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陆馨  辛忠 《化工学报》2006,57(4):959-963
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将聚苯乙烯核微球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溶液混合,加入氨水使硅烷水解产物在核表面缩合交联,制备出微米级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核壳微球.采用TEM、粒径分布仪、EDX、TG等对核壳微球的形貌、粒径、表面成分和热失重进行了表征.将核壳微球作为光散射剂添加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中,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光散射材料.当SS6核壳微球的添加浓度为1%(质量)时,制得的PMMA样片(2 mm)的雾度为88.16%,透光率为72.5%;当SS6添加浓度为2%(质量)时,其雾度为92.13%.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碳酸酯(PC)作为基材,分别添加不同含量和粒径的有机硅类、丙烯酸类或硫酸钡等3种光扩散剂,通过挤出造粒和注塑成型等工艺制备了光扩散PC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光扩散剂的微观结构及其在PC基材中的分散情况,分析了光扩散剂的含量、粒径、种类及PC材料厚度对光扩散PC材料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相对于硫酸钡光...  相似文献   

3.
以环氧丙烯酸酯( G500-P)、三乙烯四胺( TETA)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 CR-39)为反应体系,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微米级环氧丙烯酸酯微球( EAMs)消光母液。改变反应体系中 G500-P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控制 EAMs的粒径。通过 UV固化的方法将复配的消光母液与透明 UV固化涂料制成光扩散膜,探究了 CR-39与 G500-P不同质量比时制得的消光母液以及母液添加量对光扩散膜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光扩散膜的实际消光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选用 CR-39与 G500-P质量比为 7∶3制得的消光母液,添加量为 10%时,光扩散膜的透过率达到 84. 2%,同时雾度高达 85. 4%,光扩散膜兼具高透过率与高雾度。与传统直接共混微球的方式相比,添加消光母液能有效解决微球在共混过程中团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有机硅微球作为光扩散剂填充到聚碳酸酯(PC)中制备光扩散板,研究了光扩散剂粒径大小对光扩散板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光学性能而言,随着粒径的增大,光扩散板的透光率增加,雾度减小;就力学性能而言,随着粒径的增大,光扩散板的拉伸强度升高,缺口冲击强度下降。实验中有机硅光扩散剂的最佳粒径为2μm,此时光扩散板同时具备较高的透光率和雾度且满足使用时力学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陆馨  辛忠  李春 《化工学报》2011,62(2):539-544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苯乙烯)种子微球,再将种子微球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溶液混合,加入氨水使硅烷水解产物在种子微球表面缩聚,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苯乙烯)/聚硅氧烷核壳微球。采用SEM、TEM、粒度分析仪和FTIR对微球的形貌、核壳结构、粒径和化学组成等进行表征。发现在合成种子微球时提高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共聚单体中的投料比,可使相应核壳微球的折光指数下降。将核壳微球作为光散射剂添加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制备出光散射材料。结果表明,核壳微球可显著提高PMMA样片的雾度,且PMMA样片的雾度随着核壳微球与PMMA的折光指数之间差值的增加而增加;当核壳微球的添加浓度为2%~3%(质量)时,制得的相似文献   

6.
以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硅橡胶微球的悬浮液,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得到硅橡胶微球。分析了硅橡胶微球的热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及比表面积的大小。将硅橡胶微球作为光散射剂添加到聚苯乙烯(PS)树脂中,制得光散射基材。考察了微米级的硅橡胶微球对PS的光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橡胶微球能够在PS树脂中良好分散,能够大幅度提高PS的雾度,当光散射基体中硅橡胶微球质量分数为0.2%时,PS样片(厚度0.9 mm)雾度为88%,透光率为78%。  相似文献   

