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装车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霍雪艳  沈万军  宋蓓 《城市勘测》2012,22(1):30-33,48
随着城市的蓬勃发展,城中村的改造和管理变得非常重要。而城中村改造的管理与审批涉及规划、土地、环保等多方面空间信息。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信息,为城中村改造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基于GIS的城中村改造日常办公就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为例,研究了基于GIS的城中村改造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小城市“城中村”规划改造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建设与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周边扩张发展的过程中,征用了农民的土地,使农业用地成为建设用地,原有的农村居民点保留了下来,成为城市中的农村,我们称之为“城中村”。目前,“城中村”的现状与城市的发展很不协调,已成为中小城市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急需改造建设。我们通过广东省茂名市的黄竹小区规划方案的分析研究,力图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和可行性。黄竹小区位于广东省茂名市茂名河东区东部,靠近城市快速干道高水公路,南北宽约517米,东西长约417米,规划面积约21公顷…  相似文献   

3.
王涛 《规划师》2012,28(Z1):80-84,88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土地资源的紧缺,城中村改造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财力、人力、权益、计划等方面的问题,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研究以市场主导为切入点,针对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规划设计实践,提出市场化城中村改造的规划设计对策,即通过城中村专项规划来保证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政策,以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引导市场化城中村改造,形成规划管理与公众参与并重的机制,以分期开发滚动平衡的思路评价市场化城中村改造的优劣,充分运用社区模式打造混合住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8):138-139
城中村作为我国二元经济体接结构下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与旧式农村的一种结合体。它是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地域现象。它的存在,在城市内部形成独特的城乡二元化格局,在经济、社会、环境、景观、文化等方面导致一系列问题,给城市面貌、建设管理、土地的集约利用、城市的精神文明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各地政府纷纷开展城中村改造工程。但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学界对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讨。本文将从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以武汉市"江堤模式"为例,探讨城中村改造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和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收紧的背景下,山东省莱芜市在推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城中村改造容量扩张成为不可避免的环节。由于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极不完善,不能满足城中村改造后带来的容量扩张,给城市建设带来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以莱芜市为例,提出城中村改造后容量扩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襄阳市王寨社区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为襄阳市其他城中村改造提供借鉴的坐标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土地资源的紧缺,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挖潜,城中村改造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受限于传统规划依据的片面性、滞后性和模糊性,传统城中村改造规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进入大数据时代,相较于传统规划依据与方法,大数据为改造规划提供了全面、丰富的基础数据,带来了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为实现公共利益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公众参与途径。与此同时,大数据对改造规划方法的革新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作为响应,应当建立辅助城中村改造规划编制的数据监控系统,并基于此,推动规划任务的产生、进行与完成,最终达到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改造要遵循规划控制,均衡好政府、村集体和地产商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采用整体搬迁改造模式,也可以采用滚动开发改造模式。但由于城中村改造的复杂性,改造难度较大,需要强调改造方案从编制到实施过程中鼓励村民参与,消除村民困惑,为主动融入城市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将以河南省为例,对如何将城中村的改造与小区域的生态打造及整个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规划,并且如何协调地方政府、开发商、村民各主体利益关系,统筹制订城中村改造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使得昆明城中村土地快速升值。在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逐渐成为关键问题,直接影响到改造效率。为了实现顺利改造就应该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将结合昆明城中村改造实际情况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谢冬  谢军 《四川建材》2013,39(3):72-72,75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中村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城中村一般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地理位置,但由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城市的整体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规划改造城中村的现状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城中村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探索城中村的规划改造有效措施,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也在不断涌现,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中村不但对城市美观造成影响,还制约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的发展成为困恼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为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中村的规划改造迫在眉睫。鉴于此,在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以宁德贵歧村为例深入分析城中村规划改造的策略,以期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提供参考,并为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杜金林 《城建档案》2011,(11):27-28
为使城中村这一城市化的必然产物迅速向城市现代化过渡,居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需要建立有利于城中村改造的体制和机制,尽快将城中村纳入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轨道。城建声像档案管理是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将城中村用声像管理技术手段记录下来,对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城中村如何进行城建声像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王毅  应生伟 《小城镇建设》2006,(9):103-104,102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瑞安市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在造就一片片新小区、新景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城镇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房屋产权证的确定、拆迁安置、土地权属处置、规划建设的标准、村级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政策的处理等问题,但其关键是如何调整好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分配。“城中村”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由于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中村”的土地升值,另一方面也由于土地、计划生育、经济等优惠政策在“城中村”的实施。围绕…  相似文献   

14.
张宇  欧名豪  蔡玉军 《城市规划》2015,(2):93-98,105
通过对当前城中村发展困境的解析,进一步研究了城中村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深圳市宝安区怀德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整村统筹城中村综合改造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与农民有效协商,编制以社区发展规划为核心的城中村综合改造发展方案,将村民关注的土地遗留问题、发展问题与政府关注的城市面貌更新、土地资源腾挪、重大项目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赢。该模式避开了过去以征地拆迁为核心的城中村改造思路,强调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前期参与,充分体现了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相似文献   

15.
吴斌 《中州建设》2011,(14):64-6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改造问题是我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郑州市也不例外。郑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力争2010年前基本完成老城区现有城中村的改造和整治任务。目前,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力度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城中村改造问题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艰难任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中村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中村的改造迫在眉睫;大城市中的城中村数量众多,部分分布在城市中心区.该文试图通过分析CBD地区的域中村存在问题,结合广州冼村改造规划案例,探讨研究CBD地区城中村改造的规划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罗吉  彭阳  陶德凯  刘法堂 《规划师》2013,(12):93-97
我国城中村改造工作需要支付高额的拆迁改建成本,往往通过规划加强对土地深度利用"获取额外收益"以平衡改造的经济需求,但由于城中村可利用面积有限,提高土地收益意味着更高的土地利用强度或是更能迎合市场的用地开发结构,改造规划与既定的城市规划控制体系之间产生摩擦。研究以武汉市已完成的38个城中村改造规划为例,从实证分析评价入手,总结了当前城中村改造规划与上位规划、相关规划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内部改良和外部协调并举的规划协调思路,具体通过优化当前城中村改造中的规划技术、方法和定位,减少编制改造规划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8.
在快速城市化和有限土地资源供应的背景下,城市逐步由过去增量规划转变为存量规划。存量规划即通过城市更新等手段促进建成区功能优化调整的规划,其中城中村的改造开发关系到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从城中村对城市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分析探讨城中村现实之于城市的积极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为了解决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筹措困难、公益性设施建设主体单一、失地农民缺乏长远制度保障等问题,文章针对城中村改造中政府、集体、市场以及村民等不同主体的参与模式和适用范围,在以广东省为主的相关地区改造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城中村改造全过程不同阶段中各主体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在建设启动阶段进行滚动式开发、在基础建设阶段出让经营权引入社会主体参与、在社区建设阶段以土地入股或自筹资金建设公寓社区、在物业建设阶段发挥市场效益平衡改造收益等,同时建立全覆盖的征地保障制度,为全国各地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城中村改造、共建新型生活社区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改造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快速城市化而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城中村的存在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如何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防止新的城中村产生,同时对现有的城中村实施改造,是城市决策者十分关心和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临安市城中村的基本特征,城中村形成的内在机制,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城中村改造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