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链烷烃中较难转化的正庚烷为模型化合物,在铂锡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考察反应温度以及空速对正庚烷转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积空速为10h~(-1)、氢油体积比为1 000、反应压力为700kPa的条件下,以铂锡双金属为重整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560℃时,正庚烷转化率为98.67%,甲苯选择性为51.71%,高温有利于正庚烷转化;低空速有利于脱氢环化反应,当体积空速为2h~(-1)、反应温度为540℃、其余条件相同时甲苯选择性为52.23%,较低空速有利于正庚烷脱氢环化生成甲苯。  相似文献   

2.
以五元环烷烃中最难转化的甲基环戊烷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碱金属K、稀土金属以及反应温度对甲基环戊烷转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铂锡双金属催化剂下,510℃以上高温有利于甲基环戊烷的转化,但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对脱氢异构产物苯的选择性影响不大,高温和低空速更促进裂解反应;添加适量碱金属K,降低了催化剂的酸性,裂解反应减弱,液体收率增加,甲基环戊烷转化率有所下降,产物苯的选择性未受到显著影响;添加稀土金属,甲基环戊烷裂解反应减弱,液体收率增加,较低空速条件下510℃时苯的选择性略有升高,较高空速下转化率降低,540℃时苯选择性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温度555~619℃、压力101.32~202.64 kPa、原料气空速2000~5000h~(-1)条件下,采用Pt-Sn催化剂,在积分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异丁烷催化脱氧实验,建立了包括脱氢和裂解两个反应的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宏观动力学模型。根据实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宏观动力学模型的参数,异丁烷脱氢反应的活化能约为166.78 kJ/mol,异丁烷裂解反应的活化能约为87.56 kJ/mol。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异丁烷催化脱氧反应宏观动力学模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胜利VGO在LHC—11一段法缓和加氢裂化催化剂上,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在氢分压6.86MPa,温度380~410℃,体积空速0.5~2.8h~(-1),氢油体积比为800的条件下,得到了脱总氮反应的动力学模型为Ln 1/1-y=6430158exp(-9870 1/T)1/LHSV;脱碱氮反应的动力学模型为Ln 1/1-Y=2.54×10~8exp(-12100 1/T)1/LHSV所得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拟合良好,精度和置信度令人满意。脱硫反应是一个快速反应,在所有实验条件,即使在高空速下,硫化物转化率均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甲苯和甲醇为原料通过流化床催化工艺选择性制备对二甲苯工艺,考察了催化剂粒度、催化剂积炭、温度、压力、水/甲苯比及甲苯质量空速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压力对转化率和选择性影响较小,在合适的粒度和催化剂积炭范围内,较佳的工艺条件为:500~520℃,水/甲苯质量比0.2,甲苯质量空速2~4 h~(-1)。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甲苯单程转化率可以超过50%,甲醇单程转化率大于98%,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大于8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对甲基乙苯在水汽存在下以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的脱氢过程。开发出具有良好反应性能的多组份铁系脱氢催化剂,在620℃、空速1.0h~(-1)(V)、水/烃比2.5(w)和常压下,甲基乙苯转化率66.8%(w),生成甲基苯乙烯的选择性91.2%(w)。考察了工艺参数对甲基乙苯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及烷基芳烃组成与脱氢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表明烷基芳烃脱氢性能与催化剂类型有关。从不同转化深度时产品的组成分布推测了甲基乙苯脱氢可能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异丙苯为原料采用脱氢方法制备α 甲基苯乙烯(α MS)的工艺。在脱氢装置上对国内的几种脱氢催化剂进行评价与筛选,考察了工艺条件以及温度、空速、水油体积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设计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脱氢法制备α 甲基苯乙烯,其单程转化率可达75%左右,选择性95%左右,产品总收率64%,精馏后产品纯度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炼油厂丙烷气进行了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及再生工艺的研究,在小试评价装置上分别考察反应温度、空速、载气等对丙烷脱氢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再生性能,优化再生条件,并对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和空速的下降,丙烷转化率不断提高,但选择性逐渐下降;在600℃、丙烷空速400 h~(-1)的条件下,丙烷转化率为43.41%,丙烯选择性为81.29%,丙烯收率大于35.29%;经过6次再生后,催化剂性能保持稳定,炼油厂丙烷气不会造成催化剂中毒,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积炭,失活催化剂在550~580℃经过0.5 h的烧炭即可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在负压条件下,研究了乙苯脱氢在催化剂LH375上的反应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由动力学方程计算的反应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转化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8%,平均相对误差为1.1%;选择性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6%,平均相对误差为0.64%。并采用所建模型考察了温度、空速、水油比、出口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发现模型模拟规律完全符合工业生产中乙苯脱氢的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0.
对二乙苯脱氢制取二乙烯基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反应特性研究.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间、对位二乙苯一步脱氢反应r1和二步脱氢反应r2的标准摩尔焓变(Δr H-m)、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Δr G-m)及平衡常数(K-P).结果表明:间、对位二乙苯脱氢热力学性质相近,脱氢反应r1和r2的 Δr H-m一致;相同温度下,脱氢反应r1的 Δr G-m小于脱氢反应r2、K-P大于脱氢反应r2.采用工业GS-11脱氢催化剂,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二乙苯的脱氢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体积空速越低、水比越大、压力越低,二乙苯的转化率和二乙烯基苯的选择性越高、乙基乙烯苯的选择性越低;在常压、温度630℃、水比5:1、空速1.0 h-1的条件下,二乙苯脱氢反应的转化率为82.02%、乙基乙烯苯的选择性为30.97%、二乙烯基苯的选择性为55.43%.实验结果显示间、对位二乙苯脱氢反应r1的性能基本一致,对乙基乙烯苯较间乙基乙烯苯更容易发生脱氢反应r2,且活化能比间乙基乙烯苯更小.  相似文献   

