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基于薄壁矩形深腔体防变形数控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在加工、装配及库存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由于工件材料、壁厚、刚性、装夹等多种原因,导致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的难度增加。通过实例从零件的变形理论分析、防变形工艺方法等角度出发研究了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由于工件材料、壁厚、刚性、装夹等多种原因,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在加工、装配及库存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导致编制零件加工工艺的难度增加.文中通过实例从零件的变形理论分析、防变形工艺方法等角度出发研究了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薄壁腔体类零件加工变形问题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壁腔体零件的铣削加工变形是影响产品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微波测试仪器中广泛采用薄壁腔体类零件,此类零件一般都具有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等特点,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难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在工艺研究中,采用粗、精铣削加工分离的工艺流程,低温去应力退火的热处理方式以及采用“无应力”装夹方式等工艺方法的改进,减小零件在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变形,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4.
薄壁腹板加工变形规律及其变形控制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薄壁结构框体零件切削加工中腹板变形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建立薄壁腹板铣削加工受力模型、有限元变形分析模型,结合切削试验,得到了薄壁腹板加工变形的基本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变形控制工艺措施。结果表明,薄壁腹板加工变形模式与腹板结构尺寸、走刀路径、切削用量等因素的组合有关;大切深法以及分步环切法可以充分利用薄壁零件自身刚性,减小加工变形,提高加工精度,是两种控制薄壁腹板加工变形的有效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5.
异型薄壁铝合金腔体由于形状复杂、外形协调性高、零件外廓尺寸相对截面较大、侧壁厚薄不匀、相对刚度低、材料去除量大和加工工艺性差等特点,导致零件变形尺寸超差,精度误差严重,生产加工效率低下。通过对异型薄壁铝合金腔体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分析了影响零件产生变形的各种因素,研究了金属材料特性的机理,制订了一套完整的精密加工方案,解决了传统的工艺方法加工的零件变形的难题。该方案通过采用防变形装夹工装解决了由于夹紧力、重力、惯性力的作用而导致切削力、切削热、摩擦热、切削颤振等影响变形的因素产生;并采用合理选用刀具、切削参数、冷却液及多次走刀、反淬火处理等工艺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异型薄壁零件的加工变形难题,保证了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周上然 《广西机械》2012,(11):48-49,81
分析航空航天薄壁框体零件的高效加工工艺。针对目前所出现的薄壁零件加工问题,分析其变形原因和有效控制措施,以此得到航空航天薄壁框体零件的高效加工工艺。采用数控高速加工工艺,粗加工一时效处理一半精加工一精加工的工艺原则,“小切深,快刀走”的走刀方式,合理计算精加工余量,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实现薄壁框体零件的高效加工。数控高速加工工艺不但可以提高航天航空薄壁框体零件的加工效率,还可对零件加工变形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其零件的高效加工,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铝合金零件加工中,控制变形是面临的一项普遍又关键性的问题。就铝合金零件加工中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变形的工艺措施,即控制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及切削温度,通过对薄壁腔体类零件多次切削加工实验,验证了不同切削参数及工艺措施对减小切削变形的显著影响,为解决铝合金零件加工变形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的腔体薄壁零件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由于壁薄装夹及加工时容易变形,而且去除材料多,因此薄壁零件铣削加工精度不高,加工周期过长。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探讨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并给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矩形解锁脱落电连接器壳体零件进行技术要求和结构分析,制定了合适的加工工艺,解决了零件内沟槽长度尺寸难以保证和零件薄壁加工易变形的问题,根据优化的加工工艺选用UG软件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制造,实现该零件的快速高精度制造。  相似文献   

10.
王利 《工具技术》2012,46(1):65-68
波导腔体是微波器件中传输微波信号的常用零件,在天线雷达等产品上广泛采用,零件材料为铝、铜合金等有色金属,零件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属于薄壁类,加工变形大,零件的加工性差,有一定的加工特殊性.针对此类微波天线类零件,常采用数控铣方式加工,通过长期的编程、加工实践,总结了波导零件编程加工的一套实用可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