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低能电子束辐射改性聚丙烯(PP)/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五层共挤聚烯烃(POF)热收缩膜,制备耐温性强、收缩温度窗口宽的POF交联热收缩膜。文中研究了辐照气氛和吸收剂量对POF热收缩膜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和空气气氛辐照后,POF热收缩膜的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未有明显差别。POF热收缩膜交联度和耐温性均随着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POF热收缩膜的断裂伸长率随吸收剂量增加无明显变化;拉伸强度随吸收剂量增加先增加再降低。低能电子束辐照交联改善了POF热收缩膜低温收缩性能,增宽了热收缩温度窗口。  相似文献   

2.
通过低能电子束辐射改性聚丙烯(PP)/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五层共挤聚烯烃(POF)热收缩膜,制备耐温性强、收缩温度窗口宽的POF交联热收缩膜。文中研究了辐照气氛和吸收剂量对POF热收缩膜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和空气气氛辐照后,POF热收缩膜的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未有明显差别。POF热收缩膜交联度和耐温性均随着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POF热收缩膜的断裂伸长率随吸收剂量增加无明显变化;拉伸强度随吸收剂量增加先增加再降低。低能电子束辐照交联改善了POF热收缩膜低温收缩性能,增宽了热收缩温度窗口。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电子束辐射加工级水吸收剂量标准,研究了电子束高剂量参考辐射场.该参考辐射场包括一台UELR-10-10s型直线电子加速器和束下传输系统;并对装置的主要剂量学技术参数进行了测量.采用深度剂量分布法确定了电子束输出能量,使用薄膜剂量计和重铬酸盐化学剂量计测量了扫描宽度和扫描均匀性,并使用量热计和重铬酸盐化学剂量计测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平板电离室的结构和物理特性,比圆柱形电离室更适用于电子束的水中吸收剂量测量,特别是在能量相对较低的电子束测量中更具优越性.介绍了基于两种量传体系的平板电离室溯源方式,提出了在现场如何利用已知校准因子的参考电离室得到平板电离室的校准因子的方法.在国内尚未建立水吸收剂量量传体系时,借助该方法可获得平板电离室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据此按照TRS-398报告开展高能电子束水中吸收剂量测量,进一步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真空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调制周期的TiO_2-Al复合薄膜和TiO_2-Al-Al_2O_3-Al复合飞片,通过SEM对各层薄膜的厚度、界面成分、薄膜均匀性和致密性进行相应表征;利用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PDV)测量飞片速度,得出飞片速度与激光脉冲能量的关系;运用原子发射光谱法研究了TiO_2-Al复合薄膜调制周期对激光诱导TiO_2-Al复合薄膜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薄膜不同材料膜层分界面清晰可见,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飞片速度随激光能量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调制周期小的飞片速度高于调制周期大的飞片;对应的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规律类似;在一定能量范围内,反应性复合薄膜在激光辐照下对飞片的速度特性有较为显著的增强作用。该结果对提高激光驱动飞片能量耦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半导体行业中,低能电子枪是样品二次发射系数测量和样品表面电荷中和的关键部件。为了给低能电子枪提供设计参考,本文采用二维混合结构网格电场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构造了不同结构和栅极电位的电子枪模型,研究了不同模型结构对束斑和束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栅极和阳极间距的增大,电子束的放大倍率和束流会降低;随着栅极孔径的增加,电子束的放大倍率会降低,束流会逐渐达到饱和点;随着栅极电位增大,栅极对电子束的会聚作用逐渐减弱,电子束的束流呈上升趋势并最终达到饱和点。  相似文献   

7.
在半导体行业中,低能电子枪是样品二次发射系数测量和样品表面电荷中和的关键部件。为了给低能电子枪提供设计参考,本文采用二维混合结构网格电场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构造了不同结构和栅极电位的电子枪模型,研究了不同模型结构对束斑和束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栅极和阳极间距的增大,电子束的放大倍率和束流会降低;随着栅极孔径的增加,电子束的放大倍率会降低,束流会逐渐达到饱和点;随着栅极电位增大,栅极对电子束的会聚作用逐渐减弱,电子束的束流呈上升趋势并最终达到饱和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磁控等离子体团簇束流源的低能团簇束流沉积制备不同形态的Pb纳米颗粒薄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颗粒的尺寸、数密度进行表征分析,建立磁控等离子体团簇源及低能团簇束流沉积过程的可调参数--溅射气流、缓冲气流、溅射电压电流、沉积时间等与颗粒尺寸、数密度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对参数的调整优化获得Pb纳米颗粒薄膜中颗粒尺寸和数密度的独立调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树脂的交联现象,探讨了不同电子束辐照吸收剂量对UHMW-PE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UHMWPE的最大拉伸强度、结晶度和交联度都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10kGy、50kGy和100kGy时达到最大值47.3MPa、54.4%和1.66×10-4mol/cm3;溶胀度(SR)和交联网链平均分子量(Mc)随吸收剂量增大先减小后变大;断裂伸长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变小。  相似文献   

