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具有预后差、复发率高、侵袭转移快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化疗是临床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随着治疗的进展,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反应,从而使治疗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寻找有效的增敏靶点和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治疗价值。本文将从三阴性乳腺癌放疗及化疗现状,已知的增敏靶点研究进展以及具有潜在增敏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方面予以综述,旨在为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文超  邱艳芳  谭嵘 《金属学报》2020,25(8):943-952
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化疗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不同种类及不同作用机制的化疗药物先后应用于临床。许多化疗药物使用初期对肿瘤取得了较好的反应疗效,但随着治疗的进展,化疗耐药出现,成为了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DNA损伤修复能力的改变是产生化疗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阐述DNA损伤修复通路的改变与化疗药物耐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在DNA损伤修复通路缺陷的肿瘤中,如何寻找潜在治疗靶点,通过联合治疗手段克服化疗耐药。  相似文献   

3.
孕烷X受体(PXR, NR1I2)是生物体内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近来研究发现,PXR介导的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过表达,与化疗药物多药耐药的产生密切相关。鉴于PXR在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调控中的重要性和PXR转录调控的多样性,有必要对其导致的多药耐药形成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PXR介导的代谢酶和转运体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引起化疗药物多药耐药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逆转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往针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化疗常作为其最佳治疗选择,但传统化疗不良反应大,耐药率高,成为治疗难点。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具有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药物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胃癌的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联合疗法可带来生存效益,将是胃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胃癌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5种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白当归脑、异补骨脂素对MCF-7、MDA-MB-231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MCF-7、MDA-MB-231乳腺癌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白当归脑以及异补骨脂素作用72 h,采用MTT法评价其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最大无毒浓度的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白当归脑以及异补骨脂素联合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作用72 h,采用MTT法评价上述5种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与化疗药物阿霉素合用后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5种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欧前胡素和白当归脑作用最为明显,二者作用于MCF-7细胞72 h的IC50值分别为68.24 μg/mL和54.20 μg/mL;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和异补骨脂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以异欧前胡素和欧前胡素作用最明显,二者作用于MDA-MB-231细胞72 h的IC50值分别为44.64 μg/mL和71.11 μg/mL,而白当归脑作用较弱。与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单独组比较,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与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和白当归脑合用后对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为明显,IC50明显降低,增敏倍数增加。结论: 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和白当归脑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具有化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球癌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癌症治疗已成为科学界和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β-异硫氰酸苯乙酯(phenethyl isothiocyanate, PEITC)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是广泛被研究的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 ITC)家族成员之一。越来越多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证实PEITC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PEITC通过调节多种分子机制实现其抗肿瘤作用。本文对这些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对PEITC药物多靶向抗肿瘤作用机制和潜在的分子靶点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胡洋  李智星  王果  朱院山 《金属学报》2018,23(4):456-463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化疗是结直肠癌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是化疗耐药使得许多患者治疗失败,其具体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是指一类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且转录本长度大于200核苷酸的长链RNA分子,能通过调节染色质修饰,转录和转录后加工来参与癌症发生和发展。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s在化疗耐药的发展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lncRNAs可以通过影响药物转运体,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调节信号通路等过程来调控结直肠癌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本文综述lncRNAs在结直肠癌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中解决结直肠癌耐药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治疗以情绪抑郁为突出症状的精神性疾病。传统的抗抑郁药主要是以单胺类神经递质为靶点,但该类药物显效慢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因此,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已经从传统的单胺假说转到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阿片类药物和炎症系统等研究领域。近年来,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一些药物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汇总了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机制及治疗方案,并对常见的速效抗抑郁药物进行了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舟  黄和  陈其余 《金属学报》2018,23(10):1159-1164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化疗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化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两组化疗后的生存质量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lgG、lgA和lgM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研究组患者功能子量表中的躯体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子量表中的疲劳、恶心/呕吐和疼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西红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西红花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靶点。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西红花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靶点构建疾病靶点网络,进而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并进行蛋白质网络互作、GO功能分析、KEGG通路等分析。