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扎龙"鹤乡"生态湿地小镇规划设计为例,探讨生态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路径和策略,通过认知保护价值、构建安全格局、均衡空间发展、整合资源要素、确定目标导向等规划路径落实"保护优先",通过文化挖掘、品牌定位、内容延伸、空间塑造等建设模式突出"特色发展",实践保护与发展"和谐共生"理念。  相似文献   

2.
继耕地红线后,生态保护红线成为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从概念界定、红线划定、政策管制三方面,对城市尺度的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进行了有益探索。规划以红线"划定"为手段,通过有效的管控,努力达到"严守"的最终目的,实现了从生态优先的底线思维向生态控制线的底线规划转变的规划创新与制度突破。  相似文献   

3.
局部地段的生态规划容易被解读为"绿化",因而文章提出局部地段建立"生态网架"的方法,使规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规划",推动对局部地段生态规划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国内日益兴起的"城镇群规划"热潮,正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困境:"城镇群"相关概念在使用上的混乱局面、城镇群规划的实施体制及其自身的法律地位问题、城镇集群发展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争议及我国城镇群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针对这些问题,应当系统梳理与城镇群有关的学术概念,明确城镇群的科学内涵,规范城镇群规划的性质、任务、内容,以提高规划的质量,发挥规划的作用;协调建设部等多个部门在区域规划层面上的职能分工,解决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上的重复与矛盾;深入研究城镇群规划与现有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明确城镇群规划的法律地位,营造城镇群规划工作的制度环境;树立关于城镇群发展的"辩证认识观",防止盲目地走向一个极端;明确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城镇群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生态环保领域的战略安排,是实现生态文明领域改革、补齐全面小康环境短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强  伍世代 《规划师》2008,24(5):80-83
"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是指在各种空间类型中,明确区域中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沉淀意义的各类景观"实体",并将其划定为控制"实体",优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空间保护和发展设计,继而在控制格局、环境容量等规则约束下拓展城镇化.应用该理念,南平市进行了关键性的区域"实体"控制规划和城镇空间拓展规划,以构建人地协调的生存,发展空间为目的,更好地促进了南平市城市化与自然机体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小镇可以不是特色小镇,但特色小镇必须是生态小镇。生态小镇规划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生态空间的塑造,更是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人文的多重复合体现,其空间特征不仅是生态的更加是高效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原住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双重乐活。生态小镇规划应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围绕乐活"理念,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生态小镇,打造"诗意的栖居"。文章从增强旅游吸引力、盘活土地价值、复兴乡村社区、升级传统产业、提升生态品质等思考维度出发,以创意引领、生态统筹、产业复合、"居—游—产"共进等四大发展战略为指导,对多元产业、复合生态等两方面进行了特色规划。这为生态小镇规划建设模式提供了技术参照。  相似文献   