10.
吸收剂量是电离辐射计量学领域基本量之一,也是国际关键比对量之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课题采用量热计(石墨和水)和液体化学剂量计(重铅酸银、重铅酸钾银、硫酸林一亚体)作为标准,丙氨酸H:SR和辐射显色薄膜剂量测量系统作为传递标准,一些固体剂量计(辐射显色薄膜、三醋酸纤维素CTA)和液体化学剂量计(重铬酸钾银、重铅酸银)作为工作剂量计,建立了我国电子束辐射加工吸收剂量标准和量值溯源系统。研究了这些剂量测量系统的剂量学性能如剂量响应曲线(函数)、测量重复性、稳定性、某些辐照条件(如温度和多次辐照等)的影…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Ti N薄膜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加速电压25 k V,辐照能量密度5 J/cm2,脉冲次数10,20次。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后薄膜表面与截面形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薄膜表面粗糙度,X射线衍射测试表面物相组织,划痕仪、纳米硬度计和摩擦试验机测试薄膜机械性能。研究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后,Ti N薄膜表面发生了重熔,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加,薄膜的物相组织、纳米硬度和摩擦系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可以增加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从7.4增加到15 N。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套具有质量分辨能力的低能离子束原位研究系统及其性能。在该系统中 ,低能离子束能量可调范围为 5~ 2 0 0eV ,束流为 1~ 6 μA ;在 10 0eV的能量下 ,束流密度可达 10 0 μA/cm2 ;离子束能量降至 10eV时 ,束流密度为 10~ 2 0 μA/cm2 。能量分散为± 0 5eV。离子的质量和能量分别由四极质谱仪和筒镜能量分析器表征 ,离子束束流和束流密度分布用两个法拉第杯进行测量。WienFilter的质量分辨率为 4 0。系统上装有XPS ,UPS ,LEED等分析仪器 ,确保在UHV条件下实现原位表面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相变存储器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新式存储设备之一,其存储性能主要取决于相变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因此结构表征对于相变存储非常重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表征材料形貌、结构的重要手段,但是高能电子束会对材料的结构造成暂时或永久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为表征非晶相变材料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包括已经商业化的Ge SbTe合金。利用原位TEM系统地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Ge Sb_2Te_4非晶薄膜样品的影响,发现非晶薄膜在较大电子束束流强度下会发生结晶化,而降低束流强度将能够有效保持非晶的稳定性。量化了电子束束流诱发Ge Sb_2Te_4非晶薄膜晶化的阈值,给出了电子束流强度和辐照诱导相变时间的关系,为利用TEM研究Ge SbTe非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提供了有效的安全界限。  相似文献   

14.
单晶硅低能电子束辐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nter-Carlo方法,模拟低能一维平面电子束在本征、不同掺杂类型、掺杂浓度下的单晶Si中能量沉积分布情况。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测量了(111)晶向、两种掺杂类型下的掺杂浓度分别为1×1015cm-3、1×1017cm-3的单晶硅片在一定电子注量下辐照前后缺陷顺磁吸收谱,比较了样品辐照前后缺陷顺磁中心强度的变化,并用X光电子能谱(XPS)对Si-SiO2系统原子化学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P型Si,N型Si、特别是高掺杂的N型Si,在低能电子一定注量下,界面区内易引起辐射感生缺陷,主要来自于键合于磷的非桥联氧对空穴的诱捕作用,表现为POHC中心明显的变化,P2P芯能级谱突变。并根据理论和实验结果,对电子能量沉积、电离缺陷和辐照效应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乙烯材料对于重铬酸银化学剂量计测量γ吸收剂量的影响.通过将平均分子质量在20万~30万u区间的聚乙烯放置于重铬酸银化学剂量计中制备为样品剂量计,分析其对于γ吸收剂量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剂量计与标准剂量计的比对偏差小于1.9%,样品剂量计测量数据平行偏差小于1%,且样品剂量计测量数据与辐照时间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 7.说明聚乙烯材料在1 004~44 00Gy剂量范围内对重铬酸银化学剂量计测量结果影响很小,可以用聚乙烯材料替代玻璃安瓿制作剂量计测量标准玻璃剂量计无法测量的辐照部位,以保证产品、试件γ辐照吸收剂量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研制的辐射加工用电子束吸收剂量盒式水量热计、石墨量热计和聚苯乙烯量热计测定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方法和结果。用盒式水量热计在电子束中刻度给出了两种辐射显色薄膜剂量计的吸收剂量响应曲线。由水量热计与重铬酸钾(银)剂量计测定的吸收剂量结果在所给总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研制的辐射加工用电子束吸收剂量盒式水量热计、石墨量热计和聚苯乙烯量热计测定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方法和结果,用盒式水量热计在电子束中刻度给两种辐射显色薄膜剂量计的吸收剂量响应曲线,由水量热计与重铬酸钾(银)剂计测定的吸收剂量结果在所给癖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18.
在室温空气气氛中用电子束(EB)辐照拉伸取向后的聚醚醚酮(PEEK)片,研究了辐射对取向性PEEK片材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DSC)和万能拉力机等手段测试了不同辐射吸收剂量对取向性PEEK片受力方向(平行方向)和垂直于受力方向(垂直方向)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吸收剂量范围内,样品的结晶温度、熔融焓以及结晶度都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样品的热稳定性降低;在空气气氛中辐照样品,其平行和垂直方向上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应力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小;辐照后样品平行方向的热收缩率是垂直方向的2倍,在不同吸收剂量的条件下两方向的热收缩率都不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医用电子束水吸收剂量测量不确定度超过3%,很难满足临床治疗和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源检定规程的要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采用水量热法开展了电子束辐射剂量学的研究,实现了电子束水吸收剂量绝对测量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35%,同时也开展了医用电子束的同质溯源工作,总结了电子束水吸收剂量测量的5个方案,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包含最高的3.7%和最低的1.4%。为方便临床电子束水吸收剂量测量,给出了电离室剂量计选取、送检和使用不同校准系数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拟作为辐射加工电子束吸收剂量标准剂量测量系统的重铬酸钾(银)、重铬酸银与硫酸铈-亚铈等三种液体化学剂量计进行了研究,对其剂量响应曲线、测量重复性及长期稳定性等剂量学性能做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并与量热法进行了比对,评价可能存在的剂量率效应;三种液体化学剂量计相互间也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此三种液体化学剂量计的剂量学性能良好,无明显的剂量率效应,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4%(k=2),可做为测量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