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研究褪黑素采前喷施番茄植株对采后果实抗灰葡萄孢菌能力和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Ailsa Craig'番茄为材料,采用1、50、100、150 μmol/L褪黑素采前喷施番茄植株,测定采后番茄果实品质、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喷施对照组相比,100 μmol/L褪黑素采前喷施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果实接种灰葡萄孢菌后的发病率、病斑面积(P0.05),诱导提高果实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增加抗病相关基因PR1、NPR1、PI Ⅱ和LoxD的相对表达量,提高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100 μmol/L褪黑素采前处理对采后番茄果实抗灰葡萄孢菌的效果最佳,褪黑素可提高番茄果实的抗病相关酶活性和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金棚朝冠"番茄为试材,研究外源喷施0.25 mmol/L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75 mmol/L复合盐碱溶液(Na 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浓度比为1∶9∶9∶1,pH 8.6)胁迫下番茄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和相对含量。实验分4个组:正常营养液浇灌+0 mmol/L Spd(CK组);正常营养液浇灌+0.25 mmol/L Spd(CS组);75 mmol/L复合盐碱溶液+0 mmol/L Spd(S组);75 mmol/L复合盐碱溶液+0.25 mmol/L Spd(SS组)。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条件下,喷施Spd可以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VC、可溶性糖和番茄红素含量(P0.05),降低果实中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P0.05),提高果实品质;同时显著提高了番茄的单株产量与单果质量(P0.05),保证番茄的高产。盐碱胁迫减少了果实挥发性物质数量和特征芳香物质的相对含量,喷施Spd缓解了胁迫对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和数量的影响。因此,盐碱胁迫条件下,喷施Spd可以提高番茄果实品质、增强果香、增加产量、降低不利因素对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挥发性物质是番茄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响应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的调控尚不明确。以‘朝研298’为实验材料,设定1、10、100、200μmol/L 4个MeJA浓度,以等体积超纯水为对照(CK),在番茄果实采收前喷施2次。待果实成熟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挥发性成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明确改善番茄果实风味品质的MeJA最佳浓度。结果表明:5个处理组番茄果实中共检出71种挥发性组分,包括23种醛类、17种醇类、8种酮类、7种酯类、6种烃类和10种其他类物质,与对照组相比,外源喷施MeJA可提高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数和总含量,且随着浓度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μmol/L MeJA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各处理组含有33种共有物质,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顺-3-己烯-1-醇;所有番茄果实中共筛选出13种特征香气成分,主要呈现青香、果香和花香气味。研究结果为MeJA改善番茄果实风味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探究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合成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4.
外源L-Arg处理对蜜橘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芋萱  曾凯芳  邓丽莉 《食品科学》2015,36(24):313-318
用100、200 μmol/L外源L-精氨酸(L-arginine,L-Arg)溶液浸泡处理蜜橘果实10 min,探讨该处理对采后蜜橘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200 μmol/L)的外源L-Arg处理可以有效抑制蜜橘果实黄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在贮藏的前28 d内,L-Arg浸泡处理能够维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各处理组之间的呼吸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适宜浓度(200 μmol/L L-Arg)的L-Arg浸泡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蜜橘果实质量损失率的增加;延缓果实总酚、抗坏血酸含量的减少,贮藏前期(0~21 d)处理组果实果肉类黄酮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贮藏后期(28~35 d)处理组果实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果实。即200 μmol/L外源L-Arg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缓采后蜜橘果实的衰老和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蜂糖李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强度、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VC)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0、50、150、250、350和450 μmol/L)处理对蜂糖李果实采后常温(23±2)℃贮藏过程中保鲜效应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150~350 μmol/L)褪黑素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蜂糖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失重率,延迟果实软化、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减少VC的降解,维持果实较好的感官品质和风味;提高POD活性,抑制PPO活性的上升,降低丙二醛的积累,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果实的成熟与衰老。实验结果表明,250 μmol/L的褪黑素溶液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镉胁迫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及外源褪黑素对烟草镉毒害的缓解作用,本试验以云烟100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镉浓度对烟草幼苗农艺性状、SPAD值、叶片Cd2+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MT)(10、50、100、200μmol/L)预处理对100μmol/L CdCl2胁迫下烟草毒害症状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镉浓度50~200μmol/L对烟苗生长发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外源MT可显著缓解烟草镉毒害。与对照相比,200μmol/L褪黑素处理的云烟100根长、鲜质量、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株高及叶SPAD值分别增加了17.50%、131.89%、70.83%、51.79%、78.43%和87.20%;MDA和叶片镉含量分别降低了42.67%和57.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分别增加了391.20%、3305.57%、332.11%和88.52%。综上,外源褪黑素可通过减少叶片镉富集,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渗透压调控物质来提高烟株自身抗逆性,从而缓解烟草Cd...  相似文献   

7.
