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2015,(5)
[目的]明确长枝木霉T6菌株发酵液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及其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苹果树腐烂病菌为指示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并以11种植物病原菌物为供试菌,研究发酵液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稳定性试验表明:发酵液耐121℃高温,耐强酸强碱,自然光及紫外光处理对其抑菌活性无影响;在4℃及常温下可储存至少60 d以上保持活性不变。抑菌试验表明:发酵液粗提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菌、油菜根腐病菌和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100%、93.32%、92.35%和91.49%。[结论]长枝木霉T6菌株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八宝景天叶乙醇提取物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2种方法测定其对玉米弯孢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在质量浓度为200 g/L时,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均达75%以上,其中对玉米弯孢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2.27%,对其孢子萌发的抑菌活性高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74.18、66.53 g/L。[结论]八宝景天叶有着良好的抑菌效果,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放线菌TL05-22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放线菌TL05-22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以1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杯碟法测定拮抗放线菌TL05-22发酵液的抑菌谱;以苜蓿尖镰孢根腐病菌为指示菌,杯碟法测定发酵液的传代稳定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紫外线稳定性。[结果]放线菌TL05-22发酵液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供试真菌以对苜蓿尖镰孢根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33.68 mm;供试细菌中以对大白菜软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9.12 mm。将发酵液于60~100℃处理30、60 min,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发酵液在pH值6~14时抑菌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在pH<6条件下抑菌活性明显下降;连续培养10代,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放线菌TL05-22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孙冰  杨昌发  唐彩艳  张胜花  杨胡艳  葛永怡 《农药》2023,(6):411-415+442
[目的]为将橘绿木霉GF-11应用于生防实践,研究了该菌的哌珀霉素及其生物活性。[方法]使用浸提法提取该菌的哌珀霉素,运用TLC及LC-MS/MS鉴定哌珀霉素,并采用稀释平板法和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效果,应用染色法、电导率测定、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测定、DNA降解等指标初步分析了该粗提物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机制。[结果]TLC和LC-MS/MS结果显示该粗提物有5种新的哌珀霉素;粗提物对链格孢菌、细极链格孢菌、高氏白粉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1.2%、58.2%、35.7%,对链格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5%;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抑制效果较弱。粗提物可改变链格孢菌丝形态、破坏细胞膜结构,致使胞内电解质及大分子物质外泄,降解基因组DNA。[结论]橘绿木霉GF-11粗提物中鉴定出5种新的哌珀霉素;该粗提物对真菌抑菌效果较好,对细菌抑菌效果较差,并可通过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结构达到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侧柏内生真菌菌株G21在不同培养基中发酵产物抑菌活性,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结合形态分类及ITS-1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结果]G21在所有不同培养基中的发酵产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白菜黑斑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及番茄灰霉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G21鉴定为异茎点霉属(Paraphoma),与菊异茎点霉菌(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处于同一分支。[结论]G21马丁培养基和淀粉铵盐培养基发酵产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4种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定了苦参、牛膝菊、独角莲、蔓陀萝4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水稻恶苗病菌、稻瘟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番茄叶霉病菌和辣椒根腐病菌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10g/ml下,苦参根提取物对几种供试菌的菌丝生长抑菌率均高于50%,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率高达88.57%,对6种供试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高于70%,对稻瘟病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独角莲对稻瘟病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9.51%、96.00%和99.50%。  相似文献   

7.
葛平华  马桂珍  付泓润  王淑芳  刘兆普 《农药》2012,(10):730-732,741
[目的]研究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GM-1发酵液的抗菌谱及稳定性。[方法]以10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生长速率法测定GM-1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谱;以油菜菌核病菌为指示菌,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GM-1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10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抗菌范围较广,其中对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和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的抑菌率均达85%以上;其发酵液的抗菌作用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光照和紫外线照射下稳定性较好,在pH值6~8的条件下抗菌作用稳定,对蛋白酶不敏感。[结论]GM-1菌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箬竹叶提取物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箬竹叶,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箬竹叶粗提物及其萃取相进行抗真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箬竹叶粗提物对深绿木霉和烟草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分别为2.33 mg·mL~(-1)、3.67 mg·mL~(-1)。在粗提物EC_(50)浓度下,各萃取相中,正丁醇相对深绿木霉的抗菌活性最高,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4.23%;乙酸乙酯相对烟草链格孢菌的抗菌活性最高,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4.39%。  相似文献   

9.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杀菌剂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ME、25%丙环唑EC、25%咪鲜胺EW、25%戊唑醇EC和25%苯醚甲环唑EC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EW和25%苯醚甲环唑EC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姜云  许鹏  陈长卿  田磊  李桐  张冠军  尹望  陈光 《农药》2013,(11):835-838
