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平井蒸汽吞吐热采过程中水平段加热范围计算模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对于稠油水平井的产能评价和动态预测,注蒸汽吞吐生产过程中水平段的加热范围至关重要。由于油藏中水平井水平段长度比直井中直井段长得多,蒸汽的压力、温度和干度沿着水平段分布不均匀;根据水平井变质量流的思想,用动量定理和能量守恒定理建立蒸汽沿水平段的压力、温度和干度分布计算模型;同时根据传热学等有关学科知识,考虑水平井中水平段加热过程和机理不同于直井的加热过程和机理,建立了水平井注蒸汽吞吐加热范围计算模型。根据辽河油田冷42块油藏基本参数,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水平段加热范围进行了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的研究表明:蒸汽压力、温度、干度、加热范围沿水平段不是均匀分布的,第一临界时间、第二临界时间的概念反映了蒸汽在油层的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2.
氦气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常规天然气藏中氦气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但非常规气藏(如页岩气和煤层气)中氦气的含量特征及成因研究至今仍处于起步状态。研究通过对国内外非常规领域氦气研究文献的梳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页岩气和煤层气中氦气的含量及分布,明确了氦及其他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和煤层气中氦气的成因及来源,揭示了氦气的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数据表明:页岩气中氦气的含量分布范围在(0.12~3 100)×10-6之间,均值约为378×10-6;煤层气的氦气含量分布范围在(0.04~19 000)×10-6之间,均值约为816×10-6。页岩气和煤层气中的氦气含量普遍低于同一地区常规天然气藏中的氦含量。这可能是因为常规天然气一般经历过较长的二次运移,能够在途中捕获更多的外源氦。页岩气和煤层气中的3He/4He值一般较低,指示壳源放射性衰变氦为主要来源。氦和氖同位素特征显示,页岩气和煤层气中的幔源氦和大气氦贡...  相似文献   

3.
简述氦气测量找油机理和工作方法。氦与油气没由生成联系,只有当油气田中氦的含量高、分布广,氦气测量对于油气勘探才有意义;与示踪油气的方法相结合,能够提高预测成功率。在塔里木盆地北部,氦气测量与酸解烃气测量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效果。以桑塔木地区为例,叙述了氦与烃气的异常分布、特征和模式,列举了桑塔木、吉拉克、艾协克油气田的探例。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的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蒸汽吞吐的生产动态与油层性质和注汽状况等因素有关。在多油层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蒸汽超覆现象计算加热区的范围,用能量平衡方程的物质平衡方程分别计算加热区油层的平均温度、油水饱和度及平均压力。得到上述参数后,利用渗流方程为预测油层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中详细论述了KP-100聚合物合成方法,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的影响,讨论了单体用量对CX-100接枝影响,探讨了聚合物反应机理,讨论了KP-100聚合物对红土泥浆、(土般)泥浆絮凝效果,确定了KP-100聚合物单体与CX-100的用量范围和使用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6.
超音速蒸汽喷嘴的计算是汽轮机、蒸汽喷射泵等工业装置设计中常见的理论问题。文章从热力学原理讨论了蒸汽喷嘴的工作特性,由此推出了超音速蒸汽喷嘴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影响喷嘴工作性能的某些因素。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连石油储运公司油库高凝原油储罐加热储存消耗热量大的问题,用计算方法探讨了节能途径:以达尔高凝原油10×100m3浮顶罐、以饱和蒸汽为热源加热为例,计算了卸油后的自然降温、储存和输送所需加热热量和蒸汽消耗,进而根据原油卸油温度、储存温度、输送温度,计算得出油罐自然降温时间、加热时间和所需热量,适时调整油罐加热器的投用面积,合理控制加热蒸汽压力,减少蒸汽消耗,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8.
环空注蒸汽伴热工艺的数学模型及注汽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空注蒸汽伴热降黏适用于开采高凝固点、高黏度原油,它对各种类型的稠油能够保证降黏效果,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环空注蒸汽伴热工艺的井筒温度分布数学模型,该模型是具有半隐式边界条件的常微分非线性方程组。在用迭代法求取蒸汽干度为0的深度的基础上,推导出该温度模型的解析解。该解析解形式简单,使用方便,计算快捷准确。另外,以加热能耗最小为目标,以井筒温度不低于拐点温度为约束条件,用带约束的遗传算法对蒸汽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以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一口环空注蒸汽伴热井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温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新颖、快速。该模型为准确求解环空注蒸汽温度场分布及快速优化注汽参数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过热蒸汽注入油层后,经历了从过热蒸汽到湿蒸汽再到热水的相态变化过程,在加热区内形成过热区、蒸汽区和热水区,因此以注普通湿蒸汽为基础的传统加热半径计算模型对其不再适用。为了准确计算注过热蒸汽的加热半径,结合注过热蒸汽过程中油层温度分布的实际情况,根据瞬时热平衡原理,构建了一个新的稠油油藏注过热蒸汽加热半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新模型计算结果与CMG STARS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7.4%,新模型具有正确性;虽然提高井底蒸汽过热度对扩大加热区范围并无明显作用,但其能有效增大井筒附近过热区半径。  相似文献   

