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双介质淬火是把加热和保温后的工件先投入水中冷却,使其温度急速降至300℃以下,然后将工件从水中取出,迅速转入油中缓慢冷却。在上述淬火过程中,因使用两种淬火剂,故称双介质淬火。这种淬火方法既减少了工件变形与开裂的可能,又可保证工件具有较高的硬度。由于是手工操作,在水中停留时间难于掌握。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掌握双介质淬火的关键在于工件停留在水中冷却的时间。在水中停留时间过长,便失去了后阶段缓冷的意义。在水中停留时间过短,又会产生硬度不足的毛病。现向大家推荐几种掌握在水中停留时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生产中,冷却介质主要用于工件的淬火冷却。常用的液态冷却液有清水、有机和无机水溶液以及各种淬火用油,再加上空冷和风冷。这些冷却介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它们的所用温度(这里指工件的温度)范围内,工件获得的冷却速度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图1是清水的冷却特性曲线。图2是基础油和快速油的冷却特性曲线。容易看出,它们的冷却速度随工件温度的不同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矿物油的变化在3-5倍,水性介质的在5-15倍。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淬火槽内的淬火介质温度均匀,能迅速进行循环冷却,使淬火工件的质量提高,我们对淬火槽进流管的位置进行了改革。通常的淬火槽进出水管(或油管)及淬火介质在槽内的流动情况如图1。这种淬火槽使淬火介质在槽内上下翻滚,热流不能顺利排出,而冷流又由于上  相似文献   

4.
温度是影响淬火变形的重要因素。调温法就是根据温度对变形影响的规律,而合理地调节淬火加热、冷却介质或热浴的温度,以减少工件的淬火变形。应用这种方法,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即可达到减少变形的效果。因此,是减少工件淬火变形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一、调温加热淬火钢件的淬火加热温度直接决定着奥氏体的含碳量、合金化程度和晶粒度,是钢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能进行一系列组织转变的前提,因此,它对变形具有明显而复杂的影响。综合有关试验和生产实践经验,淬火温度对变形  相似文献   

5.
与淬火油相比,熔融硝盐淬火介质具有使用温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宽、淬火形变小、容易清洗等优点,但因其冷却速度慢,对环境污染大而受到限制。近年来,热处理工作者开始对硝盐淬火介质进行研究改进,使用可控气氛炉加热工件,采取添加水调整硝盐的冷却速度,使用封闭式淬火槽避免盐蒸汽的排放,直接将清洗工件后的水加入淬火槽,或加热蒸发清洗工件后的水来回收盐等措施,克服了硝盐淬火介质的缺点,重新发挥了硝盐淬火介质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工件在淬火冷却时所用的介质称为淬火冷却介质,简称淬火介质。工件的淬火质量关系到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因此,严格控制淬火质量就成为提高机械产品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常工件局部淬火硬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局部加热,整体或局部淬火。另一种是整体加热局部浸入淬火或喷射淬火。第一种方式组织转变只是在工件的局部区域内进行,所以工件淬火后内应力较大,变形与开裂倾向较严重。第二种方式中,整体加热局部浸液淬火因冷却不均匀而造成工件硬度不均、有软点,在浸液与非浸液交界处易产生淬火裂纹等缺陷。实践证明,需要局部淬火硬化的工件,采用整体加热局部喷射冷却介质的淬火方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初涉热处理工艺的人容易产生这样的认识: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越快,工件的淬火变形就越大。事实上,淬火介质的选择问题不这么简单。淬火变形超差成为问题,一定是在工件不淬裂且淬火硬度和淬硬层深度都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因此,任何在特定条件下淬火的一种工件,都有最适合它的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范围。过快的冷却速度会引起淬火开裂和超差的淬火变形;而过慢的冷却速度不仅不能把工件淬硬,引起的淬火变形问题往往更加严重。一般说,油性介质的冷却速度较慢,而水性介质的冷却速度则可能很快。  相似文献   

9.
正高频淬火加热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同时加热淬火,即将工件需要淬火的表面同时加热,随后进行急剧的冷却;第二种是循序连续加热淬火,即用感应加热工件的一小部分表面,同时工件由上向下移动,使表面循序连续加热和冷却。进行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的生产时,不同材料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淬火冷却介质,故大多采用同时加热的淬火方式。若淬火表面积较大的零件,受设备功率等因素的限制,则考虑采用连续  相似文献   

10.
整体加热喷冷淬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淬火冷却均采用浸液式,即将加热为奥氏体化的工件浸入冷却介质中,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快速冷却,获得淬火马氏体组织。这对中小截面的工件或淬透性好的合金钢件可获得满意的淬火效果。但是随着淬火工件截面增大,淬火质量效应的影响也会明显增大,采用浸液式淬火就难以达到质量要求,甚至淬不上火,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为此,传统的解决方法是:更换淬透性更好的钢种或采用更强烈的冷却介质及搅拌介质。但是前者将使工件生产成本提高;后者会由于过度激冷或控制不当发生较大热处理变形或开裂。 近年来,热处理工作者在淬火冷却方面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11.
在感应淬火过程中冷却不仅对设备、工装本身,而且对淬火工件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前者主要决定设备工装的使用寿命,后者则决定淬火工件的内在质量。设备工装冷却一般采用清水即可,而淬火冷却要根据工艺要求、工件材质、淬硬层的硬度和深度等而选择不同的淬火介质,除清水外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氯化钠、聚乙烯醇、乳化液等水  相似文献   