7.
以聚碳酸酯(PC)为基材,丙烯酸类和有机硅类树脂作光扩散剂,研究不同种类、用量和粒径的光扩散剂对PC基光扩散材料力学性能、透光率和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有机硅类光扩散剂对PC基光扩散材料的拉伸强度基本无影响,对缺口冲击强度有一定影响。光扩散剂的粒径在一定范围内对PC基光扩散材料的雾度有影响,粒径大的其雾度稍高。光扩散剂用量对PC基光扩散材料的透光率和雾度影响较大,添加质量分数为0.3%的有机硅类光扩散剂C时,PC基光扩散材料的有效光扩散系数达到76.7%,透光率为80.8%,雾度为94.9%,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PP(聚丙烯)为基体材料,分别添加发泡剂母粒、发泡剂和助剂母粒及发泡剂、助剂、成核剂母粒,在二次开模条件下注塑制备微发泡PP复合材料,分析了发泡助剂及成核剂对微发泡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发泡助剂以后,PP体系的发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助剂和成核剂同时添加,微发泡PP体系的发泡质量最好,泡孔平均直径为26.79μm,泡孔密度达到4.76×106个/cm3。  相似文献   

9.
《塑料》2014,(1)
通过双螺杆挤出混合及注射成型制备基于PMMA不同光扩散剂含量及表面添加微结构光扩散板。介绍了光扩散剂及微结构对光扩散板光学性能的影响。光扩散剂能降低透过率和提高雾度,不添加微结构,光扩散剂质量分数为0.8%时,试样透过率87.97%,雾度94.45%,扩散效果较好。光扩散剂含量较低时,微结构使光扩散板的雾度大幅度提高,透过率下降很小。  相似文献   

10.
以无卤阻燃剂为改性剂、大有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切片为基体熔融挤出制得无卤阻燃母粒,并将其与半消光PET切片共混熔融纺丝得到阻燃PET预取向丝(POY),再经加弹得到阻燃PET拉伸变形丝(DTY),探究了加工工艺对阻燃母粒制备的影响,评价了阻燃母粒的物性指标和热稳定性,并研究了阻燃母粒添加量对纤维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母粒的较佳制备工艺为阻燃剂质量分数40%、熔体温度265℃、螺杆转速200 r/min、切粒机转速35 Hz;阻燃剂在PET基体中均匀分散,加入后不影响PET切片的特性黏数和熔点等物性指标,且提高了PET的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当添加的阻燃母粒质量分数为6%~12%时,制备的阻燃PET POY的力学性能与常规PET POY接近;当添加的阻燃母粒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阻燃PET DTY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达31.8%。  相似文献   

11.
顾玥  段成  杜中杰  张秀生  张晨 《中国塑料》2019,33(2):52-56,68
通过悬浮聚合和超交联两步法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改性聚苯乙烯微球用作血液净化材料。首先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亲水改性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微球(MPPS),然后将MPPS微球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无水氯化铝为催化剂进行后交联处理,制备了含有介孔结构的、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聚苯乙烯(HCLPS)多孔微球。采用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仪器分析表征了微球的结构和形貌,并测试了HCLPS微球的吸水性和戊巴比妥钠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超交联反应可以显著提高微球的比表面积,并且随着马来酸酐(MAH)含量增加,微球的吸水性和戊巴比妥钠吸附性能提高;当MAH含量为20 %(质量分数,下同)时HCLPS微球的戊巴比妥钠吸附率为91.90 %。  相似文献   

12.
许冬峰  冯新星  张卫东  潘凯 《中国塑料》2019,33(3):17-21,27
利用双端羧基封端的聚酰胺1012(PA1012)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熔融嵌段共聚合,合成了聚酰胺1012型的热塑性弹性体(TPAE)。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确定合成了PA1012-b-PTMG嵌段共聚物,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对其结晶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失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溶解性分析等方法对弹性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PA1012-PTMG弹性体,具有较高的熔点(>180 ℃)与较高的热分解温度(>420 ℃),力学性能与耐溶剂性能优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箱式发泡制备了三(3DOPO2羟基丙基)1,3,5三嗪2,4,6三酮(TGD)/三(3DOPO丙基)1,3,5三嗪2,4,6三酮(TAD)单独添加和分别与可膨胀石墨(EG)复配阻燃的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s)。利用极限氧指数仪(LOI)、锥形量热仪,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TAD和TGD在RPUF中的阻燃行为。结果表明,TAD和TGD均能提高RPUF的LOI值,降低RPUF的总热释放量,平均有效燃烧热和热释放速率峰值,并且TGD对这些数值的影响明显大于TAD;随着EG的加入,TGD/EG/RPUF体系表现出比TAD/EG/RPUF更高的LOI值和残炭产率。  相似文献   