10.
在典型的蒸汽驱里,常通过一种便携系统对回注蒸汽干度进行定期测量,多为一月一次,然后依据所获值设定阀门与记录仪。而这些值在下一次测量前一直假设为恒定不变。蒸汽干度随时间变化会严重影响开采效果。在加州中部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热采研究表明,蒸汽干度在45%和100%之间,而它们从蒸汽发生器里出来时均为72%。因为大部分可用热量存在于汽相中,因此干度很重要。在热传递和驱油方面,具有同等热量的热水驱不如蒸汽驱效率高。此项研究结束后,人们认识到了蒸汽干度的实际值与计算值间的误差,是由于未能精确计算出蒸汽注入口与喷口问…  相似文献   

11.
<正>氦气是重要的稀有战略资源,主要来自天然气,其中,富氦天然气是目前提氦最主要的原料气。氦气富集和天然气成藏有很大区别,对于氦气富集模式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开展得都较少,对氦气的富集模式认识比较局限。中国含油气盆地类型较多,不同类型盆地形成的富氦气藏地质背景不同,氦气富集模式多样,根据多年研究,可划分出两大类共6种富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确定饱和蒸汽特性常用的方法是查阅蒸汽表、用内插法、以及用有实验数据的不连续多项式逼近法。逼近法需要大量的计算,并且限定了饱和范围(Saturation envelope)的区间。本文给出了一整套在全饱和范围内作为简单连续多项式函数的蒸汽特性。  相似文献   

13.
氦气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氦气资源相对贫乏,资源安全形势极其严峻。鄂尔多斯盆地已有一定的氦气显示,但目前对于盆地内天然气中氦气体积分数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氦气资源分布规律认识不足,制约了鄂尔多斯盆地氦气资源潜力评价及开发利用。在广泛收集和认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鄂尔多斯盆地磁力异常资料为主,结合347个天然气样品中氦气含量测试结果,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氦气分布规律。通过对苏里格、庆阳和宜川3个气田天然气样品氦气含量进行测试,发现氦气含量均达到了工业生产的标准(>0.05%),其中庆阳气田Q1区和苏里格气田S47区氦气平均含量超过0.1%。结合岩石磁性特征对磁力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的磁力异常呈明显的分区特征,反映了盆地基底具有多阶段拼合的地质特征,区域性磁力异常变化主要与盆地基底岩性相关,高磁异常条带可能系盆地基底太古界—下元古界深变质的片麻岩、变粒岩、基性火山岩、同期次的花岗岩等强磁性岩体引起;低磁异常主要由板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大理岩等弱磁性岩体引起。鄂尔多斯盆地氦气主要为壳源成因,盆地基底下元古界强磁性深变质岩系为鄂尔多斯盆地的...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循环预热开采的热力计算问题,分析计算了3种循环管柱结构对油层加热效果的影响,同时对蒸汽的循环流量进行了筛选,计算了预热时油层温度场随预热时间的变化,最后推荐了水平井蒸汽锅环开采超稠原油的循环管柱、循环流量和循环预热时间。  相似文献   

