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目标位置误差圆分布的反舰导弹捕捉概率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把影响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主要误差综合为目标指示精度和侧向偏移两类误差的基础上,区别于传统方法,把目标机动范围、目标指示精度误差作为圆分布来处理,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了不同条件下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计算模型,对高亚声速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两类误差对捕捉概率有明显的影响.按照捕捉概率不小于0.99的标准,得到了反舰导弹搜索角范围、目标指示精度误差、侧向偏移误差的要求,对反舰导弹的参数设计和确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自控终点散布误差、目标机动误差以及目标指示误差等不同误差对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将误差作圆分布处理,逐步建立不同误差条件下,现在点射击方式下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导弹射击距离的增加,反舰导弹捕捉概率下降严重,受目标机动误差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反舰导弹落点区离散化的目标捕捉概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反舰导弹自控终点散布误差和目标指示信息误差两个因素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对比了目前反舰导弹目标捕捉概率的几种相关计算模型,提出了利用极坐标计算自控终点散布概率的方法。在对一种反舰导弹一次捕捉概率为1的计算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导弹等效落点区域进行离散化处理,提出了新的目标捕捉概率解析计算模型,计算了一定捕捉概率下两种模型对雷达搜索范围及目指信息精度的要求,并以蒙特卡洛仿真法作为参照,结果表明新模型的数据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初磊  周明  徐敬  林宗祥 《鱼雷技术》2008,16(6):63-66
通过分析噪声干扰器的干扰机理,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了鱼雷攻击仿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基于命中概率的回归预报公式,利用该公式,可实时计算并设定不同对抗态势下的对抗弹道参数,运用非线性规划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了不同鱼雷射距和潜艇舷角的对抗噪声干扰器的优化弹道参量,提高了鱼雷的命中概率和对抗效能,为鱼雷反水声对抗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工程实用的分析方法,对鱼雷的作战使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直升机投雷时目标潜艇采取机动规避和噪声干扰等对抗措施为前提,对双机协同鱼雷攻击的组织、影响投雷命中概率的射击瞄准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双机协同前飞投雷的参数转换模型、目标机动模型和噪声干扰器干扰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与单机前飞投雷比较,对抗条件下双机协同投雷可有效提高对目标的命中概率,在相同条件下对目标的发现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6.
各种因素对现在点射击方式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家有 《兵工学报》2011,32(6):719-724
反舰导弹采用现在点射击方式,计算射击诸元时,不测定目标运动要素、不计算导弹反舰导弹采用现在点射击方式,计算射击诸元时,不测定目标运动要素、不计算导弹自控飞行时间内目标的运动及瞄准目标的现在位置射击导致影响捕捉概率的误差因素增多传统计算模型不能全面反映出误差对捕捉概率的影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且把平台定位误差、目标机动范围、目标指示误差作为圆分布来处理逐步建立起不同误差条件下现在点射击方式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计算模型。结果显示,影响现在点射击方式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主要因素是发射距离和搜索范围,各种误差对捕捉概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当目标指示误差达到5 km或平台定位误差达到3 km时,捕捉概率很难达到0.99.  相似文献   

7.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选择性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蒙特卡洛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末制导雷达选择性对导弹作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编队间隔为(2~4)km时对目标的捕捉概率,末制导雷达具有选择性普遍高于末制导雷达无选择性.在作战双方大量使用各种干扰(如冲淡干扰距离一般为(1~3)km)的现代战争条件下,末制导雷达具有选择性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科学地确定末制导雷达选择区大小提供了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利用卷积算法计算目标照射概率,并利用数学分析和数字仿真两种方法求解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对目标的照射概率.结果表明,在给出目标的定位、机动误差的概率密度和导弹的惯导误差分布概率密度后,利用卷积算法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照射概率,同时分析了导弹飞行航程对捕捉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惯性导航系统的舰舰导弹作为海战场最重要的攻击武器,能否快速准确地在舰艇上对导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是影响舰舰导弹捕捉概率的重要因素。动基座对准误差导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作为的初始误差,会随着工作时间增长不断累加,导致末制导雷达开机时导弹散布误差和航向误差角不断增大,将致使末制导雷达的捕捉概率下降。