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葡萄延迟栽培中,研究了红地球葡萄成熟后期不同数量成龄叶片对葡萄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SOD和POD活性、挂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葡萄保留10片以上成龄叶片,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和延长挂藏期。建议在天祝高寒冷凉区葡萄延迟栽培中可将成熟后期每穗果保留10片成龄叶片,作为提高葡萄品质和延迟采收时期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2.
高寒冷凉区是葡萄露地栽培的“禁区”,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利用阳光和冷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优质高效延后栽培,鲜果产期调控在元旦、春节采收,市场需求十分广阔,经济效益极高。  相似文献   

3.
高寒冷凉区是葡萄露地栽培的"禁区",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利用阳光和冷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优质高效延后栽培,鲜果产期调控在元旦、春节采收,市场需求十分广阔,经济效益极高.  相似文献   

4.
高寒冷凉区是葡萄露地栽培的"禁区",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利用阳光和冷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优质高效延后栽培,鲜果产期调控在元旦、春节采收,市场需求十分广阔,经济效益极高.  相似文献   

5.
高寒冷凉区是葡萄露地栽培的“禁区”,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利用阳光和冷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优质高效延后栽培,鲜果产期调控在元旦、春节采收,市场需求十分广阔,经济效益极高。近年在甘肃天祝县海拔2400~2800m、年平均温度.1.6~1℃的高寒冷凉区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不同栽培架式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架式栽培管理的红地球葡萄产量、果实品质、色泽、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各不相同。2005-2006年,我们对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主产区的红地球葡萄生长结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总结、筛选符合伊犁气候条件、葡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方便的栽培架式。  相似文献   

7.
红地球葡萄栽培情况综述--兼谈陕西红地球葡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全国的一些葡萄产区掀起了发展红地球葡萄的热潮,而陕西的热度更高。鉴于建国以来各地(包括陕西)葡萄基地建设几次大起大落,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将与红地球栽培有关的一些情况做一简介,供科技人员指导生产和广大投资者的参考。1 红地球在我国的栽培和贮藏性表现1.1 红地球栽培的适应性 红地球于1987年引入我国。它首先是在一些高校和果树科研机构中进行了一些品种适应性研究;此后才逐步走入生产领域。应该说科研机构对它的评价具有准确性和说服力。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我国唯一从事葡萄栽培及酿酒的专业机构)其研究…  相似文献   

8.
葡萄延迟栽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延迟栽培作为葡萄设施栽培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调节葡萄果实成熟期实现葡萄鲜果的周年供应,提高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葡萄延迟栽培的品种选择、结果母枝的培育、延迟栽培的相关技术与措施等内容,并指出了葡萄延迟栽培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红地球葡萄于7月中旬~8月上旬成熟。在此期间,由于南北半球红地球葡萄主产区均无鲜果供应市场,本产区又邻近东南亚,具有区域优势,使这里的优质红地球葡萄成了抢手货。由于春季连续的干热与高原强光照,葡萄可溶性固形物普遍超过17度,色泽艳丽,为大理白族等西南地区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仅宾川县就栽植红地球葡萄近1000hm2,并且本县还有大量可耕荒地,其气候和地域经济优势为红地球的不断扩延展现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红地球葡萄商业品质的相关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7年,由美国育种家欧姆教授培育的红地球品种引入我国,1997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发展,至今红地球葡萄栽培面积已达4万余公顷,成为鲜食葡萄中仅次于巨峰葡萄的第二大品种。但是,我国生产的红地球葡萄在质量上绝大多数达不到美国等国进口红地球葡萄的标准。究其根源,除我国葡萄栽培者“重产轻质”,在施肥上“重氮轻磷钾”、“重化肥轻有机肥”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栽培者对依据该品种特性所获得的葡萄品质与商业品质之间的巨大差距及相关栽培技术不甚了解。一些消费者依照进口果的标准衡量,称进口的红地球葡萄为“美国…  相似文献   

11.
泽香葡萄延迟栽培是大泽山鲜食葡萄产区采用的一种设施栽培新模式。在发芽前,当气温上升到5℃~7℃时,白天用草帘等材料进行覆盖,晚上通风降温可延迟泽香葡萄发芽及生长发育,使成熟和采收期延迟至元旦或春节,实现了推迟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于2008年春在日光温室进行葡萄一年两收栽培试验示范研究.当年幼树生长健壮,生长量平均可达5.5m,个别植株还有少量结果.2009年,一次果于5月5日成熟,最晚的红地球6月底成熟;二次果11月下旬到12月底成熟,日光温室葡萄一年两收试验获得初步成功,在同一温室中实现当年促早、延迟栽培两项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避雨设施的推广应用,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涉及的区县范围包括双流、彭山、广汉、德阳、龙泉驿等.由于采取了避雨设施栽培技术,红地球葡萄真菌性病害大大减轻,果实成熟期可以避开高温多雨伤害,留树保鲜期也明显延长,葡萄栽培综合经济效益由此显著提高,成为本地观光与自采葡萄园的首选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4.
葡萄延迟栽培是借助设施及配套技术,以推迟成熟期,延迟采收的一种栽培模式。葡萄的生长季节一般比露地栽培推迟1~3个月,果实上市期在11月至下年的1月,可以填补葡萄冬季鲜果供应不足的空缺,且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甘肃、宁夏、河北等地区,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适宜葡萄延迟栽培发展,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甘肃省永登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总结了两地葡萄延迟栽培的主要技术,对该技术特点、要求及设施温度调控措施等进行综述,能够为葡萄延迟栽培技术在我国其他地方推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中果实质量和产量,于成熟期进行了氨基酸液肥灌根。结果表明,灌根后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灌肥2次的处理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浙江省红地球葡萄栽培中遇到的产量不稳定,果粒偏小,果实着色度较差和含糖量较低,果实白腐病较易发生4个问题,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到实现红地球葡萄稳产、大粒、优质、节本、安全、增效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 实验园红地球葡萄种植概况 实验园红地球葡萄从2007年种植就应用"数字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液肥灌根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中果实质量和产量,于成熟期进行了氨基酸液肥灌根.结果表明,灌根后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灌肥2次的处理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葡萄设施延后栽培是高寒冷凉区葡萄栽培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葡萄种植技术的一次新飞跃。为了加强红地球设施葡萄园的标准化管理,促进苗木快速生长,达到早成形、快长树、早结果、早丰产、品质优的目的,对冷凉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利用其独特的光热气候优势,对避雨棚内的‘阳光玫瑰’葡萄进行延迟栽培,于8月中旬进行修剪,通过单氰胺破眠技术促使葡萄进入正常生长周期,9月上旬萌芽,10月中旬盛花期,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果实成熟,栽植第二年亩产量可达2000 kg。通过延迟栽培果品集中供应元旦至春节市场,亩产值约10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本文从避雨棚搭建及架式选择、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水肥调控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云南干热河谷区‘阳光玫瑰’延迟栽培关键技术,为本地区及类似气候条件的产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冷凉地区红地球设施栽培迟采技术的研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由于产期集中、季节性强,冬季市场主要是贮藏葡萄.因此,冬季上市的新鲜、优质、大粒鲜食葡萄售价很高.甘肃农大葡萄课题组针对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利用高寒冷凉地区(海拔2150~2500m)气候冷资源,在年平均温度0~4.5℃、无霜期只有90~120d的传统农业气候资源劣势地区,研究了美国红地球葡萄优质、高效设施栽培延迟采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