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GLP)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单独和联用GLP与5-FU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应用联合指数法分析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碘化吡啶(PI)标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GLP联合5-FU对HCT-116细胞周期和凋亡抑制率的变化。结果:MTT法测定结果显示GLP和5-FU单独用药均能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GLP(>659μg/mL)联用5-FU(>1.6μg/mL)联用呈协同效应(CI<1),与5-FU单独用药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给药48h后,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FCM检测凋亡显示两药联合作用24h后,5mg/mL GLP联合50μg/mL 5-FU的凋亡率为36.14%,高于5-FU(50μg/mL)单独用药组(26.07%);1.25mg/mL GLP联合12.5μg/mL 5-FU、2.5mg/mL GLP联合25μg/mL 5-FU、5mg/mL GLP联合50μg/mL 5-FU作用48h后,凋亡率分别为20.95%、32.87%、30.01%,均高于5-FU(50μg/mL)单独用药组(14.51%)。联合用药组可使HCT-116细胞阻滞于S期。结论:较高质量浓度的GLP与5-FU联用具有协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中的挥发油,以得油率为评价指标,以料液比、冷浸时间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花椒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g/mL)、冷浸时间2.5 h、提取时间4.7 h,得油率可达9.284%。采用MTT法检测花椒挥发油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得花椒挥发油对HeLa、A549、K562 三种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1.2±0.2)、(6.26±0.05)、(1.37±0.03) mg/mL。表明花椒挥发油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且对3 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昆布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热水浸提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和复合酶法3 种方法提取的昆布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后昆布多糖的提取条件为,热水浸提法:提取温度85 ℃、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80(g/mL),此条件下多糖平均提取率为5.97%;超声辅助提取法: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90(g/mL),此条件下多糖平均提取率为5.81%;复合酶法:木瓜蛋白酶75 U/g、果胶酶15 000 U/g、纤维素酶108 000 U/g、pH 5、温度50 ℃、料液比1∶70(g/mL)、时间3 h,此条件下多糖平均提取率为14.29%。不同提取方法对昆布多糖的成分有显著影响,复合酶法提取的昆布多糖的溶解性显著优于水浴和超声提取。提取的昆布多糖中均具有少量蛋白质或多肽存在,并且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噻唑蓝(MTT)实验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昆布多糖具有不同的抗肿瘤活性,其中超声辅助提取多糖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复合酶法所得多糖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纳豆脂肽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作用。方法:通过酸沉、有机溶剂提取以及活性炭吸附等方法从纳豆发酵液中提取纳豆脂肽。MTT法测定纳豆脂肽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纳豆脂肽对MCF-7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纳豆脂肽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纳豆脂肽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其IC50为3.68μg/mL。纳豆脂肽可以影响MCF-7细胞的凋亡率,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结论:纳豆脂肽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引起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山东北虫草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蒸馏水依次提取北虫草不同极性部位。以乳腺癌MCF-7细胞、食管癌ECA-109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北虫草不同极性部位对MCF-7细胞、ECA-109细胞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石油醚部位在100μg/ml浓度时,对MCF-7细胞、ECA-109细胞和A549细胞的抑制率较强,乙酸乙酯部位在50,100μg/ml浓度对ECA-109细胞的抑制率较强。结论北虫草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通过黑果枸杞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抑制活性来进一步探讨黑果枸杞总黄酮抗肝癌活性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黑果枸杞总黄酮对正常肝细胞LO-2的存活率和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率来确定最佳给药时间和浓度,用已确定的三种浓度总黄酮纯化物(25、50和100 μg/mL)和20 μg/mL顺铂给药48 h,再利用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情况以及用检测细胞凋亡相关酶的活性,初步考察黑果枸杞总黄酮活性。结果:黑果枸杞总黄酮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可高达98.27%。同时可能通过上调Bax和Caspase-3酶活性,下调Bcl-2酶活性来诱导HepG-2肝癌细胞的凋亡。黑果枸杞总黄酮纯化物诱导HepG-2肝癌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进而使细胞停止分裂。结论:黑果枸杞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肝癌活性,对相关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考察灵芝孢子油番茄红素复合物(LZFQ)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用MTT法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胃癌细胞(BGC823)、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活力进行检测,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LZFQ的体内抑瘤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对其抗肿瘤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体外细胞活力实验表明LZFQ对4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对A549细胞的抑制最明显(IC50=0.49 mg/mL)。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LZFQ可以浓度依赖性的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实验表明,LZFQ浓度依赖性地降低抑凋亡蛋白Bcl-2的水平、并提高促凋亡蛋白Bax及Caspase-3的水平。