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基于Wiener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一类Wiener模型描述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Laguerre函数描述Wiener模型动态线性部分的控制信号,将预测控制中在预测时域内优化求解未来控制输入序列转化为优化求解一组无记忆的Laguerre系数,以减少优化所需的计算量.利用静态模糊模型来逼近Wiener模型的非线性部分,将非线性预测控制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预测控制优化问题,克服了求控制输入时解非线性方程的困难,进而推导出了预测控制输入的解析式.CSTR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戴永彬 《控制工程》2016,(9):1356-1360
针对非线性预测控制中,系统建模和目标函数求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PSO-NPC)。首先,将时间因素引入到即时学习算法中,提高了基于即时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非线性系统的建模精度。其次,针对单目标优化的常规PSO-NPC算法不足之处,将系统的第一步预测和最后一步预测输出作为主要优化目标,提出了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预测算法。最后,将目标函数中的误差权重作为粒子群优化的目标,根据系统耦合程度自适应调整误差权重,消除了系统回路之间耦合。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都明宇  刘桂芝 《计算机仿真》2007,24(3):173-175,291
双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研究表明,采用一般双线性模型的预测控制将涉及非线性优化问题,在线处理相当困难,而采用线性近似模型的预测控制又会带来较大的偏差.针对一类输入一输出双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双线性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将基于输入-输出模型双线性系统中的双线性项和线性项合并,建立了一种类似于线性系统的ARIMA模型,并充分利用多步最优预测信息,由递推近似实现多步预测.控制律具有解析形式,避免了一般非线性寻优的复杂计算,并能适用于非最小相位双线性系统.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非线性约束预测控制关键是求得可行性优化解.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是非线性控制一种常用的方法, 其系统的初始线性输入约束转化成非线性基于状态的约束, 因而无法采用常规的二次规划(QP)求解优化问题. 针对连续状态空间模型系统, 本文提出迭代二次规划方法来寻求非线性优化解. 为了保证算法的收敛性, 系统加入另外一种迭代算法来保证其在整个预测时域上能得到可行解. 仿真控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非线性、时变及大惯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预测PID控制算法。该算法以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将预测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并用蚁群算法在线优化控制器参数,其中以常规的Ziegler-N ichols方法整定的控制器参数为基础,选取蚁群优化变量的动态搜索区间。该算法考虑了控制能量受限情况下,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相对传统PID控制策略还表现出了良好的动态性能,能够满足对再热汽温对象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进化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系统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在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一种进化策略, 增加粒子的多样性.在算法迭代寻优的过程中, 通过对群体中的粒子进行选择、变异等进化操作, 构造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 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将非线性系统辨识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连续域优化问题, 利用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并行、高效搜索, 以获得该优化问题的解.通过对多输入单输出的Wiener-Hammerstein模型进行辨识, 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T-S 模型和小世界优化算法的广义非线性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T-S模糊模型和小世界优化算法的广义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采用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T-S模糊模型描述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构成模糊多步预报器.同时,针对现有基于二进制和十进制编码小世界优化算法运行时间长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实数编码的小世界优化算法,函数测试和应用于非线性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反映了其较强的寻优能力.最后,将其应用于基于实际数据的T-S模糊模型的广义非线性预测控制,满足了系统实时性和快速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PSO的预测控制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入输出受限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难以直接求解的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针对预测控制在解决此类优化问题时,存在易收敛到局部极小或者非可行解,对初始值敏感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粒群优化方法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采用微粒群优化算法(PSO)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方法,在线实时求解最优控制律。将PSO与序贯二次规划(SQP)算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求解两个标准函数优化问题,结果表明PSO能够快速有效地求得全局最小点,而SQP则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将该算法应用于丙烯聚合反应过程的温度控制中,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多输入多输出预测控制策略.T-S模糊模型用于描述对象的非线性动态特性,模糊规则将非线性系统划分为多个局部子线性模型.为提高预测控制性能,采用多步线性化模型构成多步预报器,从而将预测控制中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二次寻优问题.串接贮槽液位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多步线性化模型预测控制性能优于单步线性化模型预测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类具有输入和状态约束的干扰有界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区间分析的约束非线性鲁棒模型预测控制,以降低计算量并扩大系统吸引域.首先,在集合运算的基础上,利用区间运算和函数区间扩展,给出了一种计算效能更好、保守性更低的非线性系统鲁棒一步集计算方法;其次,构造重叠的多面体控制不变集序列并以此计算约束非线性系统的鲁棒多步集,并通过设计基于集合的在线优化策略,提出了基于鲁棒一步集的单步优化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有效降低了非线性优化的在线计算量;最后,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T-S 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提出一种基于T—S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策略.利用模糊聚类算法高线辨识T—S模型,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的选择性在线学习;对模糊模型在每一采样点进行线性化,将T—S模型表示的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时变状态空间模型,并将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二次规划问题,解决了非线性预测控制中如何获得非线性模型和非线性优化在线求解的难题.