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GPS的高压线路保护的远距离双端测试实验方案,并详细阐述了方案的原理构成、实现及双端实验模型的建立,并指出了方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故障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设计了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性能测试方案,研究了测试系统、测试内容以及所用的仿真模型,并重点分析了线路和二次回路的模型。按照设计的方案对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双端行波测距技术利用故障行波的初始波头抵达故障线路两端的时间差来实现故障定位,比单端测距和传统测距技术有着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双端行波测距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必须经过专门的校验和测试,这是传统的继电保护测试仪所不能做到的。提出了一种用于校验该装置的测试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案,并对系统样机做了大量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的电压、电流输出具有很高的频率精度、幅值精度和同步性,满足双端行波测距装置的校验需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乒乓式一点接地保护无法解决励磁电压变化对保护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问题,采用了在励磁回路的双端注入一个直流电压,并将开关切换回路接在该电压两端的改进方案,给出了该方案的原理和动作判据,并对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满足实际运行需要的精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乒乓式一点接地保护无法解决励磁电压变化对保护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问题,采用了在励磁回路的双端注入一个直流电压,并将开关切换回路接在该电压两端的改进方案,给出了该方案的原理和动作判据,并对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满足实际运行需要的精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乒乓式一点接地保护无法解决励磁电压变化对保护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了在励磁回路的双端注入一个直流电压,并将开关切换回路接在该电压两端的改进方案,给出了该方案的原理和动作判据,并对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满足实际运行需要的精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乒乓式一点接地保护无法解决励磁电压变化对保护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问题,采用了在励磁回路的双端注入一个直流电压,并将开关切换回路接在该电压两端的改进方案,给出了该方案的原理和动作判据,并对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满足实际运行需要的精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以水电、光伏、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增加,直流输电技术成为解决新能源消纳的主要工具。直流换流器站间线路较长,严苛故障情况及通讯干扰可能导致现有双端保护方案的失效,进而导致换流器闭锁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ensen-Shannon(JS)散度的双端保护方案。首先,建立柔性直流系统模型,提出行波功率的定义并推导其表达式;随后,基于该表达式分析行波功率幅频特性,并据此提出一种JS散度表达功率故障特性的方案;最后,依据仿真模型设置不同故障工况验证了该方案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案不受分布电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的可靠性,降低保护装置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直流注入切换采样原理的改进转子接地保护方案。该方案在计算转子接地电阻时取消了转子电压保持不变的假定条件。利用转子直流漏电流等电气量信息进行转子接地保护回路异常的判别,并针对转子回路过电压问题给出了几种工程解决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双端直流注入切换采样原理的改进转子接地保护可靠性高、动态测量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片上网络的并行通信能力,挖掘网络带宽利用率,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双端口片上网络。该网络中每个路由节点提供两个本地端口,每个资源节点采用对角线的方式接入到网络中两个路由节点上,并针对这种接入结构提出一种目的节点切换方法用于提高网络的并行通信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新路由结构的性能,将双端口路由节点引入Torus结构,构造了基于Torus的双端口网络的模型,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orus结构的对角线双端口NoC在单目事物实验中较单端口网络平均吞吐量和平均包延迟最大改善了83.3%和55.9%,在双目事物实验中较同一维序双端口网络平均吞吐量和平均包延迟最大改善了91.1%和5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