裸鼠移植瘤实验中,LZFQ给药剂量为2.00 g/kg(高剂量组)、1.00 g/kg(中剂量组)和0.50 g/kg(低剂量组)时,对裸鼠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60.58%、51.92%和43.27%,其中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机制研究表明,LZFQ可以浓度依赖性诱导细胞凋亡,并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该研究结果表明LZFQ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为灵芝孢子油类产品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蜂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蜂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以蜂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SE-P)为原料,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研究其对U937、95 D、SGC-7901和TE-1等4株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并与市售蜂胶乙醇提取物(ME-P)和蜂胶超临界CO2萃余物的95%乙醇提取物(RE-P)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对比.SE-P在体外对细胞U937、95D、SGC-7901和TE-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17.42μg/mL、138.92μg/mL、37.76μg/mL和67.89μg/mL.除95 D细胞外,SE-P对其它3株肿瘤细胞的最高抑制率均高于ME-P和RE-P.蜂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SE-P)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药黏蛋白的两种提取工艺及其对食道癌细胞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恩施州红细毛山药为实验材料,探索了从山药全粉中提取山药黏蛋白的工艺,比较了酶解絮凝法和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两种工艺的优劣,并研究了山药黏蛋白对人食道癌细胞EC-109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如下:水提醇沉法最高得率为1.98%,最适料液比为1∶25、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2h;酶解絮凝法得率最高达4.25%,絮凝时最适p H为9、壳聚糖最适浓度为10g/L。利用提取的山药黏液蛋白作用于人食道癌细胞EC-109的实验结果表明,五种稀释浓度的黏液蛋白对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在200倍稀释情况下,对EC-109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COLO205人结肠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黄芪多糖(25μg/mL、50μg/mL、100μg/mL)与结肠癌细胞共同培养24、48、72h,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0μg/mL以上浓度的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COLO205人结肠癌细胞株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30.0%,P〈0.01),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处理组(50μg/mL、100μg/mL)PCNA表达降低,细胞凋亡增加(凋亡指数〉31.47%,P〈0.01)。结论:黄芪多糖使COLO205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PCNA表达降低,可能是黄芪多糖抗肿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杰  李雅双  包瑛  刘春兰 《食品科学》2015,36(22):57-62
为了获得微波提取新疆阿魏根多糖的最佳工艺,以及新疆阿魏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新疆阿魏水溶性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进行试验设计,以所得多糖质量与苯酚硫酸法测得的多糖含量百分数的乘积作为优化指标,并检测新疆阿魏根多糖体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0∶1(mL/g)、提取时间13 min、提取温度80 ℃、微波功率600 W,多糖实际得率为6.93%,接近于理论值。新疆阿魏根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当质量浓度为1 000 μg/mL时,新疆阿魏根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67%,作用接近于VC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生物酶法提取锁阳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较高的锁阳多糖得率,以河西锁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生物酶技术进行锁阳多糖提取工艺及活性的研究,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纤维素酶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对锁阳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ethlthiazoletrazolium,MTT)法评价锁阳多糖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锁阳多糖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g/mL)、超声功率300 W、酶解温度60 ℃、超声时间10 min、加酶量1.8%、酶解时间90 min、pH 5.5。最优条件下锁阳多糖得率达3.01%。MTT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多糖对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中心复合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的工艺,以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radical,ABTS+•)清除能力、Fe2+螯合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和N,N-二甲基-对苯二胺(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DMPD)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连钱草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的最优工艺为pH 7.2、液固比32∶1(mL/g)、超声功率270 W、超声时间8 min,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在4.95%~5.12%范围内。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连钱草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0.51±0.04)μmol Trolox/mg,ABTS+•清除能力为(0.69±0.04)μmolTrolox/mg,Fe2+螯合力为(0.51±0.29)μmol EDTA/mg,FRAP值为(3.45±0.03)μmol Trolox/mg,DMPD自由基清除能力为(0.17±0.01)μmol Trolox/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微波-超声波联合辅助提取法优化笋壳多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提取次数对笋壳多糖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做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笋壳多糖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同传统热水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超声波联合辅助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200 W、超声波功率750 W,笋壳多糖得率为2.76%,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37.63%;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17、0.43 mg/mL和大于16 mg/mL。