14.
对2种高密度聚乙烯(PE-HD)土工膜专用料TR131和DQTG3912,在分析其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升温淋洗分级与连续自成核退火联用技术对支链结构及分布进行了系统表征,并与产品的力学性能相关联。高温碳谱核磁共振分析表明,DQTG3912比TR131具有更高的共聚单体插入量,支化度分别为6.7个/1000C和5.9个/1000C;DQTG3912低温级分的片晶厚度较高,高温级分片晶厚度较低;表明DQTG3912样品虽然含有较多的短支链,但在更容易插入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处的分布较少,而在高相对分子质量处分布较多,更接近理想的短支链分布,有利于形成分子链间的系带分子,增强拉伸强度及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产品力学性能的表征结果与链结构的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可再生的二聚脂肪酸来制得改性环氧丙烯酸酯。首先将二聚脂肪酸和环氧树脂按不同比例反应得到改性环氧树脂,再通过与丙烯酸的开环反应引入丙烯酸酯基团,从而制得2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ED21、ED32)。用GPC表征了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热性能及不同条件下的光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商品化双酚A二环氧丙烯酸酯(6104)进行了涂膜性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光固化过程双键转化率可以达到90%,与6104相比改性树脂涂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附着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熔体静电纺丝的拉伸机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对静电纺丝电场分布进行模拟仿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在COMSOL软件中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模拟,最后进行试验验证,得出二级拉伸的纺丝效果更好,与模拟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冷杰  许祥  陈宁  吴俊杰  王琪  张杰 《中国塑料》2019,33(1):48-52
研制了一种基于锥形螺杆挤出单元的桌面式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机,采用锥形螺杆塑化聚合物并挤出丝条,配合沉积平台的运动打印制品。使用聚乳酸(PLA)、 高密度聚乙烯(PE-HD)材料对设备挤丝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打印参数包括电机脉冲频率、走丝间距、层厚等对 PLA 拉伸样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锥形螺杆挤出式 FDM 打印机具有较好的打印效果,合适的电机脉冲频率、走丝间距、层厚等工艺参数可以使打印制件获得较好的表观质量和强度,而较大的走丝间距使制件的拉伸强度下降了约20 %。  相似文献   

18.
以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将一定浓度的聚醚砜(PES)通过静电纺丝获得具有串珠结构的纳米纤维毡,并且发现通过提高制备过程中空气相对湿度可进一步获得形貌均一且无串珠结构的纳米纤维。采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扫描电镜与水接触角测量仪等对PES纤维毡的形貌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系统表征。在相对湿度(RH)为0.20 g/mL时获得串珠状PES纳米纤维,其具有不同的珠长径比。当RH值增加到60%时,获得均匀的无珠子纳米纤维毡。此外,在此条件下,随着PES浓度的增加,纤维的平均直径,比表面积和累积孔容均逐渐增加。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不同PES纤维毡样品对双酚A(BPA)的吸附量及吸附速率,发现具有更大比表面积和更好亲水性能的PES纳米纤维毡能够吸附更多的BPA,在RH=60%时,PES浓度为0.22 g/mL的比表面积为31.33 m^2/g,水接触角为108°,对BPA的吸附量可达8.28 mg/g,且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邱瑶  冯维  许健哲  张振宇  张扬 《中国塑料》2019,33(10):110-119
综述了近几年来基于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制备方法、电磁损耗特点及损耗机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材料的选择和纤维的缠绕方式提高了复合材料输电杆塔的力学性能,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杆塔、碳纤维增强GFRP杆塔在标准检验荷载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杆塔的刚度,杆塔最大位移相对减小20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纱丝螺旋缠绕结合单向布纵向缠绕的线型缠绕方式,计算不同缠绕角度复合材料杆体的等效模量,分析纤维取向对碳纤维增强GFRP输电杆塔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纤维缠绕设计角度为纵向缠绕角20 °,螺旋缠绕角50 °~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