运用AutoDock对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选择生物利用度(OB)>30%,且类药性(DL)>0.18作为西红花中的有效成分筛选条件,共得到5个主要成分和272个靶点;通过对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进行分析,得到多化合物共同作用靶点26个,单化合物作用靶点50个;通过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对蛋白质靶点基因进行筛选(degree>50),共筛选出19个相关靶点基因;GO分析共包含99条富集结果,KEGG数据库中共包含116条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西红花的5个主要成分均可与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重要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VCAM-1和eNOS进行对接,其中异鼠李素与VCAM-1、山萘酚与eNOS的结合能更低。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西红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预测西红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促进化疗药物顺铂(CDDP)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人鼻咽癌系CNE1细胞转染PDCD4前后对CDDP导致的细胞毒性作用影响;Annexin V/FITC和PI凋亡检测转染PDCD4前后对CDDP诱导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实验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PDCD4增强CDDP对人鼻咽癌系CNE1细胞的杀伤作用;PDCD4增加CDDP诱导人鼻咽癌系CNE1细胞凋亡率;机制研究发现PDCD4显著降低人鼻咽癌系CNE1细胞中Twist及MDR1蛋白的表达量,从而促进化疗敏感性。结论: PDCD4通过抑制Twist蛋白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提示其参与了鼻咽癌化疗治疗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胃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为临床肿瘤化疗个体化提供依据。方法: 用改进的MTT 法测定 98 例胃癌组织的化疗药物敏感性, 并依药敏结果选择化疗方案, 观察临床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 结果: 98 例胃癌组织对 8 种化疗药物的敏感顺序为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鬼臼乙甙、5-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氨甲喋呤, 与临床实践证明的对胃癌有效的单药基本一致。 体外敏感性与临床近期疗效的总符合率为 81.8%(18/22), 药敏试验组的 3 年生存率及 Ⅱ、Ⅲ期胃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分别为 62.5%、52.8 %, 明显高于按经验给药组(P<0.05)。 结论: 按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化疗可提高胃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的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李秀  吉兆宁 《金属学报》2017,22(1):110-114
肿瘤化疗患者最易伴发抑郁情绪。抑郁会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增加其不良反应感受性。文章综述肿瘤化疗患者伴发抑郁临床干预的现状,重点概述心理干预改善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研究进展,以及干预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β-葡萄糖醛酸苷酶(BGUSs)是肠道菌群产生的一类重要水解酶,其通过水解内源性和外源性葡萄糖醛酸苷影响肿瘤发生发展以及化疗药物的疗效(药效/毒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通过抑制肠道BGUSs降低患癌风险和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但由于BGUSs具有基因和结构的多样性、生理病理功能的复杂性以及对特定抑制剂响应的差异性,表征介导特定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的BGUSs并发展有效的选择性抑制剂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概述了BGUSs的结构和功能的最新进展,汇总了近年来在BGUSs介导的致癌物和肿瘤化疗药物代谢方面的发现、BGUSs抑制剂的研发及其预防肿瘤和缓解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前研究结果,并讨论了将抑制BGUSs作为肿瘤预防和药物治疗新策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田亚丽  奉林  赵万  谷敏  沈涵菁  柴晓艳 《金属学报》2021,26(10):1118-1126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2月于苏州科技城医院收治的153例初治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均给予顺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首次化疗前抽静脉血5ml提取DNA,应用TaqMan探针法检测BRCA1基因rs8176318G/T 、rs799917T/C和rs1799966T/C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探讨不同基因型之间化疗客观反应率 (objective response rate,RR)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结果:rs799917T/C多态性与转移性食管鳞癌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TT、TC、CC基因型化疗有效率呈逐渐升高趋势(TT 22.5%、TC 38.6%、CC 55.3%,χ2=8.041,P=0.018)。CC基因型化疗反应率为TT基因型的4.154倍 (95%CI:1.549~11.141,χ2=8.007,P=0.005);TC+CC基因型化疗反应率为TT基因型的2.678倍 (95%CI:1.160~6.179,χ2=5.329,P=0.021)。Kaplan-Meier分析显示rs1799966T/C多态性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 TT、TC和CC基因型携带者中位OS呈逐渐延长趋势 (TT8.5月、TC12.1月、CC13.8月,χ2=11.864,P=0.003); TC+CC基因型患者中位OS为12.6个月,与TT组相比明显延长(χ2=10.515,P=0.001)。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rs1799966T/C多态性仍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未发现rs8176318G/T多态性与化疗反应及预后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BRCA1基因rs799917多态性与转移性食管鳞癌顺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敏感性相关,rs1799966多态性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106 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增强乳腺癌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58例,取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细胞DNA,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106 b的表达量。购买乳腺癌MCF-7细胞系,构建促进miR-106 b表达的高表达组、抑制miR-106 b表达的低表达组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48 h后观察在体外和裸鼠皮下肿瘤的受抑制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TEN/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乳腺癌组织中miR-106 b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20、30和40 μmol/L浓度时,对照组和高表达组的相应浓度下的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对照组相应浓度下的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在20、30和40 μmol/L浓度时,对照组和高表达组的相应浓度下的荧光强度均低于低表达组,且高表达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表达组PTE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高表达组PTE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表达组的PI3K和AKT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表达组的PI3K和AKT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iR-106 b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表达量越高,乳腺癌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越强。  相似文献   

17.
刘宝瑞  钱晓萍 《金属学报》2002,7(4):377-380
雾化吸入化疗、免疫治疗是近几年开展的呼吸道肿瘤治疗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局部治疗有效率高、副作用小等特点, 采用的药物有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喜树碱、白细胞介素Ⅱ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对原发性肺癌和其它肿瘤肺及纵隔转移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铂族金属抗肿瘤药物顺铂和卡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们对治疗睾丸肿瘤、卵巢癌和肺癌等十几种肿瘤有显著的疗效。近年来又有奈达铂、 到铂和乐铂等获批准进入临床应用。但目前这些临床应用的铂族金属抗肿瘤药口服活性低,都是静脉途径给药。本文介绍了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第一个口服活性铂抗肿瘤药物赛特铂及其合成、化学特点、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治疗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组(治疗组,n=30)和静脉化疗组(对照组,n=30)。两组均采用相同化疗方案分别行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或静脉化疗,按WHO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及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近期有效率显著增加(P<0.01),且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动脉化疗联合栓塞治疗可以提高晚期贲门癌患者近期疗效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晚期贲门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