15.
利用声波(或地震波)进行地下蒸汽和含气识别是孔隙弹性波动理论研究的应用方向之一.根据双相多孔介质声波传播理论与相关实验以及对于大量现场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概括了蒸汽波及范围内声波测井响应在声学方面的2个特征,即声波速度的低异常和幅度的强衰减.据此总结了利用声波资料评价蒸汽波及范围的实用方法,并对实际资料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肯定了利用声波资料评价蒸汽波及范围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一步考察了蒸汽波及范围对稠油生产的影响,为稠油剩余油描述及相关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和思路;同时,也为利用孔隙介质弹性波动理论评价地下蒸汽分布范围的适用性提供了新的现场实际例证.  相似文献   

16.
以某芳烃厂抽余液塔和抽出液塔塔顶低温热利用为例,提出取热设计原则,以及塔顶低温热发生蒸汽的操作条件和流程。对蒸汽升压和蒸汽发电两种利用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得到优化的设计方案:采用蒸汽升压方案时,宜采用螺杆式压缩机进行升压;采用蒸汽发电方案时,在占地允许的情况下凝汽推荐采用空冷器冷却,环境温度对净发电量影响较大,建议采用空气冷却器设计气温进行设计。对于蒸汽升压和蒸汽发电两种方案的选择,升压蒸汽应优先替代由较高品位蒸汽减压得到的蒸汽,此时方案效益最优;如无可替代的用户,当电价高于0.54元/(kW·h)时,推荐采用蒸汽发电方案。  相似文献   

17.
蒸汽伴热管     
<正> 输送易凝固液体、粘性液体的管道,如重油、沥青,需要加热保温。加热可用蒸汽伴热管、蒸汽套管或电加热,本文介绍蒸汽伴热管的设计和使用。一、蒸汽伴热范围设计蒸汽伴热管时,一般以一月份平均最低气温为室外计算温度。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提取氦气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国海 《天然气工业》2008,28(8):114-116
氦气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含氦天然气迄今仍是工业化生产氦气的唯一来源。我国氦气资源相当贫乏, 含量很低,提取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在保护有限氦气资源的同时,研究开发先进的天然气提氦技术对于提高氦气生产的经济性、保障国家用氦安全和促进我国天然气提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目前提氦技术的分析介绍,低温冷凝法较为成熟,但能耗、成本较高;吸附法、吸收法和膜渗透法等其他提氦技术各具特点,但目前限于适用条件尚不能规模化工业应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天然气提氦技术不断改进创新,吸附法、膜渗透法等提氦工艺发展迅速,联产法、联合法工艺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都为促进天然气提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注蒸汽井的设计问题,设计范围包括油井设计、完井和采油操作诸方面,并指出热采井设计、材料选择、高温高压设备及部件的正确安装是防止严重生产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范世通 《特种油气藏》2013,20(1):92-94,155
为确保辽河油田齐40块中深层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需对蒸汽驱的蒸汽腔运作进行有效监控,采取针对性调控措施,实现蒸汽有效驱替。针对该块油藏的地质特点,通过对监测资料、蒸汽驱开发动态信息、数模跟踪信息、油藏工程计算数据等分析研究,初步得出了蒸汽腔波及形态的5种模式、热连通及驱替阶段的主要驱替特征、汽驱不同开发阶段的蒸汽扩展速度等规律。并计算出了蒸汽和热水的波及体积范围。该研究更加直观细致地介绍了蒸汽驱的波及程度,为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相似区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