度特征,使用卷积-反卷积操作来重构输入信息从而获得注意力信息,并且将注意力信息与多尺度特征融合构建了一种多尺度残差注意力模块,用于提取对早期故障表征能力更强的注意力特征;其次,在所提取到的注意力特征基础上,构建基于交叉熵和最大均值差异(MMD)正则化约束的损失函数来实现领域适配;最后,采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进行网络参数优化,构建端到端的早期故障检测模型。在IEEE PHM-2012数据挑战赛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8种代表性的早期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以及迁移学习算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延迟报警时间点的前提下,分别比8种方法的平均误报警率降低了62.7%和61.3%,有效提高了早期故障检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算法和GPU算力的不断进步正促进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深度学习已经开始应用于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安全攸关领域.但是,近两年接连发生了几起严重的交通事故表明深度学习技术的成熟度还远未达到安全攸关应用的要求,因此对可信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方向.本文对现有的面向实时应用的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实时嵌入式系统所面临的关键设计问题,然后从深层神经网络的轻量化设计、GPU时间分析与任务调度、CPU+GPU SoC异构平台的资源管理、深层神经网络与网络加速器的协同设计等多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展望了面向实时应用的深度学习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用于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的深度学习框架中,算子的正确计算对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正确预测至关重要.然而,已有的深度学习框架缺陷检测方法只能通过比较和推测的方式找到不同深度学习框架之间计算结果相差较大的算子,而且无法检测深度学习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计算错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元算子的深度学习框架...  相似文献   

16.
毛文涛  杨超  刘亚敏  田思雨 《计算机应用》2005,40(10):2890-2898
针对由工作环境和设备状况的差异引起的轴承早期故障检测模型可靠性差、误报警率高的问题,根据早期故障检测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多尺度注意力深度领域适配模型。首先,将监测信号处理成由原始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边际谱、频谱组成的三通道数据;然后,通过在残差注意力模块中增加不同尺寸的滤波器以提取多尺度深度特征,使用卷积-反卷积操作来重构输入信息从而获得注意力信息,并且将注意力信息与多尺度特征融合构建了一种多尺度残差注意力模块,用于提取对早期故障表征能力更强的注意力特征;其次,在所提取到的注意力特征基础上,构建基于交叉熵和最大均值差异(MMD)正则化约束的损失函数来实现领域适配;最后,采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进行网络参数优化,构建端到端的早期故障检测模型。在IEEE PHM-2012数据挑战赛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8种代表性的早期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以及迁移学习算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延迟报警时间点的前提下,分别比8种方法的平均误报警率降低了62.7%和61.3%,有效提高了早期故障检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应用应运而生,用于训练和演算的硬件设备通常以GPU为主,在实际部署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硬件采购成本和用电成本.因此针对现有深度学习系统中成本与算法可用性的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以树莓派与Movidius神经元计算棒为计算平台,通过改进的SSD+MobileNet算法实现对车辆目标进行识别和检测,并在实际环境中对训练的模型进行测试和调优,最终达到满足实际使用的效果,处理速度为平均每秒4帧.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在树莓派这样计算能力较弱的平台上,可以通过类似于Movidius神经元计算棒这样的VPU模块来实现算法的加速,在满足实际使用的情况下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计算成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滚动轴承在故障诊断过程中信号特征提取困难导致诊断准确率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queeze-Excitation-ResNeXt(SE-ResNeXt)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将采集的一维轴承振动信号作为输入,进行滑动窗口采样与标准化处理,通过压缩、激励操作进行特征重标定,扩大模型感受野,并级联聚集残差变换网络自适应提取故障信号特征;在模型训练过程中选择最优压缩率为1/8以及8个组卷积,引入Relu函数加快网络收敛,使用全局平均池化替代全连接层避免过拟合现象,构造能够自主进行表征学习的最优故障诊断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与目前的深度学习算法相比,SE-ResNeXt网络能够准确的实现轴承故障诊断,并在高噪声的环境下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执行机构与敏感器故障检测与定位是深空探测任务卫星平台可靠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从数据的角度出发,结合姿控系统工作机理,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用于检测并定位故障.故障诊断方法分为3步,首先采集姿控系统的状态信息,采用神经网络对闭环姿控系统中未知动态特性建模并进行预测;然后将姿控系统敏感器信号与神经网络预测输出比较生成残差并提取故障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辨识残差特征检测故障,并结合运动学特性分析定位故障.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取、辨识故障特征,实现执行器与敏感器的故障检测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