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全球范围来看,铁路旅客车站的基本人流模式可分为"等候式"和"通过式"。理论上说,"等候式"人流是在列车开行次数较少的情况下,传统的进站候车模式;"通过式"人流是在密集发车状态下,实现随到随走的"公交化"理想模式。因此,现有《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2007)在总则中规定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①。人流模式为"通过式",关于高铁站的设计规范均以此为前提。为验证该规定的科学性,进行了相关调研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对我国高铁站而言,"通过式"人流的假设并不成立,我国高铁站仍应以"等候式"人流为基本设计出发点,现行设计规范亟待更正。  相似文献   

2.
衡阳东站是武汉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上的一座中型线侧式车站,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东部衡南县的咸塘镇。车站共设5个站台,9条道发线,站台面标高比站前广场地坪设计标高高7m左右。经过反复推敲,为了更加突出站房主立面的高大形象,设计最终采用了"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模式:将主站房候车大厅(即进站层)设计标高抬至与站台面同高,候车大厅与广场地坪之间的架空空间作为出站厅、售票厅、商业空间、车站设备用房  相似文献   

3.
由于铁路和多元的综合公共交通迅速发展,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铁路旅客车站运行模式和流线设计,从而使铁路旅客车站的建筑空间组合模式经历了从平面到局部立体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向全立体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春舫  朱靖  万倩  周德良  陈兴 《华中建筑》2006,24(4):125-127
本方案采用“线侧”与“高架”相结合的模式,流线简短明确。基本站台的候车设在站台层,中间站台的候车设在高架层。新长沙火车站内设有:进站广厅,高架候车厅,贵宾候车厅,基本站台候车厅等,可同时容纳5500人。采用“机场化”,“公交化”的概念,强调旅客入站出站的直接性,便于由传统“等候式”车站向未来“通过式”车站发展(图1-8)。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等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一大批铁路旅客车站项目建成、正在建设或正在进行方案设计.2009年3月4日,<建筑学报>杂志社、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铁路旅客车站设汁研讨会",就业界共同关注的"铁路旅客车站"与城市的关系、建筑空间处理、建筑形式问题;地域文化、生态节能技术在"铁路旅客车站"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国内外"铁路旅客车站"设计的异同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出行率不断提高,交通建筑的室内环境与人的健康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其中室内热环境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境因素,因此交通建筑室内热环境值得重点研究。该文选择徽州地区的3个铁路客站候车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客站候车空间的室内外温度、湿度等热环境参数,对过渡季节客站候车空间的热环境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在候车空间的旅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旅客对候车空间热环境的评价。分析实测数据所得的结果基本符合问卷反映的情况。并通过将Fanger(范格尔)公式所得的PMV值与室内温度进行线性回归,推导出三个车站的PMV与室内平均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过渡季节热中性温度区间以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1中国铁路旅客车站的发展现状中国铁路在过去的十多年间迎来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大规模铁路建设也带来了新一代铁路旅客车站(以下简称"铁路客站")建设的高潮。正在设计或建设中的新一代铁路客站综合了多种交通形式,成为超越传统火车站概念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随着城市的发展和TOD(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综合开发模式)的出现,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的整体开发与建设密不可分,同步进行,成为城市新的中心区。而铁路枢纽站房作为这个新中心区的核心,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标志。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一代铁路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使铁路旅客站的生态化设计受到重视,铁路旅客站的空间生态化设计主要是协调好客站与人、自然,以及城市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本文通过总结特大型高架候车式铁路旅客站的外部和内部空间特征,提出空间生态化设计应遵循高效便捷、健康舒适和文化延续原则,以白云站投标方案为例,研究铁路客站的空间生态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地新建火车站大量投入建设施工中,铁路车站雨棚建设也得到了重点关注和发展,为尽可能的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的乘车与候车体验,站台雨棚由以前的混凝土有柱站台雨棚,逐渐发展为钢结构无柱站台雨棚。本文以哈尔滨站为例,探讨了铁路车站雨棚建设中大跨度钢桁架施工中拼装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10.
<正>一、立项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枢纽的建筑规模呈加速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和铁道部公布的数据及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规划,我国未来将有约1亿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大型会展及体育场馆等高大空间类建筑。机场、车站作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形式具有高大空间的特点。围护结构以大面积透光玻璃幕墙为主,进深大,旅客等候区域的层高多为10m以上,甚至超过20m,旅客人员密度变化大。目前我国机场、车站类建筑一般采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运车站与城市交通换乘组织是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之一。铁路客运车站作为大量乘客聚集的空间,大量人群中在此进行购票、候车、换乘等活动。文章基于铁路客运车站与城市交通换乘组织的原则,对厦门北站换乘流线进行写实分析,找出其在城市交通换乘组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的升级换代会同时在生产和消费两个层面影响铁路车站与周边城市的站城一体化进程,促进建筑空间的更替与进化,带来更加新颖和多样的建筑体验与生活形态。结合近几年中国铁路运输与客站建设的发展,阐述在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下,入站空间作为高铁车站与城市的过渡空间,如何通过组织"城市功能"与"交通换乘"功能之间的协同以促进站城融合,归纳总结中国铁路车站入站空间组织模式在三个历史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并对未来的第四个阶段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候车空间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铁路客站设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作为目前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空间组成的主体部分,候车空间的变化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候车空间演变的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总结推导出未来我国大型客站候车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客站建筑设计提供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外铁路客站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处于成熟通过式模式,相比之下我国铁路客站发展较晚、客运效率尚不够高,加上我国人口多、流动大的特殊国情,我国的铁路客站将长期处于较落后的等候式模式。当前,我国一些客站开始集成各种商业功能以期形成火车站商圈,但是人群川流不息的车站却没有给商圈带来人气和活力,相反太多的商业空间使铁路客站更拥挤、流线更复杂。该文结合国内外铁路客站发展历程的对比和我国国情,提出我国铁路客站当前发展方向应该是将焦点更多集中在提高疏散效率、使流线更简洁换乘更方便上。  相似文献   

