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新型碱复合溶剂NaOH/硫脲/尿素水溶液作为溶剂溶解纤维素,对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探索,从而为纤维素/NaOH/硫脲/尿素溶液纺丝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溶液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性质,溶液的粘流活化能随纤维素质量分数以及剪切速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纤维素溶液的结构黏度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5~25℃是所测的纤维素溶液纺丝的适宜温度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凝胶点开始出现,且凝胶点随着温度的升高向高频率的方向移动。随着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大,纤维素溶液凝胶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棉浆粕在NaOH/硫脲/尿素溶剂体系中的溶解特性,并对溶解得到的棉浆粕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温度为-10℃,混合溶剂中NaOH、硫脲、尿素、水的质量比为7∶9∶9∶75,溶解时间为30 min时,棉浆粕的溶解程度较大;该种溶液为假塑性流体,溶液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低温尿素溶剂法生产纤维素纤维是一种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产工艺,浆粕在NaOH/尿素/水的溶剂低温体系中快速溶解,溶液经过湿法纺丝得到纤维,其工艺路线生产流程较短。纤维素溶解和纺丝成形过程中几乎没有化学反应,工艺和原材料都是无毒害的。但低温尿素溶剂法溶解机理复杂,溶解条件苛刻,成品纤维的强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经过活化、再生后可以溶解在氢氧化钠/尿素体系中。本文研究了乙二胺活化对细菌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佳活化条件;然后将活化后的细菌纤维素在LiCl/DMAc体系中溶解再生,得到再生细菌纤维素。最后,使用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作为再生细菌纤维素的复合溶剂,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的水溶液。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等分析了细菌纤维素不同处理阶段得到产物的性能。溶解与再生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纤维素的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但结晶度有所降低,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纤维素溶解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纤维素无机溶剂及有机溶剂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各溶剂体系的优缺点。其中有机溶剂中离子液体和N-甲基氧化吗啉的溶解能力最强,无机溶剂中碱/尿素或硫脲/水体系的溶解能力最强。但纤维素在各个溶解体系中都有一定程度的降解。  相似文献   

6.
使用平行板流变仪,以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作为碱溶性羟乙基纤维素(HEC)的复合溶剂,研究了HEC在该溶剂体系中的流变性能,并考察了剪切速率、温度及溶液浓度对溶液的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及黏流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属于切力变稀型假塑性流体,随溶液温度下降及浓度增加,溶液的表观黏度和结构黏度指数增大,非牛顿性增强;该溶液的黏流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处理纤维素的结构变化及其在多聚磷酸中的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方法对纤维素在磷酸体系中溶解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跟踪观测纤维素的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研究预处理前后纤维素的结构变化。实验证明,用超声波处理后,纤维素晶体类型无变化,仍为纤维素I晶体,但纤维素表面积增加,可及度增加。通过对原纤维素和超声波处理条件下的纤维素用磷酸进行溶解,溶解过程和溶解结果说明用超声波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可以加快纤维素的溶解速度。  相似文献   

8.
将大麻长麻纺过程中产生的落麻溶解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中得到再生纤维素纺丝原液,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出大麻落麻再生纤维素膜,并对大麻落麻纤维素的提取、溶解性能、成膜效果及再生纤维素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根据各项研究结果得出:4%浓度碱液处理后的大麻落麻纤维的纤维纯度较高,一定条件下能很好的溶解于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溶剂中;当纤维素浓度达到6%时,可得到形貌较好的纤维素薄膜;纤维素经溶解制膜后,纤维素膜在较大程度上仍保留着纤维素的特征,纤维素晶型从纤维素Ⅰ转变为纤维素Ⅱ,纤维素薄膜的表面呈波纹状,并具有不均匀的多层结构。  相似文献   

9.
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溶剂体系对纤维素溶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不同组成的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溶剂体系对纤维素的溶解性能,确定了该溶剂体系中各组分的最佳含量,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了该溶剂体系获得的再生纤维素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该溶剂体系对纤维素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且溶解的纤维素再生后为纤维素Ⅱ,但其热稳定性低于原纤维素。  相似文献   

10.
NaOH/硫脲/尿素预处理对棉纤维TEMPO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aOH/硫脲/尿素体系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再进行选择性氧化,可以有效提高氧化棉纤维的羧基生成量。对比研究预处理棉纤维与普通棉纤维经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选择性氧化后的羧基含量、纤维形态以及黏度。结果表明,经NaOH/硫脲/尿素体系预处理能够加快氧化反应速率,增加羧基生成量,但对纤维有一定的损伤。其中,羧基生成量随着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纤维素质量分数为6%时,羧基生成量最大,棉纤维的可及度和反应性提高。纤维形态分析表明,经NaOH/硫脲/尿素体系预处理的棉纤维润胀溶解程度要大于未预处理的氧化棉纤维;在TEMPO的氧化条件下,氧化棉纤维的相对黏度随着纤维素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当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时,氧化过程中氧化棉纤维的羧基生成量和降解程度都近似于原纤维。  相似文献   