11.
甲醇-乙醇脱氢法合成乙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Cu/Zn/Al/Zr催化剂上由甲醇、乙醇脱氢一步合成乙酸甲酯。考察了温度、压力、进料空速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在240~300℃,液空速1.5~10h-1、压力0.1~1.8MPa均有很好的活性,其中在进料液空速2.5h-1、270℃、0.1MPa压力下醇转化率为47.5%,酯选择性为87.4%,乙酸甲酯在液相产物中占32.6%(mass),乙酸乙酯占11.6%(mass)。  相似文献   

12.
殷玉圣 《石油化工》2012,41(10):1170-1174
在铜系催化剂作用下,4-甲基-2-戊醇(MIBC)进行催化脱氢反应制备了甲基异丁基酮(MIBK),考察了原料组成、反应温度、LHVS、N2与原料的配比对脱氢反应的影响,分析了催化剂的耐热性能,并对使用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IBC脱氢反应的较佳条件为:反应压力0.1 MPa、反应温度190~230℃、LHVS在1.00 h-1以下、原料中MIBK和MIBC的总含量大于99%(w),在此条件下,MIBC转化率可控制在60%以上,MIBK选择性可达到98%以上。以脱氢产物直接作为脱氢原料进行循环脱氢实验时发现,经过4次脱氢反应后,产物中MIBK含量达到98%(w)以上。催化剂经耐热处理后,MIBC转化率下降了11.5%,MIBK选择性基本不变。表征结果显示,与使用前的催化剂相比,使用后及耐热后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减小,活性组分铜晶粒的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尿素均匀沉淀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用H2-TPR、XRD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将Cu/SiO2催化剂用于催化乙酸乙酯加氢制备乙醇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物配比和液态空速对乙酸乙酯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Cu/SiO2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起始还原温度。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压力3.0MPa、氢气与乙酸乙酯的摩尔比60、液态空速1.0h-1,在此条件下,乙酸乙酯转化率可达96.2%,乙醇选择性为97.8%。  相似文献   

14.
顺酐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耦合法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原粒度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对顺酐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耦合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性能;采用XRD和俄歇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和助剂Zr的含量以及竞争吸附剂对催化剂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Cu质量分数15%,Zn质量分数10%,Zr质量分数3%~5%,柠檬酸为竞争吸附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30~240℃,压力0.03~0.05 MPa,原料液态空速0.3~0.5 h-1,1,4-丁二醇与顺酐的摩尔比1.6。在该反应条件下,顺酐转化率、1,4-丁二醇转化率和γ-丁内酯选择性均约为99%。  相似文献   

15.
以球形γ-Al2O3为非均相水解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内研究了碳酸乙烯酯(EC)水解合成乙二醇(EG)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条件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LHSV、n(H2O)∶n(EC)及反应压力对EC水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非均相催化EC水解合成EG的较佳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170~180℃、LHSV=0.8~1.5 h-1、n(H2O)∶n(EC)=1.7~3.0、反应压力1.0~1.8 MPa,在此条件下,EC转化率达到98.4%,EG选择性为100%。500 h的催化剂稳定性实验及其表征结果显示,γ-Al2O3催化剂孔结构保持良好,能够维持高效、稳定的催化活性,为EC水解合成EG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己烷在β沸石负载碳化钼催化剂上的异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β沸石负载碳化钼催化剂。XRD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正己烷作为碳源得到了对异构化具有活性的β-Mo2C。通过连续流动固定反应装置,以正己烷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氢烃比对β-Mo2C/β沸石催化剂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70~275 ℃、 压力1.0~1.5 MPa、体积空速1.0~1.5 h-1、氢烃体积比200:1的条件下,当正己烷转化率为80%时,选择性和异构体收率分别达到71%和57%。  相似文献   

17.
将裂解C5馏分资源经选择性加氢、醚化,合成了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为满足醚化催化剂的要求,进行了蒸汽裂解C5双烯烃选择性加氢工艺研究,对裂解C5双烯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反应压力、空速、反应温度、氢烯摩尔比对双烯烃选择性加氢的影响,得出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压力0.5~1.5 MPa,温度45~80℃,空速10~2.0 h-1 ,氢烯摩尔比大于1.1。  相似文献   

18.
采用次磷酸镍过量浸渍-分解法制备了Ni2P/SAPO-11催化剂,通过低温N2吸附-脱附、XRD、HRTEM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正庚烷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条件、Ni2P负载量对正庚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与Pt/SAPO-11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2P/SAPO-11催化剂具有与Pt基催化剂相当的异构化选择性,但异构化活性和芳构化选择性较低;Ni最佳负载量(w)为4%,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0 ℃、压力0.5 MPa、氢烃体积比500、体积空速1 h-1,在此条件下正庚烷的转化率为73.0%,异构化选择性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