15.
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客站,不仅是当时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而且还首开了国内火车站候车室设在铁路上方、旅客高进低出的先河。上海南站除了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火车候车空间,在功能上更是对外与市内的双重交通枢纽的有效叠加。以“大交通、大空间、大绿化”为特点的上海南站,是如何实现“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黄州火车站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敏华 《山西建筑》2009,35(11):38-40
详细介绍了黄州铁路旅客站的建筑设计,通过对该方案设计理念、总体布局、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建筑造型的介绍论述了黄州站方案,体现了交通集约化、候车人性化、造型特色化、候车休闲化等当前中型铁路旅客站建筑设计的理念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车站是交通建筑,"以流为先"是车站设计亘古不变的主题、流线设计是站房设计的核心,其流线的确定将影响到站房设计的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旅客的心理模式出发,分析进出站旅客的进出站行为特点,并通过站房同站场关系的分类,整理出不同站型旅客流线的特点,进而分析同流线关系密切的建筑空间,以便整理出当代车站的发展与流线设计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铁路车站与资本家协作,铁路车站出地皮供资本家开设商店,资本家投资修复铁路车站。这种利用铁路外的资本来修建的车站叫做“人民车站”(People's staton)。这样的车站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修建。铁路车站开设商店既方便旅客又方便了车站附近居民,同时又为铁路吸引了更多的旅客。铁路内外各  相似文献   

19.
地下火车站是一类新的火车站及交通枢纽类型。第一代地下火车站将轨道和换乘功能置于地下空间,但地面仍保留站房建筑,具有消除火车噪声、轨道消隐及轨道区域开发、避免地面轨道对城市空间和交通的割裂、轨道多向化、候车方式由换乘式代替等候式等优点,对城市核心区空间组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代全地下火车站建设使城市核心区空间能高效利用:如站前广场消失、候车厅减小;城市核心区域的交通组织:如提高中长途旅客出行效率;公共环境的改善;地下步行空间网络的建立等方面,增强了地下火车站对城市核心区带来的优势。相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一种交通高效、空间集约、区域协同的新车站建设形式,地下火车站未来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希望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结,能为我国地下火车站和城市核心区的发展填补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20.
《华中建筑》2009,(3):290-290
车站采用线侧式的站房形式和“上进下出”旅客进站流线。车站站房分为三层,由下至上为出站层、站台层、高架候车层。基本站台候车厅设在站台层,岛式站台的候车厅设在高架候车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