11.
US/H2O2系统协同降解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超声波 过氧化氢 (US H2 O2 )复合氧化过程在废水处理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在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很少 ,为此研究了US H2 O2 工艺降解苯酚的动力学 .结果表明 ,苯酚在单独超声波辐射 (US)、过氧化氢 (H2 O2 )氧化和超声波 过氧化氢 (US H2 O2 )协同下的降解均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 .在单独的超声波辐射或者过氧化氢氧化下苯酚去除率很小 ,而在复合氧化过程US H2 O2 工艺中有显著的提高 ,表明协同效应存在 .苯酚去除的速率常数增强因子可达到 6 90 4 .进一步从US H2 O2 系统中存在US、H2 O2 和羟基自由基 (·OH) 3部分协同作用的降解机理 ,推导出了简化的机理动力学模型 ,很好地反应过氧化氢浓度过量条件下苯酚的降解 .  相似文献   

12.
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木质纤维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采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工艺中,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物质的可及性对纤维素的酶解过程非常重要,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溶解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采用碱性双氧水法处理木质纤维素,应用部分重复因子设计的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tR)、反应温度(Te)、双氧水用量(ch)、液固比(Vr)和 NaOH浓度(cb)5个因素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tR=18 h、Te=70℃、ch=1%、Vr=8 g·L-1、cb=10 g·L-1为较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UV/O3/H2O2化学氧化活性艳蓝KN-R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畏  李洪波 《辽宁化工》2004,33(1):10-11,14
以商品染料活性艳蓝KN-R为研究对象,利用VC/O3/H2O2技术进行氧化处理。考察了染料溶液在此过程中的pH、电导率、COD、TOC和吸光度的变化。经过70min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溶液的pH降低、电导率不断升高、色度去除率达98.9%,溶液的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47%和5%。VC/O3/H2O2技术与UV/H2O2氧化法相比,UV/O3/H2O2能显著去除染料溶液的色度。  相似文献   

14.
以橙黄Ⅱ为研究对象,考察在US/Fe0/H2O2体系中pH值、超声功率、H2O2投加量、铁粉的投加量、通入不同气体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或3时,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随超声功率增加而提高;增加H2O2的投加量,脱色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增加铁粉的投加量,脱色效率有所提高,但随铁粉投加量的继续增加,脱色率几乎没有变化;通入气体,脱色率有所提高,但通入O2比通入N2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5.
UV/H_2O_2高级氧化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V/H2O2高级氧化技术能有效降解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在饮用水深度处理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分析了UV/H2O2高级氧化技术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综述了该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US/Fe3+/H2O2体系超声催化降解甲基橙,考察了超声波功率、Fe3+初始质量浓度、H2O2用量、甲基橙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及初始pH值对超声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US/Fe3+/H2O2体系能有效降解甲基橙,且超声波与Fenton试剂对甲基橙废水的降解存在强烈的协同作用;在pH=3、超声波功率500 W、Fe3+和H2O2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30 mg/L和150 mg/L时,对含30 mg/L的甲基橙溶液降解120 min,其去除率达到99.5%;甲基橙的超声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且甲基橙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其初始质量浓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O_3/H_2O_2法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炜 《应用化工》2010,39(8):1194-1197
H2O2协同臭氧氧化实验中,对于初始pH值为6.8的500 mL废水,在臭氧投加量为48 mg,0.1 mL H2O2在反应前加注到反应器的条件下,O3/H2O2工艺的COD cr去除率比臭氧单独氧化提高了7.9%。对于O3/H2O2工艺,其最佳H2O2投加量随废水pH值的增加而减少;一次投加H2O2方式的COD cr去除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好于间歇投加H2O2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强化日光/H_2O_2协同作用对酸性黑染料的降解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H2O2存在条件下,对酸性黑染料进行加强日光照射处理,系统地研究了染料初始浓度、pH值、光照强度、不同阴离子等因素对酸性黑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浓度越低,光降解速率越高;酸性媒介比碱性媒介更有利于酸性黑光解脱色;染料光解脱色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但在较高光强下时,降解速率增加并不明显。除SO42-离子外,试验范围内的其它Br-、NO3-、Cl-和NO2-等阴离子,均对降解脱色有抑制作用,其中NO2-对脱色作用抑制最显著。处理前后的UV-Vis谱图分析表明酸性黑在H2O2/强化日光光解处理中脱色是因为染料发生氧化光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引 言H2 O2 在生产过程中 ,其质量分数变化于 0~52 %之间 ,此变化对H2 O2 生产的产量、质量、能源的消耗等技术经济指标都有直接的影响 .H2 O2浓度的在线检测一直是H2 O2 在生产和控制中的一项难题 .本文通过一套由微机控制的H2 O2 在线式超声波浓度计测定了质量分数为 0~ 52 %、温度为 10~50℃的H2 O2 溶液的超声波速度 ,计算了超声波速度、温度和浓度间的相互关系 ,为H2 O2 溶液浓度的超声在线检测提供了依据 .利用三者关系制成的超声波H2 O2 在线式浓度计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效果 ,精度优于 0 .5% .1 仪 器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