12.
淬火过程中表面换热系数是反映界面能量传递和介质冷却能力的重要物理参数.通过对铝厚板淬火的多组模拟实验,研究了表面换热系数对工件冷却速度、内应力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大的表面换热系数并不能明显提高工件心部的冷却速度,却大大增加了工件的残余应力.铝厚板淬火工艺应根据工件的组织性能要求,合理选择表面换热系数和冷却方式,尽量减小工件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3.
张启军 《现代零部件》2006,(1):73-74,76
由于热处理零件生产规模及生产投入等方面的原因,采用普通箱式电阻炉加热后选用盐水(包括一定浓度的淬火液)或N32号全损耗系统用油冷却仍是现场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但在工件用料、使用设备及冷却介质等条件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工件加热温度及工件人、出水温度是防止齿轮淬火开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淬火分为整体淬火和表面淬火,其中表面淬火的加热方式一般采取感应加热。感应加热属于快速加热的热处理工艺,其加热参数如加热速度、电流透入深度、工件材料、淬火冷却介质、淬透深度等对于相变温度、相变动力学和形成的组织都有很大的影响。生产中,针对感应淬火工件材料成分,一方面,确定感应淬火机床电源加热频率、输出功率、感应器移动速度、感应器间隙等参数来控制加热速度和电流透入深度;另一方面,淬火冷却  相似文献   

15.
机械零件在淬火过程中,经常出现变形、开裂、全相组织不合格和硬度不符合要求等缺陷。其原因除与钢材成分、原始组织状态、工件尺寸及形状、加热规范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有极大的关系。水和油是常用的淬火介质,但它们的冷却特性往往不能满足某些工件的淬火要求。西安石油化工厂研制成功了CL-1有机淬火介质,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是一种理想的淬火介质。  相似文献   

16.
工件在盐水中进行单液淬火,易发生变形和开裂。为此盐水—油双液淬火、盐水—空气双介质淬火方法就成为普遍应用的方法,即将奥氏体化的工件先在盐水中冷却一段时间,后转入油(或空气)中,继续进行冷却。在盐水中冷却时间的长短(从盐水中取出工件时温度的低、高)和取出后冷却速度的快慢,过冷奥氏体将转变为不同的组织。碳素工具钢,最常选用该种淬火方法,现以T10钢为例说明判断选用该淬火方法所得的组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旋流淬火     
热处理工作者长期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淬火冷却过程对淬火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而决定淬火冷却过程的是冷却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沸点、汽化热、热传导系数,比热、粘度、比重、溶解特性以及逆溶性等。同时又和介质相对淬火工件的流速和流向(即流场)有关,如介质搅动情况等。为了获得良好的淬火效果,人们常以制备“理想淬火介质”来达到。然而用这种改变介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往往涉及复杂的化学制备工艺,而且制得的介质常常存在易  相似文献   

18.
12.盐浴和碱浴淬火剂的特点是什么? 答:盐浴和碱浴主要用作等温淬火和分级淬火时的淬火剂,使用温度在500℃以下时主要是硝盐浴,在200℃以下的是碱浴,而在500℃以上的为氯化盐浴。经常使用的硝盐浴和热碱浴其冷却能力介于水和油之间。即在550~650℃的高温区域的冷却速度比油大(硝盐浴略小于油),而在200~300℃的低温区冷却速度都比油慢,是较为理想的冷却介质。这种冷却剂既能保证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又能减少工件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因此这类介质广  相似文献   

19.
多数工件用自来水淬火会开裂,淬裂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用水作冷却介质,还会遇到另外的问题。比如,多个工件采取比较密集的方式同时入水时,淬火后会有显著的硬度差异。为此,现在的多用炉上基本不用水性淬火介质。又如,工件上有较深的内孔、工件为大薄片状以及工件形状复杂时,水淬后往往出现严重的硬度不均和大的变形挠曲。同时的情况,在油中淬火时,  相似文献   

20.
钢淬火的时候,淬火介质在两个温度范围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1)靠近600℃。在这个温度需要有足够的冷却速度,以便阻止奥斯体的分解。 (2)靠近200~300℃,也就是大多数钢形成马丁体的温度范围。钢料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冷却愈慢,那么由於这种淬火介质而使钢料中产生内应力和裂纹的危险也愈少。 理想的淬火冷却曲线如图1。 在两个温度阶段中,钢在各种冷却介质中的冷却速度按照C.C.施坦恩别尔格的试验如表1。 采用水作淬火剂时,在650~200℃的温度范围冷却都很剧烈,所以时常会使淬火零件产生裂纹和变形。热水可以减少 550~600℃时的冷却速度。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