基于动基座初始对准误差对导弹飞行控制误差的影响,以目标位置误差圆分布为基础,建立舰舰导弹捕捉概率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条件的参数设置,仿真计算出某型舰舰导弹动基座初始对准误差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捕捉概率近似线性下降,下降值约为静基座对准时的4.2%~6.5%.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雷达与其对抗装备之间一直存在着如何干扰与抗干扰的矛盾.分析了冲淡、强源和质心三种方式干扰效果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导弹命中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敌方舰艇目标日益增强的拦截对抗能力给反舰导弹作战带来的威胁,对智能化反舰导弹突击群协同 作战方法进行研究,求取反舰导弹突击群作战在几种协同作战方法下的突防概率。对反舰导弹突击群作战面临的对 抗环境进行系统阐述,完成智能化反舰导弹突击群作战体系结构分析,给出智能化反舰导弹突击群的结构组成、功 能和主要作战流程;对多制导体制协同、多波次攻击协同和外部作战支援协同3 种作战协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依 据假设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证明3 种协同作战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 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远程反舰导弹的有效射击距离问题,分析了目标指示数据老化时间对导弹有效射击距离的影响,结合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理论模型,建立了在不同捕捉概率的条件下目标指示数据老化时间与有效射击距离的仿真模型,得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反舰导弹攻击水面舰艇选择进入方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研究了水面舰艇运动时的综合散布误差,探讨了反舰导弹的目标捕捉概率。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反舰导弹末段进入方向与目标捕捉概率的关系,可为作战决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突防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水面舰艇对来袭反舰导弹的拦截过程,对以往应用排队论理论建立的排队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有优先权的蛇形队模型,并以此推导出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和以往模型相比,在有限数量攻击条件下,模型仿真结果在采用典型数据时和实际情况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仿真的飞航导弹软杀伤效能评估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武器体系发展层次上介绍了飞航导弹软杀伤对抗的主要内容; 从武器系统攻防对抗及作战效能评估需求出发, 提出了软杀伤效能评估问题, 并对软杀伤效能评估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对现代作战仿真技术应用的分析, 根据飞航导弹软杀伤效能评估的特点提出了构建软杀伤效能评估仿真系统的思路, 并探讨了仿真系统的功能和体系结构, 为飞航导弹软杀伤效能评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对反舰导弹的毁伤效应,通过破片对导弹目标侵彻破坏,建立导弹多层等效靶概念,并用铝合金多层等效靶作为"桥梁",建立破片对导弹目标侵彻能力的内在等效关系,从而将破片对导弹部件侵彻能力的研究转化为可定量描述的破片对导弹多层靶的侵彻能力研究.其实例以无线电近炸引信为模型,在确定相关炸点条件下,研究弹丸爆炸产生的破片对目标的条件毁伤概率.  相似文献   

17.
为反映战场对抗强度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对某型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进行评估及仿真分析。将反舰导弹作战效能分成武器系统基本效能和对抗效能2部分,建立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确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蒙特卡罗法对多发导弹作战效能进行仿真,得到作战效能随导弹数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以通过实施多弹饱和攻击地方法来提高该型导弹地作战效能,为进一步提高该型导弹的作战效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SEA的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作战双方的对抗以及战场环境影响的情况下,运用系统有效性分析(System Effec- tiveness Analysis,SEA)方法,将潜射反舰导弹的系统属性、作战环境和任务使命三要素结合起来,建立了潜射反舰导弹的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基于战场环境下的动态作战效能评估方法,避免了以往静态效能评估和动态评估的局限性,使作战效能评估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对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舰艇有效散射截面计算方法的引入,得出弹上雷达在不同目标特性下对舰艇的探测能力及最大探测距离,进而提出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与导弹捕捉概率在俯仰、距离和航向三个通道内的函数关系,为不同舰艇的雷达散射特性对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得出结论,对于反舰导弹而言,舰艇的雷达散射特性对雷达捕捉概率的大小有着重大的影响,寻求舰艇的目标特性与导弹捕捉概率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雷达隐身技术对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反舰导弹在两种模式下突防对雷达散射截面要求的计算过程.在RCS一定的条件下, 对导弹在弹道各点上的被发现概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雷达隐身技术对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