增施CO2与LED补光对番茄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棚1号’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秋冬季日光温室里增施不同浓度CO2和LED补光对番茄果实产 量、品质以及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ED补光+增施CO2 1 200 μL/L的处理条件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 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番茄红素的含量,显著增加单果质量、果实颜色,并显著降低果实硝酸盐 的含量。利用顶空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果实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ED补 光与增施CO2提高了番茄特征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如6-甲基-5-庚烯-2酮、β-紫罗兰酮和己醛等,也丰富了其种 类,使番茄果味香浓,香气丰富。  相似文献   

8.
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娜  张辉  马丽  唐坚  乔勇进 《食品科学》2014,35(14):251-255
为研究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肉桂醛对
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人工活体接种法研究肉桂醛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斑的控制作用,及
其对番茄自然发病果实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醛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
用,对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95.6 μg/mL,质量浓度为60 μg/mL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活体条件下肉桂醛能够
有效地抑制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病斑的扩展,以4 000 μg/mL效果最好,且在此质量浓度条件下,对于降低果实质
量损失率,维持番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具有较好的效果。4 000 μg/mL肉桂醛处理能够有
效地控制番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及延长其保鲜期。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探究外源褪黑素对采后杏果实黑斑病抑制效果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将杏果实分别置于50、100、200 μmol/L褪黑素溶液进行减压(0.05 MPa)处理2 min后,常压状态下浸泡8 min,以蒸馏水同样处理作为对照,自然晾干后的杏果实转入温度(0±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放置48 h后,损伤接种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于相同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杏果实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力,及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产生速率、细胞膜渗透率、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显著延缓了杏果实发病率的上升(P<0.05),抑制了杏果实病斑直径的增大,贮藏结束时50、100、200 μmol/L褪黑素处理组杏果实的病斑直径比对照组显著低11.92%、28.49%、19.67%(P<0.05),其中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效果最好;贮藏前期100 μmol/L外源褪黑素处理提高了杏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了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力,诱导了杏果实贮藏前期快速积累H2O2;贮藏结束时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组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39.13%、78.91%(P<0.05),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组杏果实的H2O2含量比对照组显著低19.74%(P<0.05),减少了杏果实内H2O2的积累,延缓了细胞膜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由此说明,外源褪黑素可调控活性氧代谢诱导采后杏果实对黑斑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褪黑素结合丁香酚处理对桃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镇远红桃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处理(0.5 mmol/L褪黑素处理;50 μL/L丁香酚处理;0.5 mmol/L的褪黑素+50 μL/L的丁香酚处理)对桃浸泡5 min,处理后自然晾干在温度(0.5±0.5)℃条件下进行贮藏,研究贮藏期桃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褪黑素结合丁香酚的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果实腐烂率和呼吸强度,延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总酚含量的下降,有效维持SOD活性、APX的活性和PPO的活性。在贮藏期60 d时,褪黑素+丁香酚组果实腐烂率仅为14.65%,而CK组、褪黑素组、丁香酚组的果实腐烂率分别为36.72%,25.63%,22.49%。综上所述,褪黑素结合丁香酚处理能够推迟桃贮藏期的衰老进程,抑制果实品质的下降,更好地保持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含有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 β-cyclase,LYC-B)基因LYC-B中801 bp和301 bp两段保守序列的RNA干扰植物表达载体,农杆菌果实注射法遗传转化紫色番茄果实,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聚合酶链式反应及LYC-B基因表达量鉴定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基因植株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及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干扰LYC-B基因后番茄果实中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和其他类。