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滑石及类水滑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韩小伟  王英 《江苏化工》2003,31(2):26-31
水滑石及类水滑石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介绍了水滑石及类水滑石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作为催化剂、添加剂、吸附剂在有机合成反应、石油化学、塑料工业、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自制的DMC(双金属氰化物)为催化剂合成环氧化物聚合物,研究了催化剂、起始剂、助催化剂、工艺条件对DMC催化剂诱导期的影响。结果表明:DMC催化剂诱导期受到催化剂用量及其储存期,起始剂水含量及其钾、钠含量,环氧丙烷用量及其水含量,助催化剂等影响,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体相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水热处理,采用BET、XRD、SEM、TEM、强度测定、堆积密度测定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物化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水热处理对体相催化剂物化性质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热处理1~5 h,体相催化剂孔容、孔径和比表面积增加,堆积密度降低,可利用的活性中心数量大量增多;水热处理超过8 h,孔容和孔径继续增大,比表面积没有明显变化,催化剂压碎强度明显降低。评价结果表明,体相催化剂经水热处理后,提高了体相催化剂的超深度加氢脱硫活性和芳烃饱和性能,相同工艺条件下加工处理劣质柴油时,反应温度比水热处理前降低了6℃。  相似文献   

4.
体相催化剂经水热处理后,催化剂孔结构发生了改变,孔容、孔径和比表面积增加。采用小型加氢装置加工处理不同超深度脱硫难度的柴油原料,对水热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超深度加氢脱硫活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体相催化剂经水热处理后,提高体相催化剂的超深度加氢脱硫活性和芳烃饱和性能,加工处理超深度脱硫难度大的劣质柴油时,加氢活性提高更加明显。以直馏柴油为原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精制油中硫含量小于10μg/g时,对比没经水热处理的催化剂,水热处理后催化剂的反应温度降低了5℃。而以催化柴油为原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精制油中硫含量小于10μg/g时,水热处理后催化剂的反应温度比水热处理前的反应温度降低了13℃。水热处理后的体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水滑石类催化剂的性质特点以及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水滑石类催化剂在加氢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及目前水滑石类催化剂在工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水滑石类催化剂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钒酸铋催化剂,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水热反应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得出制备钒酸铋催化剂的最佳水热反应条件:水热反应pH为7、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8 h。在最佳水热反应条件下,投放5 mg的钒酸铋催化剂,对5 mL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高达96.5%。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手法,对最佳水热反应条件下制备的钒酸铋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制得的钒酸铋催化剂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实现催化水分解制备氢能已经成为研发可持续型新型清洁能源的重要着眼点。由于水氧化是制约水分解的关键步骤,因此,设计并合成高效、廉价、稳定的水氧化催化剂是最终真正实现将水分解制备氢能产业化的关键。现有的催化体系包括以贵金属以及非贵金属构成的单核以及多核催化剂,某些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催化效率。总结了近年来具有环状配体的单核水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以此为基础,对该类金属催化剂在未来催化水氧化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太阳能光解水制取能源(如氢气)是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水分解的半反应--水氧化过程是整体水分解的重要环节与限速步。发展高效、稳定、易获取的水氧化催化剂是实现有效水分解的关键。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由于其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与灵活调变的化学组成,近年来作为水氧化反应催化剂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除用于电化学水氧化的催化剂外,LDHs在光(电)催化水氧化方面也表现出独特的优势。研究者正致力于LDHs基高效水氧化催化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主要综述了LDHs及其复合结构在催化水氧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水氧化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增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加氢脱氧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是开发具有优异加氢脱氧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本体型Ni-Mo复合氧化物加氢脱氧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BET等表征,以含20%小桐子油的正辛烷溶液为原料,在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制备出具有优异活性的钼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水热处理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以及形成了部分Ni Mo O4新相,前者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后者使催化剂的活性增加,二者的综合作用使水热处理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提高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或添加镁铝尖晶石等方法可有效改善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和调控小桐子油的加氢脱氧反应路径。在330℃、2~5 h-1和310℃、2 h-1条件下,小桐子油在700℃焙烧、水热处理前后的催化剂上的脱氧率均高达99.0%以上。与在水热处理前催化剂上的反应结果相比,小桐子油在水热处理后催化剂上的脱羧基、脱羰基反应产物增加了15%。  相似文献   

10.
针对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合难以长周期运行的难题,研究了不同水含量时的聚合状态,探索了载体型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合体系中水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水使其失活的机理。结果表明:载体型茂金属催化剂对水很敏感,水可使载体型茂金属催化剂失活。在保持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稳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乙烯进料速率,在反应体系中水含量≤1μg/g时,反应状态稳定,且催化剂的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阐述2016年我国硫酸行业生产运行情况: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硫黄制酸、硫铁矿制酸产量下降,冶炼烟气制酸产量持续上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进口量同比上升22.4%,山东仍然是进口硫酸最大的消费市场;硫酸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0.7%,价格略有回升.分析2017年硫酸行业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2.
叙述环氧大豆油制备的研究进展,包括羧酸催化环氧化和非羧酸催化环氧化。其中羧酸催化环氧化包括:羧酸催化环氧化,浓硫酸与羧酸联合催化环氧化、对甲苯磺酸与羧酸联合催化环氧化、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与羧酸联合催化环氧化、固体强酸与羧酸联合催化环氧化、酶与羧酸联合催化环氧化,硫酸铝与羧酸联合催化环氧化;非羧酸催化环氧化包括: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环氧化、磷钨杂多酸(盐)催化环氧化和相转移催化环氧化。  相似文献   

