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对某商务建筑群区域供冷站的介绍,对于适合区域供冷形式的蓄冰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对该系统采用的双蒸发器螺杆主机的节能特点与常规冰蓄冷主机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今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冷源的建设引入了新的思路。对于提高区域供冷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节约用户建筑空间,进而更好地实现区域供冷形式的节能效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康英姿  华贲 《煤气与热力》2007,27(11):79-82
探讨了区域供冷系统的应用条件,要有足够的地方建设制冷机房及允许敷设冷水输送管道,区域内建筑冷负荷密度及年冷负荷较大。结合工程实例,对区域供冷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对于气候炎热地区的新建小区,区域供冷系统的经济性优于传统的集中式空调系统。以电制冷主机 蒸汽吸收式制冷主机作为冷源的方案的经济性优于单纯以电制冷主机作为冷源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区域供冷供热在校园规划中的实施方法,并以上海市近郊的某一个实际工程为案例,详细分析了校园的供冷供热负荷。在此基础上,模拟了3种供能方案:单体建筑独立设置供冷供热系统、区域集中设置供冷供热系统、集成地源热泵的混合式区域供冷供热系统。3种方案的对比说明:校园实行区域集中供能既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又可以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当将地源热泵系统集成到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中时,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某能源站及周围建筑区域供冷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建筑供冷量、主机能耗进行了实测并对机组运行模式分析,得到了建筑冷负荷特性及实现系统节能运行的关键措施;并基于建筑冷负荷特性,提出了水蓄冷空调系统优化运行策略,该优化策略充分考虑主机性能与当地峰谷电价,使主机处于较高效率和较低电价时间段运行.结果 表明,与现有运行策略相比,优化运行策略可以在供冷期节约3.4%的电量和12.4万元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区域供冷管网水系统输送能效比的预测模型。区域供冷系统相比常规集中空调系统是否节能,关键在于主机的节能量与室外管网输送能耗的抵消结果。分析了区域供冷室外管网输送能效比的主要影响因素,以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为平台,借助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函数映射能力,应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区域供冷管网输送能效比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对区域供冷管网系统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蓄冷装置在区域供冷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杜敬三  付林  江亿 《暖通空调》2003,33(2):97-99,68
结合清华大学区域供冷工程设计,对采用蓄冷装置的区域供冷系统进行运行模拟分析,认为在区域供冷系统中,蓄冷装置在夏季空调期可参与电冈电力调峰,并可以大幅度降低空调制冷机组的装机容量,提高区域供冷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机组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区域供冷节能计费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州大学城区域供冷建筑内部按用冷面积分摊用冷费用,造成收费不合理、收费困难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节能因子计费法,即根据用户室内温度和用冷时间计算实时用冷费用,并按时段分摊系统的固定运行成本.在广州大学城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计费合理,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区域供冷系统经济供冷距离的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求解程序,并结合一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冷负荷密度、二次管网冷水供回水温差均为区域供冷系统经济供冷距离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供回水温差的影响更大;当二次管网冷水供回水温差分别为10℃和8℃时,区域供冷系统的经济供冷距离随冷负荷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冷负荷密度很小的区域不宜采用区域供冷系统;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不宜采用5℃以下的冷水供回水温差.  相似文献   

9.
基于某区域供冷项目的负荷特性分析结果,能源中心拟采用基载机、制冷主机、冰蓄冷装置联合供冷。分析部分负荷率下系统运行策略,对部分负荷率下区域供冷系统的能效比、供冷成本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重庆江北城区域集中供冷供热项目是重庆地区乃至西南地区首家采用能源服务模式的大型水源热泵区域集中供冷供热项目,对南方地区区域供冷供热的推广具有极强的探索试验意义。重庆大剧院是重庆江北城CBD区域先期投入使用的一座公共文化建筑,作为江北城CBD区域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第一个用户,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晓燕 《山西建筑》2003,29(8):115-116
介绍了水冷却、汽化冷却和空气冷却的过程,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汽化冷却同水冷却配合使用,空气冷却同水冷却配合使用,可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煤气压缩机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里改用喷雾通风冷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降温冷却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操作维护可靠方便。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various heat sinks available for passive cooling of buildings; night ambient air for convective and evaporative cooling, the sky for radiant cooling and the earth. Different techniques for utilizing these op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德国冷天花元件的两个主要测试标准FG和DIN4715。天津大学根据FGK标准建造了冷天花性能测试实验台,对不同冷天花元件进行了测试,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混合地源热泵系统(HGSHPS)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源热泵(GSHP)是一种节能与环保型空调技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且成为生态建筑能源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然而对于以空调为主的地区及建筑物中的应用,GSHP存在着冬夏土壤埋管负荷不平衡的不利情形(夏季向土壤中的放热大于冬季取热),这会导致土壤温度逐年升高,热泵运行性能逐渐恶化。为此,提出了采用辅助散热装置的混合地源热泵系统的概念,以平衡全年埋管从土壤中的取(放)热量。本文在介绍HGSHPS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控制策略、设计方法及其优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建议,最后展望了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国家标准G13/T213-1996中详细介绍了应用恒温式测热仪测量煤的发热量的方法。对于恒温式测热仪来说,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进行冷却校正,确定氧弹仪的冷却常数和综合常数。国标对于冷却校正常数的由来未作介绍,利用牛顿冷却定律可以较好地解释冷却校正常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when certain requirements are observed, seasonal cooling devices used for construction and repair, despite their complete or partial charging, which is governed by the procedures employed for work production, may be highly cost-effective components of cooling systems in the beds of structure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4, pp. 25–28, July–August, 2005.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高效低耗为原则,改善了相关制冷设备,新的设备将适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大型客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与除湿供冷联用的空调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沛霖  张旭 《暖通空调》2002,32(4):53-55
介绍了除湿供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探讨了大型客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与除湿供冷联用的空调系统的组合形式和工作过程,根据国外资料分析了此项技术的技术经济性能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潘云钢 《暖通空调》2006,36(1):35-42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关于建筑热工的规定,以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模型为例,计算了冷负荷、新风负荷和耗冷量,分析了影响设计冷量的主要因素,给出冷指标的限制范围,并提出合理选择相关参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