[目的]菌株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是一株对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为了有效防治人参锈腐病,进行了其产生抗菌蛋白的性质研究和抑菌效果试验。[方法]通过混菌法研究抗菌蛋白对紫外、热、酸碱、有机溶剂和蛋白酶的稳定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抗菌蛋白对锈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锈腐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液培法测定其对锈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影响。[结果]抗菌蛋白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耐热、耐酸碱和耐蛋白酶的稳定性,当质量浓度大于62.5 mg/L时,对人参锈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63.8%;显微镜观察其对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以导致菌丝生长过程中分支增多、断裂和菌丝空洞,500 mg/L的抗菌蛋白对锈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可达到100%。[结论]为人参锈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生物防治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炭样小单孢菌所产抗生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杯碟法和二倍稀释法探讨了炭样小单孢菌所产抗生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炭样小单孢菌所产的抗生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直径达27.10 mm,最低抑菌体积分数与最低杀菌体积分数分别为0.78%和25%,在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下,抗生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作用18 h杀菌率为100%.[结论]炭样小单孢菌所产的抗生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较强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制防治蔬菜灰霉病的新型生物农药,进行高效生防菌的分离筛选及抑菌特性研究。[方法]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扩散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结果]分离筛选出1株对黄瓜灰霉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在生长对数期产生抗菌物质,并在30-38 h达到最大值;产生的抗菌物质有很好的热、酸碱稳定性,紫外线照射不敏感,常温储存6个月活性保持在80%以上;抗菌谱测定表明其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等多种病原菌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结论]该菌株所产抗菌物质性能稳定,抗菌谱宽,抑菌力强,具有开发成新型广谱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对小麦纹枯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和盆栽法筛选海洋放线菌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和防治效果;采用显微观察和分子鉴定对生防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2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菌株YC_3发酵上清液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69.13%,盆栽防效为63.84%,菌株YC_1和YC_3分别为孢淡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spororaveus)和肉桂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nensis)。[结论]菌株YC_3发酵液对小麦纹枯病具有显著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粗提物的抑菌作用初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文英  刘贤谦  戴建青 《农药》2002,41(10):41-42
以万寿菊根粗提物作为供试药剂,对黄芪枯萎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万寿菊根粗提物对病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蕃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生防菌株NJ13对人参灰霉病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菌株NJ13对人参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茎叶喷雾法进行了人参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NJ13菌株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率最高达到91.95%,EC50值为0.0054cfu/mL。显微观察发现NJ13菌株能够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导致菌丝溶解和生长畸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含有1.0×10~8~2.0×10~8cfu/mL的NJ13菌株发酵液防治效果达69%以上,最高达73.86%。[结论]生防菌株NJ13具有防治人参灰霉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9,(10)
[目的]明确菌株JA38对人参锈腐病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JA38对人参锈腐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灌根法进行了人参锈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当菌株JA38发酵液浓度为10~9cfu/mL,其抑菌率达100%,EC_(50)值为1.4×10~6cfu/mL;且对人参锈腐病菌的产孢量、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显微观察发现菌株JA38能够导致人参锈腐病菌菌丝断裂、分支增多和生长畸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含有0.25×10~7~1.0×10~7cfu/mL的JA38菌株发酵液防治效果达40.96%~60.77%。[结论]生防菌株JA38具有较好防治人参锈腐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王春  王芊  黄元炬  刘会  王宇  蒋希峰 《农药》2023,(3):223-226
[目的]明确蛇床子素对稻曲病菌的抑菌活性以及植物诱抗剂与其协同增效作用。[方法]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了蛇床子素对稻曲病菌菌株WC49和AC27的菌丝生长、产孢能力、培养滤液毒力和致病力的影响;田间药效试验测试了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和生物药剂1%蛇床子素对稻曲病防治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蛇床子素在质量浓度55 mg/L时,其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产孢能力、培养滤液毒力和致病力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诱抗剂和生物药剂分别在分蘖后期和叶枕平时期协同应用,2者的协同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独施用。[结论]蛇床子素对稻曲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与植物诱抗剂的协同应用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N-苯磺酰基-3-酰基吲哚苯甲酰腙类化合物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抑菌先导化合物。[方法]在0.1 g/L质量浓度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21种N-苯磺酰基-3-酰基吲哚苯甲酰腙类化合物1~21对小麦赤霉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化合物1、2、4、10和17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如化合物4,抑菌率分别为51.70%、63.20%、54.30%、44.10%和45.20%,表现出广谱抑菌活性;尤其是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菌率高达63.20%,超过阳性对照霉灵(52.60%)的抑菌活性。[结论]化合物1、2、4、10和17对所测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初步拟定将5个化合物作为进一步衍生修饰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稻曲病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获得优良、高效的稻曲病生防菌株。[方法]通过对峙培养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综合筛选对稻曲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进行种类鉴定。[结果]筛选出2株抑菌活性较高的生防菌QYQN-3和ZHQN-6,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3.33、31.67 mm,30%发酵液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6.06%和50.76%,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47.85%和74.85%。菌株QYQN-3具有广谱抑菌效果。QYQN-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ZHQN-6为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结论]2株生防菌对稻曲病菌均有较高的抑制效果,拓宽了稻曲病生防菌的种类。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5,(6)
[目的]了解侧柏内生真菌G21代谢产物的稳定性,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不同p H值(2~12)或不同温度(20~120℃)处理G21发酵液,并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变化。采用正交试验法及响应面法对G21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G21发酵液具有广谱农用抗真菌活性,对苹果腐烂病菌及葡萄白腐病菌抑制作用显著;其发酵液在中性(p H 6~8)及较低温度(50℃)下稳定。优化G21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3.1 g/L、葡萄糖11.8 g/L、硫酸镁0.58 g/L、磷酸二氢钾1.0 g/L。[结论]G21发酵液处理过程应避免酸碱及高温,优化得培养基G21发酵产物抑菌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