将预测域内的线性模型序列作为预测模型,减小了模型误差,提高了控制性能.pH中和过程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制冷站控制系统易产生振荡, 且无法实现系统性能整体优化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制冷站非线性 预测控制策略, 优化目标函数设计为满足建筑冷量需求的同时, 尽可能提高系统整体能效. 为解决上述两个优化目 标之间的矛盾关系, 本文采用模糊逻辑设计了优化目标权重自适应模块, 实时求取权重因子最优解; 针对非线性系 统在线优化求解困难问题, 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滚动优化算法, 采用神经网络作为反馈优化控制器, 并将系统优化目标函数作为在线寻优性能指标, 结合Euler-Lagrange方法和随机梯度下降法对控制器权值和阈值进 行在线寻优, 算法计算量小, 占用存储空间适中, 便于采用低成本的现场控制器实现制冷站预测控制. 仿真实验结果 表明, 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控制策略与PID控制相比, 在未加入优化目标函数权重自适应模块情况下, 系统平均能效 比提高约32.5%; 进行优化目标函数权重自适应寻优后, 系统平均能效提高约39.43%.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控制理论对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被控系统,特别是具有强非线性的系统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应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较好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模型进行非线性系统辨识和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模型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被控对象选择火花塞点火(SI)发动机的空燃比(AFR)高度非线性复杂系统,利用渐消记忆最小二乘法实现基于RBFNN的SI发动机AFR系统建模以及参数在线自适应更新。针对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中寻优问题,运用序列二次规划滤子算法对最优控制序列进行求解,并加入滤子技术避免了罚函数的使用。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与PI控制算法和Volterra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DE-NMPC的酸碱中和反应pH值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种改进的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非线性预测控制应用到酸碱中和反应pH值控制系统. 算法充分利用滴定曲线模型, 指导优化过程搜索的初始化空间. 同时, 在变异和选择等操作中改进了差分进化算法, 解决了一类有边界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 在发酵罐实验装置中进行了测试实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SVM和PSO的新型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具有强非线性或复杂非线性约束的系统,通过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和二次规划优化实现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算法。仿真实例表明了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粒子群优化的寻优速度及能力,证明了将其运用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A RBF-ARX modeling and 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approach to achieving output-tracking control of the nonlinear system with unknown steady-state knowledge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RBF-ARX model with considering the system time delay, a local linearization state-space model is obtained to represent the current behavior of the nonlinear system, and a polytopic uncertain linear parameter varying (LPV) state-space model is built to represent the future system’s nonlinear behavior. Based on the two models, a quasi-min–max MPC algorithm with constraint is designed for output-tracking control of the nonlinear system with unknown steady state knowledg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the quasi-min–max MPC algorithm is finally converted to the convex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s) optimization problem. Closed-loop stability of the MPC strategy is guaranteed by the use of parameter-dependent Lyapunov function and feasibility of the LMIs. Two examples, i.e. the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and a two tank system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BF-ARX modeling and robust MPC approach.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a constrained nonlinear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that uses the 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lgorithm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proposed.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derive a simple and efficient control algorithm that can solve the nonlinear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minimal computational time. Indeed, a modified version, enhancing the exploring and the exploit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ABC algorithm is proposed and used to design a nonlinear constrained predictive controller. This version allows addressing the premature and the slow convergence drawbacks of the standard ABC algorithm, using a modified search equation, a well-known organized distribution mechanism for the initial population and a new equation for the limit parameter. A converge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using some well-known benchmark functions is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several other variants of the ABC algorithm.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solving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 constrained nonlinear predictive control of the model of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industrial boiler is considered. The control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ABC algorithm-based controller are also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some variants of the ABC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