微波-超声波联合辅助提取法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热水浸提法。结论:微波-超声波联合辅助提取笋壳多糖比传统热水浸提具有耗时短、效率高等优点,笋壳水溶性多糖具有显著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离子液体辅助萃取半边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半边莲中芦丁、槲皮素、柚皮素、橙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B)-乙酸溶液(A,pH 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5 nm;柱温35 ℃。结果: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指标,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80%、固液比1∶80(g/mL)、萃取时间30 min、离子液体浓度0.6 mol/L。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芦丁、槲皮素、柚皮素、橙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分离效果良好;定性检出限(RSN = 3)依次为0.001 2、0.002 3、0.002 6、0.000 2、0.001 0、0.000 6 μg/mL;样品回收率为91.77%~102.53%。结论:该萃取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为半边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谢飞  李伟  陈美珍  余杰 《食品科学》2016,37(13):209-213
目的:研究野生蝉花多糖(wild Cordyceps sobolifera polysaccharide,CSP)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考察不同剂量蝉花多糖体外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并以移植性S180实体荷瘤小鼠为模型检测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机体免疫系统各项生化指标的测定,初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当蝉花多糖质量浓度为400~800 μg/mL时,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当作用质量浓度为800 μg/mL时,抑制率达到61%。体内实验表明,蝉花多糖高剂量组(200 mg/(kg·d))、低剂量组(100 mg/(kg·d))均有一定抗肿瘤活性。当多糖给药剂量为200 mg/(kg·d)(以体质量计)时,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率达到42.9%;同时,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显著增大(P<0.01),并激活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对抗氧化应激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野生蝉花多糖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原因可能与增强免疫调节能力及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厚朴多糖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厚朴多糖的工艺;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二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清除能力,Fe2+螯合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为指标,探究厚朴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厚朴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7.3、液固比32∶1(mL/g)、提取温度78 ℃、提取时间139 min,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3.35%~3.52%。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厚朴多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力为(18.72±2.12) μmol VC/m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0.59±0.05) μmol Trolox/mg,ABTS+•清除能力为(0.57±0.04) μmol Trolox/mg,Fe2+螯合力为(0.38±0.02) μmol EDTA/mg,FRAP值为(2.19±0.31) μmol Trolox/mg。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类球红细菌中番茄红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和  王君为  赵越 《食品科学》2015,36(10):16-22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有机溶剂提取类球红细菌中番茄红素的工艺。以每克菌体提取所得番茄红素的量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皂化时间、料液比、超声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自变量,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类球红细菌番茄红素提取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番茄红素提取的回归模型,确定了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皂化时间28 min、料液比1∶86(g/mL)、超声时间11 min、提取次数2 次。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提取量为9 326.48 μg/g。本实验所得工艺方法切实可行,为类球红细菌工业化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法对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溶剂体积、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提取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甲醇为提取溶剂、固液比1∶6(g/mL)、超声提取时间20 min、提取2 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中藏花素和藏花酸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 m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不高于0.07 μg/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3.51%~96.00%,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94%。该方法准确度高、简单、快速,可适用于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中藏花素和藏花酸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