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中总挥发性物质种类增加了6 种:醛类3 种、酮类2 种、酯类1 种;醇类个数不变;其他类减少1 种。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不变,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减少,酮类、酯类和其他类相对含量增加。特征挥发性物质反-2-庚烯醛、6-甲基-5-庚烯-2-酮、水杨酸甲酯和2-异丁基噻唑等的相对含量增加。番茄红素的含量增加了16.78%,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和总酸等含量增加,β-胡萝卜素和总糖含量变化显著。干扰LYC-B基因不仅影响了番茄果实的挥发性物质,还增加了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总酸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联用技术,分析西洋梨"早红考密斯"不同用量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0℃贮藏后货架期7 d的果实香气成分并对主要贮藏品质指标进行调查,旨在为西洋梨贮藏保鲜提供基本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处理条件下(1-MCP 0.5、1.0μL/L和对照)果实中共鉴定7类62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32种(占总香气成分51.6%);酯类组分是各处理中组分数和香气含量最大的香气类别;1.0μL/L 1-MCP处理条件下果实的香气成分种类数、独有香气组分数、特征香气成分的香气值总和、酯类和萜烯类含量及香气总含量均明显高于另两个处理;1.0μL/L 1-MCP处理条件下果实硬度和腐烂率均显著低于另两个处理,官能评价与香气分析、品质调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枫香叶精油对枇杷低温贮藏的防腐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枇杷采后贮藏时间和维持果实品质,开发安全环保的生物源保鲜剂,用不同体积分数(1、 6 μL/100 mL和10 μL/100 mL)枫香叶精油对枇杷果实进行浸泡处理后,在5 ℃条件下贮藏30 d,每5 d测定腐烂指 数、质量损失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木质素、丙二醛、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果实 的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枫香叶精油可以显著延缓果实硬度上升和木质素的积累,减少果实腐烂、质量损失 和丙二醛含量,减缓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抑制POD和PAL的活性,在果品保鲜的应用领域有较好的前景,其中以 6 μL/100 mL精油处理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及华  关军锋  冯云霄  孙玉龙 《食品科学》2014,35(14):247-250
为保持深州蜜桃冷藏期间良好的品质, 延长贮藏时间, 采用1 . 0 μ L / L 1 - 甲基环丙烯
(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和预贮(8 ℃、5 d转入0 ℃)的方法对采后深州蜜桃进行处理,测定0 ℃冷
藏期间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明显抑制桃果实冷藏期间的呼吸速
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推迟呼吸高峰期的出现;同时延缓了果实软化,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降低了果实的褐
变指数和腐烂指数;预贮促进了果实后熟,但预贮和1-MCP处理均明显降低了贮藏期果实褐变度和酚类物质含量,
二者结合处理对抑制果实褐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外源硝普钠处理对茄子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外源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茄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2.5、25、50 μmol/LSNP处理可有效保持茄子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的下降,其中以25 μmol/L SNP处理最佳。25 μmol/L SNP处理能够减缓茄子萼片的褐变度,延缓果肉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抑制果肉中VC、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的下降,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套袋对桃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对陕西关中主栽品种"阿布白"桃进行了7种不同果袋套袋实验,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果实的香气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桃共检测到89种香气物质,香气物质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对照单层白色塑料膜袋双层外杂内黑纸袋单层黑色无纺布双层外黑内黑纸袋单层外黄内黑纸袋双层外黄内红纸袋双层外红内黑纸袋。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醛类、醇类、酯类和烃类物。与对照相比,套袋提高了果实中醇类物质含量,增加了酸类物质含量,但降低了醛类和酯类物质含量。套袋果实之间的特征性香气成分也存在差异,单层外黄内黑纸袋的内酯类物质较其他果袋含量高,可为果实提供丰富的果香味。综合果袋对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的表现,以单层外黄内黑纸袋对"阿布白"着色效果好,果实硬度大,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适宜,果香味浓,适宜陕西关中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