13.
干冰膨胀烟丝有机酸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烟草中的有机酸衍生化后 ,用GC MS分别分析了烟丝干冰膨胀前后挥发性有机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烟丝经干冰膨胀后 ,甲酸、乙酸、丙酸、2 甲基丙酸、丁酸、2 甲基 丁酸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其中甲酸、乙酸的含量膨胀后明显增高 ;而戊酸、糠酸、庚酸、草酸、丙二酸、4 氧代戊酸、苹果酸、柠檬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十八碳酸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升高的幅度随挥发性的降低而降低 ,从戊酸开始有机酸的含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4.
国内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癸二酸和正丁醇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增塑剂的研究进展。比较了磺酸、无机物、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及分子筛等5种固体催化剂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结果表明收率比硫酸铜和硫酸氢钠高.且对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15.
Sugai  Akihiko  Itoh  Toshihiro  Kaneko  Hiroshi  Kinjo  Noriko  Muramatsu  Toshio 《Lipids》1986,21(10):666-668
The distribution of pyrophosphatidic acid in mushrooms was investigated. Total lipids of mushroom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ir fruit body, and the pyrophosphatidic acid fraction was isolated by DEAE-silica gel column and silicic acid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presence of pyrophosphatidic acid was tested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Of the 43 species of mushrooms examined, the acid was found in 30. The pyrophosphatidic acid was identified by chromatography, IR spectroscopy and quantitative degradation with aqueous pyridine to produce phosphatidic acid. Chemically synthesized pyrophosphatidic acid was used as standard.  相似文献   

16.
我国硝酸工业生产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叙述了我国硝酸工业2000-2007年生产现状及主要技术成果,尤其指出了国产"四合一"机组的成功投运,使我国硝酸国产化装置取得较大的进步,表现在吨酸的铂耗、氨耗和能耗等方面接近国外引进装置水平,同时介绍了国外双加压法硝酸生产技术的进展.我国已成为硝酸生产大国,仍需以先进的技术改造和发展我国硝酸工业,确保我国硝酸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快从硝酸生产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聚天冬氨酸具有比较好的反应活性,能够很容易被氨基开环生成具有功能基团侧链的聚天冬氨酸衍生物。可以通过共聚引入第二组分,改善原聚合物的极性和结晶性,可以使原来主链无活性基团的聚合物功能化,制备了PASP-PEG嵌段共聚物、梳状PASP-PEG嵌段共聚物、天冬氨酸与氨基乙酸、谷氨酸和氨基丁酸共聚物等;还可以对聚天冬氨酸的侧链进行改性,引入烷基或烯烃基、反应活性高的氨基酸酯、磺酸基等功能性基团,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聚天冬氨酸衍生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水处理剂、清洗剂、表面活性剂、植入剂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醋酸工业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好管  闫慧芳 《煤化工》2001,(2):10-14,38
醋酸是用途最广泛的有机酸之一。分析了醋酸的生产和消费趋势 ;综述了醋酸工艺的进展 ;介绍了具有工业化前景或学术价值的醋酸合成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概况。对我国醋酸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对比分析了4种酸菜中游离氨基酸、有机酸、核苷酸的含量及呈味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其进行分离鉴定,通过计算味道强度值确定了各呈味成分对酸菜滋味的贡献。结果表明:4种酸菜中呈鲜味的门冬氨酸含量最高,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46.00%~53.21%,其次为呈苦味的精氨酸和呈甜味的丙氨酸;酸菜样品1、3和4中的乳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有机酸含量的41.69%、30.96%和38.76%,其次为乙酸、草酸;样品2中有机酸含量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草酸、乳酸和乙酸。样品1中核苷酸含量最高为0.0556 mg/g,其次为样品2中核苷酸含量0.0516 mg/g。味道强度值分析发现,4种酸菜中门冬氨酸、草酸、甲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的味道强度值均大于1,对酸菜滋味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20.
The solubility of D-xylose in formic acid and binary solvents of formic acid with formic acid and acetic acid, propionic acid, n-butyric acid or isobutyric acid was measur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300.35 to 325.05 K using the synthetic method by a laser monitoring techniqu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solid-liquid equilibrium data will provide essential support for industrial design and further theoretical study.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solubility of D-xylose in formic acid and in the mixtures of formic acid+acetic acid (1︰1), formic acid+propionic acid (1︰1), formic acid+n-butyric acid (1︰1), and formic acid+isobutyric acid (1︰1) increases with temperature. The Apelblat equation, theλh model, and the ideal solution equation correlate the solubility data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