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则是他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据国内外资料记载,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据山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资料,1994年我省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省食物中毒总数的50%、67.56%、12.55%。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节天气高热、潮湿,人体胃肠道分泌减少,防御功能降低,易感性增高,此时应注意加强饮食卫生,特别警惕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身体健康。 夏秋季食物中毒多由细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受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国内外都是最常见的一类食物中毒,其中毒起数或发病人数,在各类食物中毒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据山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内部资  相似文献   

3.
应用TTC显色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李奇英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一般都要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从而反映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食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目前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基本上都采用平板计...  相似文献   

4.
李高兰 《食品科学》1992,13(5):58-60
大肠菌群检验是目前国内外食品卫生、公共卫生学中常规检验方法,除罐头食品外,几乎所有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和水样品都采用测定大肠菌群作为检测样品是否被人畜粪便污染及污染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TTC显色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TTC显色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李奇英张华(天津市乳品食品监测中心,天津300381)1前言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一般都要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目前国内外对菌落总数的测定基本上都采用平板计数法。在我国对食品中...  相似文献   

6.
前言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耶氏菌),是近几年逐渐被人们认识,引起人类疾病的肠杆菌科细菌。它广泛存在于环境,自然界,动物和人类,能引起人的肠炎,败血症,污染食物后暴发食物中毒或肠道传染病。食品中污染这种细菌后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以法律条文规定该项菌的检验,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人群的健康。Denise Hughes1977年报告了从巴氏消毒乳中检出耶氏菌。为监测我市牛乳中该菌的污染情况,我们进行了牛乳中耶氏菌的检验,并从200份样品中分离出2株菌,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经常有机会污染食品,而食品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一旦条件适宜,污染的微生物便可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其后果不仅可使食品腐败变质造成浪费,还可使食用的人致病,甚至引起暴发性食物中毒。因此防止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搞好食品卫生是关系到消费者健康的大问题。轻工食品行业的生产厂家要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是细菌检验的重要指标。现在,一般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由于步骤烦复和相当费时间,对于节奏快速的现代化生产很不适应,特别是在人手和时间短缺的实验室,常规的例平板方法就存…  相似文献   

8.
在从事多年的食品化验工作中 ,我们通过总结发现检查细菌的污染数 ,可大致作为评定食品的卫生质量状况。细菌污染数与食品的卫生质量密切相关 ,通过感官判定细菌的污染程度 ,利用二者的关系 ,对食品加工中原料的选择、污染的控制及成品的质量保证都是大有好处的。食品有可能被多种微生物污染 ,而且某些微生物还能在食品中繁殖 ,食品中含有微生物的多少 ,可反映出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从而判定食品的卫生质量。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常以 1g食品或 1cm2 的食品表面积或 1ml食品中含有的细菌总数来表示。细菌数可反映出食品的新鲜程度、是否变…  相似文献   

9.
(三十九)食品厂厂长对食品卫生工作应负什么责任? 食品企业出现食品污染或食品卫生质量差等问题,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如产品报废、索赔、受处罚等),而且可能由于造成食物中毒伤亡事故而要承担刑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食品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由于其经营方式的特殊性,食物原料选购、贮藏、烹调及配送的安全难以保证,易因寄生虫污染或感染致病性细菌而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病。此外,外卖食品经营形式复杂多样,食品卫生监管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引导顾客订购正规外卖食品,规范商家自身行为并建立外卖食  相似文献   

11.
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在食品卫生检验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终将达到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的目的。快速方法包括电化学法、细菌直接计数法、免疫学技术、PCR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等。对上述各种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月5日及3月17日,泰州市个体卤菜加工户丁XX因制售被山夫登堡沙门氏菌污染的卤菜,从而造成在不到3个月内多起食物中毒发生,中毒人数达344人,波及三县一市。经过调查,此次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并与从业人员带菌未能彻底治疗、调离,与被污染食品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有关,通过该起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理,提示在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中,食品卫生法规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污染田螺引致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确定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病人和田螺加工销售人员的肛拭子、田螺加工销售环境拭子及吃剩田螺等样品35份,参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T500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1994)进行检测。结果因田螺清洗不干净、加热烹炒不彻底而造成细菌的污染,其中2份肛拭子、1份吃剩田螺、1份田螺加工环境拭子栓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结论这是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污染了田螺而引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学30年来的热点研究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其进展,包括原因不明食物中毒病因及病原学研究、食源性疾病与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微生物危险性评估、食品微生物学技术及其标准化等。结合我国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分析了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设定的趋势和对食品安全控制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等。  相似文献   

15.
由乳与乳制品引起的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现象,国内外均曾有报道。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由于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品中繁殖产生的耐热性肠毒素所致。因此,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品中的存在是个潜在的危险。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乳与乳制品中不得检出致病性葡萄球菌。1986年,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又提出了用于制备还原奶的进口奶粉,0.1克中不得有致病性葡萄球菌存在。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检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国家标准局发布了食品卫生标准。各食品厂的产品在出厂前都必须进行卫生检验。细菌检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抽取一定量的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以计数菌落的总数作为该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长期以来,我国在计数茵落时没有可供使用的仪器,菌计人员不是默数或是自找一些简单的代用设备进行菌落计数。特别是默数,菌检人总必需全神贯注,思想稍不集中就会  相似文献   

17.
熟肉及其制品是细菌繁殖良好的培养基,检验微生物是国家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熟食制品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此作为熟食制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因为肉制品为即食食品,其卫生质量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操作,浅谈几点体会,仅  相似文献   

18.
了解昆明市西山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预防其食物中毒的暴发和流行。方法 采用GB 4789.30—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并结合梅里埃仪器鉴定系统,对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检验。结果 2012年5~9月间,分组随机抽取食品及食品加工工具样品406份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从中检出10株单增李斯特菌,总检出率为2.46%。其中,食品加工工具检出率为2.50%;食品总检出率为2.46%,蔬菜类和生肉类检出率均为5.00%。结论 西山区食品及食品加工工具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较普遍,存在单增李斯特菌引起公共卫生问题的风险,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检测食物中毒样品中致病菌,分析其同源性,为追踪污染源、明确病因诊断提供帮助,为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荧光定量PCR快速筛检致病菌,参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分离致病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致病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结果 从21份病人和从业人员粪便样品中检出8株肠炎沙门菌,9份食品样品中检出2份肠炎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5.00%和6.25%;食堂用水及井水检测均未检出肠炎沙门菌等致病菌。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结果与GB 4789.4—2010方法一致。PFGE分型显示10株肠炎沙门菌的DNA条带图谱完全一致,相似性100%,聚类分析为同一型,表明菌株来自同一克隆系。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PCR筛检能提示食物中毒样品中病原菌是否存在的信息,通过GB 4789.4—2010方法仔细寻找到目标菌,两法联合使用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运用PFGE对致病菌进行溯源,分析其亲缘关系,能追踪到菌株来源,有利于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饮食科学》2014,(2):32-33
鱼、禽、肉、蛋、乳等动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容易滋生细菌而发生腐败,因此大部分食物中毒是由动物来源的食品引起的。采购食物时应特别注意鉴别这类食物是否新鲜。病死的牲畜本身已经污染了病菌或毒素,应当坚决丢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