8.
段元强  李嘉林 《规划师》2007,23(10):52-53
"正规划"与"反规划"之间的矛盾是相对的,是可以通过积极的规划手段来解决的,关键是做到以"反规划"的手法分析规划用地内完整的生态环境脉络及其薄弱环节,用"正规划"的手法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利用"反规划"的成果进行合理选址;用生态化的工程措施来解决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注意本项目与周围生态设施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9.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要求"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国土部、住建部和环保部积极响应,下达了划示"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要求。主要从土地规划的角度分析在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背景下土地空间管制对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控制及作用,同时以上海为例分析上海市"两规合一"后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主要方法及效果,为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秀晨  傅凡 《中国园林》2016,(12):44-47
生态功能区是指对区域性生态具有主导性、关键性和正面作用的地域,对于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区域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和"建设北京副中心"两大战略的主体思路,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需要跨越以原有的行政区划为范围的模式,向区域化联动方向迈进。针对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和"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大重要战略,提出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和实施战略要实行区域联动,对风景园林专业进军生态修复领域具有战略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世博”规划导引:从概念走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寻求"生态城市"宏观战略思想方法,弥补城市中观层面生态评价的缺失,探索建设全过程性的生态管理控制的方法为目的,全面探讨从规划入手导引"生态世博"的理论方法。结合国际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根据世博会的经验特点,从规划控制和管理出发,突破传统二维结构,建立了时间、空间和环境(经济)三维互动的2010上海"生态世博"规划导引指标体系,特点表现为:选择目标分层框架;增设类目指标;突出整体运营监测指标;重视后续利用指标。目标层按规划阶段划分,可分为规划选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建设控制、运营监测与绿色管理、后续利用五阶段目标。在阶段目标层下,根据各阶段规划工作的要求,建立具体的分目标,即准则(类目指标)。准则层由具体指标组成,具体指标是环境生态和经济生态与规划主线的交集,按照适用性、简明性与可操作性、系统性和相对完备性、国际相容性、切合规划管理实践的原则,采用模糊德尔菲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共117项。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流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赖,承载着城市的兴衰使命。而当前许多城市中,城市河流在规划中逐渐被忽视,尤其是具有区域性意义的主干河流,成为无人问津的"边缘界线",沦为封闭而消极的廊道空间。以川杨河生态绿廊的建设研究为例,从城市河流的角色演变和现状问题出发,分析城市河流被边缘化的深层原因,并从"公共纽带"的视角来探讨城市河流功能复兴和回归城市生活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3.
生态功能区是指对区域性生态具有主导性、关键性和正面作用的地域,对于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区域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和"建设北京副中心"两大战略的主体思路,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需要跨越以原有的行政区划为范围的模式,向区域化联动方向迈进。针对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和"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大重要战略,提出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和实施战略要实行区域联动,对风景园林专业进军生态修复领域具有战略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战略的提出需要一种生态筑底、协同整合的基础设施作为区域联动发展、动态演变的框架。通过梳理景观基础设施理论,挖掘其与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整合潜力,利用"千层饼"模式分析生态过程,结合耦合法统筹系统、要素、场地间的"互适性",探讨跨尺度、多层次的发展策略。提出依托景观基础设施规划思想,以区域水管理为纽带组织蓝绿系统协同骨架,以复合水乡单元替代单一功能分区,构建多中心水乡簇群为基础的"产城""三生"融合的"新江南水乡"发展模式,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世界范围内,城市普遍呈现分散化与多元化趋势。这种碎片化一方面来自固有的自然地理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不均衡与多样所致的复杂的人口流动而越发明显,单一的城市逐渐演变为"城市之城"。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战略性规划需要有新的思路与工具。本文以班纳姆的"生态"为出发点,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城市结构规划为例,探讨"城市之城"背景下的"生态"规划思路,指出采用"生态"的视角,可以更好地认知城市内在的特质,建立对城市现有特征与未来发展目标的结构性认知,从而引导城市在复杂与差异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卓  宋劲松  杨满伦  董男 《城市规划》2007,31(12):15-19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对"一级空间管治区"的划定与管理要求,广东省建设厅正在制定《"一级空间管治区"规划指引》,本文以"佛山市区域绿地专项规划"和"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为例对"一级空间管治区"规划及实施思路进行介绍,提出了在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城市各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合作的"协调规划"思路,从而编制能容纳各方利益和目标的区域性专项规划。通过就珠三角"一级空间管治区"规划的协调思路和可行的技术方法进行探讨,实现对"协调规划"的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成都东湖新城具体实践为例,在设计中导入"生态城市意向策划"与"城市产业升级策略",重点打造"创意城市",吸引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实质问题,实现区域的最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强调与自然生态融合的"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目前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生态"为基本线索,将国内外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历史划分为"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回归"、"生态革命"四个阶段,并回顾了各个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经典理论与方法。旨在理清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生态脉络",从而为把握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线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梳理新时期城市"中央公园"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以成都高新区桂溪公园规划为例,提出了"会呼吸""能交流"的"中央公园"规划设计理念,即在保护规划区生态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新理念和新技术对规划区进行微地形整理,形成"会呼吸"的总体空间形态,构建能调节都市节奏的绿色循环体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城市人群基本生活"交流"需求和精神层面"交流"需求为宗旨进行功能布局与场地设计,构建功能多元、文化彰显和步移景异的环城生态公园,以期对我国新时期"中央公园"规划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20)
<正>为打造"生态、安全、高效、优质"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坚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增加农民收入,辣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规划。1发展现状按照县委、县政府"坝区抓高效、山区抓特色"的现代农业总体要求,全县现有辣椒种植面积23.8万亩,干辣椒总产量3.2万吨。"十二五"期间,结合小关乡党委、政府"金银花+辣椒",发展辣椒产业,念好"山字经",种出"摇钱树",打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